大黍

大黍

大黍(學名: Jacq.)是禾本科,黍屬多年生簇生高大草本植物。根莖肥壯。稈直立,高可達3米,節上密生柔毛,葉片寬線形,硬,上面近基部被疣基硬毛,圓錐花序大而開展,分枝纖細,下部的輪生,小穗長圓形,頂端尖,無毛;第一穎卵圓形,頂端尖,第二穎橢圓形,與小穗等長,頂端喙尖;花絲極短,白色,花葯暗褐色,鱗被局部增厚,肉質,摺疊。8-10月開花結果。 原產非洲熱帶地區。中國廣東、台灣等地有栽培作飼料,並有逸生。 黍在南亞熱帶四季常青,莖、葉軟硬適用。牛、羊、馬,魚都喜食,尤以牛最喜食,冬季莖稈稍粗硬,適口性稍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18-22 18-22

多年生,簇生高大草本。根莖肥壯。稈直立,高1-3米,粗壯,光滑,節上密生柔毛。

葉鞘疏生疣基毛;葉舌膜質,長約1.5毫米,頂端被長睫毛;葉片寬線形,硬,長20-60厘米,寬1-1.5厘米,上面近基部被疣基硬毛,邊緣粗糙,頂端長漸尖,基部寬,向下收狹呈耳狀或圓形。

圓錐花序大而開展,長20-35厘米,分枝纖細,下部的輪生,腋內疏生柔毛;小穗長圓形,長約3毫米,頂端尖,無毛;第一穎卵圓形,長約為小穗的1/3,具3脈,側脈不甚明顯,頂端尖,第二穎橢圓形,與小穗等長,具5脈,頂端喙尖;第一外稃與第二穎同形、等長,具5脈,其內稃薄膜質,與外稃等長,具2脈,有3雄蕊,花絲極短,白色,花葯暗褐色,長約2毫米;第二外稃長圓形,革質,長約2.5毫米,與其內稃表面均具橫皺紋。

鱗被長約0.3毫米,寬約0.38毫米,具3-5脈,局部增厚,肉質,摺疊。染色體2n=32(ChenetHsu,1961)。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大黍 大黍

大黍性喜高溫、潮濕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但在pH4.5-6,貧瘠的紅壤和紅黃壤上也生長良好。不耐霜,氣溫降至-7.8℃時即會凍死。在廣東、廣西冬季無霜的條件下,終年保持青綠。比較耐蔭,在疏林下生長良好。分櫱力強,據調查,大黍通常80個分櫱,多者達148個。常形成大型株叢。在廣西南寧通常5-10月開花結實,種子成熟不一致,又易落粒,需及時收種。

分布範圍

原產非洲熱帶地區。我國廣東、台灣等地有栽培。

繁殖栽培

大黍對環境適應力強, 多年生, 且落地種子來年能大量萌發, 生長期長, 如在廣州其生長期可從2 月一直持續到10 月, 而且發育周期短,這可為栽種、取材和研究提供極大的方便。

大黍的無融合生殖類型屬於無孢子生殖,其有性類型和無性類型在胚囊水平上差異明顯] , 而且大黍又具單胚珠特徵, 所以只需利用簡單的子房整體透明法或石蠟切片法, 通過胚囊分析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胚珠內的胚囊結構, 確認是8 核還是4 核, 並且觀察是否存在反足細胞, 就可以鑑別其生殖類型。

大黍是兼性無融合生殖類型, 而且已獲得其100 %的有性生殖品系 。因此以大黍為母本, 和各種無融合生殖品系雜交, 可以產生各種各樣基因型的材料, 形成具有巨大變異的群體,使其自身的改良育種成為可能。經過改良後,再篩選出更適合的材料作為無融合生殖供體,並可同時轉入其他優良性狀給受體, 而這是專性無融合生殖類型無法實現的。

無孢子生殖原始細胞出現的時間可能與無融合生殖基因表達時間是一致的 。大黍無融合生殖率高, 是近似於專性無融合生殖的兼性無融合生殖, 其有性生殖率大多數情況下只有1 %~ 5 %。此外, 大黍胚珠中無孢子生殖原始細胞多, 而且原始細胞出現時間長, 這就增加了分離無融合生殖基因的可能性。所以大黍適合作為基因分離的材料。

主要價值

大黍 大黍

其莖葉比為1:1。既可作青飼料,亦可刈割調製乾草,乾草率為33%。再生力強,在華南每年刈割4-7次,畝產鮮草3000-5000公斤。據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資料,年刈割4次,畝產鮮草為4608.4公斤,畝產粗蛋白質為66.03公斤。割去上部莖葉,留茬20厘米左右,然後將全株挖起,分成4-5苗一束,按60*90厘米的株行距進行穴植。深度15厘米。雨季移植極易成活,乾旱季節移植需澆定根水。

禾本科·黍族·黍屬的植物

黍屬(Panicum L.),禾本科,約500種廣布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近20種(包括引種的),南北均有分布,其中黍P. miliaceum L. 為我國很早就栽培的糧食,與稻一樣亦有秈、糯品系及許多品種;此外有的種可為牛馬飼料,如引種的大黍P. maximum Jacq. 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