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地黍

鋪地黍

為旱地的一種地區性惡性雜草,對坡地和壩地作物。以及橡膠樹、各種果樹、茶、桑樹均有危害,在廣東湛江地區和海南地區一帶的旱地作物危害較為嚴重。

基本信息

正文

鋪地黍
(《福建中草藥》)

異名

硬骨草、風台草、大廣草、馬鞭節。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鋪地黍的全草。

植物形態

鋪地黍鋪地黍
鋪地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莖平臥。稈直立,稍堅挺,具多節。葉互生,扁平;線狀披針形,長5~25厘米,寬2.5~5毫米,近革質,葉脈平行,葉緣乾時卷,基部有葉鞘,鞘與葉面有毛,葉背光滑9。圓錐花序開展,長10~20厘米;分枝斜向上升,粗糙;小穗長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短尖,具柄;第一穎白色,透明,截形或闊三角形,長約為小穗之1/4,脈不明顯;第二顆卵形,先端短尖,有脈7條;小穗具小花2朵,背腹壓扁;第一小花雄性,外稃矩圓形,具脈9條,內稃膜質;第二小花兩性,外稃矩圓形,先端短尖,薄革質,背弓形,邊緣稍寬而內卷,包圍著內稃;雄蕊3,花絲細柔;雌蕊1,子房1室,有1胚珠,柱頭羽狀。穎果。夏、秋抽穗。
生於曠野、谷地濕地或溪澗旁。分布廣東、浙江台灣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根莖及根(鋪地黍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

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

性味

微甘苦,平。

功用主治

清熱平肝,利濕解毒。治淋濁,濕熱帶下。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兩。

禾本科·黍族·黍屬的植物

黍屬(Panicum L.),禾本科,約500種廣布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近20種(包括引種的),南北均有分布,其中黍P. miliaceum L. 為我國很早就栽培的糧食,與稻一樣亦有秈、糯品系及許多品種;此外有的種可為牛馬飼料,如引種的大黍P. maximum Jacq. 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