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菜薹種植技藝

洪山菜薹種植技藝

洪山菜薹種植技藝是武漢市為保護地方品牌,推廣的種植技術--\"三高三省\"關鍵栽培技術。

背景

洪山菜薹洪山菜薹
一個擁有1700多年種植歷史的蔬菜品種————洪山菜薹,在城市化進程中曾經瀕臨湮沒,原產地的洪山菜薹種植面積一度不足30畝。對此,武漢市及時採取保護措施,掛出“洪山御菜薹原產地”的牌匾,將洪山村30畝的菜薹種植面積擴大到80.13畝。

2007年,洪山區政府投資300多萬元註冊了“鄂·洪山菜薹”商標,如今,洪山菜薹已有“鄂·洪山菜薹”、“紫崧·洪山菜薹”、“蕓薹·洪山菜薹”三大品牌。到2006年,洪山菜薹種植面積達到4000畝,並播種到了湖北宜昌和雲南等地。

特徵特性

洪山菜薹洪山菜薹
洪山菜薹俗稱"大股子",又名"喇叭頭".株高50~60cm,開展度60~70cm.基葉廣卵形,長30~40cm,寬15~17cm,暗紫綠色.葉面光滑,有蠟粉,葉緣淺波.基葉具不規則葉翼,葉柄、中肋均呈紫紅色,柄長15~21cm,寬2cm左右.薹葉呈披針形,無柄,綠色.一般先抽主薹,採收後從基部周圍葉腋中陸續抽出側薹,每次3~4根,每株可抽薹20~30根,主薹比側薹肥大,薹長50~60cm,薹莖基部粗狀,似喇叭,薹紫紅,有蠟粉,質脆嫩,纖維少,味鮮,品質好,花含苞不開放,帶花生長,無褲葉.產量較高,單薹重20~50g,單株產薹500g左右.
洪山菜薹適於冷涼氣候下栽培,種子發芽以25~30℃為宜;幼苗的適應範圍較寬,20℃左右生長迅速,25~30℃的較高溫度也能生長,15℃以下生長緩慢;菜薹發育適於較低溫度,10℃左右菜薹發育良好,20℃以上較高溫度則發育不良.菜薹發育對溫度要求稍嚴,耐寒性較弱,怕漬怕旱,易感染病蟲害.對光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全生育期180天左右,播後80天左右始收,打霜後品質最好,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為採收盛期.

"三高三省"關鍵栽培技術

洪山菜薹洪山菜薹
"三高"即高產高質高效益,"三省"即省工省力省成本.其關鍵技術如下.

適時稀播

在溫度稍高時播種育苗,使洪山菜薹形成期持續時間長並處於較低溫度.播種過早,不必要地延長營養生長時期,苗期受高溫影響,且容易發生病毒病和軟腐病;播種過遲,發棵慢,營養生長不充分就發育菜薹,菜薹產量不高.以8月中旬播種較好.667平方米苗床播種0.35kg,可供4669平方米栽植,是傳統播種量的50%.

培育壯苗

苗床宜用砂壤土或壤土,播前做好深溝高畦,以利排灌,播後覆蓋遮陽網,降溫保墒防曬,保證全苗壯苗,苗出齊後及時揭除遮陽網.自真葉開展後,分批間苗2~3次,去雜去劣去草,選矮壯紫色苗,保持幼苗的營養面積,形成3~4寸見方的單苗,結合間苗進行追肥,促進幼苗生長.苗期不易過長,以25~30天為宜.

選擇基地

作為武漢市特有的傳統名菜,洪山菜薹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形成了對土壤、小氣候等特有的選擇.在武漢市種植洪山菜薹首先要選擇水源充足的土地,無污染,水質符合GB5084的有關規定.其次是選擇北高南低的崗地,即北面有小山丘的白散土質沖田中,因為洪山菜薹喜冷涼,但不耐低溫,-2℃~3℃時開始受凍.土壤pH值6.0~6.4,若種植田南面有水庫、水塘或小湖更佳,既可以進一步調節小區氣候,又方便洪山菜薹的灌溉.三是選擇富含CaO、MgO、P和Mn、Cu、Zn、Cd等微量元素,富含有機質的土壤,長江沖積沉積成因的灰潮土最佳.

深翻炕地

洪山菜薹洪山菜薹
前作宜選擇退地早,炕地時間長的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先將雜草剷除乾淨,深翻耕烤土過白;最好提前翻炕幾次,通過高溫殺滅部分病菌和蟲卵,同時提高土壤的理化性.667平方米撒生石灰50kg,進行土壤消毒,然後整地作畦;平整廂面,洪山菜薹地至少翻耕2次,第1次耕深26cm,將所需有機肥施入,第2次耕深20cm,定植前耙細耬平,待栽.

施足底肥

洪山菜薹生長期長且多次採收,必須施足底肥,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廄肥2500~3000kg或生物有機肥160~200kg,結合整地施入.按寬1.2m作畦,畦長30~50m,深開"三溝",雙行種植,高畦栽培.

適時稀植

播種後25~30天,幼苗6~7片真葉時定植,一般宜在睛天下午3時以後或陰天進行.一般不要晚於9月中旬定植.株行距40cm×60cm,或30cm×70cm,每667平方米株數2700~2800株.定植時不要栽得太深,否則容易引起腐爛,同時影響下部葉腋中側芽的發生,其深度以不超過基生葉為原則.定植後須立即澆定根水,有條件的地方在定植後及時用遮陽網等覆蓋物進行覆蓋,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濕潤,縮短緩苗期,以利幼苗及早恢復成活.

科學進行肥水管理

洪山菜薹生長期長,菜薹延續採收較長,菜薹要求鮮嫩,在施肥上應基肥與追肥並重.要求基肥足,苗肥輕,薹肥重,封行前或薹期重施磷鉀肥.成活後輕施提苗肥,追肥以腐熟的清糞水為主,不要偏施氮肥.前期控制氮肥過多,防止徒長、發病,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需大水大肥勤施,以促進外葉生長和側芽萌生.以上提苗肥和發棵肥都以腐熟人糞尿為主,發棵肥應於封行前施下,667平方米施1500~2000kg,也可用50kg餅肥或生物有機肥代替,抽薹後可少施肥,如果薹不粗壯,667平方米可施速效性氮肥5~10kg,以利催薹.
應值得注意的是洪山菜薹的追肥須N、P、K配合才能高產,具體比例為15∶10∶20.生長前期,抽薹前進行中耕除草.洪山菜薹受旱容易發生病毒病,水多易感染軟腐病,所以要做好排灌工作,嚴冬來臨前,控制肥水,以免生長過旺,遭受寒害.不要大水漫灌,以防徒長發病,遇天旱及時灌水,並隨灌隨排,保持土壤濕潤為宜,既有利於防凍,又有利於增產.中期注意摘除老黃葉和病葉,增加植株的通風和透光.確保10月中下旬封行.

綜合防治病蟲害

洪山菜薹洪山菜薹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軟腐病、黑腐病、黑斑病、病毒病.霜霉病主要發生在葉片生長期和菜薹形成期,用53%金雷多米爾-錳鋅水分散粒劑500倍液或10%科佳2000倍液或大生600倍液或仙生6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或55%霜盡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天噴1次,連續2~3次.軟腐病一般菜農稱為"翻蔸",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通過昆蟲、雨水和灌溉水傳染,從傷口侵入.發現病株及時撥除,並在發病穴撒石灰粉消毒,發病初期或出現中心病株時,應立即噴藥保護,噴藥應儘量做到均勻周到,以發病中心及其周圍的健株為重點.防治上首先是消滅害蟲,避免洪山菜薹植株出現傷口,其次藥劑防治從蓮座開始至抽主薹這段時期為重點,噴藥期一般6~7天噴一次,連續噴3~4次;可用70%敵克松800倍或200mg/kg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噴霧,也可以於根部灌根連續2~3次.黑腐病防治同軟腐病.黑斑病用72%克露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主要防治好蚜蟲,可用10%金大地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0%四季紅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0%高效滅百可乳油1000倍液噴霧;病毒病可用植物病毒疫苗水600倍液或1.5%植病靈2號800倍液加綠芬威1000倍液或83增抗劑300倍液加綠芬威1000倍液.
值得注意的是洪山菜薹等十字花科蔬菜對銅製劑較為敏感,一般不宜選用銅製劑噴施,即使需要也要先經過試驗,以防藥害的產生.
主要害蟲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等,防治菜青蟲可用生綠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500倍液或5%來福靈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小菜蛾可用強敵312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科諾千勝500倍液或5%銳勁特2000倍液或1.8%阿維蟲清2000倍液或1.8%愛福丁2000倍液噴霧;防治斜紋夜蛾可用15%安打3500倍液或10%除盡1500倍液噴霧.以防為主,交叉用藥.防治應做到病蟲防治和營養元素噴施同時進行.

及時科學採收

洪山菜薹洪山菜薹
"頭薹不掐,側薹不發".主薹生長到一定程度即薹高40cm,達到初花時應及時採收,促使基部腋芽抽發側薹.切口略傾斜,避免積水,減少軟腐病的發生.為了保證側薹質量,主薹採收位置要適當,一般應在菜薹基部採收,掐薹部位不能過高,一般連基葉掐下,保留少數腋芽,這樣萌發的側薹較粗壯.掐菜薹一定要用專用掐刀,減少傷口面,防止因表皮拉傷薹基,最好是晴天或下午採摘,有利於切口癒合,防止感病.注意掐薹不留托,不傷底芽.

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