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陸王壽灣牌子鑼

下陸王壽灣牌子鑼

下陸王壽牌子鑼在西洋樂器還未在國內流行的時候,幾乎成為民間一切活動中的主角,敲敲打打十分熱鬧,是地道的民間樂器。2007年6月9日正式錄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名錄。

概述

下陸王壽灣牌子鑼下陸王壽灣牌子鑼

在東方山腳下,有一個青山環抱的小山村,每到閒暇時,小山村一派鑼鼓喧天、嗩吶齊鳴景象,原來這是小山村的村民們在排練民間傳統的牌子鑼。沒想到,這原始的民間“玩意兒”經過村民百年傳承,終於在2007年6月9日正式錄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名錄,小山村更加熱鬧了。
王壽牌子鑼:遠近聞名的鑼鼓之鄉
小山村因他們的祖人王壽而得名,位於下陸區東北角東方山腳下,全村140餘戶共600多人口。讓記者沒想到的是,通向小山村的竟然還是一條機耕路,用村民的話說,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一般人想進入王壽自然村還真的有點困難,因為那裡沒有班車。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封閉的小山村,牌子鑼卻遠近聞名,方圓幾十里,誰家有個喜喪事,或哪家單位有個什麼開業慶典,都會想到王壽村的牌子鑼。於是,王壽的牌子鑼就從東方山腳下一路敲來,把喜慶、快樂和熱鬧帶進了千家萬戶,王壽牌子鑼的鑼聲也因而聲震四方。7月9日,記者慕名再次來到王壽自然村,小山村還是那么的靜謐與安詳,樹林還是那么的翠綠。在民間藝人王恆家裡,王恆正在擺弄著心愛的樂器,不一會兒,家中就聚集著許多愛好牌子鑼的村民,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談的都是牌子鑼,讓記者真正地感受到了這種民間藝術在村民生活中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

布局

王壽牌子鑼的第五代傳人王恆介紹,王壽牌子鑼每代一傳就是兩套,最盛時期達到四套之多。按原來的樂隊編制,一套單竿16人,雙竿32人,以此類推,王壽牌子鑼的樂手高峰時達到一百多人,這在只有百餘戶的王壽灣,可以說家家都有會擺弄牌子鑼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一般情況下,出場的多為12人組成一套,分打擊樂和吹奏樂兩種,如鼓、板鼓、板、大鑼、小鑼、馬鑼、鈸和嗩吶、笙、笛子等,二者相互配合,相映成趣,構成一個有鮮明特色和主題的音樂體系。村民還講,王壽牌子鑼有許多優良傳統。村民在學習鑼鼓的時候,即是半夜三更如有人練鑼,村民也不會埋怨鑼聲影響休息。由於樂隊隊員都是由地道的村民組成,散即為農人,聚便是樂手,管理上是鬆散的,平時各忙各家的農活或家務,只有學習或排練或有演出活動時,大家立即從村頭村尾匯集在一起,誰都不會無故請假缺席,而且紀律十分嚴明,如樂手在打鑼時不準吸菸,遇白喜事即使主人講禮擺出了凳子也不能坐,一律站著演奏以示對主人的尊重。

歷史發展

一百多年來,王壽周邊的十里八鄉,凡有紅白喜事、龍燈會、廟會、祖祭、唱曲等,都可以聽見到王壽牌子鑼大吹大擂或小吹小打的聲音。其足跡不僅踏遍了大冶、陽新、鄂州城鄉,還延伸到了浠水、蘄春、武穴、黃梅等地,在鄂東地區有口皆碑。
原生態牌子鑼:起源於堯舜,興於隋唐,盛行清未
牌子鑼對於許多上了年紀或從農村來到城市的黃石人來說,並不陌生,在西洋樂器還未在國內流行的時候,牌子鑼幾乎成為民間一切活動中的主角,敲敲打打十分熱鬧,是地道的民間樂器。畢業於“老三屆”的王恆對牌子鑼的研究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說,牌子鑼是流傳在我國南方的以演奏曲牌為主的民間吹打樂,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十分流行,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打法和表演技巧。清朝同治年間《大冶縣誌》記載:“大冶的祭祀音樂民間稱牌子鑼,實屬吹打樂,用工尺譜傳承。”

據史料記載,鼓樂起源於堯舜,興於隋唐。相傳公元61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將尉遲恭,以威風鑼鼓布陣,一舉大獲全勝,繼而流傳於民間,用於喜慶典禮、社火、迎神祛邪等場合。管樂在這裡主要以嗩吶為主,曲調高雅,婉轉動聽,多與鼓樂交響,也可以獨奏小樂。據專家考證,嗩吶是元代時由阿拉伯人傳入我國的,明代已經普遍盛行。明代《三才圖會》一文中說:“嗩吶其制如喇叭……當是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到清末民初,鄂東一帶開始盛行。

王壽牌子鑼是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9年),由王全耀傳入王壽灣的,至今已經流傳了百年,傳人六代。
鑼鼓聲聲:傳承不息、代代相傳
在王恆家中,至今還珍藏著第一代王壽牌子鑼人留下的曲譜及嗩吶、三節號、鼓板、鼓架等一批樂器。這些曲譜和樂器傳承了百年,如今有的污損發黃,有的銹跡斑斑,足以見證王壽牌子鑼曾經的輝煌和滄桑。
王恆告訴記者,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王全耀由於幼年體弱多病,十二歲時被父母送上東方山弘化寺,拜在中公大和尚門下當俗家弟子。中公大和尚不但佛學知識淵博,且精通音律,擅長佛教音樂和牌子鑼音樂。在中公大和尚教誨下,二十歲時便能熟讀牌子鑼的各種曲譜,能熟練掌握各種樂器的演奏法。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7年),22歲的他將牌子鑼傳入自己的家鄉王壽灣,並組建了第一支由同齡人組成的王壽牌子鑼樂隊。
之後,王全耀一一將王壽牌子鑼技藝傳至第二、三代牌子鑼人。解放後,牌子鑼還在大江南北敲響。“文革”期間由於破“四舊”,牌子鑼漸漸處在封閉時期,但是,那個年代,每年都有人參軍,每到參軍的時候,親屬和村人是要熱鬧一下的,於是,大家還是想到了牌子鑼,當新兵身穿新軍裝,戴著大紅花,大家簇擁在一起時,牌子鑼就跟著吹吹打打,十分熱鬧,將新兵送上征程。實際上,牌子鑼禁而未禁,只是一年當中村民們很少拿出來痛痛快快地樂一回。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未,村里幾個熱心人又把牌子鑼給翻了出來,這時,王恆在繼承一些傳統演奏技巧的基礎上,對現代牌子鑼的演奏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在增添了牌子鑼氣勢的同時,又適時將流行音樂改編成牌子鑼曲調,要求樂隊不僅要能演奏《五馬》、《二畈》、《朝陽歌》等優秀傳統曲目,還要能演奏《茉莉花》、《走進新時代》等當代流行音樂,不僅滿足了不同客群的欣賞需求,也極大地增強了王壽牌子鑼的活力。

保護狀況

2002年,王恆將一些斑駁破損的祖傳曲譜加以整理,編訂成新的《王氏鑼譜》,與其他地方牌子鑼明顯不同的是:《王氏鑼譜》現錄入的所有曲目均能被現代樂手熟練演奏。村民說,當初在學習曲譜時,還真費了一番工夫,如今人人都能倒背如流。記者在王壽村看到,83歲的王義函老人仍然精神抖擻,一曲嗩吶聲仍然高亢燎亮,引人入勝。

2006年4月,負責王壽村宣傳工作的劉玉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到牌子鑼的重要性,開始實地考察,從鑼普、樂器、隊員到歷史等等,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相關部門幫助下,終於在2007年6月9日,王壽牌子鑼正式錄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名錄。

演奏方式

牌子鑼的演奏方式主要有三種:打牌子、川打、奏小樂。打牌子是指用嗩吶演奏曲牌,配上鑼鼓,演奏時鼓手居中,京鑼、小鑼在右,鈸在左,馬鑼在中於鼓後,嗩吶在後排。川打有專用的曲牌和鑼鼓,嗩吶曲牌只有“大開門”、“中開門”、“小開門”三種,而鑼鼓經則有“黃板頭”、“七除頭”、“斗笠筋”等十三種之多,演奏時嗩吶不能停,鑼鼓按板眼不斷更換鑼鼓經,滿吹滿打,特別熱鬧。奏小樂一般適用於上香、祭禮、拜壽、拜堂等場合,主要樂器為笙和笛子,配以響鈴、鑼鼓,曲調十分優雅動聽。

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