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獅

武獅

武獅,中國武術、雜技、民俗舞蹈,來源於民間,分為天獅、“地獅”兩種。

基本信息

簡介

武獅武獅
清末,漢南江上村村民何克得因受在武昌的太平軍高人指點,得到了張小爾武獅的真傳。經過千百年的發展,衍變張小爾的武獅,傳至漢陽江下村,目前為止江下村的武獅已是張小爾武獅最後一支嫡傳武獅。舞獅,又稱為獅子舞,是我國漢族傳統的民間舞蹈形式之一。中國舞獅分為北方與南方兩大類,“北獅寫形,南獅寫意”,中山獅舞屬於南方獅舞的一種。

特徵

特徵:分為“天獅”、“地獅”兩種,“天獅”由兩人在9張桌子上玩耍,“地獅”由10餘人在地上表演。武獅系列:玄門中樁,其中有醉八仙、關分刀、板凳、九節鞭、齊眉棍。武獅動作:三砍、獅子打睡、獅子走梅花樁、驚險跳葫蘆,獅子喝水、大開門、火龍吐劍、打滾、理毛、梳鬍子等。

專家點評

集中國武術、雜技、民俗舞蹈的表演特徵於一體,表演動作要求高、難度大,至今已相傳五代,有較強的保護和研究價值。

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