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獅

太獅

太獅是指舞獅子中的北獅之一種。太獅指由兩人共披一件獅衣,表現的是成年獅的雄姿,獅子體型較大。少獅,則是指由一個人表演的獅崽兒。太獅表演必須成雙成對,而且可以不帶獅崽。但獅崽兒必須與太獅共同表演,不能單獨成為一堂少獅會。

簡介

太獅是指一種舞獅子的藝術活動,屬於北獅的一種。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的“舞太獅”表演是在清朝的皇宮裡面,是專門為皇家的大型慶典與接待外國使臣時表演的。其造型模仿“太和殿”門前石獅子的體態和造型,將其設計成大奔額頭、窩窩眼、血盆大口和翻鼻孔的威武造型。

正宗掌禮司萬壽無疆太獅老會【其它樣式皆系仿冒】正宗掌禮司萬壽無疆太獅老會【其它樣式皆系仿冒】

始稱“掌禮司.萬壽無疆.武太獅老會”原名“掌儀司.萬壽無疆.武太獅老會”亦名“萬年吉慶太獅”,創於清代順治年間。康熙六十大壽,憑藉其精湛技藝博得老皇帝的賞識,受封“掌儀司.萬壽無疆”隸屬內務府管轄。“掌禮司.萬壽無疆.武太獅老會.”有著悠久的宮廷歷史文化特色及特殊的轉折背景。從只服務於皇家文化藝術,在歷史轉變的過程中走進民間,成為服務於廣大民眾的文化藝術。轉入民間後,以北京宣武區白紙坊地區的“白紙坊太獅”為代表,據近代史料記載,舞獅輝煌時期,北京城共有13堂獅會,但流傳至今的獨有“白紙坊太獅”,其他的或已絕跡或名存實亡。其實,消失的不僅僅是12堂獅會,許多門類的民間花會都已經成為了歷史。
太獅一般分為青獅和黃獅兩種,傳說中,它們是文殊和普賢菩薩騎下的青獅和金毛犼變成,太獅的表演是由兩人共披一件獅衣,表現的是成年獅子剛健雄渾的身姿。

歷史淵源

獅頭名叫‘掌禮司萬壽無疆’太獅。原名‘掌儀司萬壽無疆’亦名‘萬年吉慶’始創於清代順治年間。受封於康熙六十大壽,屬內務府管轄皇家御用。其表演套路則展現出皇家的威武/莊嚴/雍容/肅穆/進有招/退有式/走要方/轉要圓/何地起式/何地收招/進退有度。整套執事更是中規中矩。如;手旗也叫撥旗兒,旗面子一尺二,三角形火焰邊,刀口朝上,雙飄帶,一尺二長掛朱紅‘承差’二字多二寸象徵哼哈二將;旗頂的塔頭象徵佛塔。裝獅頭的器物叫‘屏’竹節型以示虛心,頂繪盤龍/壁繪二龍戲珠。獅頭項上七隻金鈴,寓意七韻,蓮蓬型寓意多子/多福/多壽。藍毛為獅/黃毛為犼。黃頭為雄重七十斤/藍頭為雌重六十五斤。練的時候黃頭走上手在左,藍頭走下手在右。其最特殊的是獅頭上的御提,黃頭書‘掌禮司’藍頭書‘萬壽無疆’。套路分二十四把活兒,‘大雙三小常團/四順改錯對多/分金並大雙單/旱戲四龍八張’。

清宮百戲一書記載“如百戲,到元代,稱為把戲;明代有鐘鼓司掌管的雜劇傀儡戲等也稱“耍把戲”清宮則由內務府“掌儀司”掌管”成為皇家御用。從獅頭的大小、長短、分量等形制及表演套路,都要體現出皇家的威武、莊嚴、雍容、肅穆的堂堂氣派;走要方、轉要圓、以為規矩;進有招、退有式,何地起式,何地收招,以為承上啟下;歷經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宣,為避皇帝名諱,至宣統帝登基,遂改“儀”為“禮”。

五台山2011年5月7日朝頂進香五台山2011年5月7日朝頂進香

另據清宮檔案記載,皇家御用有八檔會稱“內八檔”“掌禮司太獅”屬內八檔第一等承差太和殿。從不出宮參與民間表演,為皇室喜慶大典專用。此後轉歸昇平署管轄,據清宮百戲記載“清宮關於玩意兒的演出,檔案中多見於同治光緒兩朝。這可能與兩太后,特別是西太后的興趣有關。如:同治六年正月十六曾傳旨:十八日辦事後,漱芳齋由掌儀司伺候玩意兒,著昇平署總管首領帶領當兒。如:某日“淑芳齋掌儀司伺候玩意十二檔”又如:同治六年三月十六日傳旨:“二十一日漱芳齋掌儀司伺候玩藝,隨什不閒一檔”“二十二日著掌儀司跳獅子一檔”光緒九年八月十三日的獅子技藝、光緒十年五月初六的五獅同堂、光緒十一年五月初五的九獅同堂三十四名”等等史料記述了掌禮司在清宮藝術的重要地位。

在清朝不同時期受到皇家封贈的十三堂太獅中,其中十二堂皆出自民間。“掌禮司太獅老會”是現今中國唯一出自宮廷的太獅並執事保存基本完好,沿襲宮廷套路,能夠進行表演的一檔獅會。清王朝垮台後,由內務府官員姚華亭和總教習李虎臣將此獅帶出了皇宮。在廣渠門外關廂教授董本延等人。‘掌禮司太獅老會’曾在民國十四年妙峰山朝頂進香,寫在三十六堂會的賀牌上。後由董本延帶領四上妙峰山朝頂/北海每年二次/太廟五次/中山公園四次/中南海三次贈送扁額一塊/先農壇三次/天壇四次/月壇一次/關廂二次/十里河西燕窩一次/宣外老牆根一次/水南莊一次/豐臺日本兵營一次等等還有老照片裡一些不知明的地方。解放後參加過十周年慶典/起重機器廠的慶典。1983年重新修整組隊,董本延任‘掌禮司太獅老會’的會長(其年以70多歲)。1985年參加了第一屆龍潭廟會,以後每年都參加龍潭/白雲觀/地壇/北海/六里橋/大觀園/朝陽公園/青龍橋/勞動人民文化宮等各地區的不同形式廟會和慶典。

13堂太獅

北京當年最有名的太獅有13堂,據說受過皇帝的封賞,故此人稱井字內十三堂太獅。它們是(因年代較遠,無文字記載,故無法依據當年排列順序):
第一堂東壩的“大壩馬房堡子北門金鈴祖獅”。這是一對青黃獅子,據說青獅頭重70斤,黃獅頭重80斤。它們造型雄偉、兇猛,以舞蹈動作超出於其他各堂舞獅,為13堂太獅之首。它出動時,各路獅子都要閉目頷首,向其致敬。這對獅子目前保存在首都博物館內。

舞太獅舞太獅

第二堂通惠河二閘的“京都二閘鋼鈴武太獅”。這也是一對青黃太獅,頭比東壩獅還重,青獅頭重85斤,黃獅頭重75斤。它們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那就是別的獅是開口獅,即嘴能張開,而唯獨它們是閉口獅,如大頭娃娃一樣渾圓漂亮。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其他12檔獅均為文獅,搖頭擺尾以柔美取勝,而此二閘獅卻為武獅,以騰翻跳躍的大幅度動作見長。“鋼鈴”,是指此二獅頸下十三太保即13個鋼鈴,按宮商角徵羽五音十三韻排列,聲音洪亮而有樂調。這十三太保是由文殊手串演化來的。文殊菩薩當年取下手腕上的手串,手串有13顆佛珠,套在獅頸上,這才制服下界為怪的獅子,將其帶回。這對大獅毀於“文革”時期。
第三堂“白紙坊永壽長春太獅盛會”。與眾不同之處是。它有黑色獅子,背毛與獅體色不同。黑獅背為紅色毛,而黃獅背為綠色毛、獅子頸上有7隻鈴鐺。表演時,讓哪只鈴鐺響,哪只就出聲,其他則不會發出任何聲音。
第四堂,掌禮司萬壽無疆武太獅老會亦名“萬年吉慶”又稱:九世同堂:,它的特殊之處是,黃獅頭為雄腦門上寫有“掌禮司”藍獅頭為雌寫“萬壽無疆”,而別處獅子均無在獅頭上寫字之說。宮廷器具皆有款識(有老照片為證)。掌禮司這堂太獅的獅頭威風凜凜勢不可當,獅頭是用天安門城樓前的那對石獅子盔(為模具扣)出來的,因而具有皇家御獅的風範。清朝倒台後由教師李虎臣帶到廣渠門後傳於董本延再傳董振平至今 傳承董雲以歷四代。
第五堂,“東豬市地藏庵同善舞獅”。這對太獅頭各重48斤,頸環7隻銅鈴鐺,每隻重1斤零8兩。7隻鈴鐺各發出—個音符,獅頭擺動便發出和諧的伴奏樂來。這對太師很幸運,保存在東城區飲食服務公司。
第六堂,“西豬市萬年永慶”太獅。
第七堂,南長街織女橋翰林院“蓋不重整”太獅一堂。
第八堂,德勝橋“華世金鐸”太獅。“文革”中藏在德勝門外菜園子人家裡,後來失蹤。
第九堂,東直門裡北小街慧照寺“太獅一堂”。
第十堂,地安門銀錠橋太獅。可惜在1949年以前就已不存在了。
此外還有幾堂帶少獅的。
第十一堂,新街口蔣養房的“子孫萬代九獅同居”。它擁有2隻大獅7隻小獅,分別為紅、綠、黃等各色,是濟濟一堂的一個大家庭。
第十二堂,“海淀鋼鈴子如意神獸”,共有2隻大獅3隻小獅,故人又稱為“五獅(世)同堂”。稱之為“鋼鈴子”,是因為頸圍鈴鐺外面的鈴壁是銅的,而裡面的“籽”又名“舌”是鋼的。
第十三堂,地安門方磚場的“公益助善太獅少獅”,是兩隻大獅,兩隻小獅,成雙成對,十分有趣。

表演

整套太獅的執事分為四部分:兩隻獅頭;四隻,兩大兩小;旗分大旗、手旗、幌鈴;

撣子、香囊組合起來相當的威武雄壯給人以震撼,觀賞價值很高。再研究一下它的組成部件,件件都有講究,非常符合寓意和審美。掌禮司原有九個獅頭四大五小稱“九世同堂”在民國時期毀掉了兩個大獅頭,文化大革命又被紅衛兵小將燒掉了五個小獅頭,現存的僅兩個大獅頭,一黃一藍。黃毛犼,藍毛獅子,黃為雄,額頭上的牌匾書“掌禮司”重70斤;藍為雌,額頭上的牌匾書“萬壽無疆”重68斤。

當表演的時候,黃獅頭在左邊走上手以示為尊,藍獅頭在右邊走下手以示為卑,其寓意為要懂尊卑知上下。練什麽樣活兒,藍獅頭要看

五台山朝頂進香五台山朝頂進香
黃獅頭而行事,其實就是告訴你怎樣做人,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態,以上治下氣順,以尊凌卑心平。練起來的時候,黃頭有藍頭象,藍頭有黃頭象。以示要相互尊重,誰都有走上手的時候。項上七隻鈴鐺,形似蓮蓬,稱為七子也叫七韻:宮、商、角、徵、羽加文、武二音,其寓意為有樂則禮成,蓮蓬子最多,帝王之家取諧音希望多子多孫繼承家業千秋萬代之意。

髮髻稱攥,口張開呈正方形紅火焰圈邊。其寓意為從嘴裡說出的話要剛直方正,不可以阿諛獻媚,如果不負責任的胡說能燒死人的;前胸的紅纓穗叫踢胸顯示威武;獅子皮叫囊,全部是犀牛尾縫製,全長四米,裝獅頭的箱籠叫帡,共四支,兩大兩小,大的裝獅頭,小的裝服裝道具。帡的四周滿畫二龍戲珠,帡的蓋子畫團龍,為什麽畫龍呢?因為龍是獸中最神聖、最神奇的動物,而獅子是獸中之王,如果人要耍獅子的時候,人比獅子強,要是不耍了放在那裡,獅子張著血噴口,呲著獠牙對著人顯得比人橫,古代人認為它的氣場壓制著人的氣場,對人的身體及各個方面都不利,當然這是迷信,所以人們不練的時候就把它放在帡里。由龍幫助鎮守就於人無損了。

還有幌,是插在帡的兩側的旗子中間有十三隻鈴鐺連線,稱十三太保。手旗也叫撥兒旗,旗面子一尺二,三角形,火焰邊,刀口朝上,雙飄帶,一尺二長掛朱紅承差兩字多二寸,象徵哼哈二將。旗頂的塔頭叫佛塔,穗子叫塔鬍子,多者一百零八根,意為一百單八將,少則十八根,意為十八羅漢。手旗的主要用處是指揮整個會檔的調動和與各會見禮,香囊裡面放的是帖子,相當於現在的名片,上面寫著會萬兒、家庭住址及聯繫方法。撣子一是為撣去獅頭或帡上的塵土,二是看誰耍獅子偷懶,就催促他好好練,整套執事顯示著帝王家的審美與寓意。

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北京老天橋的宮廷花會——中幡表演準備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後,9月19日宣武區的兩檔創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民間花會——大柵欄的五斗齋高蹺秧歌和白紙坊的太獅老會也通過專家論證,同時申報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

舞獅歷來是中國民間最受歡迎的表演形式之一,要說起北京的舞獅子,那當然得首推“兇猛粗獷、神形兼備”的“白紙坊太獅”。 白紙坊太獅老會是另外一檔民間花會,它是“北獅”的代表,在表演中充分體現出了“兇猛剛勇、形神兼備”的特點。上個世紀30年代以後,白紙坊太獅的活動逐漸減少。解放後,北京印鈔廠依靠老工人、太獅老會傳人劉德海等在廠里恢復起舞獅隊。“文革”中,舞獅隊的活動再度中斷。改革開放後,北京印鈔廠又一次將其恢復。
在宣武區政府的支持下,“白紙坊太獅”有了許多參加表演和比賽的機會。1997年,第一屆全國舞獅錦標賽上,“白紙坊太獅”一舉奪得了北方獅子組冠軍,並獲得了“北獅王”的稱號。之後中國龍獅協會制定的全國舞獅動作、套路、名稱標準,很多都依據“白紙坊太獅”的表演傳統。從此以後,在國家的支持下,“白紙坊太獅”的訓練、比賽都逐步規範起來,舞獅也成為三類競技體育項目之一,並走進了高校的體育教學課堂。
宣武區很早就積極設立了保護方案,除了不斷為印鈔廠舞獅隊創造參加北京、全國及國際的展演和比賽機會,區文化館工作人員還用了近3年的時間,專門挖掘、整理出“白紙坊太獅”老會的全套歷史資料與圖譜,用文字記錄和保留下了“白紙坊太獅”老會發展的歷史,並試著用圖畫把舞獅動作標記下來,先後畫了近500幅圖畫。2008年,“白紙坊太獅”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的保護名錄。
目前,宣武區不僅在轄區居民區,還在中國小校的體育課中推廣舞獅技藝,讓“白紙坊太獅”這一民間藝術永放異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