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齋

五斗齋所指高蹺秧歌。原為大柵欄地區街巷的名稱。五斗齋老會在京城瀕臨絕跡的危險。

摘要

歷史上大柵欄不僅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還有比較集中的娛樂場所和眾多的民間花會活動。五斗齋高蹺秧歌所指的“五斗齋”,原為大柵欄地區的一條街巷的名稱,今在佘家胡同內。因該花會的創始人居住在五斗齋,故取名五斗齋高蹺秧歌,沿用至今。
五斗齋高蹺秧歌會原稱“萬壽無疆、隨意樂善、太平歌唱秧歌老會”,起會於清乾隆年間。五斗齋的高蹺秧歌在為慈禧六十歲祝壽表演時,慈禧對秧歌中“小頭行”的表演十分讚賞,特賜“太子冠”取代原本的“孩兒發”。五斗齋高蹺秧歌從此名聲大振。延至清末,由藝人寶三、項六、焦文漢為會頭。參加過各種廟會活動。市內活動最多的地區,當數坐落在今宣武區南橫街東口的江南城隍廟廟會。及至軍閥混戰時期,花會活動處於低潮,至民國二十幾年後又逐漸興旺。建國初,該會會頭李貴金去了新疆,行前把道具行頭變賣一空,花會活動中止。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由宣武區大柵欄街道楊梅竹斜街的龍華刻字鋪、德勝軒茶館、雙順永麻刀鋪、忠信腳踏車鋪等四家商號發起,請蘇寶泉(1923年—2004年)、任豐瑞(1926年—1998年)等傳授秧歌技藝,繼承了原秧歌老會的傳統,重新置辦行頭道具,成立起一檔新會,會名為:“華德永信、合街公議、太平歌唱秧歌會”。“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了活動。
1978年後,由會頭任豐瑞、張全增、王敬賢等人組織恢復起秧歌會,取名為“宣武區職工業餘高蹺隊”。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於無活動場地及後繼無人等問題,五斗齋老會在京城瀕臨絕跡的危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