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花燈扎制技藝

武漢花燈扎制技藝

“手藝精湛、匠心獨運”,晚上是一盞花燈;白天成了精美的藝術品。

簡介

漢陽自古就有張花燈、舞花燈、玩花燈的民間習俗,明末清初的漢陽花燈已享譽荊楚,成為漢陽文化的一大特色。

概述

為保護和傳承花燈扎制技藝,從2007起,晴川閣聯手區旅遊局,連續三年舉辦了“漢陽花燈遊園會”,成為武漢春節期間最受歡迎的文化活動。為此,市民建議將漢陽建成“花燈之都”:一是政府有關部門應請專業公司進行策劃,將此作為文化產業精心打造。二是設立“漢陽花燈保護中心”,確定專人負責花燈的研究與扎制,對製作花燈的民間藝人進行集中管理。三是匯集科技人才,將高科技手段引入花燈製作,使其具有現代化科技含量,讓花燈展示更具價值特色。四是加強花燈遊園會會址周邊的配套設施建設,將遊園與購物、休閒融為一體。

人物

劉泥巴和他的花燈劉泥巴和他的花燈

“目前在武漢,扎燈手藝超過劉泥巴的恐怕還沒有。”武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沈遠義介紹,當年漢陽花燈扎制手藝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就是以劉泥巴的作品為主。
劉泥巴的花燈特色何在?沈遠義用了“手藝精湛、匠心獨運”8個字來概括。“晚上是一盞花燈;到了白天,就變成了精美的藝術品。”曾有觀眾如此評價劉泥巴的花燈: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看他的花燈都是一種享受,而且總會有不同的感受。

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