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木版年畫

黃陂木版年畫

黃陂木版年畫是分布於區北長軒嶺鎮張都橋村、周家畈、紅耕村、羅漢街傅家大灣、易家灣、寧家店、楊保益灣一帶30多個自然灣村,方圓約10平方公里區域。印刷作坊由2-3人到數10人不等,也有一灣數家作坊。木板年畫工藝最早由長嶺鎮彭家畈村民於明洪武年間從江西過籍時帶來。起於永樂12年(1414年)至今有590多年的歷史,13世傳至周漢章(清乾隆年間)時最為興旺,在當地一帶18灣中最為盛行,產品行銷全國各地,並遠銷日本、北韓、東南亞各國。

詳細介紹

黃陂木版年畫黃陂木版年畫
所屬地區: 湖北 · 武漢 · 黃陂區
文化遺產名稱:黃陂木版年畫
遺產編號:Ⅶ-22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武漢市 黃陂區
遺產級別: 省

主要內容

木板年畫分布於區北長軒嶺鎮張都橋村、周家畈、紅耕村、羅漢街傅家大灣、易家灣、寧家店、楊保益灣一帶30多個自然灣村,方圓約10平方公里區域。印刷作坊由2-3人到數10人不等,也有一灣數家作坊。木板年畫工藝最早由長嶺鎮彭家畈村民於明洪武年間從江西過籍時帶來。起於永樂12年(1414年)至今有590多年的歷史,13世傳至周漢章(清乾隆年間)時最為興旺,在當地一帶18灣中最為盛行,產品行銷全國各地,並遠銷日本、北韓、東南亞各國。

特點

黃陂木板年畫為民間畫匠、雕刻匠、印刷匠純手工工藝製品,作品產生於一匠多藝製作或多匠操作而成的簡易家庭作坊。主要表現形式有門畫、中堂畫、連環畫、吊屏畫、屏風畫、單幅畫,有黑白、三彩、五彩套色不等,內容主要反映歷年、民間故事、山川風貌、神仙佛像等。
代表作:《秦瓊、尉遲恭鬥神像》、《木蘭山萬古長新勝境圖》、《二十四孝圖》、《黎元洪攻打漢陽》、《大清國地圖》、《福、祿、壽喜圖》等。

專家點評

黃陂木版年畫製作簡單、快捷,因其價廉物美而深受人民民眾喜愛,但目前尚存的的民間木板年畫的繪畫、雕刻、印刷藝人都年事已高,其生產技藝瀕臨失傳,希望儘快得到傳承。

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