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公元1837-約1892?),本名鈺。永年廣府南關人。楊露禪次子,相貌清矍,富有臂力,自幼得父真傳。有宿慧,多心得,善距踴,類猿猴,精太極大桿術,得其拳法之奧,坊間傳聞能以空擊人。鹹豐時,進京隨父傳拳。光緒年間,楊在瑞王邸為教師。當時有雄縣劉某,精技擊,善硬功,體乾魁梧,赳赳然武夫也。嘗以掌擊巨石,立碎,以兩指挾制錢十枚,捏之皆碎,兩臂之力何止千斤。楊在王府為師,名噪一時,劉某忌之。一日,楊與友飲於市,友問曰:“公孰勝於劉公?”楊笑曰:“劉公勝我,弗如也。”適劉之徒過側聞之,反其語而告其師。劉憤渴楊,不遇。及楊歸家,家人語之,楊遂訪劉於寓。劉既名震首都,凡技擊家均不敢與較,以其膂力過人,恐有傷亡。而楊特伸一臂於案上,令執之。劉力握楊腕以折之,楊輕舉其臂,而劉之足離地者已尺許,楊作白鶴亮翅式擊之,劉躇仆於丈外。劉不服,更與之約,及期並至,適下階,楊前劉後,劉乘勢握楊額,楊一手按劉手,作閃通背之勢,將劉從其頂上擲於階前三四丈許。劉慚,更與楊約,較桿術於某戲院,及期楊至,而劉竟失約。當時觀者如堵,楊作壁虎功於樓上以謝之。遂訪劉於其寓,寓主人謂曰:“昨己攜其徒潛歸矣。”返里後,在家設場授徒,庚子後卒。有“清告授武德騎尉賞戴藍領”神主牌位。子一,名兆鵬,務農於家。其徒名著者有凌山、萬春、全佑、王茂齋、牛連元、教蓮堂、陳秀峰、張信義、李連芳、張印堂、李萬成等。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楊鈺(1837-約1892?),字班侯,楊露禪的次子。生於道光十七年,自幼隨父習太極拳術,終日孜孜苦練,不間寒暑。但是露禪課督嚴厲,不使少息,經常受體罰,幾乎想逃跑。根據河北永年縣誌記載:楊班侯像貌清瘦,富有臂力,幼承嚴父真傳,學武悟性極高,騰挪跳躍,象猿猴一樣,尤其擅長太極大桿技術,掌握了太極拳的奧秘。他繼承了乃父衣缽,武功卓絕。約在清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19歲時隻身來北京,先跟其父楊祿禪在端王府教拳。一說在淳王府內教授其子侄習武。後在北京新橋香餌胡同設場授徒,因不被時人所識,又沒重視其攻防作用,一度被冷漠。後經楊露蟬親臨指導,自此楊氏太極拳播傳於北京市井,漸及全國。

班侯性格剛烈,脾氣暴躁,好打不平,善用散手,屢挫京師強梁,年尚未滿二十,已經是名滿京華。尤其是拳擊雄縣劉武師和北京西四牌樓比武教技兩件傳奇軼事,至今人們尚津津樂道。

後到清政府旗營任教官,得授戴藍翎武德騎尉一職。

英年早逝

楊班侯在武林聲名鼎盛時突然從武壇上隱退,就又給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增添了幾份神秘色彩。

據李萬成(1872-1947)(該母為楊班侯養母)說‘英法聯軍進北京,到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使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慘遭殺害,積屍塞路,血流成河,激起了楊班侯的無比仇恨,當時他在清軍當教官,便率領愛國清軍與人民自動聯合起來,並肩英勇頑強地抗擊侵略者,在戰鬥中楊班侯施展絕技,揮舞大刀從敵軍中殺進殺出,打死打傷侵略者多人,給敵軍以重創。

當時,23歲血氣方剛的楊班侯,在清軍旗營任職,故率愛國清軍抗擊侵略者,當為可信事實。

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外採取屈膝投降的政策,對內橫行霸道,欺凌百姓。清軍看楊班侯斃殺了洋人,闖下了大禍,也不敢留用他了,楊班侯一氣之下,便回到家鄉。他回到家鄉不忘國恥,提倡國民練武強身,以備禦侮雪恥,把一身絕藝毫無保留地傳給了家鄉人民’”這種傳說主要流傳在楊班侯家鄉一帶。

為備禦侮雪恥、弘揚國術,終日教授弟子積勞成疾,以及眼見報國無門而國家屢遭外侮,一腔熱血卻常遭當道苟且者冷落,心中長期壓抑鬱憤,遂於1892年左右在家鄉病故,終年55歲,葬於永年縣閻門寨。此處我想說明一下,各家寫書提到班侯公的卒年,是以其去世時兒子楊兆鵬尚在襁褓中確定。但永年縣誌又提到“庚子後卒”,大家略知歷史都了解清末的庚子年,公元1900年,這年發生了很多影響中國深遠的大事件。所以還請考據家們努力查證,因為中國的武術受封建社會和統治者的困擾侮蔑太久了,其歷史實在是雲籠霧罩,難窺真貌。中國的武術太缺乏一部有力的信史!

弟子傳人

他所傳授的最得意弟子為陳秀峰、張信義、冀老福、教練燈, 李萬成。他所傳授的太極拳系列拳架有大架、中架、小架、快架、提腿架、撩挎八卦掌、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四玉捶、散手、一時短打及丹田功,至今仍在他的家鄉永年縣一帶流傳。

武林軼事

故事一

清光緒年間,楊班侯在端王府當太極拳教師。當時北京有一名叫“雄縣劉”的武師,精於技擊,體格魁梧,經常表演掌擊大石,石隨掌碎;用兩個手指夾著數枚銅錢,奮力一捏,錢成碎粉。估計兩臂力逾千斤。劉師傅亦在北京某王府中教拳,聽到楊班侯被稱為“楊無敵”,心存嫉妒,極不服氣。

某日,楊班侯與朋友在街上飲酒,席間一朋友問楊班侯,如與雄縣劉師傅比藝,那一個贏?楊班侯笑笑:劉師傅贏,我比不上他。剛好劉的一位徒弟在旁邊聽到竟向劉師傅誑稱,楊班侯自誇功夫高明,如果比武,師傅一定敗於手下。劉師傅不知有詐,怒氣沖沖闖到楊家,適值楊班侯外出,及至楊班侯回家後,家人將劉師傅上門之事相告。於是,楊班侯登門向劉師傅拜訪。二人相間,話不投機,迫於無奈,伸出一手臂放在桌上說:尊駕有千斤力,如拿住小弟的手臂不能動彈,當即認輸。劉師傅用力握住腕部,擬施殺手,誰料楊班侯得力借力,手臂輕舉,即將劉師傅兩腳提離地面尺余,全身力氣均用不上了。再度交鋒,楊班侯以“白鶴亮翅”招式將劉師傅打出一丈外倒地。劉師傅兩番受挫,仍不心服,要求到院中比試。二人走下台階時,劉突然向楊班侯額頭擊下,楊班侯反應奇快,按住劉手,以“扇通臂”招法將對方擲到階下三四丈遠,劉師傅從地上爬起來,面有愧色,還是不服,堅約楊班侯改天在某戲院再比桿術。

到了約定日期,楊班侯來到戲院,等候多時,仍不見劉來踐約。後來聽說,劉師傅已與徒弟在前一天悄悄離京城返回老家。自此,楊班侯的名聲更響了。

從縣誌記載這則比武事件來看,楊班侯藝高膽大,是有爭強好勝之心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要吃武術這碗飯,實在不得已而為之。但一些人在文章中卻將楊班侯寫成動輒出手傷人,未免誇大其詞。縣誌所記載的客觀事實,道出了楊班侯的高尚武德及在比試交往中的處事原則。

故事二

縣誌記載了楊班侯教授徒弟張信義練拳的情況:張信義是楊班侯的同鄉,聰明靈敏,十分崇拜楊班侯高超的太極拳藝,多次要求執弟子之禮。楊班侯見他能誠心求藝,答應收他為徒,張信義跟楊班侯學藝十年,拳、劍、刀、桿已得真傳,只有“炮捶”尚未學到。

有一次,張信義悄悄來到楊班侯家門口,聽到房裡有雷鳴般的聲音,引以為奇,推門進去,看見楊班侯在練伏虎式,拳動聲發,氣凌山嶽。張信義明白了雷鳴之聲是老師出拳所發,馬上跪地求教,楊班侯便先授以握拳法,再教他送拳法。張信義苦學半年,漸有所成。一天,楊班侯詢問張信義練到什麼程度,令他在距離土牆一丈左右“送拳”。張信義發拳向土牆衝去,牆泥隨拳勢紛然而落,楊班侯說了一聲孺子可教,乃將拳中的奧妙盡予傳授。

過了一年多,楊班侯檢查張信義的拳藝,功力與前無異,未見有若何進展,拳聲不象雷鳴。楊班侯親作示範,在五丈外發勁送拳親作示範,在五丈外發勁送拳擊向土牆,土牆應聲震動,搖搖欲墜!

楊班侯向張信義指出:練拳下了功夫,但效果並不明顯,可能是先天不足或溺於酒色之故。到底原因何在?必須反躬自問。張信義一時為之語塞,只好繼續苦練,但仍是依然故我,迄無寸進。以後,張信義不再向人誇說和表演這方面的技藝。

從以上記載中,足證楊班候的功力實在不可思議。五丈以外將土牆擊得搖搖欲墜,發出雷鳴之聲。這就是武壇後人所說的凌空勁。以今人眼光看來,是否有誇張的成份,難作定論。不過,按縣誌文體的性質,應是真實的。因為記載中沒有“傳說”、“據說”的詞句。

故事三

當時北京有一人,號稱萬斤力者,自言曾打七省擂台,未逢敵人,尤其擅長硬功,能夠以雙手搓石成粉。他在北京四門貼上貼子,揚言必敗楊家父子,態度十分猖狂。班侯聞言甚怒,相約於某日在北京西四牌樓比武。

至期觀者數千人。班侯騎一白馬,緩緩而來,萬斤力者早在那裡等候。只見其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一望而知力大無窮。班侯身材瘦削,長袍馬褂,文質彬彬,貌不驚人。

對方一立勢,發聲如雷,氣勢如虎,咄咄逼人。觀者皆為班侯捏了一把汗。此處原有一塊巨碑,高一丈六尺(約5.28米),寬四尺(約1.3米),厚二尺 (約0.6米)許。班侯立身站於石碑前。萬斤力先發招,一記“黑虎掏心”向班侯當胸一拳。班侯微微側身一閃,萬斤力力大勢猛,一拳擊中石碑,巨碑碎為數塊。觀者駭然心驚,以為班侯有性命之憂。萬斤力一擊不中,復向前進身,直取班侯面門。班侯一聲大喝,舉雙手向上一分,萬斤力仰面跌出數丈開外,摔得頭破血 流,半天爬不起來。班侯微微冷笑,在觀眾的一片喝彩聲中策馬而去。

關於太極人物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繫辭上》。
林海鷹
李仲賢
劉洪奇
陳執經
易在勤
范魁
楊玉振
趙芹
梅苹
姜啟健
徐艷豐
李章智
高學功
陳小興
陳軍團
常關成
陳金夏
謝業雷
劉永強
陳新芳
王彥民
陳三虎
陳重慶
金仁霖
陳佳琪
任孝傑
陳迎喜
陳金堂
冉永慶
鄧明科
彭龍貴
方華榮
趙雁軍
陳西太
張永洪
陳松全
潘永琦
陳夢芝
陳夢松
陳德柱
陳萬漢
職勝歧
辛愛民
田進美
趙玉璽
陳天成
復平
崔玉傑
陳新全
陳垚
陳金鰲
王戰海
陳小軍
陳天申
喬火票
杜春民
陳長義
楊禹庭
解永法
陳向武
陳向銀
陳立朝
陳有利
郭西林
段衛星
牛汪洋
郝銀貴
康珊麗
高貞愛
張趙保
馬殿臣
職汝壘
孫玉震
郭福厚
焦海東
陳紹傑
陳有強
陳上黨
朱天才
王賜信
王西安
王成新
趙四
朱向怡
張春蘭
職永成
張福才
王學富
張勇剛
申小建
陳二虎
吳永萍
劉慎五
張福旺
陳皂羅
王銀剛
陳福旺
安三旺
葛福來
和保森
於學模
蘇道生
陳沛菊
陳伯祥
趙建宇
李樹發
丁德三
徐岱山
崔立志
李聖瑞
祁錫書
王戰軍
程乃文
陳衛生
楊民
陳繼善
傅淑雲
陳小根
陳向前
陳青萍
陳長軍
陳雲浩
王向中
陳軍營
陳有本
鄭曼青
許宣平
朱昆
李玉禎
陳國旗
范雪萍
張保中
陳迎軍
王大昭
朱保林
王慶生
吳堅毅
陳清環
程龍飛
戈金剛
陳大虎
李紀興
賀國英
余良美
李應聘
譚星
寇建偉
鄭廣濟
吳海江
段勝利
梁正雨
陳鳳英
范鴻信
朱老虎
陳全忠
王大春
姚國平
陳仲甡
張冬洋
李雅軒
洪宇剛
闞桂香
李德印
陳長峰
曾乃梁
陳冠軍
陳照丕
邵善康
傅聲遠
錢惕明
吳文翰
沈家禎
陳自軍
陳春愛
陳秉旺
陳炳
陳俊凌
徐致一
陳長流
陳世通
張蔚珍
吳志青
職寶貴
張瑞峰
王美玲
李春娥
林墨根
黨國俊
史潮記
李景林
崔仲三
陳立清
姚繼祖
祝大彤
郝月如
陳敬柏
牛俊傑
吳圖南
楊振銘
孫福全
張三豐
李經梧
何福生
顧留馨
洪均生
傅鍾文
吳威
陳微明
韓軍生
鄭定華
周遵佛
張建亮
王湘煜
陳伯先
王虎
劉萬光
陳立法
劉萬坤
陳應德
王晉讓
原占國
沙國政
陳思坦
高佳敏
林秋萍
郝為真
唐豪
王國營
陳朝霞
任建明
陳鑫
李秋成
王全國
王乾
李道子
陳瑞華
陳志偉
陳素英
張金鵬
吳英華
陳卜
沈志雲
孫存周
宋斌
陳泮嶺
陳照森
陳盆濱
李亦畲
李玉琳
武禹襄
王宗岳
陳永福
殷勤
張東武
王二平
喬松茂
傅振嵩
許禹生
陳長興
李秉慈
陳照奎
楊振鐸
張繼修
田秀臣
張文廣
李天驥
吳鑒泉
陳慶雲
張旭東[太極人物]
王培生
吉良晨
楊健侯
褚桂亭
錢鋒
楊班侯
楊露禪
陳小旺
門惠豐
張之江
王占國
王大勇
楊寶忠
陳正雷
孫劍雲
陳固安
馬岳梁
陳發科
楊澄甫
陳王廷
周敦頤
達摩
華佗
莊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