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子

李道子

千載寺唐僧十力傳碑》碑文的面世,為我們了解李道子提供了大量寶貴的信息。與相關史料比對研究,可以確定碑文的大部分信息比較可信。這些信息對於研究太極拳的起源、三教合一論以及古老的養生文化是彌足珍貴的。但是碑文中述及李道子為無極養生功的創始人則難以成立。有些論者認為李道子是太極拳的鼻祖,則是更加不可能的。不過,太極拳與無極拳以及千載寺的養生文化卻一定存在著源遠流長的承繼關係。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道子是“河內人”,生於隋大業十年二月二日(614),父母是千載寺附近的三教門信徒,說他是“神龍降凡,馬蘭草母誕世”。這為李道子的身世披上了神奇的外衣,“馬蘭草母誕世”之說,博愛縣佛教協會的徐來生先生認為,這表明李道子是在千載寺附近的馬蘭草叢被發現的一個棄嬰。⑧之所以和“神龍降凡”聯繫上,則是因為民間二月二,剛好是龍抬頭的日子。李道子原來姓什麼不得而知。李姓是後來唐太宗所賜。看來“棄嬰”的說法似能成立。進一步思考,李道子會不會是個被遺棄的私生子呢?這是有可能的。因為在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一般不會把一個可以傳宗接代的男孩子輕易丟棄掉的,除非有某種不可告人的特殊原因。

碑文記載他小時候就很聰明,能過目不忘,而且文、武、醫、易、雕塑、造像均有習學,是個非常有才華的少年。曾經應召到京城做雕塑等工作。他去京師的時候還很小。據《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十力”條記載:“武德末(626)居京師,”當時只有12歲。又記他“貞觀中依慧震住梓州通泉寺,後不測所終”。

貞觀朝一共有23年,取其中間數,那么李道子大約是在貞觀十二年前後離開京師的。而《十力傳碑》記載唐太宗賜姓是貞觀年間,所以可以肯定,賜姓時李道子最大不會超過24歲。因為他去梓州通泉寺的時候已經很被稱為“十力”了。由此看來,李道子獲皇帝賜姓的年齡應該還要小得多。這也可能是他後來游化四方的時候故意要“化名隱籍”的原因之一。

《十力傳碑》所記李道子的名號是很有意味的,他在貞觀年間被賜姓李,名叫“儒子”,字是“道武”,號為“十力”,游化號“道子”。這四個名稱涵蓋了儒、道、釋、武四家稱謂。有人可能會奇怪他的名號之多、之雜,其實這正是千載寺三教合一的特色所在。至於大家知道的“李道子”,是他雲遊四方時的“游化號”罷了。可能正因為如此,所以連安徽的民間(宋書銘述記李道子事跡多在江南)也有關於他的傳說。而反過來在正史中卻很少有這個名字的蹤影。《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有“十力”條目:“唐僧,氏里師承不祥,通《涅磐》、《攝論》。

武德末(626)居京師,德齒俱尊。貞觀中依慧震住梓州通泉寺,後不測所終。”⑦這裡的記載非常簡略,連他的姓氏、名號、籍貫一概不知道。但是其法號、生活年代、擅長的佛教經典、遊學過的地方和寺廟,和《十力傳碑》所記都是相同的。顯然大辭典里這個唐僧十力與千載寺唐僧十力基本可以確定就是同一個人。其中與慧震的交往,也得到了《續高僧傳》的印證,在《卷第二十九?唐梓州通泉寺釋慧震傳十一》記載:“先有一馬日行五百。曾經入陣。余馬並死。惟此得還。

至(貞觀)十四年七月。忽自嘶鳴。不食三日。震聞毛豎。有一異僧名為十力。語震曰。馬與主別。主當先行。來年正月十五日。日正中時應入涅槃。法師須散財物。無留於後。於身何益。言已而隱。莫知其由。”其後文還記述了慧震果然像十力所說如期而逝。這段記載表明十力在貞觀十四年左右就已經在通泉寺,與《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所載“貞觀中依慧震住梓州通泉寺,後不測所終”的說法完全吻合。同時這兩份資料也證明《十力傳碑》碑文中所記的“東泉”乃是“通泉寺”之音轉所誤。

《十力傳碑》中沒有說明“東泉”的所在地,而這兩份材料所記則清楚地告訴我們是在四川的梓州(今四川三台境內)。《續高僧傳》的這段記敘還讓我們了解到,十力當時已經有十分傳奇的事跡了,所以才會被目為“異僧”。那么在民間有更多的離奇傳說也就不足為怪了。

李道子的學業技藝

《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中只記載了李道子“通《涅磐》、《攝論》”。這與《十力傳碑》中的“涅磐攝論”的記載完全一致。而大辭典對李道子的其他學問則沒有提及。《十力傳碑》中卻有詳細的記載,說他“文武醫易,博藝皆修。涅磐攝論,黃老經通,弘揚釋道儒三教融易”。但是李道子究竟有哪些著述,史料中均沒有記載。

《十力傳碑》特別介紹了李道子在武術上的造詣,即“創藝無極養生武功”。還特意詳細介紹了這套武功創編的理論基礎。普觀指出無極養生武功的理論基礎包括:“大明渡無極經、易筋經、道德經、黃庭經、千金翼方、導引吐納。”

這個記述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太極拳理論體系的來源,這對深入研究太極拳拳理拳法有很大幫助。如陳王廷在他的一首詞中即有“一卷黃庭隨身伴”之句。

《十力傳碑》的一大價值就在於使今人對太極拳的產生、演進有了更加真實而清晰的認識,即太極拳是在長期的醞釀積澱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比如太極拳中的導引吐納的養生內容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而千載寺的這些史料的發現,讓我們能看到了其中演進的痕跡,即從單純的養生術,逐步發展到與武術技擊的結合,可以說,不經過長期的磨合演變是不符合武術發展史史實的。

李道子的無極拳

2005年6月,唐村村民在河中掘得《北魏僧惠造像記》殘碑一段。該碑原位於千載寺山門之內,立於東魏武定三年(545)。

道光五年《河內縣誌》載有該碑全文,其中有“故能振馨風於沖漠之野,擊玉磬於無極之鄉”,“千載寺有魏大法師故沙門都法恩,起妙因於初心,建淨業於無極故里”之語。由此可知,早在南北朝時期,博愛唐村千載寺就被稱為“無極之鄉”、“無極故里”。

同時也表明,無極養生理法,是兼容了道家和佛家的內涵,而不僅僅是道家的功夫。所以說無極養生武功(無極拳)產生於千載寺絕不是偶然的。不過說到無極養生武功(無極拳)產生的具體時代,就目前的資料來看還只能追溯到明代。

關於太極人物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繫辭上》。
林海鷹
李仲賢
劉洪奇
陳執經
易在勤
范魁
楊玉振
趙芹
梅苹
姜啟健
徐艷豐
李章智
高學功
陳小興
陳軍團
常關成
陳金夏
謝業雷
劉永強
陳新芳
王彥民
陳三虎
陳重慶
金仁霖
陳佳琪
任孝傑
陳迎喜
陳金堂
冉永慶
鄧明科
彭龍貴
方華榮
趙雁軍
陳西太
張永洪
陳松全
潘永琦
陳夢芝
陳夢松
陳德柱
陳萬漢
職勝歧
辛愛民
田進美
趙玉璽
陳天成
復平
崔玉傑
陳新全
陳垚
陳金鰲
王戰海
陳小軍
陳天申
喬火票
杜春民
陳長義
楊禹庭
解永法
陳向武
陳向銀
陳立朝
陳有利
郭西林
段衛星
牛汪洋
郝銀貴
康珊麗
高貞愛
張趙保
馬殿臣
職汝壘
孫玉震
郭福厚
焦海東
陳紹傑
陳有強
陳上黨
朱天才
王賜信
王西安
王成新
趙四
朱向怡
張春蘭
職永成
張福才
王學富
張勇剛
申小建
陳二虎
吳永萍
劉慎五
張福旺
陳皂羅
王銀剛
陳福旺
安三旺
葛福來
和保森
於學模
蘇道生
陳沛菊
陳伯祥
趙建宇
李樹發
丁德三
徐岱山
崔立志
李聖瑞
祁錫書
王戰軍
程乃文
陳衛生
楊民
陳繼善
傅淑雲
陳小根
陳向前
陳青萍
陳長軍
陳雲浩
王向中
陳軍營
陳有本
鄭曼青
許宣平
朱昆
李玉禎
陳國旗
范雪萍
張保中
陳迎軍
王大昭
朱保林
王慶生
吳堅毅
陳清環
程龍飛
戈金剛
陳大虎
李紀興
賀國英
余良美
李應聘
譚星
寇建偉
鄭廣濟
吳海江
段勝利
梁正雨
陳鳳英
范鴻信
朱老虎
陳全忠
王大春
姚國平
陳仲甡
張冬洋
李雅軒
洪宇剛
闞桂香
李德印
陳長峰
曾乃梁
陳冠軍
陳照丕
邵善康
傅聲遠
錢惕明
吳文翰
沈家禎
陳自軍
陳春愛
陳秉旺
陳炳
陳俊凌
徐致一
陳長流
陳世通
張蔚珍
吳志青
職寶貴
張瑞峰
王美玲
李春娥
林墨根
黨國俊
史潮記
李景林
崔仲三
陳立清
姚繼祖
祝大彤
郝月如
陳敬柏
牛俊傑
吳圖南
楊振銘
孫福全
張三豐
李經梧
何福生
顧留馨
洪均生
傅鍾文
吳威
陳微明
韓軍生
鄭定華
周遵佛
張建亮
王湘煜
陳伯先
王虎
劉萬光
陳立法
劉萬坤
陳應德
王晉讓
原占國
沙國政
陳思坦
高佳敏
林秋萍
郝為真
唐豪
王國營
陳朝霞
任建明
陳鑫
李秋成
王全國
王乾
李道子
陳瑞華
陳志偉
陳素英
張金鵬
吳英華
陳卜
沈志雲
孫存周
宋斌
陳泮嶺
陳照森
陳盆濱
李亦畲
李玉琳
武禹襄
王宗岳
陳永福
殷勤
張東武
王二平
喬松茂
傅振嵩
許禹生
陳長興
李秉慈
陳照奎
楊振鐸
張繼修
田秀臣
張文廣
李天驥
吳鑒泉
陳慶雲
張旭東[太極人物]
王培生
吉良晨
楊健侯
褚桂亭
錢鋒
楊班侯
楊露禪
陳小旺
門惠豐
張之江
王占國
王大勇
楊寶忠
陳正雷
孫劍雲
陳固安
馬岳梁
陳發科
楊澄甫
陳王廷
周敦頤
達摩
華佗
莊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