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始建於1958年,是中國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占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7051平方米,展廳面積6000平方米,其主體大樓為仿古閣樓式,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廊榭圍繞,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築風格,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1963年6月,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明確了中國美術館的國家美術館地位及辦館性質。

中國美術館收藏有近現代美術作品和民間美術作品10萬餘件,以新中國成立前後時期的作品為主,兼有國民初期、清代和明末的藝術家的傑作,其中僅齊白石的作品就有410件。除收藏、保管、陳列、研究中國近現代優秀美術作品和民間美術作品外,該館還擔負著主辦各種類型的中外美術作品展覽,進行國內外美術學術交流,建立中國近現代美術史料、藝術檔案,編輯出版藏品畫集、理論文集等任務。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1958年,中國美術館開始興建,1962年竣工,1963年由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並正式開放。

1995年,新建現代化藏品庫,面積4100平方米。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2002年5月,中國美術館開始主樓實施改造裝修工程。2003年5月竣工,展廳設施 、燈光照明、樓宇自控、恆溫恆濕、消防報警、安全監控系統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7月23日 ,正值建館40周年之際,中國美術館重新開放。

2005年,中國美術館開始了二期擴建工程,投資近6億元的二期工程獲國務院批准立項,二期擴建工程向西征地1.8 公頃 ,再擴建造40000平方米左右,面積相當於老館1.5倍的新館。

場館布局

場館分布圖 場館分布圖

中國美術館主樓建築面積22379 平方米 ,一至五層樓共有20個展覽廳,展覽總面積 7000平方米,展線總長2110米,其中一層9個展廳,一層、二層夾層有3個小型展廳,展覽面積總和達4305平方米,展線長1400米;二層5個展廳,展覽面積總和1500平方米,展線長429米;三層3個展廳,展覽面積總和863平方米,展線長235米。

館藏作品

建築風格和外觀 建築風格和外觀

中國美術館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0萬餘件,以新中國成立前後時期的作品為主,兼有明末、清代、民國初期藝術家的傑作。藏品主要為近現代美術精品,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術展覽獲獎作品,以及民間美術作品。藏品中有任伯年、吳昌碩、 黃賓虹、齊白石、徐悲鴻、蔣兆和、司徒喬、李可染、吳作人、葉淺予、羅工柳、吳冠中等藝術家的作品。收藏品類有繪畫、雕塑、陶藝民間美術等數十個品類。其中包括年畫、剪紙、玩具、皮影、彩塑、演具、木偶、風箏、民間繪畫、刺繡等民間美術品。在館藏品中德國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捐贈歐美國際藝術品117件,其中有畢卡索作品4幅,這是中國首次大量收藏的西方藝術品,此外還有非洲木雕及其它外國美術作品數百件。

美術作品
作品:煙阿克街、格雷斯海姆街一角 作者:貝爾特萊姆·耶思丁斯基 創作年代:1987 規格:150×250cm 材質:畫布油畫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作品:煙雨灕江 作者:白雪石 創作年代:1983 規格:95×176cm 材質:紙本水墨設色中國畫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作品:紀念N·N·Ge(十字架絞刑) 作者:安德烈·圖圖諾夫 創作年代:1978年 規格:140×150cm 材質:畫布油畫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作品:作品:花瓶邊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 作者:巴伯洛·畢卡索 創作年代:不詳 規格:116×89cm 材質:畫布油畫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作品:母親 作者:愛德華·克·格魯伯 創作年代:1981 規格:l16×89cm 材質:畫布油畫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作品:偉大的母親 作者:貝爾納德·舒爾茨 創作年代:1993 規格:240×220cm 材質:畫布油畫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作品:通往烏魯木齊 作者:艾中信 創作年代:1954 規格:100×400cm 材質:布面油畫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特別展覽

中國美術館已舉辦數千場具有影響的各類美術展覽及世界著名藝術家作品展覽。在舉辦具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展覽外,影響較大的國際展覽有:“美國哈默藏畫500年名作原件展”、“法國19世紀農村風景畫展”、“畢卡索繪畫原作展”、“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展”、“羅丹藝術大展”、“夏加爾藝術大展”、“米羅東方精神藝術大展”、“奧地利國家博物館藏品展”、“非洲藝術大展”、 “達利藝術大展”、 “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仲夏法蘭西——北京”、 “俄羅斯藝術300年——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珍品展” (“2006中國俄羅斯年”重要展覽之一)、“美國藝術三百年:適應與革新”、 “義大利藝術·義大利生活” (“2006中國義大利年”重要展覽之一)、 “從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 (“2007年西班牙文化年”重要展覽之一)。2008年舉辦的“盛世和光——敦煌藝術大展”打破了中國美術館建館以來的日參觀量、月觀眾量和單項展覽觀眾量三個記錄,兩個月內接待觀眾66萬人次。

歷任領導

領導 領導

第一任館長劉開渠,1963年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第二任館長楊力舟,1989年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999年3月至2004年4月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第三任館長馮遠,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2005年12月,范迪安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2014年9月,吳為山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組織機構

館辦公室: 負責起草全館綜合性行政工作的規章制度、報告、請示、計畫、總結及有關檔案。負責館長會議、館務會議、館長辦公會議以及其它重要會議的準備、組織、會議記錄及資料的整理、紀要、簡報等工作,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黨委辦公室:貫徹上級黨委和館黨委、紀委的指示、決議、決定。督促檢查各黨支部貫徹執行情況。負責起草各類黨委、紀委檔案、會議紀要、簡報等工作。負責黨委、紀委各類會議的會務籌備和組織工作。

財務處:負責制定本館財務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負責組織制定本館部門經費和基建經費的預算編制和年終決算報告的編寫。

人事處:負責擬定本館人事管理的規章制度及人才開發規劃,並檢查、協調、督促、落實。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負責職工的錄用、考核、調配、選拔、聘任、職稱評審、培訓和常規獎懲工作。

研究與策劃部:負責本館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攝影、書法、篆刻、當代藝術等門類陳列、展覽的學術策劃與項目實施工作。負責編輯和組織出版本館策劃的展覽圖錄、作品集、論文集、文獻集等出版物。

展覽部:負責制定本館展覽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負責接洽展覽,準備展覽審查資料。負責組織專家對申請展進行展覽資格評議。

典藏部:負責制定館藏作品的保管制度並遵照執行。負責收藏作品的入庫、分類、消毒、建檔、入賬、出入庫工作。做好藏品出庫時的包裝、交接、安全監督、保險等相關工作。

中國美術館繼續實施“開門辦館”的策略,組成了中國美術館顧問委員會、中國美術館藝術委員會、中國美術館策展委員會、中國美術館收藏評鑑委員會、中國美術館展覽資格評審小組。

出版著作

中國美術館編輯出版的書刊有《中國美術館藏品集》、《任伯年作品集》、《齊白石作品集》、《黃賓虹作品集》、《中國美術50年》以及《中國美術年鑑》等大型出版物。曾多次舉辦大型學術研究活動,研究人員著有多部文集,其中《中國美術50年》獲得國家圖書大獎。

舉辦活動

2006年12月22日,在主樓一層方廳、圓廳舉行“中國美術館防爆炸應急演練”。12月30日,中國美術館系列學術講座之“俄羅斯美術和批判現實主義”在主樓七層學術報告廳舉行,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奚靜之講授。

2012年11月18日,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推出的“暢遊寫意”——藝術家教我來創作主題兒童教育活動在展廳現場展開。藝術家嚴克勤應邀親臨現場,為小朋友導賞作品並於小朋友親切交流互動。

2013年9月7日至10月7日,中國美術館依託在館展覽“互動視象——2013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推出了以“空間遊戲——當代藝術一起玩兒”為主題的第九屆“我在中國美術館畫畫兒”系列少兒教育活動。

參觀指南

公交路線

美術館站:101、103、104、108、109、111、112、420、特11、104快、685、614、619。

沙灘站:2、82、60、819、839。

開放時間

9:00—17:00(16:00停止發票入館、節假日照常開放)。

售票辦法

免費:(自2011年3月2日起)對社會免費開放,實行免費不免票,採用網上預約、現場領票、團體電話預約三種方式。

網上預約免費參觀票辦法

1、網上每日開放限額2000張預約票。

2、登入中國美術館網站進入預約系統,按照系統提示進行預約。

3、每人每日預約免費票不得超過3張。

4、預約採取實名制,需填寫預約人的姓名、聯繫方式、有效證件號碼等信息。

5、預約票當日有效,過期作廢。

6、預約成功後憑有效證件到中國美術館領票處預約視窗領取免費參觀票。

7、註冊過中國美術館預約票系統的用戶名及密碼仍然有效。

8、自公布之日起,即可預約。

現場領取免費參觀票辦法:

1、現場每日發放限量4000張免費票。

2、觀眾1人1次可領取當日免費票1張。

3、領票時間:9:00—16:00。

4、領票地點:中國美術館領票處。

5、當日限量票領取完畢,即停止發放,停止入館。

電話預約(團體):

20人以上(含20人)團體參觀,至少提前3個工作日進行電話預約,按約定的時間憑團體預約號在領票處統一領票參觀。

北京地區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博物館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文化休閒娛樂功能,2008年3月28日第一批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創建、提升博物館詞條質量顯得至為重要。
首都博物館
北京警察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慈悲庵
定陵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國家動物博物館
海淀區博物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天文館
北京戲曲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麋鹿苑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鐵路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蠟像館
大覺寺
曹雪芹紀念館
法海寺
恭王府
觀復博物館
郭沫若紀念館
歷代帝王廟
老舍紀念館
老甲藝術館
李大釗故居
首都博物館
坦克博物館
通州區博物館
團城演武廳
徐悲鴻紀念館
西瓜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正陽門
中國美術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延慶博物館
炎黃藝術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
中國電影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
國際友誼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中華民族園
遼金城垣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通州區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北京文博交流館
北京百工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坦克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航空館
皇城藝術館
金台藝術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晉商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老爺車博物館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昌平區博物館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卡通藝術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李大釗烈士陵園
毛主席紀念堂
梅蘭芳紀念館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茅盾故居
中國長城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攝影博物館
詹天佑紀念館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圓明園展覽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印刷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中國醫史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郭守敬紀念館[北京]
中山紀念堂[北京]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北京勵志堂科舉扁額博物館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胡同張老北京民間藝術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
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北京城八區旅遊景點列表

地區名景點名
東城區

                

故宮 | 天安門廣場 | 雍和宮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安門城樓 | 毛澤東故居 | 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 隆福寺 | 國子監 | 中山公園 | 鐘鼓樓 | 文天祥祠 | 東堂 | 北京大學紅樓 | 勞動人民文化宮 | 淳親王府 |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 社稷壇 | 皇史宬 | 老舍紀念館 | 于謙祠 | 柳蔭公園 | 茅盾故居 | 肅親王府 | 青年湖公園 | 僧格林沁祠堂 | 孚郡王府 | 聖米厄爾教堂 | 宣仁廟 | 明城牆遺址 | 城東南角樓 | 柏林寺 | 凝和廟 | 東四清真寺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 | 太廟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中國革命博物館 | 中國美術館 | 毛主席紀念堂 | 文天祥祠 | 孔廟 | 正陽門 | 地壇 | 古觀象台 | 孫中山行館 | 國子監 | 金水橋 | 柏林寺 | 智化寺 | 普渡寺 | 鼓樓 | 鐘樓
西城區北海公園 | 北京動物園 | 恭王府花園 | 景山公園 | 什剎海 | 白塔寺 | 北京胡同游 | 北京天文館 | 明城牆遺址公園 | 白雲觀 | 廣化寺 | 宋慶齡故居 | 歷代帝王廟 | 梅蘭芳紀念館 | 郭沫若故居 | 月壇公園 | 廣濟寺 | 德勝門箭樓 | 阜景文化旅遊街 | 會賢堂 | 徐悲鴻紀念館 | 匯通祠 | 首都博物館 | 民族文化宮 | 魯迅故居
宣武區大觀園 | 法源寺 | 萬壽公園 | 陶然亭公園 | 北京古城建築博物館 | 報國寺 | 天寧寺 | 湖廣會館 | 宣武藝園 | 白雲觀 | 牛街清真寺 | 先農壇 | 松筠庵 | 法源寺 | 南堂 | 琉璃廠 | 梨園劇場 | 老舍茶館
崇文區天壇 | 北京自然博物館 |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 | 北京遊樂園北京市規劃展覽館 | 永定門城樓 | 天壇體育場 | 百工博物館 | 珠市口教堂 | 龍潭湖公園 | 北京市琺瑯廠 | 龍潭西湖公園 | 金魚池社區 | 袁崇煥祠 | 南崗子天主教堂 | 正陽門箭樓 | 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 | 燕墩 | 花市清真寺 | 陽平會館戲樓 | 天橋樂茶園
朝陽區北京歡樂谷 | 蟹島 | 朝陽公園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 北京工體富國海底世界 | 中國紫檀博物館 | 北京民俗博物館 | 中國科學技術館 | 中國電影博物館 | 摩銳水世界 | 團結湖公園 | 北京中華民族園 | 興隆公園 | 金盞鬱金香花園 | 朝來森林公園 | 日壇 | 四得公園 | 北京朝來農藝園 | 平房天主教堂 | 紅領巾公園 | 東都樂園 | 麗都花鳥園 | 北旭野生動物樂園 | 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 萬子營清真寺 | 北京市卡通藝術博物館 | 東壩觀光果園 | 個園 | 中國現代文學館 | 紅軍公園 | 小紅門清真寺 | 南下坡清真寺 | 常營清真寺 | 康營清真寺 | 八里莊清真寺 | 通勝卉芳農業科技園 | 鎮海寺公園 | 西會清真寺 | 西黃寺 | 中國農業展覽館
海淀區香山公園 | 頤和園 | 中華世紀壇 | 圓明園遺址公園 | 北京植物園 | 鳳凰嶺自然風景區 | 北京海洋館 | 玉淵潭公園 | 中國電影資料館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太平洋海底世界 | 北京藝術博物館 | 百望山森林公園陽台山自然風景區 | 北京電影旅遊城 | 中央廣播電視塔 | 大覺寺 | 紫竹院公園 |鷲峰森林公園 |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 翠湖水鄉旅遊區 | 北京航空館 |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 錦繡大地農業觀光 | 團城演武廳 | 中國郵電博物館 |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 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 | 李大釗烈士陵園 | 臥佛寺 | 七王墳 | 三一八烈士墓 | 大慧寺 | 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塔 | 松堂 | 首都體育館 | 真覺寺 | 高梁橋埃德加·斯諾墓 | 紫竹院 | 景泰陵 | 黑龍潭 | 薊門煙樹碑 | 慈壽寺塔 | 碧雲寺 | 櫻桃溝 | 摩訶庵 | 魏太和造像
豐臺區世界花卉大觀園 | 北京世界公園 | 北宮森林公園 | 盧溝橋 | 北京青龍湖公園 | 蓮花池公園 | 鷹山森林公園 | 北京南宮溫泉垂釣中心 | 南宮旅遊景區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 中華航天博物館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 | 遼金城垣博物館 |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 萬芳亭公園 | 南宮溫泉 | 北京萬龍八億滑雪場 | 長辛店二七革命遺址 | 宛平城 | 金土城遺址 | 鎮崗塔
石景山區石景山遊樂園 | 西山八大處公園 | 北京射擊場 |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 北京亞洲電視城 | 北京古城公園 | 承恩寺 | 八角公園 | 皇姑寺 |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 法海寺 | 四海公園 | 希望公園 | 慈善寺 | 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

中國著名美術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