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創建於1319年,位於中國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的北側,是京城唯一一座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館內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築和歷代碑刻,對研究中國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歷史淵源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民俗博物館

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位於繁華的朝陽門外大街,始建於元代延佑六年(1319),主祀泰山神東嶽大帝,占地6萬平方米,古建376間,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宮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的東嶽廟為國家祀典之所,民間祭祀活動則更為盛大,成為具有豐厚底蘊的民俗文化活動中心,故修復後闢為北京民俗博物館。每逢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本館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北京民俗博物館是了解北京、認識北京的視窗。

東嶽廟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的後裔張留孫籌資修建的,公元13世紀末期時,張留孫被元朝皇帝封為玄教大宗師、正一教主。後來他決定修建東嶽廟,但工程剛開始他就去世了,於是工程就由他的弟子吳全節完成。從1319年開始修建,到1323年竣工,由皇帝賜名東嶽仁聖宮,作為東嶽大帝的行宮。

東嶽廟由正院、東院和西院三部分組成,清朝(1644-1911年)時,東嶽廟第17代道士馬官麟又擴建了東、西兩院。現存的建築,

基本上都是清朝的遺物。正院建築主要有山門、朗門、岱宗寶殿、育德殿、玉皇殿。

另有廣嗣殿、太子殿以及阜財殿、太子殿。岱宗寶殿兩邊還有三茅真君祠堂、吳全節祠堂、張留孫祠堂、山府君祠堂、篙里丈人祠堂等。再向後有娘娘殿、斗母殿、大仙爺殿、關帝殿、灶君殿、文昌帝君殿、喜神殿、靈官殿、真武殿等。東嶽廟是中國道教兩大派系之一的正一派在華北地區第一大道觀。有殿宇600餘間。東嶽廟主要供奉的是泰山之神東嶽大帝。

1995年,東嶽廟被闢為北京民俗博物館,這裡每年舉行春節廟會,有豐富的民俗表演。

概述

北京民俗博物館坐落於北京市繁華的朝陽門外大街 141 號,館址設在集元、明、清古建群為一體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東嶽廟,是京城唯一國辦民俗類博物館。 館內常年舉辦老北京民俗風物系列展,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都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機構設定

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民俗博物館
辦公室:負責全館日常行政事務工作。

展陳部:承擔館藏文物的徵集、保管、展示、研究工作。

社教部:負責展覽講解、青少年社教基地輔導等社會宣傳教育,及大型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實施。

資料研究室:承擔圖書資料訂購、保管、借閱;業務檔案收集、保管、借閱;網站建設;資料編輯與出版物的編輯。

行保部:承擔全館的行政後勤及安全保衛工作。

歷史沿革

元朝創建

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民俗博物館

東嶽廟的創始人就是在元廷顯赫一時的重要人物――玄教大宗師張留孫(1248-1322)。張留孫晚年建立東嶽廟,主要原因是見大都未有泰山神東嶽大帝之行宮,遂發願籌資興建。於延佑六年(1319年)自費在齊化門(今朝陽門)外買地,方欲涓吉鳩工,便於至治元年十二月(1322年1月)羽化。留孫雖宣稱自費建廟,不受皇家資助,但他的真實意圖被吳澄一語道破“欽承上意,買地城東,擬建東嶽廟。”所以仁宗敕“有司護持,毋得阻撓”,給予了諸多方便。

此後嗣宗師吳全節(1269-1346)繼承師志,發累朝賜金,於至治二年(1322年)春建大殿及大門,次年建東西廡及四子殿,並且塑了神像,敕賜額曰“仁聖宮”。泰定二年(1325年)魯國大長公主捐資修建後殿作為神寢。天曆元年(1328年)文宗即位,公主進京朝賀,適值寢殿完工,文宗賜名“昭德殿”。

可以說,東嶽廟的創建正是在元代玄教興起的背景下產生的。

明清擴建

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正統十二年(1447年)英宗修葺東嶽廟,五月開工,八月間落成。完工後,明英宗朱祁鎮親自撰寫《御製東嶽廟碑》,將前殿改名岱嶽,供奉東嶽山神,後殿改名育德,為東嶽大帝及淑明坤德帝後的神寢。

館內的傳統工藝表演館內的傳統工藝表演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乾清宮太監偶因疾感,禱於東嶽廟,遂愈。見 廟宇頹圯,乃出資命御馬監太監張暹、盧鼎等整修廟宇,八月動工,十一月完工,將大殿、後宮、東西配殿廊廡各殿及神像、祭器整飭一新。又見廟外居民嘈雜,遂建影壁一座,摒除褻穢;還在東廊開鑿水井,以濟行人之渴;續建廟前東西房十九間交與東嶽廟道士收管,勒石立碑,作《崇整岳帝司神修蕞續基碑記》。

隆慶三年(1569年),京都善士雷洪、餘和、王盤、王敏,督工雷清等領眾捐資重修東嶽大帝、七十六司等神像,一年後完工,立碑《東嶽廟重新聖像碑記》。

萬曆三年(1575年)八月,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帶領神宗、潞王、公主及諸宮御中貴捐資重修東嶽廟,用工一年,建鐘鼓樓,將後臨街房三間,畦地三千餘個俱與東嶽廟住持高道江。命張居正撰《敕修東嶽廟碑記》。1585年,李太后誠獻岱宗寶殿前大香爐,更換了七十六司前所有的香爐。萬曆二十年(1592年),神宗命司禮監太監張誠負責整飭東嶽廟,不但在寢殿左右加築了配殿,在殿後添建了後罩樓,而且添置了廟門前的東西兩座過街碑樓,額曰“宏仁錫福”、“靈岳崇祠”,工期用了整整一年。第二年,神宗命王錫爵撰文《東嶽碧霞宮碑》。選石“高丈三尺,廣四尺,厚一尺有奇”,立於泰山碧霞宮。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內宮監總理太監馬謙、陳永壽、盧升發願添建廟前的琉璃牌坊,南北額曰“秩祀岱宗”“永延帝祚”。此時,東嶽廟的中路部分已經具備了現有的格局。

一年完工

清順治八年(1651年)炳靈公殿重修。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東嶽廟因居民不慎而失火,次年(1699年)聖祖動用廣善庫金準備重修。三十九年(1700年)三月開工,四十一年(1702年)六月完工。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對廟內瓦件和油漆彩畫進行全面修整,歷時一年,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二月完工。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東嶽廟第十七代道士馬宜麟出資修建東廊的春秋殿,將東廊與中院打通。重修西廊之斗姥殿、火祖殿,新建海神殿、倉神殿、在馬道口(今金台路附近)設立了義園(公墓),重修了芳嘉園的三義廟,還在東嶽廟內創辦了義學,收容家境貧寒的子弟入學。至此,東嶽廟的基本格局已經具備。

重新開放

1900年,京東義和團在廟內江東之殿前設壇習武。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東嶽廟屢遭廟內駐軍的騷擾。時局跌宕,民生凋敝,香火供給不繼,漸趨衰落,僅靠出租房屋維持日常用度。建國前夕廟內已經破敗不堪。一批山西學生到北京請願,住在東嶽廟,將廟裡的許多神像推倒砸碎,想從塑像“肚子”里找出些金銀寶貝。其後,朝陽區公安分局和北京市國家安全三局相繼進駐東嶽廟。東嶽廟就此關閉。沉寂了整整半個世紀。

1957年10月28日,經市人民委員會公布東嶽廟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因展寬朝外大街,廟門又被拆掉,此時內部已是荒涼破敗、百孔千瘡了。

1985年以來,朝陽區人大、區政協、全國政協、北京市人大、市政協多次呼籲儘快解決東嶽廟保護、開放問題。成立"東嶽廟騰退修復領導小組",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籌備工作。

1995年所駐局騰退、搬遷出東嶽廟,並於12月18日正式將東嶽廟管理權、使用權移交給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又移交給朝陽區文化文物局,由其組建北京民俗博物館。朝陽區政府出資2000萬元進行了古建修繕。

1997年6月,北京東嶽廟管理處暨北京民俗博物館正式成立。

1999年春節正式對外開放。

歷史源流

北京民俗博物館(東嶽廟)座落於朝陽門外大街中段,始建於公元1319年元代延 六年,主祀有奉山神東嶽大帝及眾神體系,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宮觀。原占地6萬平方米,由中路正院及東、西跨院組成,共有七進院落,融集廓院式、四合院式布局為一體,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群。

內部結構

東嶽廟素以“三多”即神像多、楹聯多、碑刻多著稱。76司塑像以其社會化、人格化、戲劇化的造型組成了一幅

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民俗博物館

幅生動的民間信仰的畫卷。東嶽廟的廟會在北京歷史上時間最早、規模最大,是京東經濟、文化中心。廟內現存的大量碑刻,是研究民間信仰及其群體結構的重要史料。其中元代大書法家趙孟 所書《道教碑》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民俗展覽

東嶽廟的後罩樓三面懷抱,上下兩層,共七十四楹,建築布局相對密集。目前已成為北京民俗博物館的陳列室,共有九個連續展室和四個獨立的展廳。北京民俗博物館常年在這裡舉辦民俗風物展覽。自1999年開放至今,已先後推出《北京東嶽廟歷史展》、《老北京人的生活展》、《中國百年民間服飾展》、《人生禮俗文物展》、《錦州滿族醫巫閭山剪紙展》等數十部展覽,贏得社會好評。

東嶽廟會

廟會簡史

廟會廟會

元延佑年間,張留孫買地城東,規以為廟。此後嗣宗師吳全節繼承師志,繼續修建。建成後,便受到元廷的重視,每年都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三月二十八日東嶽大帝誕辰,還派遣官員降香。那一天,大都城內的居民都蜂擁齊化門外,迎接御香。又因東嶽廟位於齊化門外,是大都通往通州城的要道,因此商賈雲集,"漕運歲儲,多所交易,居民殷實",市場的繁榮更是促進了香火的興旺。元《析津志》載"是日,沿道有諸色婦人,服男子衣,酬步拜,多是年少艷婦。前有二婦人以手帕相牽闌道,以手捧窯爐或捧茶、酒、渴水之類,男子占煞。都城北,數日,諸般小買賣,花朵小兒戲劇之物,比次填道。婦人女子牽挽孩童,以為賽願之榮。道傍盲瞽老弱列坐,諸般楫丐不一;沿街又有攤地凳盤賣香紙者,不以數計。顯官與怯薛官人,行香甚眾,車馬填街,最為盛都?"

東嶽廟不僅是香客們的聖地,還是文人墨客經常聚集的地方。元時東嶽廟有一石壇,原為開山祖師張留孫的弟子董宇定,王用亨的住處,周圍植有杏花千餘株。每到杏花盛開之際,便有群公賦詩張宴,一時間在大都傳為盛事。有果邏囉洛易之詩云:"上東門外杏花開,千樹紅雲繞石台。最憶奎章虞閣老,白頭騎馬看花來"。

在這之後的數百年里,東嶽廟經過明清兩代帝王的多次修葺、擴建,以及內宮嬪妃、太監,民間善士和諸香會的募捐助善,廟的規模逐漸擴大,廟內供奉的神祇也多了起來。除了每年三月份的廟會,每月初一、十五也有廟會。

廟會廟會

明末清初是東嶽廟會的全盛時期,朝陽門外至通州的道路不但是陸路轉運漕糧的必經之路,也是由水路進京離京人員的必經之路。

民國以來,東嶽廟廟會依然是摩肩接踵,"禮佛士女,不絕於途"。

據三十年代調查統計,東嶽廟每年開廟44天,廟會攤位131個,擺在廟內的有賣小吃的、雜貨的、花鳥魚蟲的、雜耍的,還有套圈兒的遊戲,引得遊人圍個水泄不通。廟外有賣木材的、家具的、食品的、鐵器的及日用百貨,還有說書的,不過在東嶽廟說書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不能說《岳飛傳》,因為廟裡供著岳飛。

1937年日軍進駐北京,時世動亂,民不聊生,東嶽廟也逐漸衰敗。抗戰結束後,廟會雖已恢復,但已是元氣大傷。1949年,東嶽廟作為公安學校校址,廟會從此停止。

廟會習俗

戴福還家

中國民俗學會掛牌儀式在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行中國民俗學會掛牌儀式在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行

正月初一一大早,就有獻花會敲鑼打鼓,浩浩蕩蕩來到東嶽廟, 有各色鮮花將廟前的牌樓裝扮一番,然後進廟燒香禮神,拜完後出廟,從牌樓上取下一朵花戴在頭上。回家的路上遇到行人,便拱手作揖,道聲"戴福還家"以示問候。獻花會多由花市的商販組成,他們到東嶽廟,除了拜神,還挑著紙花、絨花在廟裡支個攤兒,售予眾香客。這樣一來,其他人也能將福"帶回家了"。所以逛廟的婦人,不論年齡大小,都喜歡買枝花戴在頭上。樣式也極多,有金魚的,有蝙蝠的,有聚寶盆的,有石榴的,總之圖的都是一個"福"字。花上面還貼著金片,陽光下閃爍不定,煞是好看。

搶燒頭香

廟會廟會

東嶽廟除了三月中旬開廟半月外,每月初一、十五也開廟,過去,老北京講究正月初一子時一過,就到東嶽廟燒香祭祖。香都是成把成把地燒。有的香客真索性幾個人合起來,把成捆的香擺在大殿前,累成一座“香山”。點燃後,跪在四周,求神許願。廟裡香客雖多,卻沒有喧鬧之聲,人人表情凝重,專事燒香,氣氛莊嚴而又神秘。

是日清晨,廟門還未打開,門外已是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山門一開,進香之後,還要在山門外賽放鞭炮,祈望新的一年平安順利。

傳說,宋代有個叫韓元英的人,對東嶽大帝尊崇倍至,大帝也時常降臨其家。後來,大帝久久不來,韓元英不解其故,生怕有所冒犯,便前往泰山禱告。才知大帝只受人間的爐香,每天清晨,廟中道士燒的就是頭爐香。只要你跟在他們的後面燒香,一定靈驗。稍有遲緩,大帝就登山而去,再祈禱什麼,他也聽不到了。於是韓元英夜裡就來到東嶽廟門前的通天鼓下等待。沒想到睏倦難奈,不知不覺睡著了,錯過了燒頭爐香。大約一個多月後,韓元英去世了。

打金錢眼

廟會廟會

過去,育德殿內東嶽大帝和帝後的像前懸掛著一個大銅錢,俗傳用錢幣投中錢眼,就能得子。於是人們競相投擲。投中者,喜上眉梢;不中者,益發不止。民國時,阜財神殿的財神像前也掛起了一個大銅錢,中間懸一金鐘,擊中有聲。香客們禮神燒香完畢,都要到這裡來投幾下,求得來年的好運氣。後來,因為投得人太多,廟裡住持害怕咂壞了神像,驚擾神靈,就撤了下來。

摸銅騾

後罩樓文昌殿前立有文昌帝君的一銅特和白瓷馬。銅特長著驢面、騾身、馬耳、牛蹄,俗稱銅騾子,高三尺許,鞍背鑄康熙戊子年(1708年)制,為京城善士所獻。老北京曾流傳"東嶽廟的銅騾子能治病",哪裡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再摸摸銅騾子相應的部分,便能感應神通,病自然就好了。又傳摸了銅騾的下體,能滋陰壯陽,早得貴子。許多人慕名而來,可是在摸的時候又害操,男人們遮遮掩掩,女人更是忸忸怩怩,羞羞搭搭,要摸又怕人笑話,但是求子的心盛,沒有法子,索性摸上一把就跑,為此鬧出了不少趣事和笑話,銅騾子也被摸得照眼的亮。後來被移到了白雲觀。銅騾的旁邊還有一匹馬,象徵著官運亨通,平步青雲,居官者爭相祭拜。

重大事件

1997 年成立,旨在保護、挖掘東嶽廟歷史文化,徵集北京地區民俗文物,研究、展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1999 年正式對社會開放。

2004 年 6 月中國民俗學會在北京民俗博物館正式掛牌辦公。

藏品: 民間藝術精品如“聚元號”弓箭、徐艷豐扎刻藝術

其他信息

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民俗博物館

開放時間:早9:00到下午4:30(周一休息)

門票價格:40元、學生20元

交通路線:75、101、109、110、112、420、650、813、846、858等神路街站均可到達。

捷運:朝陽門站下車向東500米即到。

相關詞條

民間文化 民間文學 民間故事 民間傳說 民間工藝 民間藝術

風俗 風土人情 節日 習俗 禁忌 民間信仰 神祗 服飾 居住 飲食

博物館 北京軍事博物館 天壇 地壇 日壇 月壇

北京地區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博物館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文化休閒娛樂功能,2008年3月28日第一批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創建、提升博物館詞條質量顯得至為重要。
首都博物館
北京警察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慈悲庵
定陵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國家動物博物館
海淀區博物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天文館
北京戲曲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麋鹿苑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鐵路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蠟像館
大覺寺
曹雪芹紀念館
法海寺
恭王府
觀復博物館
郭沫若紀念館
歷代帝王廟
老舍紀念館
老甲藝術館
李大釗故居
首都博物館
坦克博物館
通州區博物館
團城演武廳
徐悲鴻紀念館
西瓜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正陽門
中國美術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延慶博物館
炎黃藝術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
中國電影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
國際友誼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中華民族園
遼金城垣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通州區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北京文博交流館
北京百工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坦克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航空館
皇城藝術館
金台藝術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晉商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老爺車博物館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昌平區博物館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卡通藝術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李大釗烈士陵園
毛主席紀念堂
梅蘭芳紀念館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茅盾故居
中國長城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攝影博物館
詹天佑紀念館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圓明園展覽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印刷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中國醫史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郭守敬紀念館[北京]
中山紀念堂[北京]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北京勵志堂科舉扁額博物館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胡同張老北京民間藝術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
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北京城八區旅遊景點列表

地區名景點名
東城區 故宮 | 天安門廣場 | 雍和宮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安門城樓 | 毛澤東故居 | 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 隆福寺 | 國子監 | 中山公園 | 鐘鼓樓 | 文天祥祠 | 東堂 | 北京大學紅樓 | 勞動人民文化宮 | 淳親王府 |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 社稷壇 | 皇史宬 | 老舍紀念館 | 于謙祠 | 柳蔭公園 | 茅盾故居 | 肅親王府 | 青年湖公園 | 僧格林沁祠堂 | 孚郡王府 | 聖米厄爾教堂 | 宣仁廟 | 明城牆遺址 | 城東南角樓 | 柏林寺 | 凝和廟 | 東四清真寺 | 人民英雄紀念碑 | 天安門 | 太廟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中國革命博物館 | 中國美術館 | 毛主席紀念堂 | 文天祥祠 | 孔廟 | 正陽門 | 地壇 | 古觀象台 | 孫中山行館 | 國子監 | 金水橋 | 柏林寺 | 智化寺 | 普渡寺 | 鼓樓 | 鐘樓
西城區北海公園 | 北京動物園 | 恭王府花園 | 景山公園 | 什剎海 | 白塔寺 | 北京胡同游 | 北京天文館 | 明城牆遺址公園 | 白雲觀 | 廣化寺 | 宋慶齡故居 | 歷代帝王廟 | 梅蘭芳紀念館 | 郭沫若故居 | 月壇公園 | 廣濟寺 | 德勝門箭樓 | 阜景文化旅遊街 | 會賢堂 | 徐悲鴻紀念館 | 匯通祠 | 首都博物館 | 民族文化宮 | 魯迅故居
宣武區大觀園 | 法源寺 | 萬壽公園 | 陶然亭公園 | 北京古城建築博物館 | 報國寺 | 天寧寺 | 湖廣會館 | 宣武藝園 | 白雲觀 | 牛街清真寺 | 先農壇 | 松筠庵 | 法源寺 | 南堂 | 琉璃廠 | 梨園劇場 | 老舍茶館
崇文區天壇 | 北京自然博物館 |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 | 北京遊樂園 |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 | 永定門城樓 | 天壇體育場 | 百工博物館 | 珠市口教堂 | 龍潭湖公園 | 北京市琺瑯廠 | 龍潭西湖公園 | 金魚池社區 | 袁崇煥祠 | 南崗子天主教堂 | 正陽門箭樓 | 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 | 燕墩 | 花市清真寺 | 陽平會館戲樓 | 天橋樂茶園
朝陽區北京歡樂谷 | 蟹島 | 朝陽公園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 北京工體富國海底世界 | 中國紫檀博物館 | 北京民俗博物館 | 中國科學技術館 | 中國電影博物館 | 摩銳水世界 | 團結湖公園 | 北京中華民族園 | 興隆公園 | 金盞鬱金香花園 | 朝來森林公園 | 日壇 | 四得公園 | 北京朝來農藝園 | 平房天主教堂 | 紅領巾公園 | 東都樂園 | 麗都花鳥園 | 北旭野生動物樂園 | 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 萬子營清真寺 | 北京市卡通藝術博物館 | 東壩觀光果園 | 個園 | 中國現代文學館 | 紅軍公園 | 小紅門清真寺 | 南下坡清真寺 | 常營清真寺 | 康營清真寺 | 八里莊清真寺 | 通勝卉芳農業科技園 | 鎮海寺公園 | 西會清真寺 | 西黃寺 | 中國農業展覽館
海淀區香山公園 | 頤和園 | 中華世紀壇 | 圓明園遺址公園 | 北京植物園 | 鳳凰嶺自然風景區 | 北京海洋館 | 玉淵潭公園 | 中國電影資料館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太平洋海底世界 | 北京藝術博物館 | 百望山森林公園 | 陽台山自然風景區 | 北京電影旅遊城 | 中央廣播電視塔 | 大覺寺 | 紫竹院公園 |鷲峰森林公園 |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 翠湖水鄉旅遊區 | 北京航空館 |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 錦繡大地農業觀光 | 團城演武廳 | 中國郵電博物館 |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 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 | 李大釗烈士陵園 | 臥佛寺 | 七王墳 | 三一八烈士墓 | 大慧寺 | 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塔 | 松堂 | 首都體育館 | 真覺寺 | 高梁橋 |埃德加·斯諾墓 | 紫竹院 | 景泰陵 | 黑龍潭 | 薊門煙樹碑 | 慈壽寺塔 | 碧雲寺 | 櫻桃溝 | 摩訶庵 | 魏太和造像
豐臺區世界花卉大觀園 | 北京世界公園 | 北宮森林公園 | 盧溝橋 | 北京青龍湖公園 | 蓮花池公園 | 鷹山森林公園 | 北京南宮溫泉垂釣中心 | 南宮旅遊景區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 中華航天博物館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 | 遼金城垣博物館 |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 萬芳亭公園 | 南宮溫泉 | 北京萬龍八億滑雪場 | 長辛店二七革命遺址 | 宛平城 | 金土城遺址 | 鎮崗塔
石景山區石景山遊樂園 | 西山八大處公園 | 北京射擊場 |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 北京亞洲電視城 | 北京古城公園 | 承恩寺 | 八角公園 | 皇姑寺 |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 法海寺 | 四海公園 | 希望公園 | 慈善寺 | 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