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資料館

中國電影資料館

中國電影資料館是中國廣電總局所屬的部門檔案館,同時與國家檔案局有著密切的聯繫。1958年9月成立,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導下的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接納為正式會員。1984年,中國電影資料館與原文學藝術研究院的電影研究所合併,在原基礎上成立了“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基本信息

歷史年表

1955—1967年

創建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擬定方針任務,蒐集和搶救電影資料

1955年

(九月)

6日中國電影發行公司總公司經理羅光達、翻譯陳守枚在瑞士參加洛加諾國際電影節期間,接國內電報指示,讓羅光達以觀察員身份代表中國出席在波蘭舉行的國際電影資料館第11屆年會。羅光達、陳守枚抵達華沙後,於9月6日起參加了這屆年會。當時,中國尚未成立電影資料館,羅光達就電影資料收集問題發言,受到各國代表們的重視,希望與中國交換電影資料。

會後,羅光達、陳守枚參觀了波蘭電影資料館。

(十月)

羅光達、陳守枚到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參觀訪問,了解這兩個國家電影資料館的規模和管理情況。

(十一月)

羅光達、陳守枚回到國內,立即給電影局、文化部和國務院寫了參加年會等情況的匯報,並建議成立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

註:1、“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簡稱:“國資聯”),始建於1938年。會址開始設在法國巴黎,現在布魯塞爾。它是一個國際電影文化合作機構。目前參加該會的電影資料館已達70餘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各國電影資料館的努力工作,以及它的國際合作,使5000多部影片免於炮火破壞,得到安全地保存下來。“國資聯”成立後,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注。“國資聯”從1946年起,就決定每年舉行一次年會。

2、在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尚未成立前(1954——1955年期間),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荷蘭的伊文思、法國的世界電影史學家薩杜爾、波蘭的教授托波力斯等曾多次熱情地建議中國參加國家電影資料館聯合會。

1956年

(二月)

經上級批准,在中國電影發行公司總公司內部設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任命王輝為籌備處主任。

(三月)

由王輝制定本年籌備處初步工作計畫,首先是解決籌備處急需的工作人員問題。相繼由中影公司調入籌備處的有:李大深、張蓮蓉、洪寧、許蔚文、劉謙、張香亭、楊校、呂志遠、淦南屏、高沁水、孫滌、王紹華、石琴、裘毓忠等十餘人。

(四月)

中影公司經理楊少任簽批了“關於蒐集舊片辦法”報請電影局審批。4月27日,王闌西代局長批覆同意。

通過各種線索了解社會上舊影片和文字圖片散存情況,並刊登廣告廣泛徵購影片和文字圖片資料。

(五月)

對散存在各電影製片、電影局的影片和底片資料進行摸底。派人分別前往長影、上影、上海科影、電影局影片庫清查了解影片保存情況,發現保存的新舊影片和底片已不同程度的發霉、變質,局存的影片尤為嚴重。因此,寫了專題報告給電影局,建議在籌備處設技術組,為以後保存好影片創造條件,並建議在新影、洗印廠幫助下進行影片漂洗去霉工作。

(九月)

9月9日至16日,國際電影資料館第12屆年會在南斯拉夫海濱城市杜布羅夫尼克舉行。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主任王輝、翻譯鄺志良參加會議。這屆年會討論接納新會員;決定大會以後的工作;改選執行委員會和召開下屆大會的問題。大會聽取了會員的報告和對大會章程、綱領的意見。王輝代表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以觀察員的身份作了籌建工作報告,並與南、蘇、捷、荷等電影資料館建立了交換資料的聯繫。

王輝、鄺志良回國途徑蘇聯,訪問了蘇聯電影資料館。

籌備處接管了北京德外什方院原電影局200多平方米資料庫,500多平方米工作間和部分影片資料。

(十月)

12日中國電影發行公司總公司以變更電影資料館籌備處名稱及從名義上與中影公司劃開為由寫了專題報告,報請文化部電影局批准。文中稱:“我公司電影資料館籌備處,自今年二月成立以來,工作上已經逐步展開。目前正準備大力進行國內影片資料的搜尋及國際間的影片資料交換工作。為使工作更加便利起見,特作如下建議:1、將該籌備處改名為‘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從名義上與我公司劃開,使其對外作為一個獨立單位,與國外有關方面發生聯繫,對內在日常工作的領導上仍作為我公司內部附屬機構,待將來有條件後,再行劃分;2、請局於批准上項建議後,對有關電影部門發布該籌備處正式成立的通知。以便於今後工作的聯繫;3、該籌備處主任王輝此次出國出席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中,已與十餘個國家建立了影片及資料交換聯繫。最近並已接到幾個國家的來信。今後在聯繫的往復函件上,擬即由王輝署名。”

(十一月)

8日文化部電影局正式批准成立“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文中指出:“為適應國家電影事業日益開展的需要,本局決定成立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對分散存儲的大量的中外新舊影片資料作統一、集中的保管,並進一步進行蒐集、整理,以便為今後保存與研究我國及世界電影藝術積累豐富的資料。該籌備處已在北京西交民巷84號開始辦公。”從此,籌備處的業務上則由電影局直接領導,中共務、行政方面仍屬中影公司領導。

(十二月)

籌備處與北京市第三建築工程公司簽訂了修建德外什方院片庫附屬工程的協定。協定包括維修片庫冷凍空調設備、整修平整土地等。此項工程是在原電影局與三建簽訂契約的基礎上籤訂的。本工程到1957年夏季基本竣工。這時德外什方院片庫環境有了改觀,安全有所加強。

1957年

(一月)

由王輝擬定了《中國電影資料館工作大綱》。其主要內容:一、性質與任務:中國電影資料館是保存與傳播電影文化學術資料機構,其主要任務是蒐集保存國內外影片、資料、書刊、文物和文獻等,加以整理通過放映、刊印、展覽及交換等途徑,為電影工作及有關文化工作服務,以促進我國人民電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以及國際間電影文化的交流;二、保存範圍:具有一定歷史、藝術和文化意義的影片和其他電影資料,應集中由中國電影資料館保存;三、體制:中國電影資料館是人民電影事業組成部分之一,應作為獨立的電影事業單位,有其獨立的單位預算,在電影事業管理局直接領導下進行工作。設館長一人,領導綜理全館工作,負責學術整理的副館長一人,負責技術整理的副館長一人,協助館長進行工作。館長、副館長均由電影局報請文化部任命。館內設科、室,即秘書、聯絡、研究、片庫管理四個組和一個文圖資料室。

在擬定工作大綱的同時,還制定了《1957年籌備處工作計畫要點》。“要點”規定:“由於國家影片保存庫及辦公房屋在本年尚不能建成,影片的保管仍較分散。為了適應這一情況,並根據現有人力,本年計畫要點是:一、繼續大規模的進行舊影片資料的蒐集;二、查對各製片廠保存的影片,有計畫有步驟的接管,並建立保管使用制度;三、逐步檢修舊影片;四、開始編寫《中國電影總目錄》、《庫存中外拷貝與素材目錄》等六種目錄;五、對外服務:一面整理,一面供應……”10日文化部電影局任命吳薇為籌備處副主任。年底,吳薇調離籌備處。

(四月)

14日下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在中南海接見了出席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成立大會的代表和出席全國電影發行放映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的代表。接見時,在座的有副總理鄧小平、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濟琛、彭真、陳叔通、全國政協副主席章伯鈞、包爾漢。

同日下午,周恩來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了六十多位電影工作者,周恩來發表了講話。

16日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在北京正式成立。主席蔡楚生、副主席司徒慧敏、白楊、沙蒙、秘書長汪洋、理事於伶、王輝等。

2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

(五月)

文化部開始整風。電影資料館籌備處尚未建立自己的中共支部,由中影公司中共支部領導整風運動。

(六月)

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什麼?》。隨後,反右派鬥爭即在全國展開。資料館籌備處的人員參加了中影公司中共支部領導的這一運動。整個運動到年底基本結束。由於反右派鬥爭嚴重擴大化。中影公司錯劃了十多名“右派”,其中有籌備處一名。78年,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進行了複查,對錯劃的“右派”進行了平反。

(七月)

8日文化部電影局行文報送政治局、中宣部、文化部、總政、中影、電影學院、電影出版社、文聯、影聯等單位,文種稱:“……現在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已經成立,並已進行影片資料拷貝的接管工作。為合理規定接管以後影片資料拷貝的使用制度,特規定《關於影片拷貝使用辦法》,並同意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擬定的《關於借用影片資料的規定》,自1957年7月日起施行。”

本月,又從中影公司調入資料館籌備處一批工作人員,計有:王傳君、孫文清、王延池、曹蓮學、辛廣華、李邦珍、王秀媛、楊素萱、袁甦民、邵功游、郭熙康等。同時,還從其他單位調入谷若娜等。年底,張奉奎由中影公司調入籌備處。

從七月份起,資料館籌備處內部已正式建立了組,並任命了部門的負責人。

秘書組:主管秘書、人事、行政、財務和外事等工作。組長邵功游。

研究組:主管影片內容整理、研究和編目等工作。組長高沁水。

聯絡組:主管影片和文圖資料的蒐集、供應、觀摩、展覽等工作。副組長劉謙、張香亭。

片庫技術組:主管影片和底片資料的保管、維護工作。副組長王紹華。

文圖資料組:主管電影文字圖片和書刊的保管、整理、閱覽等工作。代理組長李邦珍。

(八月)

中國電影資料館籌備處在北海公園舉辦了《中國電影圖片展》(出國前預展),展出了《定軍山》、《春蠶》、《姐妹花》、《漁光曲》、《風雲女兒》、《大路》、《新女性》、《自由神》、《馬路天使》、《保衛我們的土地》、《塞上風雲》、《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橋》、《中華兒女》、《白毛女》、《董存瑞》和《祝福》等上百部影片的中英文字圖片展覽。在北海公園展覽期間,郭沫若、夏衍、蔡楚生、司徒慧敏、白楊、秦怡等文化電影界知名人士和許多電影工作者前來觀看。預展後,全部展品運往柏林,準備參加“國際電影六十年展覽”。

(九月)

孫師毅奉周恩來之命,由香港回到北京,任中國電影資料館顧問。周恩來曾數次親臨新僑飯店看望孫師毅。之後,許多次國慶節,借國宴之機,周恩來都同他進行親切的交談。

(十二月)

2日電影局決定歷年及今後參加國際電影活動所得獎品、獎狀,統由資料館保管。這一決定檔案抄送各電影製片廠、中影公司、電影出版社。

註:後來,實際工作中資料館的保存範圍中沒有保存電影文物、獎品之類,所以這類資料也就不再保存了。

1958——1965

正式成立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基礎建設和業務規劃

1958年

(一月)

25日文化部發文給各省、市、自治區文化局(廳),請注意解放前電影資料的蒐集,並指定專人辦理。此文抄送電影局、各製片廠和電影資料館籌備處。

(三月)

3日由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組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電影資料館主辦的“國際電影六十年電影展覽會”在柏林開幕。參加這次展覽的有蘇、中、波、捷、匈、羅、保、法、英、美、意、日、西德和墨西哥等三十多個國家的電影資料館,展至六月底,觀眾已達八萬餘人。

我國參加這次展覽的展品(1957年在北京北海公園預展的全部展品),內容包括1908——1956年各個時期有代表性、有影響的影片的圖片、文字等資料。觀眾對中國展品極感興趣。

這次在柏林展出的我國展品,於八月底結束。九月運往瑞士參加洛桑博覽會展出,並應法國電影資料館的邀請,於1959年春運往巴黎展出。

(五月)

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多、快、好、省地發展社會主義藝術事業”,提出隨著大躍進,出現了文化藝術方面的大躍進。必須反對少、慢、差、費右傾保守、冷冷清清、前怕狼後怕虎的文化建設路線。

(六月)

24日文化部任命王輝為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與此同時,建立了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共支部。支書王輝、副支書高沁水兼宣教委員、組織委員邵功游、青年委員劉謙、保衛委員王紹華。

(七月)

指定了“中國電影資料館1958年方針任務”(草案)。其主要內容是:加強政治思想領導,貫徹勤儉建國的方針勤儉建館。根據現有條件,重點使用力量,以廣泛蒐集影片和電影資料為主,並加強業務學習,積極培養幹部,加強學術整理與技術整理及供應工作。

(八月)

文化部在首都劇場召開在京直屬單位迎國慶躍進獻禮大會。王輝代表該館以書面躍進規劃向大會獻禮。在主席台上接受獻禮的有錢俊瑞、劉芝明、鄭振鐸等副部長。

30日下午,中國電影資料館正式宣告成立。全館職工在西四羊市大街影聯放映室(原電影局舊址),召開了該館成立大會。

(十一月)

本月由中影公司調入一批人員,計有:田雲漢、邵功勳、宋荃增等。田雲漢任秘書組副組長、宋荃增擔任財會工作、邵功勳擔任美編工作。

1959年

(二月)

中國電影資料館徵集電影資料啟事在《大眾電影》上發表,啟事稱:“該館因業務需要,特徵集解放前出品的《三個摩登女性》、《鐵板紅淚錄》、《逃亡》等三片拷貝,電影文學劇本或分鏡頭劇本。……”

(五月)

14日在影聯召開會議,討論《十年電影畫冊》的編輯問題。主持人蔡楚生。參加會議的有:司徒慧敏、謝力鳴、錢筱璋、王棟、王輝等。《十年電影畫冊》的美編邵功勳、文編田雲漢也出席了會議。後已編成初稿徵求了有關製片廠的意見,並經文化部電影局審定,因經費等問題,上級指示停印。

16日該館向文化部申請修建國家影片保存庫。文中申述了急需建庫的理由。

(六月)

18日文化部批覆同意建設影片保存庫。

(七月)

2日由該館秘書組執筆寫出《中國電影資料館基本建設設計任務書》報部。設計任務書除申請建設1400平方米的國家影片保存庫和200平方米附屬的用房外,在“今後規劃”一欄中稱“目前該館僅借用中國電影發行公司300平方米辦公業務用房,資料存放與辦公擁擠不堪,嚴重的影響工作的開展。五年內工作人員將發展到110人。根據該館工作性質與任務和發展的需要,除需建築國家影片保存庫外,急待修建辦公、業務、技術用房,包括辦公室、文圖資料室、展覽工作室、閱覽室、放映室、洗印等技術工作間及宿舍。擬於1960年起建築業務用房3300平方米,建築宿舍1500平方米。”

(九月)

全國掀起反右傾運動。資料館中共支部與中影公司中共支部聯合對該館三名中共員進行批判。這次在民眾中展開的反“右傾”運動,到年底基本結束。1961年,根據中共中央通知,一律平反,並將有關材料銷毀。

(十月)

12日該館向文化部對外聯絡司所寫簡報中回顧了三年來(1957——1959)電影資料館外事工作上的幾件大事:

一、與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保持了經常的聯繫。自建館以來,每屆年會均正式邀請該館出席,因外匯短缺及工作難以分身,皆婉言辭謝。該會按期將他們編輯出版的《公報》寄來。同時在《公報》中刊登該館訊息。

二、與國際電影史研究局建立聯繫。該會正式通知該館副館長王輝為該會理事會理事。

三、與蘇、捷、法、意、匈、比、荷、芬、瑞典、西德、巴西、挪威等電影資料館建立了聯繫,進行了贈送、交換和複製等工作,如與蘇聯電影資料館達成協定,進行相互交換影片,蘇寄來早期影片《戰艦波將金號》、《紅小鬼》、《母親》等15部,我給蘇中國片9部。請荷蘭電影資料館代為複製該館保存的中國早期影片《西廂記》(20年代無聲片,荷譯名《普濟寺的玫瑰》)。又贈送給捷克電影資料館中國影片《六號門》等等。

四、以電影文字圖片參加在柏林舉辦的《國際電影六十年展覽》。

五、譯編了《國際電影資料館各屆年會公報》資料和國際電影史研究局會議資料。

本月美國人傑·雷達(後改名陳力),由文化部任命為該館顧問。陳力,出生於英國北愛爾蘭,曾在美好萊塢、德電影資料館、英皇家影院工作過;還曾在蘇聯電影學院學習過。在電影理論和電影史等方面有所研究。在該館擔任顧問期間,他看的中國影片寫的評論材料,譯成中文後分送夏衍和有關電影單位參考。陳力的夫人是舊中國外交總長陳友仁的女兒陳西蘭。她同陳力同來北京後任北京舞蹈學校顧問。陳力與陳西蘭於1964年6月返回美國。

(十二月)

該館由西交民巷84號原中影公司辦公地址,遷至東城西總布胡同25號辦公。原借中影公司3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早已擁擠不堪,工作無法開展。幾經向文化部請求,未能解決。基本建設一時也難以落實。據此情況,經館領導王輝向北京市房管局求援,經該局王林局長的幫助,將房管局坐落在西總布胡同25號一處房屋(原是房管局診療所,約600多平方米)撥給該館使用。資料館遷至此地後,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小館址,工作得到初步開展。

1960年

(二月)

15日至21日,該館與文聯、影聯合辦“卓別林影片觀摩”,先後在北京、上海、長春三地舉行。觀摩的影片是從捷克電影資料館借來的,計有:《淘金記》、《大獨裁者》和《凡爾杜先生》。

(三月)

4日根據文化部中共組“關於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影聯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籌備工作計畫的通知”,大會期間在京舉辦“十年來電影影片、電影資料及電影工業新發明、新技術方面展覽會”,其中電影資料的展覽責成該館籌辦。這次展覽,四月起進行預展,五月正式展出。

從1957年開始,該館研究組編寫的《中國電影總目錄》(1906——1949),內容包括我國解放前生產的故事片、紀錄片的內容提要和常規項目及主要編、導、演等人物索引,約38萬字,編寫完成,並油印裝訂成上、下兩冊,供內部使用。同時,進一步徵求意見,準備修改、補充。11日《大眾電影》刊登“文化部直屬機關紅旗飄飄,中國電影資料館被文化部評為先進單位,由文化部授予獎旗”。文中報導:“中國電影資料館從1958年以來,克服了人少事多的困難,超額完成了影片與文字圖片資料蒐集工作;他們進行了艱巨複雜的電影資料清理工作,先後清理了七萬餘本影片;文字圖片資料1958年一年入庫等於1956年至1957年兩年入庫的總和;他們還完成了《中國電影總目錄》的彙編工作。同時,向有關單位供應影片資料參考。”

(七月)

第三次全國文代會期間,舉行了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決定更名為:“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簡稱:“影協”)。

(八月)

國家開始處於困難時期。基本建設壓縮到最低限度。為了利於國家文化財富的電影資料館的長久保存,需及時興建國家影片保存庫。經文化部報請周恩來最後批准,終於下達了1400平方米的建庫任務(外加200平方米附屬用房建築)。在材料缺乏、運輸困難等條件下終於上馬。在館領導王輝直接領導下,組成了臨時基建組,從館內各組抽調十人,由邵功游任組長、劉謙、趙素行任副組長開展了建庫工作。在文化部及北京有關設計、建築等單位的配合下,經過艱苦奮戰,終於在1962年建成了該館第一個國家影片保存庫——北苑片庫。

(九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伏克曼來該館訪問,並參觀了北京、長春等電影製片廠。

本年從部隊復員人中調來該館蘇大興等十名。大部分分配到片庫工作。(1962年中央有關檔案規定凡農村來的復轉軍人仍回農村。根據這一規定除留兩名在館繼續工作外,其中八名返回農村。)

1961年

(一月)

1961年,國家處於困難時期,在精簡機構、緊縮編制中,電影局明確提出資料館具體方針應該是以“保存影片為主”。資料館在緊縮編制方面,積極回響號召,將原計畫的編制人員減少一半,控制在60人以內。因而,受到文化部的表揚。

一月份開始安排全年主要工作是保存整理,進行庫存中外影片整理、建帳、建卡、核對影片內容本次,鑑定影片技術成分和加緊興建北苑國家影片保存庫。(四月)

國務院任命陳荒煤為電影局局長,同時,免去王闌西職務。

(五月)

該館擬定《關於各製片廠報送電影資料的規定和各製片廠留存電影資料的規定》(草案)報請電影局審批。

19日文化部任命張子舫為資料館副館長。

(九月)

該館外片組編印出《庫存美國影片目錄》,內容包括常規項目及中英文片名。這本工具書近十萬字。

(十一月)

15日開始在北京革命博物館為首都電影工作者舉辦“歐美資料影片觀摩”(專場),歷史六個多月,觀摩了“卓別林短篇集”《丹鳳朝陽》、《出賣靈肉的人》等三十餘部影片。

28日文化部幹部司任命李邦珍為資料館外片整理組副組長、趙素行為國片整理組副組長(均以副科級待遇)。與此同時,將邵功游調至片庫技術組任組長、田雲漢調至文圖資料組任副組長,原秘書組改為行政組,由邵功勳負責。

1962年

(一月)

21日為了給上海電影創作人員提高參考條件,該館與上海影協聯合會舉辦了“資料影片觀摩”。觀摩的影片均為美國片,計有:《茶花女》、《丹鳳朝陽》、《空頭公司》和《萬世師表》,並召開了座談會。同時,為西影提供了《卡薩布蘭卡》等片觀摩。

(三月)

該館為長影、珠影、八一等廠提供了《紐約奇譚》等片觀摩,八一廠導演嚴寄洲來函,對觀摩影片表示感謝,並提出建議。

(四月)

該館由西總布胡同25號遷至東總布胡同原中華書局舊址辦公。原西總布胡同館址,因業務開展不夠使用,經向文化部請求正值中央美術學院急需宿舍,決定以西總布胡同25號作為交換條件,交給美院做宿舍,將中華書局舊址(東總布胡同人民美術出版社院內)撥給該館使用。

(七月)

13日文化部任命龔漣為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

(八月)

該館第一個國家影片保存庫(北苑片庫)竣工。使用面積1400平方米,可容影片80000本,溫度17度、濕度70%,這在當時是較好的片庫。從九、十月開始,將存放在德外、羊市大街片庫的資料影片數萬本遷入新建的北苑庫。以後,羊市大街片庫移交給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

(十月)

19日文化部任命王輝為文物研究所副所長,免去電影資料館副館長職務。

本年,將《塞上風雲》、《迷途的羔羊》、《脂粉市場》、《八千里路雲和月》等片的底片發廠進行複製拷貝。

本年,山東等下馬製片廠要求該館統一保存下馬廠拍攝的紀錄片。館領導王輝曾說開過局務會,紀錄片不在該館保存範圍之內。據查,事實上部分大型紀錄片和下馬廠的紀錄片,還是寄給資料館收藏。

本年,該館編輯的《陸潔日記摘存》完成。全書計二十萬字。書中記述了從1920年至1949年電影拍攝等歷史資料。

註:陸潔,1894年生,江蘇人,從1924年就步入影壇,先後在大中華百合等影片公司任編導,在聯華、文華等影片公司任經理、廠長;解放後任上海電影局顧問等職。從影四十五年,對中國電影事業做出了貢獻。晚年將他珍藏的有關魯迅先生的新聞片贈給文化部,還將珍藏的電影圖片資料無償地獻給國家。1967年8月2日,他因遭迫害,含冤去世。粉碎“四人幫”後得到平反昭雪。

1963年

(一月)

制定了1963年該館工作計畫,並經全館職工討論提供意見進行了修改,然後貫徹執行。

按照上級黨委地指示,六三年在一切工作中必須繼續貫徹中央提出地“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增產節約的精神,以及電影局所指示的該館“以保存影片為主”的方針。

在上述方針指導下,六三年以片庫工作為主要重點,建全技術隊伍,開展影片技術維修工作,保存好現存影片資料;積極進行影片複製、交換和選購資料業務;進一步開展影片和文圖資料的整理工作。

(三月)

中旬,電影局召開局務會議,由陳荒煤局長主持,根據資料館工作問題的報告,專題討論了資料館的方針任務和保存範圍等問題。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副局長司徒慧敏、季洪和辦公室主任劉子先。資料館龔漣、邵功游參加了會議。陳荒煤在會上發言:他認為資料館問題很多,很嚴重,存在不甘寂寞的思想,影片供應面大,不為後人著想。還想搞研究,不實際。應以保存影片為主進行工作。報告說資料館的方針任務不明確,實際早已明確了。不要再提不明確,問題是沒有向下傳達。

(四月)

為加強影片技術維護工作,充實技術隊伍,經文化部和電影局批准,從四月份起,先後從安徽、新疆等下馬製片廠或減少任務的製片廠調來丁士廉、陳策斌、林章孚等洗印、剪接、底片整理等技術人員後;後又從北京電影洗印廠調來董忠義、高寶智、金羨岐等基建、洗印、電氣等技術人員;同時,還調入、吸收青年學生,陸續加強資料館的影片技術維護和影片管理工作。此外,從北京幻燈製片廠調來劉世經任片庫技術組長,將邵功游調至館長室任秘書。

(七月)

20至31日該館派技師林章孚去上海學習上影等廠防霉處理經驗。林回館後寫了專題報告。後局務會同意需要漂洗去霉的資料片送北京電影洗印廠和西影代為漂洗。與此同時,該館在德外片庫工作間也安裝了一台洗片機,準備自行漂洗部分影片,進行去霉處理。(八月)

20日文化部幹部司發文通知:“我部電影局局長陳荒煤,已經中央批准提升為我部副部長兼電影局局長。”

(九月)

27日文化部電影局發布“關於借閱資料影片的規定”給有關單位。規定指出:資料影片是國家珍貴的文化財富。它將對繁榮我國電影藝術創作起著借鑑作用,並將流傳後代。為了保存好國家影片資料,經周恩來指示,中國電影資料館保存的影片,一律不再對外供應。如因業務(包括電影界和文化界)上,確實需要參考時,可根據拷貝情況,就本規定的原則處理。

(十月)

對館的方針任務,經過討論作了修改:“以影片保存、整理為主,相應的保存、整理與影片直接有關的文圖資料,不斷的蒐集豐富中外影片和文圖資料,在不妨礙保存的條件下,適當的進行電影資料供應、觀摩工作。為繁榮電影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提供必要的參考條件。”這一方針任務的提出,得到電影局領導的同意。

10月初至12月底,中國電影資料館在北京中直禮堂舉辦了“三十年代優秀影片觀摩”。觀摩的對象主要是電影界、文藝界創作、生產有關業務人員和電影學院的學員。這次觀摩是做了較充分的準備,從挑選觀摩的影片,進行複製和編印文字材料等,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通過觀摩,使觀眾了解了在中共的領導和影響下,三十年代拍攝的優秀影片情況,提供了借鑑、參考條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觀摩過程中,許多三十年代著名電影演員,如田方、黎莉莉、王人美、徐來等都參加了觀摩影片。

這次觀摩的影片,計有:《春蠶》、《小玩意》、《姊妹花》、《大路》、《新女性》、《神女》、《船家女》、《新舊上海》、《迷途的羔羊》、《生死同心》、《壯志凌雲》、《壓歲錢》、《前台與後台》、《青年進行曲》等。

上述影片中的部分影片,還為長春、上海的電影工作者舉辦了觀摩映出。

觀摩結束後,該館寫了專題總結報告,報送電影局和文化部。

(十二月)

12日毛澤東在中央宣傳部的一個內部刊物上對文藝界寫了一個批語,說:文藝界的“問題不少,人數很多,社會主義改造在許多部門中,至今收效甚微。許多部門至今還是死人統治著。”又說:“許多共產中共人熱心提倡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藝術,卻不熱心提倡社會主義的藝術,豈非咄咄怪事。”隨後,根據這個批示,全國文聯及其所屬各協會開始整風,相繼,文化部及其所屬單位也開始整風。

1964年

(一月)

在“以保存整理為主”的方針指導下,制定了以影片保存整理為中心的全年工作計畫。

10日該館完成了“1964——1970年事業發展規劃的初步構想”函報文化部電影局。為了適應該館工作發展的需要,根據我們所擬七年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經過反覆多次討論、研究,並在京參觀了八一電影製片廠、北京圖書館等有關部門作為設計的參考,制定了該館七年事業發展規劃構想。規劃的內容包括:一、方針任務;二、現有片庫容量及七年內影片、底片資料增長和需整理的數量;三、各項規劃發展步驟和要求(包括業務發展、職工的增長、基本建設規劃等)。

(四月)

2日電影局季洪副局長、局規劃處長徐史、文化部計財司基建處胡韞學到資料館開會,與龔漣等研究資料館的長遠規劃問題。同日下午季洪將研究情況和意見向陳荒煤寫了書面報告。

3日陳荒煤在給季洪的復函中說:“原則同意你的意見,但上海沿海,又天氣濕熱,是否建庫?值得仔細斟酌。長春可建。北苑庫現在應積極改善條件,充分加以運用。從長遠打算,國防觀念,三五計畫中仍須考慮一個國家片庫,但須靠山洞,不建在城內,至少“三五”內動工,跨“四五”完成也可。如此不致使“三五”計畫中投資過多。德外技術樓儘可能爭取明年就搞起來,以加強經常性檢修工作。長遠之計,必須以防為主。技術樓如建,即可把辦公室一併考慮進去。至於宿舍先慢一步考慮,或者如有經費,投資不多,亦可考慮。總之,這個殲滅戰一定在最近二年內解決。資料館現在影片嚴重情況與已採取措施及今後想法先簡單打個報告給中共組。”

(五月)

9日該館向電影局和文化部呈報了《事業發展七年規劃第二方案》。文中稱,該館事業發展七年規劃初步構想,前已呈報在案。茲根據四月二日局季副局長召開會議精神,擬定了第二方案,請連同第一方案一併審查批示。

(六月)

25日向文化部呈報了《該館基本建設設計任務書》,並抄報電影局。《任務書》中,包括:建設根據、建築規模、建築工作量及主要項目(計畫建築:技術、業務和辦公用樓房一座7215平方米;技術附屬檔案用房453平方米;國家影片檔案庫2000平方米,職工宿舍3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2668平方米。建築期限和投資估計,主要技術要求,建築地址及職工增長人數等)這一“基本建設設計任務書”,是根據該館方針任務的迫切要求及部、局領導上的指示,在制定七年事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擬定的。

本月完成了洗片機的安裝工程任務,並從本月份起開始投入生產、試行漂洗了影片237本。在漂洗過程中,為了了解漂洗過的影片用五氯苯酚鈉的效果,曾多次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幫助化驗和指導。

27日毛澤東在文藝界整風報告的批示中指出:文藝界各協會和其它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數,十五年來,基本上不執行中共的政策。“最近幾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義的邊緣”。文化部和全國文聯及所屬各協會,再次進行整風。

(九月)

為了回響中共的號召,決定抽出一批幹部下放參加“四清”工作隊。由龔漣帶隊,隊員有:田雲漢、林章孚、高寶智、李淑卿、王延池、方憶華、高秀蓮。出發前,開了歡送會。他們於十月份出發去山西昔陽。

(十月)

1日該館制定和頒發《影片出入庫制度》。正式規定,這項制度,是在實踐中進行總結,加以修改,充實和完善的一項事業建設。該館由東總布胡同遷至德外什方院原北京副食品研究所協商達成的互換地址的協定進行搬遷的。這樣,館部與德外片庫和技術間就連成一片,減少了攤攤,便利了工作,並為以後基建規劃創造了有利條件。(十一月)副館長張子舫參加文藝整風會議。在會上,她就資料館的方針任務問題發言。她認為該館的方針任務不明確,存在著問題。她說資料館的方針任務從不提為社會主義服務,從不提為工農兵服務。在資料的蒐集、整理等工作上存在著“重洋輕中”、“厚古薄今”(指重視解放前和外國的電影資料。不重視解放後的資料)的偏向。(十二月)截至十二月,在外事工作上取得了一些進展,如同羅馬尼亞電影資料館交換了影片,羅寄來羅片《記憶的燈籠》等,我寄給羅《紀念白求恩》等,給古巴寄去《紀念白求恩》、《東郭先生》等。古巴、瑞士、比利時、義大利、法國、日本等電影資料館和電影研究出版等部門給該館寄來書刊等資料,其中包括《電影年鑑》、《影片貯藏與保管》等。全年複製了14部影片,計有:《小玩意》、《神女》、《桃花泣血記》、《母性之光》、《都市風光》和《武訓傳》等。年末對本年工作進行了全館性的工作總結,並制定了1965年工作計畫。

1965年

(二月)

10日上海電影技術廠要求將代管國庫影片素材移交該館。該館於3月初派陳策斌赴滬與該廠協商並報電影局批准,在年內分批接管了上影故事片73部、科教片55部、美術片37部的影片素材總計3041本。(四月)本月,由龔漣帶隊第一批在山西昔陽參加農村四清工作隊的12人返京。1日為了選留保存在長影的一批敵偽時期的影片,該館派李邦珍、張奉奎去該廠工作了二周,查明了全部影片拷貝及素材的國別與片名,並從中選出日片39部、德片10部、法片2部、英片1部、蘇片1部、素材8部及中國卡通預告1部共62部。這批影片由於當時處於備戰,電影局認為不宜集中北京,在7月28日通知長影疏散轉移存放。12日中共中央發出了加強戰備工作的指示。鑒於美帝國主義正在越南採取擴大侵略的步驟,直接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國,嚴重地威脅我國的安全。因此中央認為:在目前形式下,應加強備戰。指示號召全中共、全軍和全國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準備應付最嚴重的局面,要發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盡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21日該館與北京電影洗印廠簽訂了資料片加工協定書。協定書商定洗印廠每年為該館複製影片15——20部。(五月)10日羅馬尼亞電影資料館館長奧雷爾·路普通知該館他已退休,自5月1日起,該館工作由前組織與研究組組長杜米特魯·費爾諾卡領導。17日電影局同意將《列寧在十月》及《斯維爾德洛夫》2部影片的素材由長影寄交該館保存。至此,連同以前批准由該館保存的《宣誓》、《保衛察里津》、《偉大的轉折》、《第三次打擊》、《史達林格勒戰役》、《馬克辛青年時代》、《革命搖籃維堡區》總計有表現列寧、史達林光輝形象的蘇聯影片9部。同日,加拿大電影資料館寄來供交換用的《劇照目錄》和《電影劇本目錄》各1份,其中劇本系1957年——1964年的作品。(六月)文化部電影局年命該館派人赴陝西為戰備影片庫選址。該館邵功游在陝西省文化局、電影處和各縣政府的支付下,由電影處惠生文配合,先後到蘭田、渭南、華陰、華縣、三原、淳化、周至、鳳翔、寶雞、鹹陽等10餘縣,歷時1個月,根據靠山隱蔽,有水有電,交通比較方便,氣候比較乾燥等條件,擬定了幾處建庫方案報局。(八月)10日龔漣帶隊赴山西長治參加第二批農村四清工作隊。計有:郭熙康、孫文清、陳策斌、楊鄉、劉世經、邵功游、孟淑清、王延池、邵功勳、高秀蓮等人。(十月)21日至11月27日文化部派人赴陝西西安、寶雞、戶縣、蘭田、臨潼、華縣、華陰等地,為戰備影片庫選址複查,選中西安以南28公里的太乙宮。(十一月)該館代局擬定各製片廠交送該館保存影片文字圖片資料範圍的規定,要求自1966年起實行。(十二月)電影局顧造新擬就國家影片保存庫設計任務書。建庫根據是文化部中共組決議,國家計委批准,庫址選定陝西終南山北麓太乙宮,占地面積20畝左右,投資擬定150萬元,預計1966年始建,1967年完工。本年,根據電影局頒發的保存拷貝素材的規定,該館將舊中國35mm新聞紀錄片拷貝4800本移交給新影廠,在此同時館藏新聞紀錄片的劇照全部燒毀。原樣不詳。

1966——1970

“文革”前期,業務遭到破壞

1966年

(一月)

27日至2月7日張子舫、王紹華、董忠義及電影局徐史赴陝西栒邑趙家洞、官家洞、肖家洞、桑家洞、任家洞及長安縣的太乙宮為國庫選址再次複查,經該館中共支部討論,認為太乙宮較好。(二月)24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按電影局指示,為適應戰備要求,將過去由該公司保管的內部參考片全部移交給該館,張子舫指定由白佐民於3月15日接受完畢。

(三月)

8日文化部行文通知該館,根據國家計委下達給文化部直屬單位1966年基建投資總額,確定該館經辦的國家保存庫1966年投資為140萬元。

19日電影局以(66)電產李字9號文通知各廠科教片通過後,印兩個原底標準拷貝,一個由中影公司轉送該館;另一個送全國科協。

26日文化部通知該館為了加強保密工作,決定將該館籌建的國家影片保存庫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500辦公室”,並頒發了印章。

本月王彥璞從部隊轉業到該館任中共支部專職副書記。

(四月)

3日至5月5日電影局司徒慧敏、徐史,該館王彥璞會同陝西計委人員赴陝西蘭田、戶縣、銅川、三原、黃陵再次為國庫選址,認為黃陵的麥落灣是適宜的。

8日以龔漣名義給保加利亞電影資料館寄去保片《警鐘》、《在壓迫下》、《妲卡》、《九月英雄》在華發行的海報。

(五月)

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5月16日會議通過由毛澤東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從此,一場大動亂“文化大革命”正式宣告開始。

17日文化部備戰辦公室負責人田惠普進駐該館,按文化部部署,將一批人列為“有問題”的人(或“不安全因素”),並將4人作為“危險分子”調離該館。

28日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立,組長陳伯達、顧問康生、副組長江青、張春橋,組員有王力、關鋒、戚本禹、姚文元等。

(六月)

2日張子舫、王紹華奉電影局指示到陝西黃陵和銅川對國庫地址再行復勘,建議國庫建在黃陵迄西麥落灣扁扁溝。

16日以瀋陽部隊武凱為首的工作隊9人進館,宣布一切權力歸工作隊。將張子舫、田雲漢、李邦珍送進設在社會主義學院的文化部集訓班,讓龔漣參加館的領導工作。

本月龔漣帶隊第二批在山西長治參加農村四清工作隊的全部人員回京。

(八月)

1日以王彥璞為主任、王延池為副主任的文化革命委員會成立,工作隊動員掀起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新高潮。

8日工作隊開始指揮“批判”龔漣。

13日張子舫、田雲漢、李邦珍從文化部“集訓班”回館。立即被打入“黑幫反省室”。對他們實行“專政”。

20日中共支部改選。王彥璞任書記。他宣稱:“原中共支部爛掉了。我例外。”

24日該館部分職工組成“紅衛兵”,開始了“造反”活動。顧問孫師毅等之家被抄,勒令交代問題的大字報、小字報四處張貼,武鬥打人現象時有發生。從“橫掃一切牛鬼蛇神”開始,經過“清理階級隊伍”和所謂“清查五·一六”,資料館被打被抄的達十餘人。在一段時間內,在林彪、“四人幫”的破壞下和極左思潮的影響下,把個資料館搞得烏煙瘴氣,許多工作陷於停頓狀態。將原資料館的規劃、工作,說成是修正主義的,被全面否定。代理館長楊蘇勝和安全保衛小組進館,以武凱為首的工作隊九人撤離資料館。

(九月)

10日文化部副部長趙辛初決定將國家影片保存庫的三線庫建在湖北襄陽。

本月文化部派王滿先為副館長,協助楊蘇勝工作。

(十月)

3日顧問孫師毅,在住院期間還受到衝擊(家被抄、勒令交代問題的大字報貼到病房中,“寄生蟲”等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在他的頭上……),心臟病發作,含冤去世。粉碎“四人幫”後,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

孫師毅早在二十年代就參加了電影工作,是最早參加電影工作中國共產中共的中共員之一。他曾在神州等影片公司從事編、導、演和剪輯、編輯等工作。三、四十年代在“電通”、“中制”等影片公司和製片廠從事編導和創作歌詞。由孫師毅編劇、蔡楚生導演、阮玲玉、鄭君里主演的《新女性》,是一部優秀的影片,也是孫師毅的代表作。他還長期從事戲劇、新聞和統戰等工作,後在香港《文匯報》任總編輯等職。他為進步的戲劇、電影、新聞等工作,為中共的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5日王紹華、王延池奉代理館長楊蘇勝、代理副館長王滿先之命,去湖北襄樊為國庫地址,25日返京,26日電影局長溫福山主持會議,決定國家影片保存庫改建在襄陽城西南之賈家沖山中。

(十一月)

17日民眾組織籌委會成立。組織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12月22日籌委會解散。

(十二月)

30日南京部隊駐該館人員奉命全部撤走。

註:關於襄陽建國家影片保存庫問題,據中南工業建築設計院的一份材料認為賈家沖不如南漳縣的玉溪山。至此,為國家影片保存庫選址,幾經變遷,最後全部落空。

1967年

(一月)

18日籌委會解散後,南京部隊又全部撤走。館內職工先後組成幾個民眾組織,幾經離合,最後形成兩個組織,其中《毛澤東思想公社》於是日“奪權”。

(二月)

14日至16日“公社”主持開會,以武凱為首的工作隊回館“檢查”“資產階級反動路線”。

20日以余志清為首的軍管3人小組進駐該館。並由衛戍區派來解放軍武裝警衛戰士分別守衛德外和北苑片庫。

(三月)

27日館內兩個民眾組織“東風戰鬥隊”與“毛澤東思想公社”推出7人,成立了抓工作的7人小組,決定每周3天工作,3天搞運動,片庫開始通風,檢查治理髮霉影片。

(四月)

19日中央文革派駐軍代表來館會見全館人員,宣布抓好兩項任務:幫助學習毛澤東著作和抓革命、促生產。

(七月)

5日舒士俊代表中央文革、文藝組來館就運動與工作提出幾點意見:“批鬥對象拿不定的先批,定了的就斗,龔漣夠了,光在新影的表現就夠了;文藝組決定,今後中央文革小組用片單線聯繫,直接找軍代表和可靠庫管人員;軍管小組有權行使除文革小組和個別人的看片外,其它要片也還得給。”

(八月)

8日全館大會“鬥爭”龔漣,以後15日、18日相繼大會“批鬥”。

(九月)

20日謝富治對軍管人員講話,傳達毛澤東發出的無產階級革命派要大聯合的號召。

(十月)

4日館內民眾組織實現大聯合,革委會籌備小組正式成立,組長王紹華,抓生產;副組長於鳳蘭,負責組織、人事、檔案;成員白佐民抓政治思想工作,學毛著與運動的安排;許新元、李忠林負責行政工作。

16日軍管小組余志清介紹李傑和革籌小組見面,以後軍管小組即由李領導。12月15日軍管小組成員陳振湖,由姚廣彬接替。另一成員劉嘉珩未動。繼李傑之後的領導人是卞振華、倪繼超。

(十一月)

1日第1期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開始。14日結束。以後於20日辦了第二期,12月4日辦了第三期,12月19日辦了第四期。每期通過學毛著掃除思想障礙,推進運動的發展。

14日全館收聽江青從12日夜到13日凌晨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首都文藝界講話錄音,宣布該館清理階級隊伍開始,到12月15日揪出“壞人”3個。

(十二月)

23日“清隊對象”田雲漢以反右傾運動中交心問題在全館大會上作“檢查”,軍管小組以“特嫌”對田進行審查。

1968年

(二月)

10日中央首長接見首都文藝系統解放軍三支兩軍代表時,周恩來指示:新影保存的解放前新聞紀錄影片資料,仍移交中國電影資料館保存。

26日至3月5日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將新聞紀錄影片,包括拷貝及素材總計4064部、7859本移交給該館,發現其中有1272本輕重不同的發霉現象,有45本已經變質。

(四月)

17日軍委文藝組王樹仁來電話問:(1)美國影片庫存多少部;(2)能從資料當中看出內容的有多少部;(3)不知內容的多少部,什麼原因,解決的意見。18日晚軍管小組以電話答覆了軍委文藝組。

(六月)

11日選定陝西省電影發行反映公司保存的蘇聯原版拷貝《偉大的戰役》、《柏林會談》、《雁南飛》等25個拷貝,並隨後寄送該館。

1969年

(一月)

首都工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中國電影資料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該館。工軍宣傳隊由原軍管小組及北京汽車製造廠第二附屬檔案廠工人組成,負責人是倪繼超和張秉義。

28日工軍宣隊核心會傳達指揮部意見:(1)繼續抓好清理階級隊伍;(2)正確執行好中共的政策。

本月龔漣被解放,3月參加整中共領導工作,9月調往山西工作。

(三月)

15日全館大會宣布清隊定案,田雲漢被定為敵我矛盾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1972年複查時予以平反)。另有數名清隊對象,也先後定案。

(八月)

周恩來在中央電影器材協會調查組為解決樣板戲拍成彩色電影,須要將進口彩色膠片低溫保管問題的報告上批示:“同意將中國科學器材公司的兩個倉庫,調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使用。”

當時領導決定北京東郊庫有3個:1號庫存放發行拷貝,2號庫存放資料拷貝,3號庫存放膠片。後來發行公司放棄,1號庫由該館與器材公司公用。西安庫則該館與器材公司各半。

中國科學器材公司張漢璽等調來該館分配工作。

這批是張漢璽、陳淑蘭、許建合、王愛蘭、時汝振、張雲熙、邵麗珍、楊青翠、崔明祥、劉慶增、范洪昌、解治秀、高德昌、郭華、張維德、張汝橋、王德功等。

(十月)

31日中國科學器材公司將坐落在陝西臨潼的120庫的1——3號庫及附屬房屋總占地面積17390㎡,移交給中國電影器材公司。1970年該館與器材公司共同組成基建小組,對該庫(即西安628庫)進行改建、擴建,竣工後兩家各半使用。1975年又建易燃片庫,容量為10萬本。1979年後電影器材公司的庫房騰空,放棄使用。

(十一月)

15日北京628庫中的2號庫動工改建,並新建4號庫(易燃片庫),1970年3月15日竣工。

(十二月)

上旬邵功游、劉進學、於鳳蘭、張奉奎、董忠義第一批下放湖北鹹寧文化部五·七幹校。

本月,北京628庫2號庫施工中,電焊工違反操作規程,引燃機房保溫板,經住庫劉保慶等及時撲救,幸未成災。

1970年

(一月)

17日國務院文化組劉賢權、石少華1月12日提出關於全國各地發行公司保存解放後大量影片拷貝處理原則。原則共4條:(1)不能放映的就地處理;(2)還能放映的由中影與該館每片選出2個拷貝,分藏北京與西安庫;(3)選余者由各地編目保存,以後處理;(4)黑龍江、新疆、內蒙之選余拷貝分散由內地各公司代存。20日中國電影發行公司、中國電影資料館成立聯合選片小組。根據劉賢權、石少華提出的原則,在上述兩個單位工、軍宣隊指揮下,開始了解各省、市、自治區電影發行公司影片庫存情況,對不能上機的影片著手報廢;對片身成分好的繼續封存,對黑龍江、內蒙、新疆所存影片,除留選資料外,疏散到武漢等地代存。該館孫文清等參加了這樣工作。孫文清與中影工宣隊王書田去江蘇、浙江、江西、廣東、雲南、四川、陝西等地發行公司,從封存片中選留影片資料。

(三月)

31日首都工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該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提出郭福元、王耀堂為628庫庫管員上報文化組。

(四月)

29日駐該館工宣隊提出該館編制方案為58人,從現有68人中下放46人,尚缺36人其中領導幹部2人,英語翻譯3人,日、法、德語翻譯各1人,上報文化組。

本月,該館北苑影片保存庫(1400平方米)被廢棄交出。因“文革”中打派仗片庫被封,停止自然和機械通風造成庫內濕度大增,潮濕嚴重,對影片庫和影片十分不利。而在當時情況下,片庫被誣為“修正主義”片庫不能使用,故而被廢棄。自本月起,此片庫及附屬建築,一併移交給北苑部隊,又因不適合部隊使用,後來,北京市電影發行公司向北京革委會申請調用。經吳德批准,將該庫調給北京市電影發行公司使用。

原存北苑影片保存庫的全部影片,本月遷往新建的東郊庫(後稱628庫,現在北京電影資料庫)。

(五月)

18日第二批下放湖北鹹寧文化部五·七幹校的張漢璽等32人離京。(注)

30日中國電影器材公司西安628庫基建組與陝西省第一建築工程公司簽訂了“關於628庫工程施工會議紀要”。雙方議定改建1、2、3號庫,新建4、5號庫及改建、新建其它附屬工程,投資包乾200萬元,除少量工程外,其它在年底前全部竣工。

31日在大批幹部下放五·七幹校的情況下王彥璞申請回老家山東莒南獲準。

伊明到職,任中國電影資料館負責人。因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停辦,該所全部電影技術資料及管理人員付小亭一併調入資料館。

(七月)

全館集中大部分力量將庫存影片(包括素材)逐本檢查通風,塗酒精除霉,同時將易燃片與安全片區分開來,易燃片設專庫四號庫保存。

另,北京電影學院將教學中拍攝的影片全部移交該館,由李邦珍負責接收,後又全部銷毀。

伊明、倪繼超等以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器材公司的名義給國務院文化組寫一報告,內容大意是:中國電影發行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中國電影資料館已決定遷入原北京電影學院舊址(新外大街25號)辦公。建議將電影研究所的研究電影機器人員歸北京市電影機械研究所;感光測定人員歸電影器材公司,並建議將電影資料館舊址(德外什方院片庫、工作間所有用房和占地)全部交給北京市8.75電影洗印廠使用。不久,文化組即同意了這個報告。8.75廠從原電影學院西跨樓遷至德外資料館舊址。資料館則遷往原電影學院舊址(新外大街25號)與中影公司、中器公司合署辦公。人事的安排,也按報告意見辦理。

註:1、第二批下放鹹寧的有張漢璽、張雲熙、趙玉輝、劉振東、劉德光、趙子真、易光亞、許新元、蘇大興、呂志遠、孟淑清、孟羲農、袁甦民、施小韻、田雲漢、賈楠、鄧家文、郭熙康、劉世經、白佐民、邵功勳、林章孚、高秀蓮、王秀媛、楊鄉、李淑卿、李家錄、丁士廉、呂興波、金羨岐、張福順、方憶華。

2、德外什方院原資料館館址,北靠三環路,西臨德清公路,是頗有發展前途的地址,是經過多年努力獲得的。1970年輕易的廢棄讓給了北京八·七五電影洗印廠,77年該廠撤銷停辦後,教育部未經文化部同意,竟向中央打報告申請調用獲準。

1971——1976

“文革”後期,中國電影資料館建制撤消,資料工作歸入中國電影公司

1971年

(一月)

館片庫技術組(原北京628庫,現北京電影資料庫前身)對於影片資料摸底工作進行了總結。總結概述了從1970年7月至12月清庫摸底情況,普查了17792部、85731本,鑑別了易燃與安全兩類不同得片基,進行了分別存放,修繕了易燃片庫,初步總結了低溫、恆溫、恆濕保管的經驗,修訂了制度,建立健全了帳卡,加強了管理。總結共分四個問題:第一、從政治思想入手動員職工,是完成突擊摸底工作任務的保證;第二、通過清庫摸底,逐本打開片盒檢查,發現和解決了主要問題,即查出了大量發霉和部分變質問題,採取了措施,進行了處理;第三、將易燃與安全兩類片基徹底查清分別保管(計查清易燃片38831本,安全片46900本),加強了科學管理;第四、查明了影片管理混亂的原因,有了初步的改進辦法。

(二月)

20日經文化組批准,從北京衛戍區等部隊調來一批覆轉軍人(全部是共產中共員),其中分配到電影資料館工作方面的:張須濤、公佩安、武煥德、馮寶山、楊春山、李景深、聖和義、楊桂峰、王寶忠、蔡國玉等。

這批覆轉軍人報到時,由文化組石少華接見,並講了話。由周介三主持,召開了歡迎會。

本月,國務院關於內部發行三部日本反動電影的通知中指出:遵照總理指示,日本反動影片《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戰》、《啊!海軍》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內部發行,並要求在看片前學習報刊上發表的有關文章,看後組織批判。該館收藏了上述三部及其他軍國主義的影片資料。全館職工看片後,進行了座談批判。

(三月)

20日因西安628庫(現西安電影資料庫)開展工作的需要,由京抽調公佩安、解治秀、劉慶增、潘文清、李景深、楊桂峰、孫進步、王瑞林、馬振堂、史書林、薛運林、陳啟正、李鳳春、王紹華、宋建明、史正全、臧寶藩、李國新、龐景祿、史敏全等二十人赴西安庫支援工作。當時,西安庫的負責人是李鳳春、王紹華、宋建明。(六月)

4日原電影局、藝術局和全國文聯各協會(音協、作協、美協、劇協、曲協、影協、舞協等八大協會)的全部工作人員下放五·七幹校。上述單位的全部圖書三十餘萬冊,分散在北京十幾個地點存放。為了繼續保存好這些圖書資料,避免損失,國務院文化組決定將上述全部圖書移交中國電影資料館代為保存。為此,該館於6月4日向文化組寫了專題報告,反映了對這些圖書資料初步調查情況和接管的意見和要求。隨後即辦理接交手續,經過幾個月的移交接管,共接管了三十餘萬冊圖書,代管了兩、三年。上述各單位恢復工作,全部圖書由資料組清點造冊完好的交還原主。

(七月)

國務院文化組,除吳德任組長外,又增加了劉賢權為副組長。成員有:石少華、于會泳、浩亮、劉慶棠、吳印鹹、王曼恬、狄福才,黃厚民。後又增加于會泳為副組長。由石少華分管電影資料等工作。

(九月)

13日林彪及其死中共在反革命政變陰謀敗露後,駕機叛國私逃。林彪、葉群、林立國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漢。九·一三事件後,全國開始了批林整風運動,清查林彪反革命集團的罪行。

後來,在林彪住處清查出一批林彪反革命集團的罪證,其中有一批影片資料由孫文清經手接收後移交北京電影資料庫。

(十月)

該館派邵功游、楊春山、李邦珍、鄭海珍分別前往遼寧、吉林、重慶、成都等地,從省、市電影發行公司封存影片中選擇資料,彌補庫存缺少的節目和拷貝。(十一月)

6日文化組電影組何雲向中影公司及有關單位傳達狄福才關於供片的規定:“釣魚台、中南海要看電影、片子照供。徐連成是另外一回事。原軍委辦事組的片子全部收回來。”

(十二月)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中國電影資料館聯合召開大會,宣布國務院文化組的決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中國電影資料館正式合併為一個單位。名稱改為:“中國電影公司”。公司的負責人由原三個單位的負責人組成:薛磊、宋殿臣、伊明分別主管發行、器材、資料業務。由薛磊全面負責。行政、中共務統一領導。中國電影公司下設辦公室、行政組、政工組、財務組、國內發行組、國外發行組、宣傳組、器材組、資料組、北京628庫、西安628庫、字幕工場。各室、組、庫、場均為處級編制。1976年初,各組改稱處。

資料組(處)、北京628庫、西安628庫,在中國電影公司統一領導下,從事原中國電影資料館的業務。資料組(處)與兩個庫是平行部門,但資料組(處)對兩庫是業務指導關係。兩庫是半獨立性的對外單位。西安628庫,因位於陝西,為便利工作,該庫受公司和當地省文化局雙重領導。在業務上受北京直接領導,在中共務、學習等方面,受當地領導。

根據一九六九年六·二八會議要求,並經周恩來批准,改建新建原科學器材公司第一期工程已於一九七○年竣工交由中國電影資料館和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使用外,第二期地庫工程,決定上馬興建,開始勘測。總投資252萬元。因無建築用地,經文化組吳德、石少華批准,徵購了北京628庫西側的棉麻庫的用地,經過設計、備料後,於一九七二年動工興建,一九七五年竣工。地庫總計4102平方米,計有影片資料庫、膠片庫、檢片庫、水井、空調室、辦公室、發電設備等,全部使用的國產設備。溫、濕度等均達到了設計要求。

本年,還從密雲、大興調來解放軍復員軍人12名,計有:孫進步、劉福才、劉志貴、田廣生、米萬海、張鳳興、林振文、單福泉、於寶誠、張貴剛、董克田、門景文等,分配到北京628庫工作。註:徐連成原是代表軍委辦事組來往中影公司、資料館等單位取送影片的工作人員。

1972年

(一月)

中國電影公司成立後,由國務院文化組會議通過批准任命公司各室、組、庫、場中層幹部名單。其中,有關資料方面的中層幹部,任命邵功游為資料組組長,張漢璽、張作楫為副組長。

自資料組成立起,建立了中共支部。由邵功游、張作楫兼任正副書記。張作楫調出後,由孫月珠兼任副書記。

資料組的成員,除原資料館的邵功游、張漢璽、劉進學、時汝振、靳鳳蘭、孫文清、付小亭、郭華、馮寶山、楊春山等調進資料組外,還從原中國電影發行公司調入資料組一批翻譯人員,計有:陳景亮、陳孝模、趙章雲、孫月珠、姜鴻濤、徐之先、付郁辰、李才保、喬占琴、劉士賓、張作楫等,從事外國電影翻譯、整理、編目及《國外參考影訊》、《參考影片簡介》的譯編等工作。還調入劉文峰、李敏、趙鳳玲、張玉英等。

資料組內設蒐集、供片放映、國片整理、外片整理、文圖資料、科技資料、編輯等部門。

資料組的主要工作任務是蒐集、整理、供應影片和文圖資料,為電影資料的長期保持和使用進行工作,為電影和文藝單位提供參考條件,同時,編輯出版不定期的內部刊物《國外參考影訊》,供有關方面參考。

資料組成立後,根據業務工作需要,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三、五年內的工作規劃,主要任務是加緊進行大量的基礎工作,如規劃要將原資料館庫存缺少的半數以上的節目和拷貝補齊;在新建、改建的北京、西安電影資料庫、溫濕度合適、技術管理、工作人員等條件基本具備的情況下,將國庫應保存底片素材從各電影製片廠接收過來;對庫存中外影片進行整理並編出目錄;譯好、編好《國外參考影訊》和適當地進行觀摩供片等等。這些工作規劃任務,經過資料組、北京、西安兩庫的努力和有關方面的配合下,均按計畫完成或者超額完成。原中國電影資料館東郊片庫技術組,改稱北京628庫(現北京電影資料庫),並正式設立西安628庫(現西安電影資料庫)兩庫均為處級編制,建庫後分別成立了中共支部。

北京628庫,其主要任務是影片資料保管、維修、供應拷貝。庫的負責人是楊景全、劉世經、李邦珍,庫內下設業務、機務、行政三個部門,分別由郭福元、符希根、王邦洪等負責。後增設了洗片車間(設在館部西樓)由許建合主管。

西安628庫主要是保存、整理供應影片和素材,是檔案性質的保存庫。

西安628庫主任張天琪、副主任王紹華。庫內下設業務、機務、辦事三個部門和一個複製車間、分別由惠生文、宋鑒明、臧寶藩、黃明德、馮勝林、楊孝培負責。

(二月)

15日因為資料館建立較晚、又因為有些單位不按電影局規定執行,應交國庫的原拷貝遲遲不交,或根本不交,所以,從建國後到“文革”前,國產故事片生產了近600部,資料館僅有300多部,而且,每部多為一個拷貝。發行的外國故事片也缺少半數。

為了進一步豐富庫存,補齊缺少的大量中外影片節目和拷貝資料,決定從封存的影片中挑選拷貝,留作資料。這是資料組工作計畫中重點工作之一,也是一項工作量大、平凡而重要的工作。年初選定一批封存影片留作資料,並向陝西、四川、新疆等電影發行公司發出選定影片的通知。二月十五日資料組邵功游、趙章雲和北京628庫吳鶴崗組成挑選影片小組,前往山東、安徽、上海、浙江、福建、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山西、河北等十五個省、市、自治區電影發行公司,從封存影片中挑選拷貝,逐本檢查影片成份,從中挑選好的、比較好的拷貝留作資料。經過兩個多月的摸底、挑選、造冊,在當地文化局和電影公司的配合協作下,完成了挑選資料拷貝的任務。選片人員回京後,進行了綜合平衡,最後將選定的節目與拷貝目錄通知給上述各電影發行公司,在他們的協助下,被選定的大量拷貝分別運往北京和西安628庫。

經過挑選蒐集,截至1972年10月,據不完全統計:片種原缺節目原缺拷貝選調節目國產故事片182部460個171部739個外國故事片518部708部447部1261部計700部1168個618部2000個。

此外,還選調香港和私營廠片54部,142個拷貝,國產紀錄片962個拷貝,國產科教片219個拷貝,國產美術片80個拷貝,外國紀錄片313個拷貝,外國科教片158個拷貝,外國美術片102個拷貝。總計共選定調進資料拷貝3976個。

19日關於電影資料的保存範圍及北京六二八庫與西安六二八庫的分工範圍問題,由資料組擬定了方案,並以公司的名義上報國務院文化組審批。文化組批示:暫按提出的方案執行。

(四月)

全中共開展批林批陳整風,清查林彪、陳伯達反革命集團的罪行。這次運動,電影系統在京單位從四月份開始進行。

(五月)

根據資料影片拷貝、底片素材保存分工的規定,將在京628庫原存的素材,計1595個節目,5616本,責成北京628庫裝箱,並派人隨貨車,護送西安628庫,由西安庫接管保存。這是首批由京運往西安的素材。

(六月)

經上級批准,西安628庫首批招收青工,計從渭南招收寧憲生、王仲伏、曹玉龍、韓承昕、白曉玲、蘭渭華、石秀榮、郭月梅、張秋萍、李光普、何菊萍、田旭東等。

(八月)

北京628庫將1035個節目,3229本素材裝箱,並派人護送西安庫。

(十月)

北京628庫將2012個節目,4405本素材運往西安628庫接管保存。

9日上午8時,周恩來在接見朝鮮文化代表團之前,向中國電影公司負責人薛磊了解關於電影發行、電影資料等情況。在座的有國務院吳德、石少華、狄福才和外交部有關人員。

周恩來詳細地詢問了外國電影進口情況。當薛磊匯報說:社會上放映的是革命樣板電影,拷貝不多;我們與有些國家有電影業務往來關係,他們主動送來試映拷貝等情況時,總理指示說,這辦法好,可以多進些電影看看。同時,總理指示外交部,以後進來香港影片,交中影公司統管起來。總理最後還問薛磊,中影公司是否還搞電影情報?薛磊答:我們從外國的電影雜誌上和通過外交途徑介紹的材料中,搞不定期的刊物,出刊《國外參考影訊》,了解電影動態。總理說:好!

(十一月)

2日中國電影公司向文化組石少華、狄福才請示關於中影公司負責人工作分工的意見。報告說:“因公司業務較多,為貫徹分工負責制精神,凡屬業務性質的請示報告,呈文,我們意見。由分管業務的負責通知簽名蓋章,以示責任。具體分工是:發行、外事方面由洪藏、丁達明簽名;器材供應方面由方文簽名;財務方面由趙偉簽名;資料、片庫方面由伊明簽名;政工方面由宋殿臣簽名。

對此報告,石少華、狄福才簽批同意。石少華的具體意見是:可試一個時期,以後如發現有不合適的地方,再改進。

(十二月)

27日經上級批准,西安628庫招收第二批青工。由黃明德、馮勝林分別從西安、臨潼兩地招收,計從西安招收趙曉麗、吳世萍、郭新榮、張建華、毛芳芹、張立新、張長安、梁慶昌、呂銘、侯小平;從臨潼招收王榮、杜群、黃群州、宋大毛、祁冬梅、黃寧、米亞平、魏長生、劉志峰等共21名。

註:1、當時的保存範圍規定各種片種每部均保存兩個拷貝,一個封存、一個使用。兩庫的分工:北京庫以保存一般資料影片以供應使用為主,西安庫則以檔案性質保存底片素材為主。包括原標拷貝、原底、反底、反正等。

2、電影科研所曾一度撤銷,其全部電影技術資料,由資料組接管。1977年電影科研單位恢復工作後,其全部電影技術資料交還原主。

1973年

(一月)

1日周恩來、葉劍英、李先念等中央政治局接見部分電影、戲劇、音樂工作者。周恩來根據廣大人民民眾的要求,指出電影太少,“這是我們的大缺陷”。他說:“電影的教育作用很大,男女老少都需要它。它是大有作為的。剛才說的七個廠,要幫助你們,你們有什麼要求,可以通過文化組提出,中央討論批准,中共和國家就幫助,經過三年努力,把這個空白填上,民眾要求很迫切嘛。”又說:“總結七年來這方面的工作,還是很薄弱的,文化組要把電影大抓一下。”江青說:“不是七年,而是解放以來二十幾年電影很少,放毒很多,取得經驗太少,很糟。”張春橋說:“說少的,絕大多數是出自內心的要求。希望多搞一些,當然也不排除少數別有用心的人。”

(二月)

26日國務院文化組制定《關於看參考影片和封存影片的幾項規定》,印發各有關單位執行。

(三月)

為了加強電影資料的整理、研究和編譯好《國外參考影訊》,原影協翻譯研究人員戴光晰、孟廣鈞、陳篤忱、何振淦先後於三月、五月調到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工作。孟廣鈞任資料組副組長。原資料組副組長張作楫調文化部對外聯絡司工作。

(四月)

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邵功游、李才保和西安628庫孫進步代表國家電影資料機構赴長影,接管長影攝製的影片底片素材(原底原聲)。經過十幾天的交換,共接受209部,4101本,運往西安628庫保存。

(五月)

北京628庫將58部1002本素材運往西安628庫保存。

(六月)

西安628庫改建原國家科委120庫工程決定動工。原120庫占地36畝,改建時擴充11畝。改建項目2號庫、辦公室、擴建4號庫、5號庫、6號庫、職工宿舍、打2號井、1號井,共七項工程。

上述工程,是從1969年12月開始動工,1972年9月竣工。本月16日,由國務院文化組派伊明會同山西省建工局、省建設銀行、省一建公司、北京工業設計院進行驗收。

由文化部鹹寧五·七幹校調回一批幹部,楊景全到北京628庫負責;白佐民、於鳳蘭、許新元等在該庫的業務、行政等部門工作。

註:從本年起至1978年在職幹部凡下放五·七幹校時間不長的,或未去過幹校的,均分期(每半年一期)到京郊大興文化部五·七幹校勞動。(八月)經上級批准,北京628庫從北京市安辦的復員軍人中挑選一批剛復員的軍人,充實各部門工作。從6月至12月,共從安辦調進16名,計有:戚紅莉、王珍珍、王偉、趙童生、宋琨、崔爭、趙立成、伊英明、何炳深、楊薇、宇文煥景、陳虹媛、劉順義、廖靜靜、於蔚軍、冷傳松。

(十月)

西安628庫,在基本建設初具規模的情況下,為解決職工開會、文娛活動的場地問題,經中國電影公司黨委批准,在庫外宿舍區內新建放映室一所(包括食堂),計276平方米,投資47,000.00元。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邵功游、西安628庫楊桂峰、王瑞林代表國家電影資料檔案機構赴長影,接管長影譯製的外國片底聲片素材(包括反底、反正、聲底等)。經過半個月的點收,共接收381部,7375本,運往西安628庫保存。

(十二月)

西安628庫,由於王紹華、宋鑒明、臧寶藩等十多名調回北京、西安庫的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查。庫主任張天琪、副主任公佩安。由張天琪兼支書、何菊萍為副支書;由鍾一恆、惠生文、馮勝林、楊孝培、公佩安、田旭東、黃明德分別負責辦事、業務、複製機務和基建等部門的工作。

西安庫先後招收的青工,在西安庫中共政領導下,在張天琪提出的“紮根驪山下,建設六二八”的口號下,經過政治學習,人生觀教育,短期勞動,在幹部和老工人的身傳言教的影響下,樹立了以庫為家,為電影資料檔案事業獻身的思想,他們參加修整道路、種植樹木、美化環境,鑽研業務與技術,熱愛本職工作,在遠離北京。身居山鄉的驪山腳下,為中共和國家的電影資料檔案事業奉獻青春。

本年,中國電影公司的領導班子有所調整、變動,原領導人之一的洪藏調到人民美術出版社任職,丁達明停職,原北影黨委書記許里調到中國電影公司任黨委書記,負責公司全面領導工作。薛磊、伊明為公司第二、三把手。

本年起,在京和在外地,由中國電影公司資料舉辦部分資料片內部觀摩參考。如在京為電影界、文藝界觀摩《虎虎虎》、《巴頓》等,並由資料組主辦,以文化組名義,先後派徐之先、邵功游、陳景亮、張漢璽等前往長影、上影等廠放映《冷酷的心》、《網》、《鐵道兒童》等資料片,並由有關廠組織座談討論。

註:自1972年起,連續幾批由北京庫往西安庫運送大量底片素材和拷貝,均由兩庫裝卸,並由兩庫派人隨車護送。途中長達六、七天,十分辛苦,先後有郭福元、趙立成、楊桂峰等參加護送,均安全地完成了任務。

1974年

(一月)

《紅旗》雜誌第一期發表初瀾的文章,歪曲歷史造謠誹謗,胡說:“文化大革命前,毒草簡直多得充斥市場,泛濫成災。”並揚言:“要嚴加批判,把它們徹底掃進歷史的垃圾堆里去。”

(二月)

營口等地區地震後不久的一個深夜,周恩來在病中調看了蘇聯、日本等有關地震的紀錄片資料。深夜二時左右,中南海的工作人員李兆銘來到中影公司,他對正在值班的邵功游講:總理要看外國有關地震的紀錄片資料,請給調看。於是就將庫存日本、蘇聯的地震紀錄片給總理調看了。李兆銘在送還影片時說:“總理看後說有參考作用,就是這類片子收藏的少了一些。”

(五月)

國務院文化組根據中國電影公司的報告,正式批准合併後的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中國電影資料館同意用“中國電影公司”名稱,並啟用新的公章。

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邵功游、李才保代表國家電影資料檔案機構赴上海接收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技術廠保存的底片素材及電影發行公司的外國原版資料,計412部、4313本,接收上技廠底片素材11部、78本,一併運往西安628庫保存。

(七月)

為了進一步豐富庫存,補齊庫存缺少的節目和拷貝,便於今後長期保存和使用,在上述大量蒐集的基礎上,繼又先後派出孟廣鈞、孫文清、陳景亮、姜鴻濤、李才保、邵功游等分別到拉薩、武漢、西安、成都、廣州、合肥等地,從省市電影發行公司的封存片中陸續選留影片資料。

本月接管僑委中國新聞社一批影片和素材,計有《石義大戰蟒蛇精》、《泰山日出》等多部。這批影片是因中新社撤銷,周恩來在給文化組吳德的檔案中批示交電影資料館保存的。

(九月)

周恩來病重住院期間,讓秘書給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打電話,詢問資料組編印的內部期刊《國外參考影訊》的情況,秘書說:“總理問你們辦的那個《國外參考影訊》還出不出?總理很喜歡看,好久沒收到這份刊物了,如還編印,希望給總理寄來。”當時,資料組長邵功游答覆說:“因近來突擊編寫《庫存影片目錄》等工作,《國外參考影訊》就暫緩編印了。近日編印出刊後,當即給總理送上。”

(十一月)

由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代表國家資料檔案機構,接收了北京電影製片廠存放在北京電影洗印廠的底片素材195部、3154本,運往西安628庫保存。

西安628庫基本建設擴建工程六項自本月起動工,計有:1、新建易燃片保存庫3446平方米;2、新建簡易職工宿舍樓一棟1369平方米。3、新建警衛平方155平方米;4、新建雙迴路專線兩路,約25公里(配備外電兩路,斷電後可以繼續保證工作、生活用電,備用發電機兩台);並新建高低壓變電室360平方米;5、打深井一口;6、與當地有關單位共同修建瀝青公路一條。

以上六項基本建設總投資1527000元。此六項工程先後交付使用,到1978年底全部竣工。

(十二月)

北京628庫冷凍空調自1970年投入運轉以來,達到了低溫、恆溫、恆濕的要求,做到了以防為主,為了更好地科學化管理,由符希根、高德昌等進行了一下技術革新,經實踐效果良好。

研製了高壓熱氟化霜。蒸發器結霜是影響製冷效果的一大問題,七十年代初,國內大中型製冷設備還沒有一個實用的化霜辦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經過多次試驗,終於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從而,節約了能量,增強了製冷效果。

自動化控制獲得初步成功。北京628庫的四號庫、三號庫的機房,經過努力,全部改成了自動控制。使制冷機設備運行合理安全。節約了人力。

以上兩項技術革新,獲得文化部四等獎。

本來,由中國電影公司黨委書記許里、國外發行組劉作述、曾憲瑞組成的“資料”代表團赴羅馬尼亞電影資料館訪問。因為沒有資料業務人員參加訪問,其出訪材料責令資料組代為準備。

1975年

(一月)

13日至17日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選出了以朱德為委員長的人大常委會,任命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鄧小平為副總理,周恩來在會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會後,周恩來病重住院,由鄧小平副總理主持日常工作。

四屆人大期間,原國務院文化組撤銷,恢復文化部機構。于會泳任文化部部長,浩亮、劉慶棠、張維民任副部長。後又增任袁水拍為副部長。“四人幫”的親信仍竊踞文化部的領導權。

電影局籌備小組(簡稱“影籌”)相繼成立。負責人有:司徒慧敏、張駿祥、錢筱璋、羅光達和孫月枝等。

(二月)

春節期間,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影片《創業》,在全國公映,立即受到廣大觀眾和文藝電影界的熱烈歡迎。觀眾反映說:“影片以磅礴的其實,強烈的激情,昂揚的格調,高唱了一曲中國工人階級創社會主義大業的志氣歌。”

《創業》的公映,怒惱了江青,她大肆攻擊《創業》,胡說在政治上、藝術上都存在嚴重問題,並指責該片是寫“活著的其人”。江青授意于會泳等捏造《創業》十大罪狀。

長影創作人員和職工對此進行抵制。編劇張天民給毛澤東寫了信,反映了對《創業》的攻擊問題。毛澤東於7月25日作了批示:“此片無大錯,建議通過發行。不要求全責備,而且罪名有十條之多,太過分了,不利調整中共內文藝政策。”毛澤東的批示,大長了廣大民眾和文藝電影工作者的志氣,大滅了“四人幫”的威風。可是,江青一夥,不甘心失敗,千方百計地妄圖乘機報復,但未得逞。

在《創業》影片攝製過程中,《創業》攝製組得到電影資料工作組的支持與配合,提供了觀摩參考的影片。對此,《創業》導演於彥夫代表攝製組向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贈送了“鐵人”蘇繡像一面,以表感謝。

(二月)

8日于會泳讓秘書給中國電影公司和資料組下令:“凡是過路片、參考片、未完成片,只有五人可看,其他人一律不準調看。”所謂五人,是指周恩來和“四人幫”。他們把周恩來放在前面,無非是遮人耳目。

(六月)

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邵功游、孫文清代表國家資料檔案機構赴廣州,接收珠江電影製片廠的底片素材,計故事片56部、791本,紀錄片20部,142本,運往西安庫628庫保存。

(八月)

原北京628庫負責人楊景全、李邦珍先後調走。原資料組長邵功游調往北京628庫負責領導工作。原任國外發行組長的劉作述調任資料組長。

(九月)

19日中國電影公司黨委成立後,召開全體中共員大會。原中影公司下放鹹寧文化部五·七幹校的井采,被調任北京628庫負責全面領導工作,併兼任支部書記。這時,北京628庫的負責人計有:井采、邵功游、許厚力、白佐民。

(十月)

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代表國家電影資料檔案機構,接收八一電影製片廠底片素材34部,882本,運往西安628庫保存。

西山新建的兩個山洞資料庫共投資30餘萬元,剛剛竣工,北京628庫已先後派樊文考、張彥苓、王保忠等進行管理和進行機械空調通風,原628庫負責人楊景全、李邦珍申請將新建的兩個山洞庫調給新影。並經伊明、許里批准同意調出。本月,責令邵功游與新影辦理兩個山洞庫的移交手續。

(十二月)

經上級批准,西安628庫,第三次招收青年工二十名,由中國電影公司政工組石美芬、資料組劉進學和西安庫公佩安等負責招工,均從渭南招收,計有:程桂玲、魏淑芳、謝獻茹、張萍、王春香、陶西寶、張秀英、殷自力、鄒玉蓮、趙金鳳、張廷展、李渭光、喬錦萍、閻巧雲、殷長安、訾春生、賈大平、高清華、劉元計、王平新等。

1976年

(一月)

8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因病在北京醫院逝世。

9日“四人幫”破壞悼念周恩來的活動。他們布置文化部各單位,在悼念周恩來的活動中不準戴黑紗,不準設靈堂,不準送花圈,並命令各文藝團體堅持文藝演出。廣大民眾和文藝工作者退票拒絕演出,表示抗議。新影衝破層層阻攔,及時地拍攝了大型紀錄片《周恩來永垂不朽》,遭到“四人幫”的刁難、壓制。直到周恩來逝世一周年時,才公開放映。

21日至28日毛澤東先後提議,並經中央政治局通過,確定華國鋒任國務院代總理和主持中央工作。

(三月)

《紅旗》雜誌第三期,發表了經姚文元審定的初瀾文章《堅持文藝革命,反擊右傾翻案風》,攻擊、誣陷鄧小平。

2日“四人幫”長期策劃寫“走資派”的陰謀計畫,此時加緊進行。反對影片《反擊》開拍。由遲群親自籌組班子,由北影攝製,9月炮製出籠。原計畫十月一日正式上映,張春橋見勢不妙,下令停止公映。《反擊》是“四人幫”以文藝形式表現的一次篡中共奪權的反革命預演。

傳統劇目錄音錄像組成立。為了使傳統劇目不失傳,也是為了讓老藝人健在時,把他們的藝術形象和成就拍攝下來,經政治局決定,在文化部內成立了錄音錄像組。組織人力、物力,由幾個電影製片廠代拍傳統劇目影片。計有北影、新影、上影等廠參加拍攝。先後拍攝了《紅娘》、《盜仙草》、《小放牛》、《斬黃袍》、《辛安驛》、《轅門斬子》、《武松打店》、《空城計》、《八仙過海》、《逍遙津》等戲曲片。這些資料片拷貝,大部分存入該館。

供片小組成立。為了給毛澤東選看一些影片,經政治局決定選些從國外和香港進口的娛樂性影片。這項任務交給了文化部,在中影公司內設立供片小組。從文化部和中影公司抽調七名工作人員組成供片小組。中影公司黨委書記許里找被借調的工作人員一一談話,說是為毛澤東選片供片是光榮的任務,要服從需要,認真做好供片工作。供片小組長由李文和擔任,副組長由邵功游擔任。

供片小組主要是從香港進片,廣東省委專派二人駐在香港新華社分社聯繫購買影片,航運北京。現該館庫存香港長城、鳳凰、新聯影業公司於七十年代拍攝的彩色故事片,就是那時購買的。另據不完全的統計,從3月到9月,共進口二百餘部影片。每次審片,于會泳、浩亮、劉慶棠、張維民等都要來看片。許里、裘翠定,時常來看片。此外,電影局的領導人和電影界的少數知名的編導演,有時也來看片。

為了引進更多的影片,毛遠新曾幾次來到中影公司查閱進口的電影雜誌,由翻譯人員配合,提出擬從國外進口的影片目錄,並由文化部批准,於七、八月間,派三個選片小組分別去國外購買影片。由裘翠定等三人組成的選片小組赴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由龍森林等二人組成的選片小組赴義大利、法國;由劉作述等三人組成的選片小組赴西德和英國。

張春橋在八月中,由於會泳、劉慶棠陪同前來中影公司供片小組放映室看片。在看片過程中,武裝警衛,戒備森嚴。

供片小組結束後。1978年國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致函文化部:“你部為毛澤東選片,尚存中南海的影片和存在釣魚台‘四人幫’住處的影片,一併退還你部。”中南海放映科長於其海說:“為毛澤東選片確實有其事,毛澤東是看了,但沒看那么多。”

(四月)

5日天安門爆發了“四·五”運動,聲討“四人幫”懷念周恩來。

(五月)

資料組翻譯姜鴻濤激於革命義憤,幾次寫信給鄧小平,揭露江青以及于會泳、劉慶棠等在文藝界搞陰謀文藝,對中央陽奉陰違的問題,因此事姜鴻濤於本月被停職審查。

(七月)

6日全國人大委員長朱德,在北京逝世。終年九十歲。

28日唐山發生大地震,波及天津、北京,損失嚴重。

(八月)

1日經文化部核心小組研究,同意建立中國電影公司革命委員會。成員有:許里、薛磊、中共榮春、伊明、趙偉、楊柯、王者華、井采、孫世昌、黃焰強、劉介之、尹文祥、付小嚴、王寅虎、符希根、石美芬、何菊萍。革委會主任:許里。

與此同時,公司原各業務組,改為處。各處第一把手,任命為處長。副職均未任命。許里在會上說:“這是給副手一個考驗的機會,現仍叫負責人,以後表現好,可以正式任命為副處長。”

(九月)

9日毛澤東逝世。

(十月)

6日由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主持的中共中央,一舉粉碎了“四人幫”。全國人民歡慶鼓舞。

1977年

(一月)

1日被“四人幫”長期打入冷宮的影片《東方紅》、《洪湖赤衛隊》、《天山上的紅花》、《秘密圖紙》、《小兵張嘎》、《平原游擊隊》等重新公映。(七月)16日至21日中國共產中共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一致通過《關於追認華國鋒任中國共產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決議》、《關於恢復鄧小平職務的決議》;會議一致通過《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中共集團的決議》,一致通過永遠開除王、張、江、姚的中共籍,撤銷其中共內外一切職務。

經過五、六年時間的工作,中國電影公司資料組(處),先後編印出一下《庫存影片目錄》(包括常規項目和主要內容):1、《國產新聞紀錄資料影片目錄》(第一部分);2、《國產新聞紀錄資料影片目錄》(第二部分);3、《美國故事片目錄》;4、《國產故事片目錄》(第一分冊);5、《國產故事片目錄》(第二分冊);6、《彩色戲曲片目錄》;7、《敵偽時期新聞紀錄影片目錄》;8、《蘇聯影片目錄》(1——5分冊);9、《偽滿新聞紀錄資料影片目錄》;10、《英、法、意等十二個國家影片目錄》;11、《舊中國及敵偽時期故事影片目錄》;12、《日本新聞紀錄影片目錄》;13、《日本故事影片目錄》;14、《亞非拉美國家故事影片目錄》;15、《英法意等國故事影片目錄》;16、《羅南阿等國故事影片目錄》;17、《德國影片目錄》;18、《香港故事影片目錄》。

以上目錄,總計約四十萬字。這些目錄的編印完成,對了解庫存影片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為蒐集、複製、供應、觀摩和研究等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本年,以朝鮮電影資料館館長為團長的朝鮮電影資料館代表團來該館訪問。資料處負責接待,雙方議定互換影片辦法。隨後,開始了互換影片工作,這是“文革”後,該館首次與外國電影資料館進行影片交換活動。

(十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體接見文化部領導及受“四人幫”迫害的共77人,該館姜鴻濤亦為被接見者之一。

白佐民、井采向中共中央寫信,反映當時社會上濫放資料影片問題,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等領導傳閱後由汪東興批示讓有關部門採取措施,並責成有關部門儘快將釣魚台存放的資料片退還該館。

1978年

年初,洪藏、丁達明、李欣等調回中國電影公司,擔任公司的領導職務,領導清查運動和業務工作。運動辦公室由胡健等負責。公司原領導人許里、薛磊、伊明等先後被免職。

(三月)

文化部電影局領導已計畫恢復中國電影資料館建制,並考慮未來資料館領導幹部的人選問題。

(四月)

洪藏向資料處負責人劉作述、孟廣鈞、張漢璽提出擬將資料處從新外大街遷出,與東郊628庫合在一處工作,劉、孟、張一致反對,因為那將無法全面開展資料工作,不利資料事業的發展。為了讓領導了解資料工作存在的問題,劉作述、戴光晰等去文化部向黃鎮部長反映問題,得到黃部長的支持。

劉作述遵照司徒慧敏副部長的意見,由戴光晰、陳孝模執筆,以資料處的名義,寫了建議參加國家電影資料館聯合會的報告,得到部、局領導的重視。

(五月)

23日中國新聞社拍攝的66部長短片,是經周恩來決定交資料館保存的。該社恢復工作後擬要回影片和素材,理應通過協調解決。當時,資料處和北京資料庫有關業務領導曾建議協商解決,建議由國庫保存供他們實用,或國庫保存素材,增印資料拷貝,均未被接收。本日,中影公司李欣電話通知北京資料庫井采將全部影片和素材退還該社。當時未辦理調出手續僅以借片通知就出庫了,當庫管人員催還影片時,對方說,我們是以借為名從未想還。繼此之後,一些省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也紛紛索退從封存拷貝中留選的資料拷貝。此事,劉作述當面請示黃鎮部長,黃部長說:“未經我的批准,資料片任何人不準動。”

15日電影局領導小組擬恢復該館建制,提出的王輝、龔漣負責籌備,上報文化部中共組,黃鎮在7月20日批示:同意。

28日文化部上報國務院,擬讓該館參加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

29日復函英國電影資料館,同意建立業務關係。

另,中影公司報文化部中共組:現有單拷貝外國資料片1463部。擬於10年內複製完畢。其中急搶救者57部。

(八月)

王輝到職,開始恢復中國電影資料館的籌備工作。

(十月)

11日王輝會見英中友協會員、英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佛朗西斯。

28日至11月12日應朝鮮映畫輸出入社、國家電影資料館邀請,我電影發行、資料代表團赴朝鮮訪問。代表團團長為趙偉,團員有張漢璽、許蔚文、白佐民。

代表團參觀了朝鮮國家電影資料館,互贈了資料影片拷貝,簽定了兩國電影資料工作協定書。

本月,龔漣到職,參加恢復中國電影資料館領導小組工作。另《電影年鑑》載: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器材公司恢復建制。

(十二月)

領導小組擬定該館方針任務和機構、人員編制,擬設館長1人,副館長2人,下設:政治處、行政辦公室、影片管理部、技術辦公室、編目研究室、聯絡部、西安庫、北京庫8個處級機構,各部(處、室)下設各組,全館人員編制為252人。

本年秋季,文化部部長黃鎮、副部長劉復之、司徒慧敏,在中影公司洪藏、王遐陪同下到北京電影資料庫視察並聽取意見。

黃鎮首先到影片庫了解情況,然後召開了座談會。他在了解片庫情況時,發現易燃片保存庫空著,並掌握了未放入影片的原因。當即問井採為何不將易燃片放回易燃片保存庫?井采答:因地震將易燃片遷入地庫,地震後因搞清查運動未能及時遷回。黃鎮當即批評說:“易燃片不存入易燃片保存庫極不安全。搞運動也不能不工作呀!限你十天將片子給放回原庫。”這是黃部長視察中解決的一大問題。

黃鎮主持的座談會,參加會的有劉復之、司徒慧敏、洪藏、王遐、井采、許厚力、邵功游等。會上,有人提出因戰備建了三線庫現代化戰爭沒有前後之分,因此,建議將西安電影資料庫撤銷,原底片等素材退回各製片廠。對此問題,邵功游執不同意見,他說:因戰備建庫是一個方面,還有防備各種自然災害的問題,國家珍貴的電影資料和電影檔案,如高度集中一處,萬一發生自然等災害,毀於一旦,那可是無法挽回的損失。再說,國家投入巨款基建資金已建成完好的西安庫,不去利用,輕易撤銷,是不對的。請領導上慎重處理這一問題。司徒副部長說,我們一定聽取你們資料工作意見後,再慎重處理。黃鎮部長視此情況,命中影公司派人前去西安庫了解是否應撤銷,然後再考慮。會後,中影公司派李欣前往西安庫了解是否撤銷問題。對此,西安庫的職工思想波動很大。隨後,西安庫張天琪來京向司徒副部長報告了不同意撤銷西安庫的理由。與此同時,邵功游以學習體會的名義執筆寫了不同意撤銷西安庫的理由,並經王輝閱後報文化部經文化部正、副部長最後決定:西安庫不予撤銷。

1979年

(三月)

1日由於資料影片被濫用,國務院發出緊急通知,重申嚴格執行國發(1977)168號檔案,該檔案批轉文化部《資料影片管理辦法》,望國務院各部委遵照執行。辦法規定:中共中央、國務院各部委、解放軍各總部軍兵種召開的會議,一律不提供資料片,違者文化部可以拒絕,並有權制止。(四月)

20日西安庫5號庫空調已改為自動控制,申請4號庫的空調也改為自動控制,館領導同意。(五月)

25日根據文化部電影局有關規定與檔案精神,制定了《中國電影資料館保存影片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的具體規定》(草案)報局,擬自1979年執行。

28日至6月4日以龔漣為團長、許厚力、何振淦為團員組成中國電影資料館代表團,出席在瑞士洛桑召開的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第35屆年會。

這是我國繼1955年羅光達、1956年王輝之後,率團參加該年會的第3此,也是該館恢復建制以後第一次。

這次年會接納該館為觀察員,一些友好人士建議該館明年申請轉為正式會員。這次年會的中心議題是:《先鋒派電影和獨立電影》。

會議期間結實了許多國家的同行,並就互換資料影片進行了頻繁的接觸,其中美國的包塞爾後來把16㎜的卓別林的影片寄給該館。

(六月)

5日龔漣、許厚力、何振淦一行3人,在出席國資聯第35屆年會之後,訪問瑞士電影資料館。該館藏有我國電影書刊和他們編印的我國1961——1962年的影片目錄。

6日至20日根據中南文化協定,以龔漣為團長、許厚力、何振淦為團員組成中國電影資料館代表團,訪問南斯拉夫電影資料館。該館重視電影書刊蒐集與保存,因而儲藏豐富並且比較完整。這次訪問達成交換資料影片的口頭協定,後該館以紀錄片《星火燎原》等交換了該館的《羅生門》、《喘息》等影片。

7日北京庫制定關於改進庫管理和實行崗位責任制的詳細辦法。

21日至7月5日根據中羅文化協定,以龔漣為團長,許厚才、何振淦為團員組成中國電影資料館代表團,訪問羅馬尼亞電影資料館。該館每年出版1本《電影年鑑》,並定期出版《電影資料手冊》等書刊。這次訪問與該館達成交換資料影片協定,該館以借翻底的方式,由該館自行印製拷貝,條件是為該館加印1個拷貝,後來該館寄來好多翻底。

本月,遵照文化部指示開展了清倉核資工作。

(七月)

17日該館洗片車間採用了丁基胺硼氫化物作反轉劑,解決了無素材黑白的複製問題。

27日為繁榮我國社會主義電影創作,經研究決定自7月起向各製片廠作資料影片巡迴映出。每月供片1部,年內提供了《出賣靈肉的人》、《人們要活下去》、《羅馬之站》、《蛇》、《綁架》、《囚徒》6部影片。

(八月)

白佐民、田雲漢出席全國檔案工作會議。白佐民在中直機關小組會上發言,向同行們介紹了該館情況,呼籲國家重視易燃片的專制工作。會後整成書面材料印發會議代表。會議以簡報報送中央,胡耀邦批示文化部、財政部、中宣部聯合落實搶救易燃片方案。

(九月)

27日文化部批准該館在院內(新外大街乙25號)建築簡易平方600㎡。

(十月)

29日文化部中共組決定伊明任副館長,井采任副館長兼北京庫主任。

本年,調整人員,調出9人,調入34人;建立編目研究部、對外聯絡、影片管理部、行政組、財務組、政工組和北京、西安兩庫。(注)

蒐集故事片54部、復映片4部、科教片192部、雙片合成7部。

完成了庫存台灣、香港影片目錄的編印工作,並與文研院合編了1949——1979中國藝術影片編目上下冊。

將北京庫多餘的易燃片拷貝188個處理給吉林、陝西等省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和電影學院。

召開了西安、北京兩個洗印車間複製技術經驗交流會。註:各部門的負責人是:

編目研究部劉作述、李澤奎

對外聯絡部許厚力、張漢璽

影片管理部井采(兼)、馬玉印

北京庫邵功游、陳貴恆、白佐民

西安庫王沛三、王天柱、(王沛三離休後,由杜成繼續接替,任副職)

行政組劉世經、王紹華

財務組郭熙康、趙嘉有

政工組許新元

以上部庫為處級編制,各組為科級編制。

本年,化工部化工學院專家沈力陽,在北京電影學院講授影片保存技術時,還闡述了影片資料保存的重要價值。他認為,中國保存的電影資料既是中國的寶貴文化財富,也是人類的寶貴文化財富。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工作人員,為這項事業做了大量工作。

1980年

(一月)

25日該館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商定,該廠每拍1部影片可由該館提供觀摩資料影片1部,僅限廠內放映。

(二月)

20日電影局第6次局務會議第15項決議決定由該館進一步明確方針任務,待擴大局務會議研究後報部。

(三月)

7日中共中央組織部批准王輝任該館黨委書記,龔漣任館長。

場館位置

地址:小西天樓牌內50米處北京市海淀區小西天文慧園路三號

乘車路線:公車-22、38、47、331、618、626、709、726、810、815、826、834、939路及運通104路均在小西天站下車,小西天牌樓內50處捷運-在積水潭站下車,向北走約300米路西,小西天牌樓內50米處。

北京城八區旅遊景點列表

地區名景點名
東城區 故宮 | 天安門廣場 | 雍和宮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安門城樓 | 毛澤東故居 | 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 隆福寺 | 國子監 | 中山公園 | 鐘鼓樓 | 文天祥祠 | 東堂 | 北京大學紅樓 | 勞動人民文化宮 | 淳親王府 |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 社稷壇 | 皇史宬 | 老舍紀念館 | 于謙祠 | 柳蔭公園 | 茅盾故居 | 肅親王府 | 青年湖公園 | 僧格林沁祠堂 | 孚郡王府 | 聖米厄爾教堂 | 宣仁廟 | 明城牆遺址 | 城東南角樓 | 柏林寺 | 凝和廟 | 東四清真寺 | 人民英雄紀念碑 | 天安門 | 太廟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中國革命博物館 | 中國美術館 | 毛主席紀念堂 | 文天祥祠 | 孔廟 | 正陽門 | 地壇 | 古觀象台 | 孫中山行館 | 國子監 | 金水橋 | 柏林寺 | 智化寺 | 普渡寺 | 鼓樓 | 鐘樓
西城區北海公園 | 北京動物園 | 恭王府花園 | 景山公園 | 什剎海 | 白塔寺 | 北京胡同游 | 北京天文館 | 明城牆遺址公園 | 白雲觀 | 廣化寺 | 宋慶齡故居 | 歷代帝王廟 | 梅蘭芳紀念館 | 郭沫若故居 | 月壇公園 | 廣濟寺 | 德勝門箭樓 | 阜景文化旅遊街 | 會賢堂 | 徐悲鴻紀念館 | 匯通祠 | 首都博物館 | 民族文化宮 | 魯迅故居
宣武區大觀園 | 法源寺 | 萬壽公園 | 陶然亭公園 | 北京古城建築博物館 | 報國寺 | 天寧寺 | 湖廣會館 | 宣武藝園 | 白雲觀 | 牛街清真寺 | 先農壇 | 松筠庵 | 法源寺 | 南堂 | 琉璃廠 | 梨園劇場 | 老舍茶館
崇文區天壇 | 北京自然博物館 |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 | 北京遊樂園 |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 | 永定門城樓 | 天壇體育場 | 百工博物館 | 珠市口教堂 | 龍潭湖公園 | 北京市琺瑯廠 | 龍潭西湖公園 | 金魚池社區 | 袁崇煥祠 | 南崗子天主教堂 | 正陽門箭樓 | 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 | 燕墩 | 花市清真寺 | 陽平會館戲樓 | 天橋樂茶園
朝陽區北京歡樂谷 | 蟹島 | 朝陽公園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 北京工體富國海底世界 | 中國紫檀博物館 | 北京民俗博物館 | 中國科學技術館 | 中國電影博物館 | 摩銳水世界 | 團結湖公園 | 北京中華民族園 | 興隆公園 | 金盞鬱金香花園 | 朝來森林公園 | 日壇 | 四得公園 | 北京朝來農藝園 | 平房天主教堂 | 紅領巾公園 | 東都樂園 | 麗都花鳥園 | 北旭野生動物樂園 | 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 萬子營清真寺 | 北京市卡通藝術博物館 | 東壩觀光果園 | 個園 | 中國現代文學館 | 紅軍公園 | 小紅門清真寺 | 南下坡清真寺 | 常營清真寺 | 康營清真寺 | 八里莊清真寺 | 通勝卉芳農業科技園 | 鎮海寺公園 | 西會清真寺 | 西黃寺 | 中國農業展覽館
海淀區香山公園 | 頤和園 | 中華世紀壇 | 圓明園遺址公園 | 北京植物園 | 鳳凰嶺自然風景區 | 北京海洋館 | 玉淵潭公園 | 中國電影資料館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太平洋海底世界 | 北京藝術博物館 | 百望山森林公園 | 陽台山自然風景區 | 北京電影旅遊城 | 中央廣播電視塔 | 大覺寺 | 紫竹院公園 |鷲峰森林公園 |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 翠湖水鄉旅遊區 | 北京航空館 |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 錦繡大地農業觀光 | 團城演武廳 | 中國郵電博物館 |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 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 | 李大釗烈士陵園 | 臥佛寺 | 七王墳 | 三一八烈士墓 | 大慧寺 | 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塔 | 松堂 | 首都體育館 | 真覺寺 | 高梁橋 |埃德加·斯諾墓 | 紫竹院 | 景泰陵 | 黑龍潭 | 薊門煙樹碑 | 慈壽寺塔 | 碧雲寺 | 櫻桃溝 | 摩訶庵 | 魏太和造像
豐臺區世界花卉大觀園 | 北京世界公園 | 北宮森林公園 | 盧溝橋 | 北京青龍湖公園 | 蓮花池公園 | 鷹山森林公園 | 北京南宮溫泉垂釣中心 | 南宮旅遊景區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 中華航天博物館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 | 遼金城垣博物館 |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 萬芳亭公園 | 南宮溫泉 | 北京萬龍八億滑雪場 | 長辛店二七革命遺址 | 宛平城 | 金土城遺址 | 鎮崗塔
石景山區石景山遊樂園 | 西山八大處公園 | 北京射擊場 |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 北京亞洲電視城 | 北京古城公園 | 承恩寺 | 八角公園 | 皇姑寺 |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 法海寺 | 四海公園 | 希望公園 | 慈善寺 | 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