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於1991年由縣政府正式批准建制,性質為社會科學類地誌性綜合博物館。自建制後至2002年底,館舍一直占用的是由北京東城區美術館后街路西遷建於密雲的、實施異地保護的清代大公主府,占地33畝,總建築面積2345平方米。2002年,新建了密雲博物館新館大樓,2003年1月,密雲博物館新館正式向社會開放。

基本信息

建館歷史

(圖)密雲博物館密雲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於1991年由縣政府正式批准建制,性質為社會科學類地誌性綜合博物館。

自建制後至2002年底,館舍一直占用的是由北京東城區美術館后街路西遷建於密雲的、實施異地保護的清代大公主府,占地33畝,總建築面積2345平方米。

2002年,縣委、縣政府在大力實施生態精品衛星城建設的同時,為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功能,投資在西門外大街2號新建了密雲博物館新館大樓,新館大樓外觀為圓柱形,室內分上下兩層共設兩個展廳,展廳總面積800平方米。2003年1月,密雲博物館新館正式向社會開放。

目前在密雲博物館新館內共舉辦《密雲歷史文化陳列》、《杵臼文化陳列》、《劉禎祥捐獻文物陳列》三個展陳。

老館

(圖)密雲博物館密雲博物館

密雲縣博物館老館位於北京風景秀麗的密雲縣郊野公園內,為社會科學類地誌性綜合博物館。館舍為原清代大公主府的建築。

大公主府原為康熙二十四親王允王府,同治十三年賜榮壽公主,稱“大公主府”, 1985年遷往密雲縣,1988年恢復主體建築並辦展覽。 博物館總占地面積2.1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整體建築仍是王府式格局,分正、西兩路,共130餘間殿堂。正路五進院落,西路為四進院落,均為灰布筒瓦頂,布局嚴謹,氣勢雄偉,是一處規模較大的古代建築群。

新館建設

(圖)密雲博物館密雲博物館

總投資1400萬元,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的京郊最大博物館--密雲博物館新館於2003年1月3日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

密雲縣博物館新館是密雲精品衛星城建設的一部分,它位於密雲城西的黃金位置,為圓形和弧形設計,展覽樓為圓形兩層,辦公區為六層高的弧形樓。工程與2001年8月開工,2000年10月完工,從此密雲有了高標準專用的展覽館。

伴隨著新館的開館,密雲縣文化委員會和縣文物管理所在館內舉辦了“密雲歷史文化展”、“劉禎祥捐獻文物展”、“杵臼文化展”、“今日密雲展”等四大展覽,以豐富人們的春節文化生活,密雲歷史文化展分為史前文化、夏商周戰國、秦漢、隨塘、宋遼金、元代、明清七個部分,展出文物200多件,照片30多幅。

(圖)更新世晚期牛角化石更新世晚期牛角化石

其中密雲菜家窪村出土的更新世晚期,長2米的原始野牛角化石,是華北地區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堪稱無價之寶。另外還有李各莊村出土的同時期的原始象牙化石。

劉禎祥同志是密雲縣政協委員也是著名私營企業家和文物愛好者,近年來他自己出資徵集了很多民間散落文物,原打算辦一家私營博物館,在密雲博物館開館之際,他將自己徵集的353件文物無償獻給博物館,為了弘揚劉禎祥同志這種精神,新館內專門布置了“劉禎祥捐獻文物展”,精選39件文物展出;“杵臼文化展”展出各民族使用的杵臼66件;“今日密雲展”共展出照片280幅,分城市新貌、保水富民、經濟騰飛、科教發展、文化。

博物館新館的開館增加了密雲的文化底蘊,為密雲爭創全國文明縣增添了靚麗的一筆。

藏品

目前在密雲博物館新館內共舉辦《密雲歷史文化陳列》、《杵臼文化陳列》、《劉禎祥捐獻文物陳列》三個展陳。

在“密雲歷史文物展”中選用了古建、遺址、墓葬及各歷史時期的多種器物等圖片300餘幅,充分展現了密雲的歷史發展過程和祖先的智慧與文明。展覽按歷史朝代共分原始社會、商周戰國、秦漢、隋唐、宋遼金、元明清、明代長城七個部分布展面積80平方米。在展出的300餘件實物中石器化石類40件、各代陶器60件、各代瓷器60件、青銅器10件、鐵器30件、各代古錢幣100餘件。同時展出了黑陶乳鬲、先秦火鍋、內府梅瓶、影青玉壺春、唐三彩、遼三彩等珍貴實物,參觀者可大飽眼福。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綠為基本釉色,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艷,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過焙燒,便形成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綠三色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塗上的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斑駁淋漓、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唐三彩的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唐三彩用於隨葬,做為明器,因為它的胎質鬆脆,防水性能差,實用性遠不如當時已經出現的青瓷和白瓷。

遼三彩

遼三彩遼代生產的低溫彩色釉陶製品。受唐三彩影響,遼代也燒這類品種。遼三彩多用黃、綠、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長盤、雞冠壺、筒式瓶等,富有契丹民族的風格。其中赤峰缸瓦窯燒造量相對大一些,所燒三彩釉陶器胎質細軟,呈淡紅色,釉色嬌艷光潔,可與唐三彩媲美。裝飾手法有印花、劃花兩種,大凡盤、碟採用陽文印花,琢器採用劃花。與唐三彩的區別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遼三彩中無藍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

參觀須知

(圖)密雲博物館密雲博物館

地 點:密雲縣西門外大街2號

乘車:東直門乘980路密雲果園小區站下

電 話: 6908 8441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周末、法定節假日閉館

夏季:8:00—11:30 14:30—18:00

冬季:8:00—11:30 13:30—17:00

門票休憩:免票

預計參觀用時:1小時

北京地區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博物館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文化休閒娛樂功能,2008年3月28日第一批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創建、提升博物館詞條質量顯得至為重要。
首都博物館
北京警察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慈悲庵
定陵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國家動物博物館
海淀區博物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天文館
北京戲曲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麋鹿苑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鐵路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蠟像館
大覺寺
曹雪芹紀念館
法海寺
恭王府
觀復博物館
郭沫若紀念館
歷代帝王廟
老舍紀念館
老甲藝術館
李大釗故居
首都博物館
坦克博物館
通州區博物館
團城演武廳
徐悲鴻紀念館
西瓜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正陽門
中國美術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延慶博物館
炎黃藝術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
中國電影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
國際友誼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中華民族園
遼金城垣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通州區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北京文博交流館
北京百工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坦克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航空館
皇城藝術館
金台藝術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晉商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老爺車博物館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昌平區博物館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卡通藝術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李大釗烈士陵園
毛主席紀念堂
梅蘭芳紀念館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茅盾故居
中國長城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攝影博物館
詹天佑紀念館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圓明園展覽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印刷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中國醫史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郭守敬紀念館[北京]
中山紀念堂[北京]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北京勵志堂科舉扁額博物館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胡同張老北京民間藝術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
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