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美術館

廈門美術館

新的廈門市美術館在2006年底試開館、2007年3月16日正式開館,先後主辦了“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美術精品展”、“廈門美術書法作品大展”、“06中國畫展”、“俄羅斯攝影展”等50多個展覽。廈門市美術館在堅持本館發展兩岸藝術特色的同時,努力為廣大的市民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

基本信息

硬體建設

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廈門市美術館硬體設施的投入,把原廈門市工程廠11萬多平方米的廠房改造成為一座現代藝術中心,美術館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擁有兩萬平方米,展廳6個、館藏庫房、畫室、研究室等配套設施齊全,展廳有1萬平方米,其主展廳有4000平方米,高度達到10米,是目前國內最高、最大的展覽廳。具有很強現代感的廈門市美術館,成為這個城市的標誌性文化藝術的視窗,海濱城市的一張嶄新名片。新的廈門市美術館在2006年底試開館、2007年3月16日正式開館,先後主辦了“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美術精品展”、“廈門美術書法作品大展”、“06中國畫展”、“俄羅斯攝影展”等50多個展覽。廈門市美術館在堅持本館發展兩岸藝術特色的同時,努力為廣大的市民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在“五一”黃金周期間,美術館同時舉辦了7個大型的展覽,全部免費對外開放,數萬市民流連忘返,同時召開了作品研討會、學術講座等,其中方成幽默漫畫展和講座在廈門產生轟動性的影響。台灣東海大學教授李貞惠女士關於台灣本土繪畫的學術講座也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好評。

展出活動

“時代·鄉土·農民——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由中國美術館和廈門文化局主辦,廈門市美術館承辦,展出的是從1930年至2006年近一個世紀以來,我國幾代藝術家創作的各時代農村農民為題材的美術作品。其中油畫67件,中國畫27件,版畫26件,共120件精品佳作,羅立中的《父親》油畫,齊白石的《牧童》中國畫,力群的《飲》版畫等“國寶級”作品均在展覽之列。

美術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在積累國家文化財富、傳承展示優秀民族文化方面擔負著重大的任務。廈門市美術館注重美術作品的收藏。漆畫是福建廈門美術的特色,廈門市美術館對全國第一、二屆漆畫展獲獎作品整體收藏,並將對未來的每屆漆畫展都納入收藏計畫,使之成為全國漆畫的收藏中心。廈門市美術館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工作,有關美術館和美術學科的專業學術論文在國家級藝術報刊上發表,其中有《當代美術館教育》、《弘揚悲鴻精神,加快我國美術館事業發展》、《走出社會中國畫教學的誤區》等,這些專業學術研究的成果對於廈門美術館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眾教育,廣受好評。在國家政府對公共文化事業的大力推進之下,為創建和諧社會,發揮美術館的公眾文化服務功能,廈門市美術館積極開展各種教育活動,為廣大的民眾提供豐富的文化藝術學習資源。在美術館教育方面,一是全國社會美術等級考核廈門考區成績顯著,受到了中國文聯和文化部中國藝科所的表彰嘉獎。二是十分注重美術教育推廣活動,舉辦了書、畫及少兒美術培訓班等一系列的教輔活動。

中國著名美術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