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熱病

黑熱病

黑熱病(Kala—azar)又稱內臟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是杜氏利什曼原蟲(黑熱病原蟲)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傳染病。過去流行於長江以北地區。傳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癩皮狗),通過白蛉傳播。每年5~8月為白蛉活動季節,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時,原蟲便進入白蛉體內,發育繁殖成鞭毛體,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體時,將鞭毛體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蟲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結中。黑熱病曾流行於中國長江以北的省(市)、自治區。自1958年以後,主要流行區(華北、華東)已基本消滅此病。

基本信息

概述

黑熱病黑熱病病毒

黑熱病又名內臟利什曼病(visceralleishmaniasis)在世界上分布甚廣,包括歐洲地中海地區;北非和中非;中東、中亞、西亞以及印度次大陸以及美洲。

起病緩慢,發病無明顯季節性,10歲以內兒童多見,男性較女性多見,農村較城市多發。

黑熱病曾流行於中國長江以北的省(市)、自治區。自1958年以後,主要流行區(華北、華東)已基本消滅此病。

調查顯示,從2005年開始,在西部六省(新疆、甘肅、內蒙、陝西、山西和四川)呈散發態勢,每年新發生的病例數在400例左右,其中新疆、甘肅和四川三省新發病例占全國新發病例的90%以上。該病是中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

黑熱病是對人體危害嚴重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TDR(1989)全球患病人數在1千2百萬以上,每年有四百萬新感染病例出現;1998年死於本病的人數為4.2萬人。

流行病學

傳染源

病人、病犬以及某些野生動物為主要傳染源。皖北和豫東以北平原地區以患者為主;西北高原山區以病犬為主

傳播途徑

中華白蛉是中國黑熱病主要傳播媒介,主要通過白蛉叮咬傳播,偶可經破損皮膚和黏膜、胎盤或輸血傳播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後持久免疫力,健康人也可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免疫性。

流行情況

(1)人源型:主要見於平原地區,以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居多,成人亦不省見。

(2)犬源型:主要見於丘陵山區,大多見於10歲以下的兒童。

(3)自然疫源型:見於新疆、內蒙古某些荒漠地區,以2歲以內的嬰兒多見。

發病機理

當受染白蛉叮咬人時,將前鞭毛體注入皮下組織,少部分被中性粒細胞破壞,大部被網狀內皮系統的巨噬細胞所吞噬並在其繁殖、增生、隨血液流至全身,破壞巨噬細胞,又被其它單核一巨噬細胞所吞噬,導致機休單核巨噬細胞大量增生,以肝、脾、骨髓、淋巴結的損害為主。

病理改變

黑熱病黑熱病
脾腫大最為突出,脾髓質多為含有利什曼原蟲的網狀內皮細胞所取代,馬氏小體因受壓而萎縮。肝內枯否氏細胞增生並含大量利什曼體。除上述器官組織外,朵氏利什曼原蟲也可見於胸腔積液,前列腺液,扁桃腺,口、鼻、眼分泌物,以及糞尿中;這些部位和組織液雖可找見利什曼原蟲,但無重要流行病學意義。

臨床表現

潛伏期

長短不一,平均3~6月(10日至9年)

早期

發熱為主要症狀,起病緩慢,症狀輕而不典型,長期不規則發熱,約1/2~1/3病例呈雙峰熱型,即一日內有二次體溫升高(升降幅度超過1℃)其它熱型可類似傷寒結核瘧疾或波浪型(即布魯氏桿菌病)。

發熱早期多持續3~5周后消退,數周后可再度升高,如此復發與間歇相交替,可持續一年以上。發熱時可伴畏寒、盜汗食欲不振、乏力、頭昏等症狀,發熱雖持續較久,但仍能堅持一般勞動,是其特徵。

中期

病後3~6月典型症狀逐漸明顯,長期不規則發熱,乏力、納差、消瘦和咳嗽等。可因貧血出血心悸、氣短及貧血貌,重症可出現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因血小板減少等因素可有鼻衄、牙齦出血等出血傾向。

脾臟呈進行性腫大,自2~3病周即可觸及,質地柔軟,以後隨病期延長脾腫逐漸明顯且變硬,半年可平臍,年余可達盆腔,若脾內栓寒或出血,則可引起脾區疼痛和壓痛,有時可聞及摩擦音。肝臟腫大稍晚,較脾腫輕,偶見黃疸和腹水,淋巴結呈輕、中度腫大,無明顯壓痛。

晚期

晚期患者(發病1~2年後)可因長期發熱營養不良,極度消瘦,致使患兒發育障礙。病情加重後皮膚有色素沉著,偶至肝硬化。亦可因脾功亢進,抵抗力降低,常並發肺炎粒細胞缺乏症敗血症等。此外,尚有皮膚型和淋巴結型黑熱病等,均可於病變部位找到利杜體。

併發症

1、繼發細菌性感染:易並發肺部炎症、細菌性痢疾、齒齦潰爛、走馬疳等。

2、急性粒細胞缺乏症:表現為高熱、極度衰竭、口咽部潰瘍、壞死、局部淋馬結腫脹以及外周血象中粒細胞顯著減少,甚至消失。

診斷

診斷依據

1、流行病學資料:

流行區居住或逗留史,是否為白蛉活動季節。

2、臨床表現:起病緩慢,長期,反覆不規則發熱,進行性脾腫、貧血、消瘦、白細胞減少等,而全身中毒症狀相對較輕。

3、實驗室檢查:

(1)全血細胞減少,白細胞多在1.5~3.0×108/L間,甚至中性粒細胞缺乏;貧血呈中度,血小板減少。

(2)血漿球蛋白顯著增高,球蛋白沉澱試驗(水試驗)、醛凝試驗、銻劑試驗多呈陽性;白蛋白減少,A/G可倒置。

(3)血清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陽性有助診斷、骨髓、淋巴結或脾、肝組織穿針塗片,找到利杜體或穿刺物培養查見前鞭毛體可確診。

(4)治療性診斷:可用葡萄糖酸銻鈉試驗治療,若療效顯著有助於本病診斷。

鑑別診斷

本病套用結核病、傷寒、瘧疾、布魯氏桿菌病、白血症、惡性組織細胞病何杰金病、慢性血吸蟲病及其它病因所致肝硬化、惡急性細菌性心骨膜炎等疾病鑑別。

治療

一般對症治療:體息與營養,以及針對併發症給予輸血或輸注粒細胞、抗感染等。

病原治療:首選葡萄糖酸銻鈉,總劑量成人<90~130mg/kg,兒童150~200mg/kg,分6次,每日1次,靜脈或肌肉注射。療效迅速而顯著,副作用少。病情重危或有心肝疾患者慎用或改用三周療法。對銻劑無效或禁忌者可選下列非銻劑藥物:

(1)戊烷脒(pentamidine):劑量為4mg/kg/次,新鮮配製成10%溶液肌肉注射,每日或間日1次,10~15次為一療程。治癒率70%左右。

(2)二性黴素B:銻劑和戊烷脒療效不佳時可加用,每日劑量自0.1mg/kg開始,逐漸遞增至1.0mg/kg,或間日靜脈緩滴,總劑量成人為2.0.本品對腎臟等臟器毒性大,宜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若出現蛋白尿即應停藥。

脾切除。巨脾或伴脾功亢進,或多種治療無效時應考慮脾切除。術後再給予病原治療,治療1年後無復發者視為治癒。

患者經特效藥物治療後,痊癒率較高,一般不會再次感染,可獲得終生免疫。

預防

1、治療病人、控制病犬。對病犬進行捕殺。但對丘陵山區犬類的管理確有一定困難,需尋找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2、滅蛉、防蛉。在平原地區採用殺蟲劑室內和畜舍滯留噴灑殺滅中華白蛉。在山區、丘陵及荒漠地區對野棲型或偏野棲型白蛉,採取防蛉、驅蛉措施,以減少或避免白蛉的叮刺。

3、至於自然疫源型流行區的疫源地分布和保蟲宿主等問題仍有待查清,其防治對策也需研究。

常見疾病

疾病的存在,是從痛苦和不適等自覺症狀開始的。疾病,有如健康一樣,從不同角度考查可以給出不同的定義。最常套用的定義是"對人體正常形態與功能的偏離。現代醫學對人體的各種生物參數(包括智慧型)都進行了測量,其數值大體上服從統計學中的常態分布規律,即可以計算出一個均值和95%健康個體的所在範圍。

中國國家法定傳染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