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熱病後皮膚利什曼疹

起病半年後,病人皮膚顏色增深(故有黑熱病之稱),明顯消瘦,鼻和齒齦出血,貧血,肝脾進行性腫大。 本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黑熱病,比較少見。 皮膚黑熱病病人的血白細胞數常增加,嗜酸性粒細胞也增多,與黑熱病不同。

內臟利什曼症狀(黑熱病)

皮膚型黑熱病常見於蘇丹印度,我國也有,有時與內臟病變同時存在,多在內臟病變消失後許多年才發生,故又稱為黑熱病後皮膚利什曼疹(postkala-azarleishmanoid)。

黑熱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蟲引起的、由白蛉叮咬傳播的寄生蟲病,傳染源是病人和病犬(癩皮狗)。

致病

利什曼原蟲存在於病人的單核-巨噬細胞(網狀內皮細胞)內,脾臟最富有這種細胞,其次為肝臟、骨髓,淋巴結等。脾臟進行性增大。質地變硬,伴有脾功能亢進,血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普遍減少,病人抵抗力減弱,易得其他感染,並有貧血和出血頓向等。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多數在3~5個月內,起病大多緩慢。早期主要症狀是發熱,伴畏寒、出汗、食欲不振。乏力等。約1/3病人24小時內體溫可有2次升高(雙峰熱)。起病半年後,病人皮膚顏色增深(故有黑熱病之稱),明顯消瘦,鼻和齒齦出血,貧血,肝脾進行性腫大。在病程中,病情案有間歇和復發,在間歇期症狀減輕甚至消失,肝脾也可縮小,間歇期長短不一,患病癒久、間歇期愈短,最後轉為無間歇,疾病持續存在,患者的血細胞全部減少。

診斷

進行骨髓、脾臟或淋巴穿刺作塗片檢查找到原蟲,即可確診。

治療

葡萄糖酸銻鈉或戊烷眯對本病有特效。如經特效藥物治療無效而脾臟高度腫大且有脾功能亢進者,可考慮脾臟切除,術後再給予藥物治療,常可奏效。

流行

本病曾流行於長江以北的16個省、市、自治區的廣大農村,在積極開展滅蛉與普洽相結合的防治工作後,本病在我國已基本消滅。近幾年,僅在西北地區尚有少數病例報告,這些病人絕大多數散發於荒漠和山丘地區。

附:皮膚黑熱病

本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黑熱病,比較少見。男性多於女性。約一半的病人皮膚損害出現於黑熱病過程中;另有40%過去有黑熱病病史,早經銻劑治療恢復健康,在5~15年後發生皮膚損害,即所謂黑熱病後皮膚利什曼疹;其餘10%是既無內臟感染又無黑熱病病史的原發性病人。皮膚損害可是給節型或退色斑型,以前者較為多見。皮損多見於頭和頸部,也可累及全身。皮損處都可找到病原蟲。
皮膚黑熱病病人的血白細胞數常增加,嗜酸性粒細胞也增多,與黑熱病不同。本病的治療一般首選戊烷脒,銻劑的療效較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