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燜春筍

油燜春筍

“油燜春筍”是一道漢族傳統風味菜餚,屬浙菜系。它選用清明前後出土的嫩春筍,以重油、重糖烹製而成,色澤紅亮,鮮嫩爽口,鮮鹹而帶甜味,百吃不厭。1956年被浙江省認定為36種杭州名菜之一。2012年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自然的饋贈》系列美食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油燜春筍 油燜春筍

類別:杭州菜 滋陰食譜 祛痰食譜 便秘食譜

工藝:燜

口味:鹹甜味

食用:中餐|晚餐

主料:春筍500克

配料:

調料:味素2克 花椒5克 香油15克 白砂糖15克 菜籽油30克 醬油30克

菜式文化

油燜春筍 油燜春筍

1. 竹筍是浙江的一大特產,特別是浙西山區一帶,竹林似海,如安吉、莫乾山、西天目都是著名的竹筍產區。春夏之交盛產春筍,夏秋時節鞭筍上市,十月以後冬筍大量湧現,故有“四時不乏筍味”的稱譽。竹筍在浙江飲食業中,占有重要位置,各種葷菜亦加筍為配料,可謂無日不筍,無食不筍;

2.“油燜春筍”是一道杭州的傳統風味菜。它選用清明前後出土的嫩春筍,以重油、重糖烹製而成,色澤紅亮,鮮嫩爽口,鮮鹹而帶甜味,百吃不厭。1956 年被浙江省認定為36 種杭州名菜之一。

做法

油燜春筍的多種做法

油燜春筍油燜春筍

油燜春筍是杭州傳統名菜,此菜營養豐富,鹹鮮適口,大家不妨做來嘗一嘗。油燜春筍的做法也有很多種,每種做法都各有特色。如果你想知道油燜春筍怎么做最合胃口,就接著往下看吧。下面我就把油燜春筍的幾種不同做法介紹如下,供朋友們作為參考。希望大家都能做出美味可口的油燜春筍。
油燜春筍一:春筍,青椒,生抽,白糖,香油,雞粉,鹽少許。春筍洗淨,去皮,筍肉切細條。如果用袋裝的就方便多了,直接切條即可;青椒洗淨切成與春筍大小一致的細條。將切好的春筍在沸水中焯一下取出。炒鍋倒油燒熱,放入春筍翻炒,加生抽,白糖,開水,旺火燒開,小火燜10分鐘,待湯汁稠乾時,下入青椒大火翻炒,加少許鹽,炒勻,出鍋前淋入香油即可。
油燜春筍二:春筍200克,醬油25克,白砂糖20克,味素15克,鹽5克,植物油50克。將春筍切成5厘米長的條,把油鍋燒至七成熱,將春筍倒入拉油至春筍水分基本收乾後倒出。鍋留底油燒熱倒入春筍,再加老抽,糖,味素和適量水,用小火燜燒至水分基本收乾後,淋些明油裝盤即可。
油燜春筍三:醬油75毫升,芝麻油15毫升,生淨筍肉500克,白糖25克,花椒10粒,味素1.5克,色拉油75毫升。將筍肉洗淨,對剖開,用刀拍松,切成五厘米長的段。將炒鍋置中火上燒熱,下色拉油至130度左右時,放入花椒,炸香後撈出,將春筍入鍋煸炒至色呈微黃時,即加入醬油、白糖和水100毫升,用小火燒五分鐘,待湯汁收濃時,放入味素,淋上芝麻油即成。
油燜春筍四:春筍500克,花椒10粒,糖、醬油、香油各適量。將筍肉洗淨,對剖開,用刀拍松,切成1.5寸長的段。燒熱鍋,下油至五成熟時,放入花椒粒炸香後撈去,將春筍段入鍋煸炒至色呈微黃時,加入醬油、糖和適量水,用大火煮滾,改用小火烤5分鐘,待湯汁收濃時,放入味素,淋上香油即可。
油燜春筍五:

油燜春筍油燜春筍

主料:春筍
輔料:老抽、糖、生抽或鮮貝露醬油、雞精、鹽
1.春筍洗淨用刀拍扁切條,再切段
2.鍋里多放些燒熱後,放入春筍大火翻炒;
3.炒至七八分熟後調入一點點老抽,一湯勺糖;
4.再倒入適量鮮貝露增鮮;
5.嘗嘗鹹淡,不夠鹹再加少許鹽調味;
6.最後撒少許雞精炒熟即可。
提醒:燒筍時要加開水,如果加冷水,會使筍表面收縮,有損口感。油燜春筍這道菜不必搭配任何食材,以名影響春筍特有的鮮美味道。

食材準備

主料:春筍500克
調料:味素2克花椒5克香油15克 白砂糖15克菜籽油30克醬油30克

製作步驟

油燜春筍油燜春筍

1.將筍洗淨,對剖開,用刀拍松,切成5厘米長的段;
2.炒鍋置中火,下入熟菜油,燒至五成熱,投入花椒,炸焦撈出;
3.隨即將春筍下鍋煸炒2分鐘,加入醬油、白糖和清水100毫升,改用小火燜燒5分鐘;
4.見湯汁稠濃,放入味素,淋上香油即成。

注意事項

1.選用杭州近郊清明節前出土的嫩筍,筍老不易入味,口感差;
2.燜制時,湯水與調料宜一次加足,水量不宜過多,調料比例適當,口味鹹甜適宜;
3.旺火燒沸,中小火收濃汁湯,使之入味;
4.此菜用重油、重糖烹製。

營養分析

竹筍,別名筍,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竹原產中國,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種的地下莖入土較深,竹鞭和筍芽借土層保護,冬季不易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春季。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是人們喜歡的佳肴之一。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所以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春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食用指南

營養成分

熱量(625.45千卡);
蛋白質(12.22克);
脂肪(50.20克)·;
碳水化合物(36.68克);
葉酸(7.50微克);
膳食纖維(5.65克);
維生素A(10.00微克);
胡蘿蔔素(60.00微克);

油燜春筍油燜春筍

硫胺素(0.12毫克);
核黃素(0.11毫克);
尼克酸(1.27毫克);
維生素C(10.00毫克);
維生素E(38.48毫克);
鈣(58.10毫克);
磷(129.20毫克);
(687.80毫克);
鈉(4643.73毫克);
鎂(58.25毫克);
鐵(8.70毫克);
鋅(1.63毫克);
硒(1.86微克);
銅(0.43毫克);
錳(2.11毫克);

宜食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忌食人群

油燜春筍油燜春筍

過敏體質的人過量食用會影響健康,其中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應忌食;15歲以前兒童尤應注意不宜多吃;脾胃虛弱者或婦女產後以及因吃筍會誘發、復發哮喘的人不宜吃筍;春筍中難溶性草酸鈣含量較多,所以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另外年老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虛腸滑者不宜多食春筍。

著名八大菜系

簡介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餚之特色也各有千秋。雖民間關於菜系之首的爭論頗多,但多為義氣之言,並無從考籍。
川菜雞絲米粉 | 芪蒸鵪鶉 | 香酥鴨 | 生爆鹽煎肉| 椒鹽蹄膀 | 乾煸鱔背 | 冬菜肉末 | 釀青椒 | 烤扁擔肉 | 一品豆腐湯 | 金錢口蘑湯 | 乾燒魚翅 | 炒雞什件 | 醋溜黃瓜 | 酸辣海參 | 醬爆鴨塊 | 紅燒豬蹄 | 麻辣豆腐 | 麻婆豆腐 | 水晶南瓜 | 辣白菜 | 泡菜炒肉末 | 川西肉豆腐 | 白果燒雞 | 辣子雞丁 | 龍眼甜燒白 | 白果燒雞 | 吉利大蝦 | 軟炸蝦糕 | 糖醋雞圓 | 荷葉蒸肉 | 網油魚包 | 芝麻兔 | 參杞羊頭 | 夾沙肉 | 連鍋湯 | 燉雞汁 | 東坡肘子 | 玻璃魷魚 | 酸辣海參 | 開水白菜 | 杏仁銀肺湯 | 口袋豆腐 | 芝麻肉絲 | 桃酥雞糕 | 金錢芝麻蝦 | 酸菜魚 | 參蒸鱔段 | 香酥山藥 | 豆渣豬頭 | 鹽煎肉 | 紅燒捲筒雞 | 乾煸肉絲 | 栗子白菜 | 砂鍋魷魚 | 三絲魚翅 | 夫妻肺片 | 芹黃燒魚條
魯菜糖醋魚 | 鍋燒肘子 | 蔥爆羊肉 | 蔥扒海參 | 鍋塌豆腐 | 紅燒海螺 | 炸蠣黃 | 香酥狗肉 | 五香熏驢肉 | 蘿蔔絲燉活蟹 | 脆炸裡脊卷 | 糖醋蝦丸 | 氽鮮貝丸子 | 水燜雞蛋 | 焦熘丸子 | 糖醋活海參 | 濃汁活鮑魚 | 雪花核桃泥 | 李神仙烤 | 清氽蠣子 | 火夾槽青魚 | 瓤蜜浸枇杷 | 扒翠珠活鮑 | 拖蒸偏口魚 | 油潑原殼螺
粵菜烏骨雞歸黃湯 | 白切雞 | 醬油雞 | 燒鵝 | 雙皮奶 | 三蛇龍虎會 | 蚝皇鳳爪 | 麒麟鱸魚 | 炸子雞 | 什錦冬瓜帽 | 炊太極蝦 | 海棠冬菇 | 冬瓜薏米煲鴨 | 鹽焗雞 | 玻璃白菜 | 蒜仔瑤柱豆苗 | 芙蓉煎滑蛋 | 叉燒肉 | 越秀雞 | 椰盅海皇 | 竹笙鴛鴦卷 | 白灼響螺片 | 沙嗲醬芥蘭 | 鐵板澆汁魚 | 椒鹽蝦
徽菜掌上明珠 | 瓤豆腐 | 清燉馬蹄鱉 | 雞茸燴蛤士蟆 | 茶葉熏雞 | 符離集燒雞 | 石耳燉雞 | 夾心蝦糕 | 玉兔海參 | 鳳尾蝦排 | 花菇田雞 | 八公山豆腐 | 蝦燕巢鳳尾 | 天下第一菜| 砂鍋豆腐 | 爆烏花 | 三絲燕菜 | 蟹粉獅子頭 | 全家富 | 問政山筍 | 朱洪武豆腐 | 葡萄魚 | 什錦肉丁
湘菜剁椒魚頭 | 花生紅棗雞 | 首烏麻地瘦肉湯 | 杜仲骨碎瘦肉湯 | 肉蓉鹿茸雞湯 | 五彩鮮貝 | 麵包雞排 | 尖椒炒臘肉 | 棕葉香雞翅 | 老薑雞 | 紅椒釀肉 | 麻辣田雞腿 |酸辣狗肉 | 麻仁香酥鴨 | 馬蹄白果蛋花湯 | 菊花青魚 | 火腿炒茄瓜 | 柴把魚 | 紅燒龜肉 | 東安子雞 | 好絲百葉 | 魚翅雞羹 | 富貴火腿 | 鳳尾腰花 | 生熏大黃魚 | 糖熘土豆丸 | 冰糖蓮子 | 冬菇藕夾 | 麻香酥鴨 | 麻辣仔雞 | 板栗燒雞 | 酸辣雞丁
浙菜糖醋魚 | 南瓜蒸肉 | 鹹蛋黃炒南瓜 | 西湖醋魚 | 叫花雞 | 水晶南瓜 | 東坡肉 | 龍井蝦仁 | 香菇炒青菜 | 楊梅肉丸 | 拌海蜇皮 | 紹興雞 | 雪菜豆皮 | 魚香茄條 | 糖醋小排 | 荷葉粉蒸肉 | 酥魚 | 杭州醬鴨 | 走油肉 | 菜遠牛肉 | 熬黃花魚 | 油燜春筍
閩菜拉糟魚塊 | 銀杏芋泥 | 葷羅漢 | 魚腩煲 | 龍鬚燕丸 | 七星丸 | 油條西舌 | 香油石鱗 | 芝麻豆腐 | 干貝水晶雞 | 銀耳川鴨 | 蔥爆肉絲 | 醉排骨 | 蟶溜奇 | 爆糟排骨 | 白炒響螺 | 西瓜盅 | 白拌黃螺 | 菜包
蘇菜紅燒牛肉 | 紅燒排骨 | 紅燒圈子 | 紅燒獅子頭 | 紅燒丸子 | 紅燒魚 | 紅松嫩雞 | 滑炒蝦仁 | 雞飯煲 | 雞絲炒麵 | 家常黃魚 | 醬豬肉 | 椒鹽八寶雞 | 菊花對蟹 | 烤櫻桃 | 扣三絲湯 | 栗子百果羹 | 龍穿鳳翼湯 | 龍鳳酸辣湯 | 滷鴨 | 眉毛酥 | 蜜棗核桃 | 蜜汁火方 | 薺菜山雞片 | 茄汁牛肉 | 芹菜肉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