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紀念館[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占地面積716平方米。1961年梅蘭芳逝世前,曾在這幽靜、安適的四合院內,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後10年。此院原為清末慶親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後經過修繕,梅蘭芳搬到這裡居住。梅蘭芳逝世後,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提議建立梅蘭芳紀念館。

基本信息

交通信息

22、38、88、409、626、609、690路護國寺站下車,進護國寺街;或13、42、55、107、111、118、701、623、612廠橋站下車,向北進護國寺街。

館舍簡介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梅蘭芳紀念館,於1986年10月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坐落在北京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1000餘平方米。

梅蘭芳先生1961年逝世前,曾在這幽靜、安適的小庭院內,度過了他生活的最後十年。1984年9月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梅蘭芳故居"。

紀念館成立後,收藏有梅蘭芳夫人福芝芳及子女在1962年捐獻給國家的大量珍貴文物、文獻資料。辟有4個展覽室:正院北房為"故居陳列室",客廳、書房、臥室、起居室的各項陳設均保持梅蘭芳先生生前原貌。

外院南房為"第一陳列室"展出了精選的圖片和資料,扼要地介紹了梅蘭芳一生的主要藝術生活和社會活動;內院東房為"第二陳列室" 陳列著梅蘭芳使用過的部分戲裝、道具及一些館藏資料,另一內室為專題展覽,不定期更換內容。西房為"第三陳列室" 陳列著國內外友人贈送梅蘭芳書法、繪畫和其它紀念品。

歷史沿革

(一)、1983年-1985年 梅蘭芳紀念館籌備時期。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1983年中宣部與國家計委批覆將梅蘭芳故居闢為紀念館。12月31日,文化部成立了梅蘭芳紀念館籌備組。

1984年2月,文化部部長朱穆之主持辦公會,落實梅蘭芳紀念館籌備工作。3月籌備組在中國劇協召開第一次會議落實工作。4月,開始接收由原中國戲曲研究院保管的梅蘭芳夫人及子女捐獻的文獻資料。5月,交接清點工作基本完成。7月,被列為北京市文物局保護單位。9月籌備組將紀念館修繕工程計畫上報文化部及北京市文物局進行修繕。1985年7月,修繕工程竣工。12月,正式建立梅蘭芳紀念館,直屬文化部藝術局。12月底將文獻資料分批運抵梅蘭芳紀念館。

(二)、1986年-1988年 梅蘭芳紀念館建館初期。

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1986年4月21日,文化部任命俞琳為梅蘭芳紀念館館長(兼)、梅紹武為副館長(兼)、辦公室主任王景安主持工作。5月至7月,擬定展覽方案,開闢陳列室。從藏品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實物、圖片、資料,請有關專家及家屬一起,落實展覽陳列工作。展覽共分2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外院為生平介紹。7月10日,鄧小平同志為梅蘭芳紀念館題寫館名。

10月27日舉行開館儀式,正式對外開放。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習仲勛揭幕,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講話,宋任窮、溥傑、周巍峙、陳昊蘇等各界人士400餘人出席開幕式。10月28日,舉辦了戲劇界人士在人民劇場召開的慶祝梅蘭芳紀念館開幕座談會,由梅紹武副館長主持,並在北京市工人俱樂部舉行紀念演出三天,由梅派傳人梅派弟子以及戲曲界藝術家演出梅派劇目。

展室簡介

展廳布局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正院北房正中為客廳,裡間為起居室,東西耳房為臥室和書房,書房的書櫃裡收藏大量珍貴手抄劇本,牆上懸掛張大千、齊白石、陳半丁等著名畫家的作品,各項陳設均按梅蘭芳生前生活原狀布置。

東西兩邊廂房原為梅蘭芳子女的居室和餐廳,一邊房間闢為專題展覽室;另一邊房間闢為活動室,作為招待貴賓和舉辦小型梅派藝術活動的場所。外院南屋是紀念館主要展室,展出的大量珍貴照片和實物。

展館占地716平方米,是梅蘭芳先生生前最後10年的居所。朱漆大門上首懸掛著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館名匾額。一進大門,迎面是青磚灰瓦的大影壁,影壁前安放著梅蘭芳先生的漢白玉半身塑像。院內種有兩棵柿子樹,兩棵海棠樹,寓有"事事平安"之意。

此院原為清末慶親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後經過修繕,梅蘭芳先生搬到這裡居住。梅蘭芳先生1961年逝世後,周總理提議建立一座梅蘭芳紀念館,梅先生的親人將家中珍藏的照片、劇本、紀念品等共3萬餘件文物、資料捐給國家。1986年10月,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的梅蘭芳故居匾額,正式懸掛在故居的門額上。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前院闢為展廳,以大量的照片、實物介紹了梅先生的藝術生涯。梅先生8歲起學習京劇,11歲登台,飾演青衣兼刀馬旦,被譽為的撁放梢帳鯏。新中國成立後,梅蘭芳當選為全國文聯、劇協的副主席,並擔任中國戲劇研究院院長等職,為我國文藝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後院的三間北房保持了故居原貌。會客廳內擺放著梅先生使用過的硬木家具及練功用的穿衣鏡、鴿子哨等、西牆上掛著清代畫家沈蓉圃的《同光十三絕》,客廳的裡間是起居室,東耳房是臥室,西耳房是書房,西廂房也闢為陳列室,主要展示梅先生的文化業績。東廂房則專設為錄像室,再現梅先生的藝術風采。

部門設定

辦公室

主要職責:1、協調組織各職能部門的行政事務,檢查督促紀念館各項制度、規定的執行情況;

2、負責紀念館的對外行政事務聯絡及接待工作;

3、負責紀念館的安全保衛工作(防火、防盜、交通安全);

4、負責紀念館人事工作及館內待崗、停崗、待退、借調人員的管理工作;

5、承擔紀念館的後勤保障服務工作;

6、負責紀念館的檔案收發及工作檔案的管理工作;

7、負責退休幹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8、承擔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9、完成文化部計財司下達的工作,規範紀念館的財務管理工作;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10、負責編制紀念館年度財政預算決算工作,依據《會計法》管理紀念館日常收支項目;

11、負責紀念館稅務、統計、勞資、職工住房基金等方面的日常統計管理工作;

12、監督、管理紀念館對外經營財務工作及執行情況;

13、擬定紀念館年度基建維修、設備改造更新、購置計畫;

14、監督、管理紀念館國有資產,負責國有資產登記及清產核資工作;

15、負責紀念館在職及退休人員的醫療保健及計畫生育工作;

16、負責制定部門的規章制度;

17、負責本館年度計畫、年終總結和日常文秘工作;

18、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文保研究部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主要職責:1、負責館藏文物資料的保護、修復和複製工作;

2、負責館藏文物資料的彙編和整理、編輯工作;

3、制定年度研究計畫;

4、協助其它部門完成信息資料編輯、紀念品製作等工作;

5、制定館藏各類文物資料使用辦法;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6、對展覽宣傳部的日常展室文物保護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工作;7、協助展覽宣傳部完成館內外展覽工作;

8、負責新增文物的徵集收藏以及其它重要資料的收藏工作;

9、負責本館大事記的記錄編寫工作;

10、負責展覽文字說明、解說詞和外文的撰寫和修訂;

11、完成紀念館下達的各項任務;

12、負責制定本部門的規章制度;

13、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展覽宣傳部

主要職責:1、制定年度展覽計畫和對外宣傳計畫;

2、負責組織好內部展覽工作,保護好展室內陳列的文物資料;

3、熟悉展覽內容並能熟練講解;

4、開發利用館藏文物資料進行對外經營活動;

5、負責規劃組織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組織好館外展覽;

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6、充分利用紀念館的優勢,對外聯絡觀眾、影視拍攝及其它合作項目;7、進行市場調研,反饋信息,擬定投資計畫;

8、負責紀念館的對外業務聯絡工作;

9、負責館內銷售人員的日常管理工作;

10、負責安排本部門人員展室值班和日常管理工作;

11、積極爭取社會資助;

山水

12、承擔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13、負責制定本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

14、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信息資料室

主要職責:1、進行調研,反饋信息;

2、制定網路開發計畫;

3、負責資料庫建設工作;

4、配合展覽宣傳部進行對外宣傳;

5、配合展覽宣傳部進行紀念品設計及其他合作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

6、負責制定本部門的規章制度;

7、承擔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8、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歷任館長

館長職責

完成文化部下達的各項任務,帶領全體員工把紀念館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陣地。研究探索紀念館的建設與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博物館的功能,為廣大觀眾提供內容豐富、生動的展覽。不斷完善用人制度,分配製度。形成自我激勵,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館長介紹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備註
館長 俞琳 1986年4月-1989年3月 兼職
副館長 梅紹武 1986年4月-1988年3月 兼職
辦公室主任 王景安 1986年4月-1989年2月 主持日常工作
名譽館長 梅紹武 1988年3月- 兼職
副館長 席景彥 1988年3月-1994年2月 專職
副館長 劉占文 1994年2月-1996年6月 專職
館長 劉占文 1996年6月- 專職
副館長 楊守民 1996年6月-1998年2月 專職
副館長 宋晨 2002年4月- 專職
副館長 吳開英 2004年11月- 專職

館藏介紹

珍貴藏品

珍貴藏品3萬件,為梅的親人捐獻

進入四合院紀念館內,迎面青磚灰瓦的影壁前,安放著梅蘭芳的半身雕像。

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館內有珍貴藏品32421件,多為梅蘭芳的親人捐獻,包括劇本、圖書、照片、劇單、字畫、信件、實物等。其中,絕大部分具有文物價值,如劇本中很多清代抄本,大都是善本或孤本。梅蘭芳本人和一些著名老藝人歷年的便服、劇裝照片,梅氏與國外知名戲劇家的合影照片,以及從清末至現代在各劇場或堂會演出的戲單,均極珍貴。

所藏字畫中,有宋、元、明、清和當代著名書畫家如吳昌碩、 陳師曾、 陳寶琛、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人的作品。梅蘭芳本人的繪畫,也藏有多幅。此外,還有當代印度畫聖難達婆藪為梅蘭芳繪製的巨幅油畫《洛神》、日本著名畫家渡邊晨畝贈給梅氏的畫、印度詩人泰戈爾親筆題字贈詩的團扇。

繪畫作品

梅蘭芳大師一生收藏繪畫作品相當豐富。他與繪畫之淵源也很深。梅蘭芳早在青年時,第一次赴上海演出,在滬即於老畫家吳昌碩相會,結為忘年交。當時吳老贈予梅蘭芳梅花繪畫一幅,從此,引起了梅先生對繪畫的興趣。返京後就首先向名畫家王夢白開始學習繪畫,王先生按時授課,教梅繪花卉、翎毛、草蟲、山水、人物等。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覺得繪畫的圖案色彩為戲劇服裝設計和化妝術的改進,均大可參考。同時繪畫也能提高本身的藝術修養。另外中國畫裡那種虛與實、簡與繁、疏與密的關係的聯繫。但這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鍛鍊,因此梅先生有時間就學習和觀摩繪畫,同演戲一樣的努力。梅蘭芳又結識了多位名畫家,有師有友,交往頻繁。早年經常在他北京東城無量大人胡同舊宅中的"綴玉軒"書齋聚會,切磋畫法,梅蘭芳即向他們請教,學習畫技。此後梅先生對繪畫的興趣越來越濃,興之所致,看到什麼都想畫它。後他有位摯友勸告說,你學畫目的主要是喜愛和想從中為戲劇找些幫助,應屬業餘課程,把時間多消耗在繪畫上面,會影響你演戲的進步,是得不償失的。梅先生接受了這個意見,從而把繪畫做為消遣及調劑精神。

但至抗戰時梅先生息影舞台,常以繪畫自遣,當時因無經濟來源,生活漸入困境,在勝利前一兩年經幾位畫家建議他舉辦畫展,以售畫所得維持生計。梅先生遂在長達一年時間內,不分晝夜積極繪畫,由於有畫家們的支持和鼓勵,於1945年春與葉玉虎先生合辦的畫展舉行了,展覽獲得相當成功。提到梅先生對繪畫的收藏,是有幾方面的來源的。

他的祖父,同光十三絕名演員之一的梅巧玲除演戲外,還是一位既善書法,又是鑑別金石、古玩的藝術家。父親梅竹芬雖早喪,生前也喜愛書畫,因之均遺留下許多明、清時的繪畫作品;梅蘭芳的親朋熟知他喜愛繪畫,在交往中也常選購繪畫作品相贈;本人善繪畫的,凡遇梅府有喜慶之事時,也多親繪作品致贈;梅先生多次訪問日本,有些日本畫家用中國畫法繪畫贈給梅先生留念;此外,藏品中大部分為近代名畫家親自繪贈的,所以,梅蘭芳收藏的繪畫作品,可以說是古今中外,包羅萬象,其中不乏精品。作品中有兩種畫面較多,梅花和鳥。一是因梅先生喜愛梅花;一是因梅先生為甲午年所生,屬相為馬之故。

相關人物

梅蘭芳

名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戲曲藝術大師,我國最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先生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京劇藝術事業,在半個多世紀的舞台實踐中,他繼承傳統、勇於創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將我國戲曲藝術的精華集於一身,創作了眾多優美而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的優秀劇目,發展並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大家風範的表演藝術流派--梅派。他對現代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在國內外,梅蘭芳先生被譽為偉大的演員和美的化身。因此,以梅蘭芳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體系之一。

梅蘭芳先生在促進我國與國際間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我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他曾於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訪問日本,1930年訪問美國,1935年和1952年兩次訪問蘇聯進行演出,獲得盛譽,並結識了眾多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戲劇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畫家,同他們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他的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國京劇藝術躋入了世界戲劇之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梅蘭芳先後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先後任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院院長,195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大事年譜

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一座梨園世家的舊居。

1899年

綴玉軒圖 綴玉軒圖

梅蘭芳在北京百順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讀書。

1902年

正式拜吳菱仙為師,學習青衣戲,學的第一齣戲是《戰蒲關》,後又學習了《二進宮》、《三娘教子》等共約三十餘出戲。

1904年

8月17日(農曆7月7日),在北京“廣和樓”戲館第一次登台,在《長生殿·鵲橋密誓》里演織女。

1907年

梅蘭芳家從百順胡同移居盧草園。正式搭班“喜連成”演出。

1908年

梅蘭芳紀念館風光(1) 梅蘭芳紀念館風光(1)

8月14日母親楊長玉病逝。後全家移居鞭子巷頭條。

1910年

梅蘭芳與王明華結婚。本年起,開始養鴿子的業餘愛好。

1912年

第一次與譚鑫培同台演出,演出劇目《桑園寄子》。

1913年

更 俗 劇 場

10月31日接受上海許少卿邀請首次赴上海演出(是梅蘭芳第一次離開北京)。11月16日第一次貼演扎靠戲《穆柯寨》也是他第一次唱大軸戲。本年,開始研究新腔並學習崑曲。全家移居北京鞭子巷三條。

1914年

1月,在慶豐堂與王蕙芳同拜陳德霖為師。本年,又先後從師喬蕙蘭、李壽山、陳嘉梁學習崑曲。又從路三寶、王瑤卿學戲。7月至10月,在“翊文社”最初嘗試創編了時裝新戲《孽海波瀾》。本年,梅蘭芳對化裝、頭飾方面進行了改革。

1915年

4月10日,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編時裝新戲《宦海潮》。

4月16日,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編時裝新戲《鄧霞姑》。

梅蘭芳紀念館

10月31日,在北京吉祥園首演創編古裝新戲《嫦娥奔月》。第一次在京劇舞台上使用追光,梅蘭芳則把燈光的作用向前推進了一步。

本年,梅蘭芳開始學習繪畫,繪畫老師畫家王蘿白。此後,又結識了畫家陳師曾、金拱北、姚茫父、陳半丁、齊白石等。同時並與收藏家朱翼庵訂交,廣泛觀賞書畫和古器物。

1916年

1月14日,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編的新戲《黛玉葬花》。

4月19日--21日在北京吉祥上演創編時裝新戲《一縷麻》。

1917年

梅蘭芳創編了神話歌舞劇《天女散花》。

梅蘭芳紀念館風光(2) 梅蘭芳紀念館風光(2)

1918年

梅蘭芳演出《遊園驚夢》。梅派《遊園驚夢》堪稱中國戲曲藝苑中的奇葩。同年創編演出了《麻姑獻壽》、《紅線盜盒》。

1919年

梅蘭芳

4月21--5月27日應日本帝國劇場邀請,攜同"喜群社"訪問日本進行演出。先後在東京、大阪、神戶等地演出。

12月應近代實業家張謇邀請,第一次到江蘇南通演出。

1920年

第一次拍攝無聲電影《春香鬧學》。

1921年

年初,與楊小樓合作組織"崇林社"劇團。年末,與福芝芳結婚。

1922年

2月15日在北京第一舞台首演創編新戲《霸王別姬》。

夏季,梅蘭芳獨自組建"承華社"劇團。

10月15日--11月22日應香港太平戲院邀請,率"承華社"劇團140餘人赴港演出。

1923年

首創在京劇伴奏樂器中增加上二胡,使京劇音樂更加豐富。

11月在北京開明戲院上演創編新戲《洛神》。

11月在北京真光劇場上演創編新戲《廉錦楓》。

1924年

5月,在北京寓所接待印度著名學者、詩人、作家泰戈爾。

10月9日--11月22日梅蘭芳應日本帝國劇場社長邀請,第二次訪問日本。先後在東京、大阪、京都等地演出。

1925年

戲劇

本年,創編新戲頭本、二本《太真外傳》。

1926年

本年,創編新戲三本、四本《太真外傳》。

在北京東城無量大人胡同梅宅接待來訪問的瑞典王儲夫婦。

1927年

本年,被評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

創編新戲《俊襲人》。

1928年

4月6日在北京中和戲院首演創編新戲《鳳還巢》。

夏季,在北京編演了新戲全本《宇宙鋒》。

本年,第二次赴香港演出。

1930年

1月18日--7月率“承華社”劇團部分演員經日本橫濱、加拿大維多利亞赴美國演出。先後在西亞圖、芝加哥、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聖地亞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

美國波摩拿學院、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分別授予梅蘭芳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1931年

5月,與余叔岩、齊如山、張伯駒等人創辦“國劇學會”。

梅老先生所穿過的戲服

本年,第三次率團赴香港演出。

1932年

梅蘭芳從北京遷居上海。

1933年

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了創編新戲《抗金兵》。

1935年

2月21日--4月21日率劇團赴蘇聯演出訪問。在蘇聯先後與戲劇大師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會面。

4月--8月赴波蘭、德國、法國、比利時、義大利、英國等國進行戲劇考察。後經埃及、印度回國。

1936年

2月26日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了創編新戲《生死恨》。

1938年

年初,攜家眷和劇團演職員再次赴香港演出。全家留居香港。

1941年

劇本

本年,蓄鬚明志,息影舞台。

1942年

本年夏,由香港返回上海。從此,杜門謝客。

1945年

10月,重新登台,在上海美琪大戲院與俞振飛合作演出了崑曲《斷橋》、《遊園驚夢》等劇目。

1948年

6月--11月在上海聯華三廠拍攝彩色片《生死恨》。

1949年

7月,出席中華全國第一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9月30日,當選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0月1日,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活動。

1951年

梅蘭芳紀念館

4月,任命梅蘭芳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

7月,全家從上海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現梅蘭芳紀念館)。

1952年

12月出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

本年,與蘇聯著名舞蹈大師烏蘭諾娃在北京會面。

1953年

10月,梅蘭芳當選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1954年

9月,梅蘭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

1955年

1月,任命梅蘭芳為中國京劇院院長。

4月,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聯合為梅蘭芳周信芳舉辦了舞台生活50年紀念活動。

2月--8月拍攝《梅蘭芳舞台藝術》戲曲片,12月製作完成。

1956年

5月26日--7月16日,應日本朝日新聞社等團體邀請,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心和幫助下,組建了陣容最強大的訪日京劇代表團,梅蘭芳任團長。這也是梅蘭芳第三次訪問日本。先後在東京、九州、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演出。

梅蘭芳紀念館

1957年

6月7日,國際舞蹈協會主席海爾格來到北京授予梅蘭芳榮譽獎章。

1959年

5月25日,在北京人民劇場上演創編新戲《穆桂英掛帥》。

1960年

1月21日,《遊園驚夢》彩色電影片拍攝完成。

4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員會任命梅蘭芳為梅劇團團長。

1961年

5月31日,在中國科學院為科學家們演出《穆桂英掛帥》,這是梅蘭芳在舞台生涯中的最後一次演出。

7月9日,任命梅蘭芳為中國戲曲學院院長。

8月8日凌晨5時,梅蘭芳在北京病逝。

吳昌碩

吳昌碩(1844-1927)近代書畫家、篆刻家。初名俊,後改俊卿。字昌碩,一作倉石,號缶廬,晚號大聾,七十以後字行,浙江安吉人。後寓上海。工書法,擅寫"石鼓文"。用筆結體,能破陳規,自成一家。精篆刻,雄渾蒼勁,自創面目。三十歲左右作畫,博取徐渭、朱奇、石濤、李鱔、趙之謙諸家之長,兼取篆、隸、狂草筆意入畫,色酣墨飽。雄健古拙,亦創新貌。其作品重整體,尚氣勢,有金石氣。

參觀須知

1. 觀眾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令和本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

2. 請遵守拍照、攝像及參觀時間等相關規定,在開放區域內參觀。

3. 館內嚴禁吸菸,禁止攜帶危險、易燃易爆物品及寵物入館。

4. 愛護文物、展品,愛護館內設備設施。

5. 請勿在館內大聲喧譁,請勿在座椅上躺臥。

6. 老年、行動不便及身患疾病的觀眾請在保證個人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參觀。

參觀指南

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

北京地區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博物館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文化休閒娛樂功能,2008年3月28日第一批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創建、提升博物館詞條質量顯得至為重要。
首都博物館
北京警察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慈悲庵
定陵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國家動物博物館
海淀區博物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天文館
北京戲曲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麋鹿苑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鐵路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蠟像館
大覺寺
曹雪芹紀念館
法海寺
恭王府
觀復博物館
郭沫若紀念館
歷代帝王廟
老舍紀念館
老甲藝術館
李大釗故居
首都博物館
坦克博物館
通州區博物館
團城演武廳
徐悲鴻紀念館
西瓜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正陽門
中國美術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延慶博物館
炎黃藝術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
中國電影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
國際友誼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中華民族園
遼金城垣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通州區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北京文博交流館
北京百工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坦克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航空館
皇城藝術館
金台藝術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晉商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老爺車博物館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昌平區博物館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卡通藝術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李大釗烈士陵園
毛主席紀念堂
梅蘭芳紀念館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茅盾故居
中國長城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攝影博物館
詹天佑紀念館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圓明園展覽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印刷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中國醫史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郭守敬紀念館[北京]
中山紀念堂[北京]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北京勵志堂科舉扁額博物館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胡同張老北京民間藝術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
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紀念館1

紀念館是為紀念有卓越貢獻的人或重大歷史事件而建立的陳設實物、圖片等的房屋。

北京城八區旅遊景點列表

地區名景點名
東城區 故宮 | 天安門廣場 | 雍和宮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安門城樓 | 毛澤東故居 | 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 隆福寺 | 國子監 | 中山公園 | 鐘鼓樓 | 文天祥祠 | 東堂 | 北京大學紅樓 | 勞動人民文化宮 | 淳親王府 |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 社稷壇 | 皇史宬 | 老舍紀念館 | 于謙祠 | 柳蔭公園 | 茅盾故居 | 肅親王府 | 青年湖公園 | 僧格林沁祠堂 | 孚郡王府 | 聖米厄爾教堂 | 宣仁廟 | 明城牆遺址 | 城東南角樓 | 柏林寺 | 凝和廟 | 東四清真寺 | 人民英雄紀念碑 | 天安門 | 太廟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中國革命博物館 | 中國美術館 | 毛主席紀念堂 | 文天祥祠 | 孔廟 | 正陽門 | 地壇 | 古觀象台 | 孫中山行館 | 國子監 | 金水橋 | 柏林寺 | 智化寺 | 普渡寺 | 鼓樓 | 鐘樓
西城區北海公園 | 北京動物園 | 恭王府花園 | 景山公園 | 什剎海 | 白塔寺 | 北京胡同游 | 北京天文館 | 明城牆遺址公園 | 白雲觀 | 廣化寺 | 宋慶齡故居 | 歷代帝王廟 | 梅蘭芳紀念館 | 郭沫若故居 | 月壇公園 | 廣濟寺 | 德勝門箭樓 | 阜景文化旅遊街 | 會賢堂 | 徐悲鴻紀念館 | 匯通祠 | 首都博物館 | 民族文化宮 | 魯迅故居
宣武區大觀園 | 法源寺 | 萬壽公園 | 陶然亭公園 | 北京古城建築博物館 | 報國寺 | 天寧寺 | 湖廣會館 | 宣武藝園 | 白雲觀 | 牛街清真寺 | 先農壇 | 松筠庵 | 法源寺 | 南堂 | 琉璃廠 | 梨園劇場 | 老舍茶館
崇文區天壇 | 北京自然博物館 |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 | 北京遊樂園 |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 | 永定門城樓 | 天壇體育場 | 百工博物館 | 珠市口教堂 | 龍潭湖公園 | 北京市琺瑯廠 | 龍潭西湖公園 | 金魚池社區 | 袁崇煥祠 | 南崗子天主教堂 | 正陽門箭樓 | 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 | 燕墩 | 花市清真寺 | 陽平會館戲樓 | 天橋樂茶園
朝陽區北京歡樂谷 | 蟹島 | 朝陽公園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 北京工體富國海底世界 | 中國紫檀博物館 | 北京民俗博物館 | 中國科學技術館 | 中國電影博物館 | 摩銳水世界 | 團結湖公園 | 北京中華民族園 | 興隆公園 | 金盞鬱金香花園 | 朝來森林公園 | 日壇 | 四得公園 | 北京朝來農藝園 | 平房天主教堂 | 紅領巾公園 | 東都樂園 | 麗都花鳥園 | 北旭野生動物樂園 | 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 萬子營清真寺 | 北京市卡通藝術博物館 | 東壩觀光果園 | 個園 | 中國現代文學館 | 紅軍公園 | 小紅門清真寺 | 南下坡清真寺 | 常營清真寺 | 康營清真寺 | 八里莊清真寺 | 通勝卉芳農業科技園 | 鎮海寺公園 | 西會清真寺 | 西黃寺 | 中國農業展覽館
海淀區香山公園 | 頤和園 | 中華世紀壇 | 圓明園遺址公園 | 北京植物園 | 鳳凰嶺自然風景區 | 北京海洋館 | 玉淵潭公園 | 中國電影資料館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太平洋海底世界 | 北京藝術博物館 | 百望山森林公園 | 陽台山自然風景區 | 北京電影旅遊城 | 中央廣播電視塔 | 大覺寺 | 紫竹院公園 |鷲峰森林公園 |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 翠湖水鄉旅遊區 | 北京航空館 |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 錦繡大地農業觀光 | 團城演武廳 | 中國郵電博物館 |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 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 | 李大釗烈士陵園 | 臥佛寺 | 七王墳 | 三一八烈士墓 | 大慧寺 | 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塔 | 松堂 | 首都體育館 | 真覺寺 | 高梁橋 |埃德加·斯諾墓 | 紫竹院 | 景泰陵 | 黑龍潭 | 薊門煙樹碑 | 慈壽寺塔 | 碧雲寺 | 櫻桃溝 | 摩訶庵 | 魏太和造像
豐臺區世界花卉大觀園 | 北京世界公園 | 北宮森林公園 | 盧溝橋 | 北京青龍湖公園 | 蓮花池公園 | 鷹山森林公園 | 北京南宮溫泉垂釣中心 | 南宮旅遊景區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 中華航天博物館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 | 遼金城垣博物館 |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 萬芳亭公園 | 南宮溫泉 | 北京萬龍八億滑雪場 | 長辛店二七革命遺址 | 宛平城 | 金土城遺址 | 鎮崗塔
石景山區石景山遊樂園 | 西山八大處公園 | 北京射擊場 |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 北京亞洲電視城 | 北京古城公園 | 承恩寺 | 八角公園 | 皇姑寺 |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 法海寺 | 四海公園 | 希望公園 | 慈善寺 | 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

北京十大名人故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