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故居紀念館

梅蘭芳故居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1984年開始籌備,1986年10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隸屬文化部藝術局,系社會科學類專題人物紀念館。占地1000餘平方。

故居簡介

梅蘭芳紀念館大門梅蘭芳紀念館大門

梅蘭芳紀念館於1986年10月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坐落在北京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1000餘平方米。朱漆大門上首懸掛著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館名匾額。一進大門,迎面是青磚灰瓦的大影壁,影壁前安放著梅蘭芳先生的漢白玉半身塑像。院內種有兩棵柿子樹,兩棵海棠樹,寓有“事事平安”之意。梅蘭芳先生1961年逝世前,曾在這幽靜、安適的小庭院內,度過了他生活的最後十年。1984年9月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梅蘭芳故居”。
紀念館成立後,收藏有梅蘭芳夫人福芝芳及子女在1962年捐獻給國家的大量珍貴文物、文獻資料。目前辟有4個展覽室:正院北房為“故居陳列室”,客廳、書房、臥室、起居室的各項陳設均保持梅蘭芳先生生前原貌。外院南房為“第一陳列室”展出了精選的圖片和資料,扼要地介紹了梅蘭芳一生的主要藝術生活和社會活動;內院東房為“第二陳列室”陳列著梅蘭芳使用過的部分戲裝、道具及一些館藏資料,另一內室為專題展覽,不定期更換內容。西房為“第三陳列室”陳列著國內外友人贈送梅蘭芳書法、繪畫和其它紀念品。

建館歷史

地 圖地 圖

梅蘭芳紀念館1984年開始籌備,1986年10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隸屬文化部藝術局,系社會科學類專題人物紀念館。占地1000餘平方。
梅蘭芳紀念館自開放之日起,在各級領導大力支持和全館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艱苦創業目前已成為國內外知曉的名人故居,成為中國戲曲文化的一個視窗,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人士的矚目。我館的宗旨是宣揚梅蘭芳和他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作出的貢獻以及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光輝業跡。在宣傳梅蘭芳舞台藝術的同時,也在宣傳著中國的傳統文化。陳列具有幽雅恬靜,儒香氣濃。另外,充分利用藏品,更好發揮社會效益也是我館一貫堅持的辦館方針。經過十餘年對外開放,證明梅蘭芳紀念館的建設是成功的,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1983年-1985年 梅蘭芳紀念館籌備時期
1983年中宣部與國家計委批覆將梅蘭芳故居闢為紀念館。12月31日,文化部成立了梅蘭芳紀念館籌備組。
組長:馬彥祥
組員:張庚、劉厚生、俞琳、梅紹武。
1984年2月,文化部部長朱穆之主持辦公會,落實梅蘭芳紀念館籌備工作。3月籌備組在中國劇協召開第一次會議落實工作。4月,開始接收由原中國戲曲研究院保管的梅蘭芳夫人及子女捐獻的文獻資料。5月,交接清點工作基本完成。7月,被列為北京市文物局保護單位。9月籌備組將紀念館修繕工程計畫上報文化部及北京市文物局進行修繕。1985年7月,修繕工程竣工。12月,正式建立梅蘭芳紀念館,直屬文化部藝術局。12月底將文獻資料分批運抵梅蘭芳紀念館。
(二)、1986年-1988年 梅蘭芳紀念館建館初期

1986年4月21日,文化部任命俞琳為梅蘭芳紀念館館長(兼)、梅紹武為副館長(兼)、辦公室主任王景安主持工作。5月至7月,擬定展覽方案,開闢陳列室。從藏品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實物、圖片、資料,請有關專家及家屬一起,落實展覽陳列工作。展覽共分2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外院為生平介紹。7月10日,鄧小平同志為梅蘭芳紀念館題寫館名。10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舉行開館儀式,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習仲勛揭幕,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講話,宋任窮、溥傑、周巍峙、陳昊蘇等各界人士400餘人出席開幕式。10月28日,舉辦了戲劇界人士在人民劇場召開的慶祝梅蘭芳紀念館開幕座談會,由梅紹武副館長主持,並在北京市工人俱樂部舉行紀念演出三天,由梅派傳人梅派弟子以及戲曲界藝術家演出梅派劇目。

大師生平

梅蘭芳梅蘭芳

梅蘭芳,名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戲曲藝術大師,中國最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梅蘭芳先生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京劇藝術事業,在半個多世紀的舞台實踐中,他繼承傳統、勇於創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將我國戲曲藝術的精華集於一身,創作了眾多優美而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的優秀劇目,發展並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大家風範的表演藝術流派--梅派。他對現代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在國內外,梅蘭芳先生被譽為偉大的演員和美的化身。因此,以梅蘭芳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體系之一。
梅蘭芳先生在促進我國與國際間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我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他曾於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訪問日本,1930年訪問美國,1935年和1952年兩次訪問蘇聯進行演出,獲得盛譽,並結識了眾多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戲劇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畫家,同他們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他的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國京劇藝術躋入了世界戲劇之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梅蘭芳先後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先後任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院院長,195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梅蘭芳先生是中國表演藝術的象徵,是我國人民的驕傲。

書畫作品

梅蘭芳與繪畫之淵源

梅蘭芳梅蘭芳故居

梅蘭芳大師一生收藏繪畫作品相當豐富。他與繪畫之淵源也很深。梅蘭芳早在青年時,第一次赴上海演出,在滬即於老畫家吳昌碩相會,結為忘年交。當時吳老贈予梅蘭芳梅花繪畫一幅,從此,引起了梅先生對繪畫的興趣。返京後就首先向名畫家王夢白開始學習繪畫,王先生按時授課,教梅繪花卉、翎毛、草蟲、山水、人物等。梅蘭芳覺得繪畫的圖案色彩為戲劇服裝設計和化妝術的改進,均大可參考。同時繪畫也能提高本身的藝術修養。另外中國畫裡那種虛與實、簡與繁、疏與密的關係的聯繫。但這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鍛鍊,因此梅先生有時間就學習和觀摩繪畫,同演戲一樣的努力。梅蘭芳又結識了多位名畫家,有師有友,交往頻繁。早年經常在他北京東城無量大人胡同舊宅中的"綴玉軒"書齋聚會,切磋畫法,梅蘭芳即向他們請教,學習畫技。此後梅先生對繪畫的興趣越來越濃,興之所致,看到什麼都想畫它。後他有位摯友勸告說,你學畫目的主要是喜愛和想從中為戲劇找些幫助,應屬業餘課程,把時間多消耗在繪畫上面,會影響你演戲的進步,是得不償失的。梅先生接受了這個意見,從而把繪畫做為消遣及調劑精神。但至抗戰時梅先生息影舞台,常以繪畫自遣,當時因無經濟來源,生活漸入困境,在勝利前一兩年經幾位畫家建議他舉辦畫展,以售畫所得維持生計。梅先生遂在長達一年時間內,不分晝夜積極繪畫,由於有畫家們的支持和鼓勵,於1945年春與葉玉虎先生合辦的畫展舉行了,展覽獲得相當成功。提到梅先生對繪畫的收藏,是有幾方面的來源的。他的祖父,同光十三絕名演員之一的梅巧玲除演戲外,還是一位既善書法,又是鑑別金石、古玩的藝術家。父親梅竹芬雖早喪,生前也喜愛書畫,因之均遺留下許多明、清時的繪畫作品;梅蘭芳的親朋熟知他喜愛繪畫,在交往中也常選購繪畫作品相贈;本人善繪畫的,凡遇梅府有喜慶之事時,也多親繪作品致贈;梅先生多次訪問日本,有些日本畫家用中國畫法繪畫贈給梅先生留念;此外,藏品中大部分為近代名畫家親自繪贈的,所以,梅蘭芳收藏的繪畫作品,可以說是古今中外,包羅萬象,其中不乏精品。作品中有兩種畫面較多,梅花和鳥。一是因梅先生喜愛梅花;一是因梅先生為甲午年所生,屬相為馬之故。
一九四四年冬,一個風雪交加的寒夜,梅蘭芳從短波里聽到日本又吃了一個敗仗的訊息後,立即畫了一幅梅花,題作《春訊息》,以預示勝利的春天即將到來了。

王夢白與梅蘭芳

梅蘭芳早在1915年前後,就開始請王夢白教學繪畫,是由羅癭公介紹的。主要教梅學畫花卉、草蟲、翎毛等。每周三次在綴玉軒授課。梅蘭芳雖從許多名畫家學過繪畫。但他對人始終聲稱"“吳菱仙是我學戲的開蒙老師,王夢白是我學畫的開蒙老師”。王先生經常將自己的作品送給梅蘭芳參照。

吳昌碩與梅蘭芳

梅蘭芳1913、1914年兩次赴滬演出時,與吳老相識,時吳老已70歲,梅蘭芳年僅20歲,從此結為忘年交。以後梅蘭芳每次到上海演出時,均於吳老等書畫名家文酒聯歡,遊園作畫。吳老還曾在梅畫的《香南雅集圖》上題詩兩絕。1920年梅再次在滬演出回京時,向吳老辭行,吳老又送他梅花畫一幅。年吳老之子吳東邁來京,梅蘭芳畫了一把花卉壽帶鳥的扇子,請其帶回贈給吳老。吳老見之甚喜,親在上面寫跋留念。

主要機構

館領導

主要職責

梅蘭芳故居梅蘭芳故居

完成文化部下達的各項任務,帶領全體員工把紀念館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陣地。研究探索紀念館的建設與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博物館的功能,為廣大觀眾提供內容豐富、生動的展覽。不斷完善用人制度,分配製度。形成自我激勵,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辦公室

主要職責
1、協調組織各職能部門的行政事務,檢查督促紀念館各項制度、規定的執行情況;
2、負責紀念館的對外行政事務聯絡及接待工作;
3、負責紀念館的安全保衛工作(防火、防盜、交通安全);
4、負責紀念館人事工作及館內待崗、停崗、待退、借調人員的管理工作;
5、承擔紀念館的後勤保障服務工作;
6、負責紀念館的檔案收發及工作檔案的管理工作;
7、負責退休幹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8、承擔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9、完成文化部計財司下達的工作,規範紀念館的財務管理工作;
10、負責編制紀念館年度財政預算決算工作,依據《會計法》管理紀念館日常收支項目;
11、負責紀念館稅務、統計、勞資、職工住房基金等方面的日常統計管理工作;
12、監督、管理紀念館對外經營財務工作及執行情況;
13、擬定紀念館年度基建維修、設備改造更新、購置計畫;
14、監督、管理紀念館國有資產,負責國有資產登記及清產核資工作;
15、負責紀念館在職及退休人員的醫療保健及計畫生育工作;
16、負責制定本部門的規章制度;
17、負責本館年度計畫、年終總結和日常文秘工作;
18、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文保研究部
主要職責
1、負責館藏文物資料的保護、修復和複製工作;
2、負責館藏文物資料的彙編和整理、編輯工作;
3、制定年度研究計畫;
4、協助其它部門完成信息資料編輯、紀念品製作等工作;
5、制定館藏各類文物資料使用辦法;
6、對展覽宣傳部的日常展室文物保護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工作;
7、協助展覽宣傳部完成館內外展覽工作;
8、負責新增文物的徵集收藏以及其它重要資料的收藏工作;
9、負責本館大事記的記錄編寫工作;
10、負責展覽文字說明、解說詞和外文的撰寫和修訂;
11、完成紀念館下達的各項任務;
12、負責制定本部門的規章制度;
13、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展覽宣傳部
主要職責
1、制定年度展覽計畫和對外宣傳計畫;
2、負責組織好內部展覽工作,保護好展室內陳列的文物資料;
3、熟悉展覽內容並能熟練講解;
4、開發利用館藏文物資料進行對外經營活動;
5、負責規劃組織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組織好館外展覽;
6、充分利用紀念館的優勢,對外聯絡觀眾、影視拍攝及其它合作項目;
7、進行市場調研,反饋信息,擬定投資計畫;
8、負責紀念館的對外業務聯絡工作;
9、負責館內銷售人員的日常管理工作;
10、負責安排本部門人員展室值班和日常管理工作;
11、積極爭取社會資助;
12、承擔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13、負責制定本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
14、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信息資料室

主要職責
1、進行調研,反饋信息;
2、制定網路開發計畫;
3、負責資料庫建設工作;
4、配合展覽宣傳部進行對外宣傳;
5、配合展覽宣傳部進行紀念品設計及其他合作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
6、負責制定本部門的規章制度;
7、承擔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8、參加館內安排的值班、替班工作。

館級領導

職 務 姓 名 任職時間 備註
館 長 俞 琳 1986年4月-1989年3月 兼職
副館長 梅紹武 1986年4月-1988年3月 兼職
辦公室主任 王景安 1986年4月-1989年2月 主持日常工作
名譽館長 梅紹武 1988年3月-2005年9月 兼職
副館長 席景彥 1988年3月-1994年2月 專職
副館長 劉占文 1994年2月-1996年6月 專職
館 長 劉占文 1996年6月- 專職
副館長 楊守民 1996年6月-1998年2月 專職
副館長 宋 晨 2002年4月- 專職
副館長 安令裕 2009年5月- 專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