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集》

《澤瀉集》

《澤瀉集》 作者:周作人,出版時間:2002年1月,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基本信息

作者

周作人,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柵壽。字星杓,後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啟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魯迅二弟。1901年入南
周作人周作人
京江南水師學堂。1906年東渡日本留學。1911年回國後在紹興任中學英文教員。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澤瀉集》、《談龍集》、《談虎集》等。

澤瀉集澤瀉集

近幾年來我才學寫文章,但是成績不很佳。因為出身貧賤,幼時沒有好好地讀過書,後來所學的本業又與文學完全無緣,想來寫什麼批評文字,非但是身分不相應,也實在是徒勞的事。這個自覺卻是不久就得到,近來所寫只是感想小篇,但使能夠表得出我自己的一部分,便已滿足,絕無載道或傳法的意思。有友人問及,在這一類隨便寫的文章里有那幾篇是最好的,我慚愧無以應。但是轉側一想,雖然夠不上說好,自己覺得比較地中意,能夠表出一點當時的情思與趣昧的,也還有三五篇,現在便把他蒐集起來,作為“苦雨齋小書”之一。戈爾特堡(IsaacGoldberg)批評藹理斯(HavelockEllis)說,在他裡面有一個叛徒與一個隱士,這句話說得最妙。並不是我想援藹理斯以自重,我希望在我的趣味之文里也還有叛徒活著。我毫不躊躇地將這冊小集同樣地薦於中國現代的叛徒與隱士們之前。

至於書名澤瀉,那也別無深意,——並不一定用《楚辭》的“筐澤瀉以豹鞹兮”的意思,不過因為喜歡這種小草,所以用作書名罷了。在日本的“紋章”里也有澤瀉,現在就借用這個圖案放在卷首。

十六年八月七日,於北京。

(1927年8月刊《語絲》145期,署名起明)

特色

本書的特色就是貌似藹然,暗含殺機;出言調侃,多系反語,強烈而全面的顛覆效果,在讀者進一步的體味中發生。說來大約還屬於雜文,與《談虎集》應該歸在一類,然而與那種質樸平實比起來,在表述方式上具有更強烈的審美意味。

書摘

澤瀉集澤瀉集

夢想是永遠不死的。在戀愛中的青年與在黃昏下的老人都有他的夢想,雖然她們的顏色不同。人之子有時或者要反叛她,但終究還回到她的懷中來。我們讀王爾德的童話,賞識他種種好處,但是《幸福的王子》和《漁夫與其魂》里的敘述異景總要算是最美之一了。我對於《鏡花緣》,因此很愛他這飄洋的記述。我也愛《呆子伊凡》或《麥加爾的夢》,然而我或者更幼稚地愛希臘神話。

喝酒的趣味在什麼地方?這個我恐怕有點說不明白。有人說,酒的樂趣是在醉後的陶然的境界。但我不很了解這個境界是和怎樣的,因為我自飲酒以來不大陶然過,不知怎的我的醉大抵都只是生理的,而不是精神的陶醉。所以照我說來,酒的趣味只是在飲的時候,我想悅樂大抵在做的這一剎那,倘若說是陶然,那也當是杯在口的一刻罷。醉了,睏倦了,或者應當休息一會兒,也是很安舒的,卻未必能說酒的真趣是在此間。昏迷,夢魔,囈語,或是忘卻現世憂患之一法門;其實這也是有限的,倒還不如把宇宙性命都投在一口美酒里的耽溺之力還要強大。我喝著酒,一面也懷著“杞天之慮”,生恐強硬的禮教反動之後將引起頹廢的風氣,結果是借醇酒婦人以避禮教的迫害,沙寧(Sanin)時代的出現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或者在中國什麼運動都未必徹底成功,青年的反撥力也未必怎么強盛,那么杞天終於只是杞天,仍舊能夠讓我們喝一口非耽溺的酒也未可知。倘若如此,那時喝酒又一定另外覺得很有意思了罷?民國十五年六月二十日,於北京。

對於“不死”的問題,又有什麼意見呢?因為少年時當過五六的水兵,頭腦中多少受了唯物論的影響,總覺得造不起“不死”這個觀念來,雖然我很喜歡聽荒唐的神話。即使照神話故事所講,那種長生不老的生活我也一點兒都不喜歡。住在冷冰凍的金門玉階的屋裡,吃著五香牛肉一類的麟肝鳳脯,天天遊手好閒,不在松樹下著棋,便同金童玉女廝混,也不見得有什麼趣味,況且永遠如此,更是單調而且睏倦了。又聽人說,仙家的時間是與凡人不同的,詩云,“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所以爛柯山下的六十年在棋邊只是半個時辰耳,那裡會有日子太長之感呢?但是由我看來,仙人活了二百萬歲也只抵得人間的四十春秋,這樣浪費時間無裨實際的生活,殊不值得費盡了心機去求得他;倘若二百萬年後劫波到來,就此溘然,將被五十歲的凡夫所笑。較好一點的還是那西方鳳鳥(Phoenix)的辦法,活上五百年,便爾蛻去,化為幼鳳,這樣的輪迴倒很好玩的,—可惜他們是只此一家,別人不能
……

周作人相關著作

長期以來,周作人在中國文壇上可謂是寂寞的,在辭世後相當長的時間中,他的作品幾乎被人們所遺忘,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代散文開山大師的地位。本集精選了周作人生平書稿、散文及翻譯著作等,旨在揭開塵封的歲月,為今天的讀者們呈現出一篇篇平和寬容、樸實有諧趣、飽含難以言說的美的知堂真味散文。

《雨天的書》
《伊索寓言》
《異域文談》
《澤瀉集》
《談龍集》
《談虎集》
《永日集》
《過去的生命》
《看雲集》
《知堂文集》
《苦雨齋序跋文》
《夜讀抄》
《苦茶隨筆》
《苦竹雜記》
《瓜豆集》
《秉燭談》
《藥堂語錄》
《藥味集》
《藥堂雜文》
《書房一角》
《秉燭後談》
《苦口甘口》
《立春以前》

《過去的工作》
《木片集》
《歐洲文學史》
《兒童文學小論》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魯迅的故家》
《魯迅的青年時代》
《知堂回想錄》
《周作人回憶錄》
《兒童雜事詩》
《兒童雜事詩圖箋釋》
《老虎橋雜詩》
《周作人書信》
《知堂書信》
《周作人俞平伯往來書札影真》
《俠女奴》
《玉蟲緣》
《匈奴奇士錄》
《陀螺》
《兩條血痕》
《希臘擬曲》
《自己的園地》
《浮世澡堂》

《浮世理髮館》
《古事記》
《如夢記》
《紅星佚史》
《域外小說集》
《現代小說譯叢》
《現代日本小說集》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
《石川啄木詩歌集》
《平家物語》
《希臘神話》
《希臘的神與英雄》
《希臘女詩人薩波》
《周作人回想錄》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周作人日記》
《知堂集外文·亦報隨筆》
《周作人詩全編箋注》
《風雨談》
《點滴》
《知堂雜詩抄》
《狂言十番》
《瑪加爾的夢》

《周作人集外文》
《周曹通信集》
《兒童雜事詩箋釋》
《孤兒記》
《藝術與生活》
《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
《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後》
《周作人早年佚簡箋注》
《明清笑話四種》
《黃薔薇》
《炭畫》
《日本狂言選》
《知堂乙酉文編》
《歐洲大陸小說集》
《近代日本小說集》
《阿里斯托芬喜劇集》
《冥土旅行》
《兒童劇》
《希臘對話選》
《枕草子》
《苦茶庵笑話選》
《俄羅斯民間故事》
《烏克蘭民間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