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橋雜詩》

《老虎橋雜詩》

河北教育一版二刷《老虎橋雜詩》改用周氏後人重新尋得之周作人手稿,此世間三種版本,用《知堂雜詩鈔》與《老虎橋雜詩》名存世,各本皆存異同,互參而閱,則別具趣味。

基本信息

簡介

老虎橋雜詩老虎橋雜詩

周作人一生有兩段時間,寫作舊體詩較成規模。先是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作品編為兩組,一曰《苦茶庵打油詩》,二十四首,曾收入《立春以前》;一曰《苦茶庵打油詩補遺》,二十首。後是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主要寫於南京老虎橋獄中,故名《老虎橋雜詩》。

書評

關於《老虎橋雜詩》
止庵

周作人一生有兩段時間,寫作舊體詩較成規模。先是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作品編為兩組,一日《苦茶庵打油詩》,二十四首,曾收入《立春以前》;一日《苦茶庵打油詩補遺》,二十首。後是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主要寫於南京老虎橋獄中,故名《老虎橋雜詩》。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日作《雜詩題記》,似乎已有編集,如此則應包括時已完成的《炮局雜詩》、《忠舍雜詩》、《往昔》、《丙戌歲暮雜詩》、《丁亥署中雜詩》和《兒童雜事詩》之甲、乙二編及序,《題記》有雲:“這回所收錄的共有一百六十首以上,”上述各組合計一百五十二首,大致相符。此後又寫了附於《題記》之後的“寒暑多作詩”一首、《兒童雜事詩》之丙編、《題畫》之前五十四首以及《擬題壁》,末一首作於出獄之日。寄居上海時則寫了《題畫》最後之《為唐令淵女士題畫》五首。這些詩作陸續增補進《老虎橋雜詩》。以後幾次重行編訂,包括曾把書名改為《知堂雜詩抄》,目前僅見六十年代初所撰《老虎橋雜詩序》、《知堂雜詩抄序》二文及手。訂目錄兩份,略可得知篇目增減情況,然定稿究竟如何,亦未能完全確定。老虎橋諸作中《兒童雜事詩》留存有手跡,先後由香港崇文書局(一九七三年)、文化藝術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中華書局(一九九九年)影印出版。此外皆為抄稿,所見者二種,一是鄭子瑜抄《知堂雜詩抄》,據云系自作者五十年代末所寄稿件抄得,然原稿迄未示人,一九八七年一月嶽麓書社在此抄稿基礎上調整增補,出版《知堂雜詩抄》一書;一是谷林抄《老虎橋雜詩》,為六十年代據周氏借給孫伏園的手稿過錄。兩份抄稿內容頗有不同,前者多《苦茶庵打油詩》和《苦茶庵打油詩補遺》;缺《炮局雜詩》十三首;無《忠舍雜詩》,代替以《老虎橋雜詩補遺》,少九首;《丙戌歲暮雜詩》和《丁亥暑中雜詩》合併為《丙戌丁亥雜詩》,少十一首,兩組詩之後記亦無;《題畫》多《梅花月季》,缺《山水》之四;《題記》少末尾一千八百餘字;詩中小注也多有不盡一致之處。

周氏在《知堂回想錄·監獄生活》中談及自己寫詩的師從時說:“那是道地的外道詩,七絕是牛山志明和尚的一派,五古則是學寒山子的,不過似乎更是疲賴一點罷了。”前者系指《忠舍雜詩》而言,而此前之《苦茶庵打油詩》正續編,其實也是如此,雖然筆墨清淡,詩意卻很苦澀;後者則說的《往昔》、《丙戌歲暮雜詩》和《丁亥暑中雜詩》,寫得古樸渾厚,率直懇切。然而作者又復聲明實與志明、寒山有別,如《題記》所說:“他們更近於偈,我的還近於詩,未能多分解放,只是用意的誠實則是相同,不過一邊在宣揚佛法,一邊乃只是陳述凡人之私見而已。”說來只是形式有所取法(包括不追求傳統舊詩那種意境在內);指向卻很不同,如果說彼輩只求解脫,是禪家風範;周氏則是儒者述懷,更接近《古詩十九首》和陶詩了。《苦茶庵打油詩》又說:“此外自然還有一位邵康節在,”也是就此而言。或者說周氏追隨志明、寒山破法,所破者但在尋常詩意,他於破之外尚有一立也。所以他說:“名稱雖是打油詩,內容卻並不是遊戲,文字似乎詼諧,意思原甚正經。”(《苦茶庵打油詩》)《兒童雜事詩》別是一番路徑,乃因“偶讀英國利亞Lear的詼諧詩,妙語天成,不可方物,略師其意”又謂“實亦即是竹枝詞”,也非正統路數,甚是生趣盎然,有如天籟,然而作者仍說:“我這一卷所謂詩實在乃只是一篇關於兒童的論文的變相,”所強調的還是這個意思。《題記》講到“雜詩”特別的一點長處:“假如用散文或白話詩,便不能說得那么好,或者簡直沒法子說,”“如用別的韻語形式去寫,便決不能有此力量,倘想以散文表出之,則又所萬萬不能者也。”全篇之中一二處過於警辟,為散文或白話詩所不宜;舊詩卻可以如此,所以他是充分利用了這一特點。集中《炮局雜詩》以下五組,反思生平,表白心境,其深切處為別的作品(包括後來所寫《知春堂回想錄》)所不及,特別值得注意。
……

書摘


七十老翁坐不起,笑啖榲槨與芙蓉。夜半溺床復悲嘯,南冠相對但書空。王叔魯事。芙蓉者,阿芙蓉也。

一夜寒燈十首詩,苦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颼颼冷,正是無憂無慮時。王叔魯入獄二十日而卒。一夜寒燈云云為其絕筆詩中語。又曾作諧詩,有木屋冷颼颼,及鐵窗風味好,嘗過總無憂之句。

寬袍據案如南面,大嚼囚糧味有餘。卻憶學堂搶飯吃,一湯四菜霎時無。記某氏事(許修直)。

敬天仿佛依儒教,建塔還應出釋家。畢竟至心皈素女,逢人艷說紫河車。記白堅堅甫事。

安清道友夙知名,娓娓清談亦有情。莫怪成心不肯死,要看潮落復潮生。張璧玉衡為青幫長輩。

生平未入研究室,先進監房臥地鋪。夜起有時面壁坐,一絲煩惱未消除。胡適之雲,學者應出研究室入監獄,出監獄入研究室。

生平教讀成何事,門下關弓大有人。何意獄中開講肆,黃衣校尉作門生。隊長熊揚武囑為講書。
十一
夜半喚吃水餃子,獄裡過年亦大奇。五十年來無此事,難忘白酒與青梨。舊除夕熊揚武劉景雲招吃餃子。
騎驢
倉卒騎驢出北平,新潮餘響久銷沉。憑君篋載登萊臘,西上巴山作義民。南宋筆記載有登萊義民浮海至臨安,時山東大飢,人相食,行旅者持人肉臘為糧,抵臨安尚有剩餘雲。
渡江
羼提未足檀施薄,日暮途遙劇可哀。誓願不隨形壽盡,但憑一葦渡江來。
東望漸江白日斜,故園雖好已無家。貧痴滅盡余嗔在,賣卻黃牛入若邪。
偶作
入獄二百日,即事多所欣。同居恆乞食,高談不避人。憂患互相恤,盜賊漸可親。昨日豈為非,前路認已真。拘幽增自力,悲憫即雄心。學道未有成,立願在今晨。
夏日懷舊
丙戌五月來南京,居於老虎橋。或以炎熱為憂,戲述昔日學生生活,作諧詩以解之,計其時日蓋前後相去已四十五年矣。六月廿二日夏至節。
昔日南京住,匆匆過五年。炎威雖可畏,風趣卻堪傳。喜得空庭寂,難銷永日閒。舉杯傾白酒,買肉費青錢。記
……

周作人相關著作

長期以來,周作人在中國文壇上可謂是寂寞的,在辭世後相當長的時間中,他的作品幾乎被人們所遺忘,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代散文開山大師的地位。本集精選了周作人生平書稿、散文及翻譯著作等,旨在揭開塵封的歲月,為今天的讀者們呈現出一篇篇平和寬容、樸實有諧趣、飽含難以言說的美的知堂真味散文。

《雨天的書》
《伊索寓言》
《異域文談》
《澤瀉集》
《談龍集》
《談虎集》
《永日集》
《過去的生命》
《看雲集》
《知堂文集》
《苦雨齋序跋文》
《夜讀抄》
《苦茶隨筆》
《苦竹雜記》
《瓜豆集》
《秉燭談》
《藥堂語錄》
《藥味集》
《藥堂雜文》
《書房一角》
《秉燭後談》
《苦口甘口》
《立春以前》

《過去的工作》
《木片集》
《歐洲文學史》
《兒童文學小論》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魯迅的故家》
《魯迅的青年時代》
《知堂回想錄》
《周作人回憶錄》
《兒童雜事詩》
《兒童雜事詩圖箋釋》
《老虎橋雜詩》
《周作人書信》
《知堂書信》
《周作人俞平伯往來書札影真》
《俠女奴》
《玉蟲緣》
《匈奴奇士錄》
《陀螺》
《兩條血痕》
《希臘擬曲》
《自己的園地》
《浮世澡堂》

《浮世理髮館》
《古事記》
《如夢記》
《紅星佚史》
《域外小說集》
《現代小說譯叢》
《現代日本小說集》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
《石川啄木詩歌集》
《平家物語》
《希臘神話》
《希臘的神與英雄》
《希臘女詩人薩波》
《周作人回想錄》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周作人日記》
《知堂集外文·亦報隨筆》
《周作人詩全編箋注》
《風雨談》
《點滴》
《知堂雜詩抄》
《狂言十番》
《瑪加爾的夢》

《周作人集外文》
《周曹通信集》
《兒童雜事詩箋釋》
《孤兒記》
《藝術與生活》
《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
《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後》
《周作人早年佚簡箋注》
《明清笑話四種》
《黃薔薇》
《炭畫》
《日本狂言選》
《知堂乙酉文編》
《歐洲大陸小說集》
《近代日本小說集》
《阿里斯托芬喜劇集》
《冥土旅行》
《兒童劇》
《希臘對話選》
《枕草子》
《苦茶庵笑話選》
《俄羅斯民間故事》
《烏克蘭民間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