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片集》

《木片集》

《木片集》作者為周作人,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周作人
木片集木片集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1
ISBN:754344401
版次:一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頁數:121頁
印張:1次
所屬分類:圖書>文學

內容介紹

說起《語絲》,於今已經隔了三十多年的光陰,在中年的人聽來,已有生疏之感,更不要說少年的朋友了。但是提及魯迅與“正人君子”的鬥爭,卻以這為根據地,所以一說它的歷史,也不是沒有意義的事吧。
“五四”原是學生的愛國政治運動,由大學生開始,漸及中國小,末了影響及於工商界,要罷市罷工表示援助,這才算順利成功,沒有什麼犧牲。這件事表面上是結束了,影響卻是很廣大,浸滲得很深,接著興起了所謂新文化運動,這名稱不算怎么不恰當,因為它在文化上表現出來,也得到不小的結果。這以前有《新青年》和《每周評論》,差不多是孤軍奮鬥,到了五四以後才成為“接力戰”的狀態,氣勢便雄厚起來了。《語絲》乃是其中的一支隊伍,可是要說它成立的緣因,卻非得從《晨報副刊》講起不可。
魯迅逝世二十周年紀念的前後,有好些講《語絲》的文章發表,就我所見到的來說,寫得最好的要算章川島、孫伏園,他們都是參與這刊物發刊的事的。《晨報》本來是研究系的政黨機關報,但是五四時期也相當援助這個運動;孫伏園因羅家倫關係進了《國民公報》,後轉入晨報社,主管第五版,登載些隨感雜文,魯迅也時常投稿,很有點新氣象。孫伏園後來主編新增的副刊,益得發揮他的編輯手段,聲價日增,魯迅有名的《阿Q正傳》,就是在那上邊上發表的。可是後來孫伏園被排斥去職,由陳源的友人徐志摩繼任,於是《晨報副刊》全然改換了一副面目,差不多成為《現代評論》的日刊了。
孫伏園失了職業,於他固然很是困難,但不久由邵飄萍請去,擔任《京報副刊》的編輯。可是以前在《晨報副刊》寫文章的人終有點不平,計畫自己來辦一個小刊物,可以自由發表意見。查日記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日項下云:“下午至東安市場開成北號樓上,同玄同、伏園、川島、紹原、頡剛諸人,議出小周刊事,定名曰《語絲》,大約十七日出版,晚八時散。”十一月十六日項下云:“下午至市場赴語絲社茶會,至晚飯後始散。”那一天是星期,可見後來《語絲》是改在星期出版了。同人中本來還有劉半農、林語堂、俞平伯等人,那一天不知何以不見。記得刊物的名字的來源,是從一本什麼人的詩集中得來,這並是原就有那一名話,乃隨便用手指一個字,分兩次指出,恰巧似懂非懂的還可以用。這一個故事,大概那天與會的人都還能記得。至於第一期上的發刊詞,系大家叫我代擬,因為本來說不出一個什麼一定的宗旨,所以只好說得那么籠統,但大體上也還是適合的。到後來和《現代評論》打架的時候,《語絲》舉出兩名口號來:“用自己的錢,說自己的話”,也還是同樣的意思,不過針對《現代評論》的接受官方津貼,話里有刺罷了。
《語絲》的文章古今並談,莊諧雜出,大旨總是反封建的,但是等到陳源等以“正人君子”的資格出現,在《現代評論》上大說其“閒話”,引起魯迅的反擊,《語絲》上這才真正生了氣,所以回憶《語絲》這與“女師大事件”是有點分不開的,雖然後來在國民黨所謂清黨時期也很用了一點氣力。陳源的文章說俏皮話的確有點工夫,就只可惜使用在斜路上,為了替代表封建勢力的女校長說話,由俏皮而進於刻薄卑劣,實在夠得上“叭兒狗”的稱呼,但是如果不是魯迅的這枝剛強有力的筆,實在也不容易打倒他。我自己就曾經吃過一個小虧。有一次陳源對有些人說,現今女學生都可以叫局。這句話由在場的張定璜傳給了我們,在《語絲》上揭露了出來,陳源急了,在《現代評論》上逼我聲明這話來源,本來是要據實聲明,可是張定璜竭力央求,不得不中止了,答覆說出自傳聞,等於認錯,給陳源逃過關了。張定璜與“正人君子”本來有交情,有一個時期我也由他的中介與“東吉祥”諸君打過交道,他又兩面拉攏,魯迅曾有一時和他合編過《國民新報》的副刊,也不免受了利用。上邊所說的聲明事件,川島前後與聞,在張定璜不肯負責證明陳源的話的時候,川島很是憤慨,那時語絲社在什剎海會賢堂聚會,他就要當場揭穿,經我勸止,為了顧全同事的面子,結果還是自己吃了虧。女師大事件也是一個大事情,多少有些記憶,但是參與的人現在健在,比我更知道得多,也更可信,所以我還是以藏拙為佳了。

編輯推薦

“前幾年給上海廣州的晚報寫了些小文章,共總得數十篇,承出版社好意為選擇一部分出版,這是很可感謝的,書名最初擬名為《鱗爪集》,但太是普通了,怕和別人重複,改用《草葉集》呢,又與惠特曼的詩集相混,所以最後決定《木片集》這個名稱,因為古人所謂竹頭木屑,也可以有相當的用處,但恐怕是簡牘上削下來的,那么這便沒有什麼用,只好當作生火的柴火罷了。”

周作人相關著作

長期以來,周作人在中國文壇上可謂是寂寞的,在辭世後相當長的時間中,他的作品幾乎被人們所遺忘,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代散文開山大師的地位。本集精選了周作人生平書稿、散文及翻譯著作等,旨在揭開塵封的歲月,為今天的讀者們呈現出一篇篇平和寬容、樸實有諧趣、飽含難以言說的美的知堂真味散文。

《雨天的書》
《伊索寓言》
《異域文談》
《澤瀉集》
《談龍集》
《談虎集》
《永日集》
《過去的生命》
《看雲集》
《知堂文集》
《苦雨齋序跋文》
《夜讀抄》
《苦茶隨筆》
《苦竹雜記》
《瓜豆集》
《秉燭談》
《藥堂語錄》
《藥味集》
《藥堂雜文》
《書房一角》
《秉燭後談》
《苦口甘口》
《立春以前》

《過去的工作》
《木片集》
《歐洲文學史》
《兒童文學小論》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魯迅的故家》
《魯迅的青年時代》
《知堂回想錄》
《周作人回憶錄》
《兒童雜事詩》
《兒童雜事詩圖箋釋》
《老虎橋雜詩》
《周作人書信》
《知堂書信》
《周作人俞平伯往來書札影真》
《俠女奴》
《玉蟲緣》
《匈奴奇士錄》
《陀螺》
《兩條血痕》
《希臘擬曲》
《自己的園地》
《浮世澡堂》

《浮世理髮館》
《古事記》
《如夢記》
《紅星佚史》
《域外小說集》
《現代小說譯叢》
《現代日本小說集》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
《石川啄木詩歌集》
《平家物語》
《希臘神話》
《希臘的神與英雄》
《希臘女詩人薩波》
《周作人回想錄》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周作人日記》
《知堂集外文·亦報隨筆》
《周作人詩全編箋注》
《風雨談》
《點滴》
《知堂雜詩抄》
《狂言十番》
《瑪加爾的夢》

《周作人集外文》
《周曹通信集》
《兒童雜事詩箋釋》
《孤兒記》
《藝術與生活》
《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
《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後》
《周作人早年佚簡箋注》
《明清笑話四種》
《黃薔薇》
《炭畫》
《日本狂言選》
《知堂乙酉文編》
《歐洲大陸小說集》
《近代日本小說集》
《阿里斯托芬喜劇集》
《冥土旅行》
《兒童劇》
《希臘對話選》
《枕草子》
《苦茶庵笑話選》
《俄羅斯民間故事》
《烏克蘭民間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