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肌炎

多發性肌炎

多發性肌炎屬於炎症性肌病,是一組以骨骼肌間質性炎變和肌纖維變性為特徵的綜合徵,病變局限於肌肉時稱為多發性肌炎,若病變同時累及皮膚和肌肉則稱為皮肌炎。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021-60709699)表示雖然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認為與自身免疫功能失調有關,例如部分患者同時伴有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近來研究證實,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機制異常是導致發病的重要原因,許多患者血中可檢測出特異性抗體,如抗肌球蛋白抗體、抗核抗體等,同時也存在T細胞大量激活現象,外周血CD4/CD8比值增高。此外,該病用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治療後部分患者症狀好轉或恢復正常,也說明免疫機制在發病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病理病因

多發性肌炎多發性肌炎
多發性肌炎是一組病因不清,主要臨床表現以對稱性四肢近端、頸肌、咽部肌肉無力,肌肉壓痛,血清酶增高為特徵的瀰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自身免疫紊亂有關。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與病毒感染或遺傳因素有關。多為亞急性起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中年以上多見,女性略多。部分病者病前有惡性腫瘤,約20%病者合併紅斑狼瘡、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徵等其他自身性疾病。由於受累範圍不同,伴發病差異較大,因而本病臨床表現多樣。通常本病在數周至數月內達高峰,全身肌肉無力,嚴重者呼吸肌無力,危及生命。因此,及早診斷和治療十分重要。只要及時套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單純多發性肌炎可望預後良好,伴發惡性腫瘤和多種結締組織病者,預後較差。病因不明。可能是由自身免疫反應所致。已經發現在骨骼肌血管內有IgM,IgG,C3的沉積,特別是兒童型皮肌炎陽性率更高。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對肌肉起著重要作用。病毒也可能參與致病:在肌細胞內業已發現微小RNA病毒樣結構,用電子顯微鏡還在皮膚和肌肉血管壁的肌細胞與內皮細胞中,發現了類似副粘液病毒核殼體的管狀包涵體。惡性腫瘤與皮肌炎(多肌炎要少得多)的相關現象提示腫瘤可以引起肌炎,這是由於針對肌肉和腫瘤的共同抗原發生免疫反應的結果。

皮膚鏡檢所見為非特異性,諸如表皮萎縮,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血管擴張及淋巴細胞浸潤。受累肌組織病變差異很大。常見的改變有壞死,吞噬現象,肌纖維再生,肌細胞具嗜鹼性,核肥大且呈空泡狀,核仁突出,肌纖維萎縮與變性,尤其在皮肌炎病人的肌束周圍;細胞核內移,空泡形成;肌纖維大小變異;淋巴細胞浸潤(血管周圍特別顯著);肌內膜與以後在肌束膜內結締組織增多。包涵體肌炎-炎症性肌病的又一種亞型,肌活檢示肌纖維壞死及血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不明顯,常見肌纖維肥大時含嗜鹼性顆粒在周邊的空泡。在電鏡下能最特異地辨別包涵體,在兒童(皮肌炎較多肌炎多見),由於壞死性動脈炎,胃腸道內廣泛形成潰瘍和梗塞。

臨床表現

1.對稱性四肢近端肌肉無力,下蹲,起立,上樓梯困難,雙手抬舉困難;

2.頸肌、咽喉肌無力,抬頭困難,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呼吸肌無力致呼吸困難,紫紺。

3.肌痛,頸肩、上臂、前臂、大腿、小腿多見。

4.肌肉萎縮,肢體近端多見。

5.皮膚損害,如頭面部浮腫性紫紅斑等。

6.少數有發熱、關節痛等。

診斷依據

1.四肢對稱性無力伴壓痛;

多發性肌炎多發性肌炎

2.血清酶活性增高,CPK、LHD均高,尤以LHD更為敏感。

3.肌電圖上見自發性纖顫電位和正相尖波;

4.肌肉活組織檢查見肌纖維變性,壞死,再生,炎症細胞浸潤,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等。

病史及症狀:多見於20-40歲婦女,部分病人病前可有感染史,以對稱性肢體近端肌肉無力、疼痛和壓痛為主征。可累及咽肌、呼吸肌頸肌。晚期可有肌萎縮。有的合併皮膚或內臟損害,或有惡性腫瘤。

體檢發現:受累肌肉壓痛、無力、腱反射低。

輔助檢查:

1.血清CPK、LDH、GOT均升高,血清肌紅蛋白含量明顯增高,血清蛋白電泳α、r球蛋白血清IgG、IgA、IgM增高。半數以上患者血沉快。

2.24小時尿中肌酸排出量可顯著增加>1000mg/24小時,且與病情嚴重程度有關。

3.肌電圖:插入電位延長,可有肌強直樣放電活動。輕收縮時運動單位電位平均波幅降低,時限縮短,可有大量纖顫波。多相波增多,重收縮時出現低波幅干擾相或病理干擾相。

4.肌肉活檢:示變性、壞死、炎細胞浸潤,肌纖維腫脹、呈玻璃樣、顆粒性或空泡性變、間質水腫,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5.心電圖:異常率可達40%左右,心動過速,心肌炎樣表現,或出現心律不齊等。

鑑別:需與肌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障礙、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相鑑別。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1.儘早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2.對症和支持治療,防治各種感染;3.血漿交換療法;4.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5.頑固、重症者全身放療。

多發性肌炎多發性肌炎

用藥原則:1.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潑尼松(強的松))、氫化可的松甲基氫化潑尼松(甲基強的松龍))等對大多數多發性肌炎有效,為治療本病首選,一般主張早期以大劑量衝擊,中劑量鞏固治療,時間不少於3個月,小劑量維持時間不應短於2年。2.對於伴有潰瘍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不能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病人,以及經正規激素治療3個月,肌無力和肌痛仍無改善者,均應改用或加用免疫抑制劑(環磷醯胺、硫唑嘌呤或甲氨喋呤),對合併惡性腫瘤者尤合適。3.大劑量丙種球蛋白以及血漿交換治療對本病有治療作用,但需較高的醫療費用。4.長期大量套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要注意藥物副作用,加強對症、支持治療,對合併感染者,應儘早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一、套用皮質激素。強的松40-60mg/d頓服。病情穩定後逐步減量,病情危重者氫化考的松200-3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加於10%葡萄糖內靜滴。病情穩定後改為口服,調節劑量至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程度為維持量,有時達2-3年之久,療程中,應間斷使用ACTH。

二、激素大劑量短療程無效者應考慮停藥,可換用免疫抑制劑,硫唑嘌呤每日100-200mg。注意副作用。苯丙酸諾龍25mg肌注2次/周,對減輕疼痛,緩解症狀有效。

三、有吞咽困難者,應鼻飼,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呼吸道阻塞或呼吸肌麻痹者須及時氣管切開及輔助呼吸。強力寧具有激素樣作用而無其副作用,可選用。40mgV.D1次/d。

四、有條件者可行血漿交換治療。

護理原則

1.首先要有信心和毅力

多發性肌炎多發性肌炎

皮肌炎患者應明確自己得的並非“不治之症”,切莫悲觀消沉,即使經過某些中西藥治療病情仍在發展,也不必恐懼,更不能喪失信心而放棄治療。但是,也應清楚地認識到皮肌炎的確是個難治病,必須有堅定的信心和頑強的毅力,保持豁達開朗的精神狀態,才能充分調動自身的抗病潛能,最終戰勝皮肌炎獲得康復。

2.必須堅持長期正確合理的治療

皮肌炎作為一種難治病,“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只有在臨床經驗豐富和具有高充責任感的專科醫生指導下,堅持長期、系統、正規、合理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療效乃至康復,切不可亂投醫、濫用藥或自行減量、隨意停藥,以免走“欲速則不達”的彎路,病情一旦復發加重,往往治療更為困難,甚至付出生命代價。

3.生活調理

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可做關節和肌肉的被動活動,每日2次,以防止組織萎縮,但不鼓勵作主動活動。

2.恢復期可適量輕度活動,但動作不宜過快,幅度不宜過大,根據肌力恢復程度,逐漸增加活動量,功能鍛鍊應避免過度疲勞,以免血清酶升高。

3.要保持精神愉快,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

飲食調理:

1.合理安排飲食,保證充分的維生素和蛋白攝入。

2.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以免傷脾化濕。

3.臨床藥膳療法通常以補益為主,健脾補腎,可作為飲食的藥物有山藥、薏苡仁土茯苓冬蟲夏草、當歸、枸杞子、阿膠、靈芝、紫河車等。

食療藥膳

1)心肌炎患者應忌、酒。

多發性肌炎多發性肌炎

2)多吃新鮮蔬,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及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等。飲食宜清淡,不宜吃過鹹和油膩辛辣的食品,以免加重心臟的負擔。

3)補充維生素C、E,不飽和脂肪酸(櫻摹油或鮭魚油)用量依照產品指示。保護心肌細胞。

4)食療藥膳:

1.銀耳太子羹
銀耳15克,太子參25克,冰糖適量。水煎後飲用。滋補身體。

2.豬心大棗湯
用豬心1個帶血破開,放人大棗15克,置於碗內,加水,蒸熟食用。補血、養心、安神。適宜於心血不足之心悸怔忡、乏力倦怠、面色無華,以及各種心臟病的補養調治。

3.丹參豬心湯
取參15克,丹參10克,芪10克,用紗布包好,加水與1個豬心燉熟,吃肉飲湯,日服1次,可治心肌病,也可用於各類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的輔助食療。

4.竹筍肉片
用竹筍120克,切絲,瘦豬肉1加克切成片,用花生油爆炒,食用。

5.菊花鯉魚湯
取鯉魚1尾,開膛洗淨,略油煎後,加白菊花25克,枸杞15克及水,燉熟後分次吃肉喝湯。

6.酸棗蝦殼湯
用蝦殼25克,酸棗仁15克,遠志15克,共煎湯服,每日1劑,可治心肌炎。
如果突然發生胸痛、咯血、氣急、呼吸困難、昏迷、偏癱等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生活調理

多發性肌炎多發性肌炎
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可做關節和肌肉的被動活動,每日2次,以防止組織萎縮,但不鼓勵作主動活動。

2.恢復期可適量輕度活動,但動作不宜過快,幅度不宜過大,根據肌力恢復程度,逐漸增加活動量,功能鍛鍊應避免過度疲勞,以免血清酶升高。

3.要保持精神愉快,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

多食新鮮水果、蔬菜、粗糧、脫脂牛奶及家禽,少吃精製糖、白面、醃製食品,牛、羊,豬肉以及飽和脂肪的食物;儘可能不進食海產品(魚、、蟹)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蔥、姜、蒜等);少食油膩性食物;勿飽食;不吃或少吃芹菜黃花菜香菇等增強光敏感或促進免疫功能的食物。

預防常識

發病6個月以內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大部分可獲臨床改善,於病後2個月以內開始治療的效果更好。延誤治療,常可使急性變成慢性,故應及早治療。本病約有10-20%病者可能伴發惡性腫瘤,中年以上者伴惡性腫瘤者高達50%以上,因此,必須予足夠的警惕。早期發現腫瘤並早期治療,效果好些。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減量過快,停藥過早均可導致復發,甚至病情惡化。特別是慢性肌炎病程較長,有不少可達10年以上。因此療效的判斷至少應經過半年至1年的觀察,在短期內未出現效果絕不應終止治療。運動功能的訓練最好待肌酸磷酸激酶(CPK)正常以後開始,因為運動開始時常可見到CPK一過性升高。若在CPK尚未完全穩定時即開始作功能訓練,許多患者的CPK則不易下降。

預防預後

早期診斷,合理治療,本病可獲香滿意的長時間緩解,患者可從事正常的工作、學習,同常人享有相同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兒童患者更佳。成人患者可死於嚴重的進行性肌無力、吞咽困難、營養不良以及吸入性肺炎或反覆肺部感染所致的呼吸衰竭多肌炎並發心、肺病變者,病情往往嚴重,而且治療效果不好。兒童通常死於腸道的血管炎。合併惡性腫瘤肌炎患者,其預後一般取決於惡性腫瘤的預後。

疾病歷史

早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Wagner就描述了多發性肌炎的症狀,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Unverricht又詳細描述了皮肌炎的典型症狀.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人們對PM/DM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雖對其確切病因還未詳知,但已明確認識,PM/DM是在某些遺傳易感體中,由免疫介導,感染與非感染環境因素所誘發的一組疾病。基於對上述認識,人們已經在臨床實踐中,掌握了診斷和治療該組綜合徵的方法和藥物。使該病的治療效果和預後有了很大改觀。

發病6個月以內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大部分可獲臨床改善,於病後2個月以內開始治療的效果更好。延誤治療,常可使急性變成慢性,故應及早治療。 本病約有10-20%病者可能伴發惡性腫瘤,中年以上者伴惡性腫瘤者高達50%以上,因此,必須予足夠的警惕。早期發現腫瘤並早期治療,效果好些。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減量過快,停藥過早均可導致復發,甚至病情惡化。特別是慢性肌炎病程較長,有不少可達10年以上。因此療效的判斷至少應經過半年至1年的觀察,在短期內未出現效果絕不應終止治療。 運動功能的訓練最好待肌酸磷酸激梅(CPK)正常以後開始,因為運動開始時常可見到CPK一過性升高。若在CPK尚未完全穩定時即開始作功能訓練,許多患者的CPK則不易下降。

化驗檢查

(1)血沉增快,白細胞正常或增高。

檢查檢查

(2)肌酶譜:血肌酸磷酸激酶(CpK)最敏感,但醛縮酶、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乳脫氫酶也有診斷價值,99%的患者有酶升高。肌炎的急性期肌酶譜升高,提示肌肉受損分解,病情好轉後下降。病程中多次檢測,連續觀察,可判斷肌炎的進展和治療情況。
(3)尿肌酸測定:正常情況下,24小時尿肌酸排量少於200毫克,即小於4毫克/千克體重。PM/DM患者,24小時尿肌酸排出量可達2000毫克,而尿肌酐排量明顯減少。
(4)90%患者有肌電圖異常。典型表現為:A低波幅,短程多相波;B插入(電極)性激惹增強,表現為正銳波,自發性纖顫波;C自發性、雜亂、高頻放電。肌電圖示肌原性損害,對本病有診斷價值。
(5)肌活檢90%異常,表現為肌纖維變性或空泡性壞死,肌纖維粗細不一,有再生現象,間質有炎性細胞浸潤和纖維化。
(6)自身抗體:抗Jo-1抗體為特異性抗體,PM患者陽性率達30%,DM患者陽性率為10%左右。少數還可查到對PM/DM有特異性的PL-7,PL-12,SRP,M1-2,PM-Sc1抗體。不出現系統性紅斑狼瘡與系統性硬化症的標記性抗體。

常見內科疾病1

內科疾病治療預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