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黃鎮

南黃鎮

乳山市南黃鎮轄33個村民委員會,人口2.6萬人,面積88.3平方公里,耕地2799公頃,海岸線長2.4公里。距青島220公里,距青島飛機場220公里。 南黃鎮位於乳山市東部。東隔黃壘河與文登區相鄰,西與大孤山鎮、南與徐家鎮接壤,北毗馮家鎮,南臨黃海。面積88.9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南黃、河崖、冷家莊(冷家莊、小錢家)、鳳西莊、母雞屯、南黃北塂、南黃莊、北斜山、南斜山、高家屯、西洋水、東洋水、院後、靠山、東姜家莊、朱家屯、陳家屯、孫家埠、西珠塂、東珠塂、李家疃、柯家莊(柯家莊、孫家莊)、嶺上、西浪暖、湯南山、灣頭、南台子(南台子、臘樹底下)、莊子園、仙人腳、宮家疃、歸仁、崮山寺、上莊33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南黃,距市區30千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1年設南黃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3月撤 社設鎮。1995年,面積88.9平方千米,人口31960人,轄南黃、河崖、冷家莊、鳳西莊、母雞屯、南黃北塂 、南黃莊、馮斜山、高家屯、西洋水、東洋水、院後、靠山、東姜家莊、朱家屯、陳家屯、孫家埠、上莊、西珠塂、東珠塂、李家疃、嶺上、柯家莊、西浪暖、湯南山、灣頭、南台子、莊子園、仙人腳、宮家疃、歸仁、崮山寺、南斜山33個行政村。

南黃明洪武七年,辛姓由湖北襄陽縣遷海陽縣大辛家,又遷此建村十里大辛家。宣德五年,李姓由大崮頭李家遷入。萬曆八年,林姓由棲霞縣京子埠遷入,因位於黃壘河南,更名南黃。清康熙三十九年,魯、喬姓分別由海疃、文登縣狗皮橋遷入。乾隆十五年,宋姓由南泓遷入。現850戶。

河崖明嘉靖七年,姜姓由峒嶺遷黃壘河南崖定居立村,故名。現150戶。

冷家莊明正德十六年,冷學孟、冷學宦由平度縣遷此立村冷家。明天啟年間,錢姓由榮成縣遷入。清康熙年間,馮姓由萬家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330戶。

灣頭明洪武年間,高姓由海陽縣徽村遷黃壘河拐彎處定居立村,故名。清乾隆年間,矯姓由牟平縣垂柳遷入。清嘉慶年間,賈、孫姓由賈家莊、湯上遷入。現645戶。

鳳西莊清乾隆年間,姜、蔡、陳姓由河崖遷此立村,因位於鳳凰口西,故名。現118戶。

母雞屯清康熙年間, 張姓由巫山來居,王姓由山前莊遷入。因附近山林多野雞,故稱野母雞屯,後更今名。乾隆年間,姜、陳、劉、高姓由鄰村河崖、小陳家、歸仁、灣頭遷入,李姓由文登縣澤頭遷入。現215戶。

湯南山清乾隆四十五年,孫姓從湯後疃遷湯上南山定居,故名。鹹豐年間,王姓由榮成縣赤山遷入。後又有張姓遷入。現210戶。

南台子清光緒年間,孫姓由湯東疃遷南台子定居,故名。現62戶。

莊子園清乾隆五年,孫姓由湯東疃遷居,因此處為歸仁的種地莊子,故名。現60戶。

仙人腳清乾隆四年,高姓從灣頭遷此立村。相傳因村北河中巨石有一仙人留下的腳印,故名。現60戶。

宮家疃明崇禎十六年,宮姓由文登縣柳林莊遷此立村宮家莊。清末,王姓由南黃北塂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135戶。

歸仁金代前有村莊龜陰(因村南有岩石形似龜,故名),金末戰亂被剿。明末,孫、劉姓由湯上和文登縣鴨兒灣遷此立村,以原村名諧音取名。清代, 先後有張、高、于姓從南黃、灣頭、王家口遷入。現900戶。

南黃北塂元末,丁姓居此,明初遷北高格莊。清順治元年,王姓從店子頭遷南黃村北山塂處立村,故名。現335戶。

南黃莊清乾隆年間,李光先、李先培由南黃遷此定居。因此地是南黃村種地莊子,故名。現230戶。

北斜山明洪武末年,高姓由西浪暖遷斜山之北立村,故名。萬曆年間,宋姓由史家疃遷入。清末,陳姓由母雞屯遷入。現510戶。

南斜山明嘉靖年間,黃姓由黃疃來此立村(後遷走),因位居斜山之南,故名。清初,王、劉、姜姓先後由南黃北塂、黃格莊、峒嶺遷入。現152戶。

高家屯明萬曆年間,康姓居此建村康家屯,後遷走。清康熙年間,高姓從灣頭遷此以姓立村,後汪、曲姓由牟平縣遷入,李、肖姓由大崮頭、肖家遷入。現340戶。

崮山寺清康熙三十一年,李柏從文登縣吳家莊遷此立村,以附近古廟崮山寺為村名。乾隆年間,孫、姜姓先後由東珠塂、西珠塂遷入。現105戶。

靠山明萬曆年間,孫姓由湯上遷此靠山而居,故名。清鹹豐年間,于姓由辛莊、院前遷入。後有姜、王、譚姓遷入。現210戶。

東姜家莊明萬曆年間,姜姓由峒嶺遷此建姜家莊村。清順治年間,孫姓由東珠塂遷入。康熙年間,王姓由牟平遷入。清末,于姓由王家口、陳姓由牟平縣陳家疃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204戶。

李家疃明萬曆年間,李姓由李家遷此建村(後遷走)。崇禎年間,于姓由乳山寨遷此。清末,孫姓由東珠塂、張姓由文登縣張家埠遷入。現135戶。

上莊元至正年間,姜姓由萬戶遷珠塂村邊小河上游立村,故名。明成化年間,高姓由灣頭遷入。清時,有吳、劉、孫、萬姓先後遷入。現420戶。

西珠塂元大德年間,姜子茂由萬戶遷此立村,因村西北兩小河中間有一圓形土塂,人稱“二龍戲珠”,以此取名珠塂。明萬曆年間更今名。民國末年,姚姓從唐家窪遷入。現260戶。

東珠塂明萬曆二十七年,孫姓由湯後疃遷珠塂村東立村,故名。現390戶。

朱家屯金元時期,朱姓在此以姓建村,元末戰亂遷走。明永樂年間,王、周姓先後從黃縣遷此定居,後遷走。清康熙年間,孫、李、於、邵四姓先後由刁家、青山、小浩口、邵家遷入,沿用舊名。現204戶。

西洋水明永樂年間,于姓由平度縣古峴遷小河東岸立村,取名小河東。隆慶元年,因洪水淹村,更此名。明末,李、王姓由澤頭、朱家屯遷入。清初,鞠姓由海陽所遷入。現173戶。

東洋水明嘉靖年間,王姓由朱家屯遷此,取名王家屋後。隆慶元年更此名。萬曆年間,孫姓由孫家埠遷此。清順治年間,遲姓由萊陽縣遲家莊遷入。乾隆年間, 于姓由獅子於家遷入。後刁姓由刁家遷入。現280戶。

院後明泰昌元年,肖姓由河南省昌陽縣章村遷此立村,因位於古寺院後,故名。清初,臧姓由海陽縣臧家遷入。現185戶。

孫家埠明洪武年間,孫姓由雲南遷黃壘河下游西岸立村。清康熙年間,陳姓由臥龍遷入。乾隆年間,鄒姓由文登縣店子遷入。現445戶。

陳家屯明成化五年,陳姓兄弟四人由牟平縣紙坊遷此立村。清乾隆年間,林姓由西浪暖遷入。現119戶。

柯家莊清雍正八年,柯姓從榮成縣柯家屯遷此以姓立村。清末,孫姓由文登縣南橋遷入。現30戶。

嶺上元末,姜、曹姓由西浪暖遷高嶺之上立村,故名。明永樂十八年,孫姓由孫家埠遷入。明末,高姓由西浪暖遷入,蔡姓由榆樹底遷入。清初,林姓由西浪暖、王姓由楊家屯遷入。現602戶。

西浪暖元初,姜、曹姓居此,元末遷走,郭姓由榮成縣上郭家遷此立村。因位於黃壘河入海口西,河水海水交匯,水浪一片,取名西浪浪。後更此名。明洪武年間,高姓由海陽縣徽村遷入。明末,蔡姓由東浪暖遷入。清初,鄒、王、林等姓由文登縣店子、楊家屯、南黃遷入。現1200戶。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南黃村,轄33個行政村。面積88.9平方公里,年末人口27788人。

所轄村代碼

371083105(33村):~201南黃村 ~202湯南山村 ~203南台子村 ~204莊子園村 ~205仙人腳村 ~206歸仁村 ~207宮家疃村 ~208灣頭村 ~209河崖村 ~210冷家村 ~211風西莊村 ~212母雞屯村 ~213南黃北耩村 ~214南黃莊村 ~215南斜山村 ~216北斜山村 ~217靠山村 ~218崮山寺村 ~219上莊村 ~220西珠耩村 ~221東珠耩村 ~222東姜家莊村 ~223李家疃村 ~224高家屯村 ~225朱家屯村 ~226西洋水村 ~227東洋水村 ~228院後村 ~229孫家埠村 ~230陳家屯村 ~231嶺上村 ~232柯家莊村 ~233西浪暖村

地理環境

境內西部為丘陵,東部黃壘河沿岸為沖積平原。海岸線長2.5千米。有花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礦產資源。是乳山市主要糧食產區,花崗石材基地和草莓主產地。牟平至浪暖口公路與煙即高速公路在境內交會。經濟狀況

全鎮有耕地4.66萬畝,海岸線長3公里。該鎮東依黃壘河,南瀕黃海,青威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牟銀公路縱貫南北。沿海有豐富的地下海水資源,是膠東地區最適宜海水工廠化養殖的地區之一,海產品有大菱鮃、海參、蝦、蟹及各種貝類。農特產有蘋果、梨、桃、草莓、大棗及各類蔬菜。礦產資源主要有大理石、石灰石、花崗岩、海砂、河砂。

經濟概況

2002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5億元,農業總產值1.1億元;財政收入798.9萬元,比上年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3700元,比上年增加1元。中學2所,國小6所,在校生共3727人。鎮辦工業主要有造紙、石材、橡膠、織衫等,造紙、工廠化養魚為支柱產業。全年完成技改投資3550萬元,開發新產品3個;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利稅575萬元;引進項目17個,契約利用外資5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00萬美元。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1億元,糧食總產量1.33萬噸,果品總產量9000噸,蔬菜總產量6750噸,水產品總產量9000噸。

南黃鎮現有內資企業48家,外資企業12家,行業涉及乳山乳華紙業有限公司、中威金屬、瑞京服裝、三寶玩具、天勤食品、興漁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等,形成了以加工、海水養殖劃為主的格局。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7億元,工業銷售收入17億元,利稅1.4億元,利用內資1.8億元,利用外資333萬美元,實現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0.5萬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100萬元。

到2011年底,全鎮招商引資完成招商資金3.1億元,同比增長28%;工業產值19.5億元,同比增長35%;農業產值3.3億元,同比增長15.38%;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59萬元,同比增長22%;農民人均收入9280元,同比增長9%。

——一、二、三次產業均取得新突破。一、農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在發展傳統種養業基礎上,強化富民優先理念,全面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今年成功引進了3個特色現代農業項目。一是肉食雞養殖項目,通過前期的積極運作,我鎮共引進了7個福喜肉食雞養殖小區,已投產3個;二是香菇種植項目,加強與裕榮食品公司的溝通對接,新引進了榮輝食用菌項目,採取“企業+農戶”的模式,引導民眾發展高效大棚20多個,年產香菇20萬公斤,帶動周邊民眾增收致富;三是茶葉種植深加工項目,以打造區域內的龍頭茶葉基地為目標,引進了總投資1500萬的威海福潤生態農業項目,年可加工茶葉100噸,可消化約3000畝鮮茶葉原料。通過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今年全鎮新發展茶葉360畝,總數達到1000畝,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二、工業經濟穩步增長。一年來,我鎮堅持工業發展在經濟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不動搖,著眼於加快項目建設,建立了領導分工負責制度,落實責任,明確時限,強化項目服務力度,年內引導乳華紙業等企業實現技改投入兩千萬元。雙輝鑄造順利投產,年產值達一千萬元。三、新興旅遊產業實現零突破。針對我鎮旅遊業“短腿”現象,通過採取外出對接、邀請考察、以商招商、宣傳推介等方式加大旅遊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年內引進了總投資近千萬元的金台農業休閒園項目,現已進入試營業階段,實現了我鎮在高效生態觀光農業項目上的新突破。

——城鄉建設展現新面貌。2011年南黃鎮加大了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總投資1168萬元,實施了10個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硬化路面59000多平米,栽植各類苗木26000多株,漿砌水渠11000多米,修建花牆12600米,新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處,改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4處。在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中,我鎮出現了一批精品工程、實效工程、惠民工程:高家屯村將環境整治與加強社區設施配套相結合,與推進社區管理相結合,建成了多位一體的社區辦公服務中心;院後村利用環境整治契機,爭取社會捐贈200餘萬元,修建漫水橋一座,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河崖村、院後村、高家屯村整治工作都在全市前列,在威海市第一批環境綜合整治驗收中,我鎮10個村一次性通過驗收,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垃圾中轉站的投入使用,徹底改變了農村垃圾亂扔的現象,真正實現了村收集、鎮運轉、市處理。村容村貌整潔有序,全鎮面貌煥然一新。

——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著眼於建設服務型政府,投資40多萬,新建了民眾工作中心,集合民政、勞保、果樹、漁技、殘聯等多個部門,實現一條龍服務、視窗化辦公。著眼於村級工作建設,組織實施了全鎮危房改造工作,改造房屋58戶,爭取補助資金108995元;為150多戶農民辦理家電和汽車下鄉補貼,做好糧食補貼和小麥、玉米、花生等良種補貼的發放工作,完成各項社會救助發放工作。

畜牧發展

南黃鎮 南黃鎮

2006年南黃鎮的畜牧養殖業取得很大成績,蛋雞存欄量超過34萬隻,比2005年增長30%,年產雞蛋750萬公斤,比2005年增長25%;出欄肉雞60萬隻,其中肉食雞25萬隻,分別比2004年增長120%和-20%;母豬存欄量達到2000頭以上,出欄肥豬1.6萬頭,比2005年增長15%和10%;奶(肉)牛養殖漸成氣候,達到奶牛70頭、肉牛60頭。特種養殖重新開始發展起來,貂存欄量達到5800隻以上,較2005年增長160%。

南黃鎮畜牧業的現狀總的概括為:養雞養豬已成規模,養牛方興未艾,特種養殖長足發展,養兔養蠶原地踏步。全鎮規模以上蛋雞養殖戶超過100多戶,肉雞養殖戶大約10戶;養豬如今在南黃鎮可謂遍地開花,全鎮三分之一以上的農戶養豬,母豬存欄量達到2500餘頭,年出欄肥豬1.8萬頭,但規模養殖戶較少,主要有灣頭、南台子和河崖等五家大的豬場;養牛產業漸漸發展起來,形成了朱家屯、冷家、北耩、高家屯四個初具規模的養牛場,並有向四周輻射的趨勢,奶牛存欄70餘頭,肉牛存欄60頭;原來頗具規模的養兔和養蠶卻在原地踏步,成為南黃鎮養殖業發展的不和諧音符。

南黃鎮2005年養殖的最大亮點是該鎮的特種養殖蓬勃發展,截止2006年底,南黃鎮的特種養殖存欄量達到4200隻,其中貂存欄量4000隻,狐狸存欄量20隻,特種養殖戶達到45戶。2006年全鎮共出欄貂超過1。2萬隻,狐狸超過1000隻。

南黃鎮 南黃鎮

2005年南黃鎮養殖業發展的特點:南黃鎮養殖業的特點是發展較為集中,養雞和養豬發展比較快,主要因為這幾年雞蛋和豬肉的價格上漲,養雞和養豬的效益提高而且其風險比較小所致。但養雞主要是以規模養殖為主,蛋雞養殖較2006年有較大發展,全鎮養蛋雞規模戶有100餘戶,蛋雞養殖規模突破34萬隻,肉食雞主要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大棚養雞,以50天為一個周期,一年出三到五棚雞,每棚2500隻到3000隻,全鎮大棚養雞20戶2006年出雞20萬隻。較2005年我鎮的肉食雞養殖有很大退步,主要是因為今年肉食雞的市場非常不景氣,同時肉食雞病害太多,與之相左的是種雞、飼料價格上漲,導致養殖成本大幅上漲,風險大增,大批養殖戶轉而養殖蛋雞或者投資特種養殖,但是原來的養殖大棚依舊完好保存,一旦市場前景好轉,很多人還會進行肉食雞的養殖。與養雞相反,養豬主要是農戶家庭散養為主,當然也有大規模戶,例如灣頭的孫文勝養豬場的規模在年出欄1000頭以上。但從全鎮的情況看主要是以農戶家庭散養為主,平均每戶存欄母豬1-3頭。

畜牧養殖業為南黃鎮的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例如朱家屯村,其養雞的收入已經占到全村經濟總收入的80%以上,河崖畜牧業收入所占比例也達到60%以上。一隻蛋雞一年產蛋30斤,每斤雞蛋3元多,就是90多元,一個養3000隻雞的雞場除去各種費用,一年的純收入保守估計在五萬元以上,一般一個養雞周期是500天,在更換蛋雞時,雞母可以賣到每斤4元,每隻蛋雞平均4斤,收入仍在3萬元以上,2008年雞蛋和肉雞的價格比較高,肉食雞每斤達到3.4元,一般農戶都是在"公司+農戶"的模式下與廠家簽定了購銷契約,最大限度地免除了養雞戶的後顧之憂。2008年養豬的效益也是比較好的,一般的情況下,每出欄一頭肥豬,純收入在250-300元之間,每個養豬的農戶一年出欄20-30頭肥豬,純收入在5000元-9000元,如果是規模養殖,效益會更加可觀,畜牧養殖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

招商引資

南黃鎮 南黃鎮

乳山市開展思想解放活動以來,南黃鎮黨委、政府,動員全體幹部對以往的工作進行反思,認真開展“改變機關作風、樹立南黃形象”大討論活動。通過學習討論,幹部們結合思想解放活動,結合各自駐村實際,提出利用荒山、荒坡,閒置房屋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大辦小項目,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實力,促進農民富裕的具體工作目標。

該鎮北斜山村看到,原村國小院裡,威海人於雪鬆開辦的聖宇服裝廠生產紅紅火火,50多名工人正緊張生產;村東山,村里與中魯果汁有限公司合作的150畝高酸蘋果,土地已平整完備,兩個占地5畝多的配套平塘正在開挖;村里規劃的120畝乾果基地,正在平整……開展思想解放活動,廣大幹部統一了思想,振奮了精神,明確了目標,工作熱情空前高漲。為抓在談項目跟蹤落實,8位機關幹部在外出差;為抓在建項目和投產項目的建設和生產進度,12名機關幹部食宿在工地。

特色種養業

在穩固傳統種養業項目的前提下,該鎮大力培植新興特色種養業,依託海水資源,大力發展工廠化養殖,沿海大菱鮃魚、海參等海珍品養殖持續升溫。依託山東荃馨生物有限公司建設了300畝蘆薈種植基地,林業花卉育苗、日本蘿蔔種植等項目發展迅速。依託天勤食品有限公司,全鎮養牛業蓬勃發展,狐狸、梅花鹿等養殖項目悄然興起,特色種養業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

社會事業

南黃鎮內的北斜山、南斜山及陳家屯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西周早期墓群,其中南斜山商周時期古墓葬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利發展

南黃鎮 南黃鎮

乳山市南黃鎮省財政扶持節水灌溉項目總投資575.3萬元,其中省扶持資金200萬元。項目區位於乳山市南黃鎮,包括高家屯、東洋水、陳家屯、西洋水、嶺上、西浪暖6個行政村,總面積1.59萬畝。該項目於2003年5月開工,2004年5月完工,實際建設節水灌溉工程1.2萬畝,其中良田半固定式噴灌1470畝,果樹滴灌4150畝,大棚滴灌1090畝,糧田管灌5000畝。

該項目主要推廣套用科技含量高、自動化程度高的現代化灌溉新技術,採用國內外先進設備,包括系列化的可程式控制氣、智慧型化的控制程式、精確的控制感測器、高質量的通訊系統和中心計算機控制軟體。可完成大棚的自動灌溉、自動施肥、自動測報土壤墒情、空氣濕度和溫度。採用微機控制變頻恆壓供水技術,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完成整個棚的灌溉和施肥。該項目自動化程度居全省領先水平,工程建設標準高、質量優、節水工程科技含量高,擴大和改善了水澆條件,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土地利用率,年可增加經濟效益62萬元,節水68萬方,省工0.86萬個,節能8萬度,大大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節水灌溉項目的實施,緩解了當地水資源和電力的緊張狀況,改變了傳統落後的灌溉方式,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節水意識,增強了農業生產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推動了農業現代化,同時對今後發展高標準節水灌溉具有指導意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中國鄉鎮大全7

中國的鄉鎮很多,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