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陽鄉

儀陽鄉

儀陽鄉距歷史名山泰山西麓34公里,位於肥城市境中部,偏東南3.4公里處。東與泰安岱嶽區夏張、道郎接壤,南與肥城安臨站鎮、邊院鎮毗鄰,西接桃園鎮,北鄰新城辦事處、潮泉鎮。區域面積9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萬畝。境內泰(安)肥(城)一級公路和濟(南)兗(州)公路兩條省級主幹道在鄉駐地交匯,潮(泉)汶(陽)、儀(陽)過(村)兩條縣級公路交叉過境。49個行政村皆通柏油路,雖是山區,但交通四通八達。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儀陽鄉以鄉機關駐地儀陽村而命名。相傳古時一進士選墓地在一片湖水之陽舉行祭祀儀式,故名儀陽。1928後屬肥城市第二區, 1958 年建儀陽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區。1985年建鄉至今。現轄49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有13100多戶,4.51萬人口。

行政區劃

儀陽鄉下轄村:段莊村、槐樹村、趙莊村、石東村、山前村、百忍村、河窪村、儀陽村、王晉村、東鮑村三環村胡台村、四合村、石坊村張南陽村、大柱子村、周王村王南陽村、東楊村、小考山村、北辛莊村、石西村、東下莊村、馬郎村、羅山村、魚山村、彭莊村、大考山村、黃石崖村、黃柏山村、三山村、上三合村、沙溝峪村、空杏寺村、張袁村、李南陽村、石北村、東辛村、馬堂村小柱子村、董南陽村、榮華村、高莊村西鮑村劉台村、王莊村、下三合村、陳莊村、鹿溝村

物產資源

儀陽鄉儀陽鄉
交通便利,區位優越。距濟南國際機場80公里,東去泰安20公里接京滬、京福高速公路,距京滬鐵路泰湖支線僅4公里,濟微公路、泰肥一級公路在鄉駐地交叉過境。至歷史名城泰安僅有10多分鐘的車程。境內村村通柏油路,已形成完備的交通網路。儀陽鄉政府駐地及附近6個村已納入肥城城區統一規劃,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開發潛力。

基礎設施良好,工業蓬勃發展。便利的交通、優越的區位使儀陽鄉政府駐地附近成為了工業經濟發展的黃金地帶,吸引了眾多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目前全鄉有工業企業40多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19家。儀陽鄉在泰肥一級公路北側興建的工業項目集中區規劃占地3000畝,目前一期項目開發占地1000畝,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已有16家企業入駐並獲得了快速發展。

特產馳名,資源豐富。儀陽鄉是馳名中外的肥城桃的主產區之一,桃林面積達3萬畝,年產早中晚熟桃4000多萬公斤。鄉政府駐地附近開發建設的劉台“桃源世界風景區”以其特有的自然地貌和漫山遍野的桃花被譽為真正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先後獲國家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每年接待省內外遊客40多萬人次。

儀陽鄉地處康匯流域,境內丘陵密布,大小山丘140多座,荒山丘陵3.89萬畝,占總面積的27.18%。石灰岩儲量極其豐富,是燒鍊石灰、加工石子和建築石材的優質原料。目前,全鄉年產石灰15萬方,石子18萬方。此外,還有石英沙、粘土、鑄鐵沙等礦產。林果產品主要有肥桃、香椿山楂蘋果柿子等,其中肥桃年產5000萬公斤。

經濟狀況

儀陽鄉儀陽鄉
改革開放以來,儀陽鄉的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轄區內交通、通訊、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教育及醫療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2004年,儀陽鄉實現農業總產值157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82元。儀陽鄉先後榮獲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泰安市創“六好”先進鄉鎮黨委、泰安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安工作先進鄉鎮、設施農業建設先進鄉鎮、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儀陽鄉的幹部民眾深入解放思想,勇於開拓進取,搶抓肥城城區東拓南擴和泰肥一級公路、潮汶路開通的歷史機遇,堅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資置於各項工作之首,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走工業強鄉之路。新規劃建設的一滕工業園地處濟兗路和泰肥一級路的東北夾角地帶,與肥城城區融為一體,正在成為吸納外資、聚集項目的良好載體平台。農業已走出了傳統種植,肥桃、桑蠶、蔬菜、畜牧已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特別是肥桃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傳統種植優勢,所產肥桃品質極佳,目前肥桃種植已達2.5萬畝,早、中、晚熟品種達60多個。儀陽鄉充分利用豐富的桃花資源,以花為媒,積極發展特色生態觀光旅遊,開發建設了劉台“桃源世界”風景區,成功舉辦了三屆肥城市桃花旅遊節,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紛至踏來。桃花旅遊帶動了肥城市肥桃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產業發展

儀陽鄉儀陽鄉
肥桃產業:儀陽鄉把加快肥桃產業發展作為振興農村經濟的戰略措施來抓,使肥桃形成了推動山區民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目前,全鄉各類肥桃種植面積達到了3萬畝,產量達到了4000多萬公斤,產值4000多萬元。形成了以潮汶路、濟兗路為依託的兩大肥桃產業帶和以劉台村為中心的“肥桃精品園”,肥桃專業村發展到了22個。全鄉有2500戶、2萬餘民眾從事肥桃的生產和經營。肥桃產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增收。

旅遊產業:世外桃源何處尋,萬花叢中劉台村。座落於肥城市儀陽鄉劉台村的“桃源世界風景區”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是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肥城10萬畝桃花的“精品園”。劉台村三面環山,溝谷縱橫,地形地貌參差錯落。境內桃林3000多畝,占可耕地面積的95%。春季桃花漫山遍野,可登高遠眺,觀花海如潮;可曲徑通幽,賞蜂蝶鬧春,使人恍若置身於人間仙境、世外桃源。2002年以來,劉台“桃源世界”風景區已連續承辦了6屆肥城市桃花旅遊節,每年吸引海內外遊客達40多萬人次。旅遊產品開發獲得了蓬勃發展,桃木劍、桃木涼蓆、桃核生肖等旅遊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香港澳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城鎮建設

儀陽鄉儀陽鄉

隨著肥城城區的快速東拓南擴,儀陽鄉政府駐地及其附近儀陽、北辛、下莊、高莊、馬堂、王莊等6個村已經納入了肥城城區的統一規劃。其中儀陽、北辛兩個村屬“城中村”。特別是政府所在地儀陽村處在肥城泰西大街(濟兗路儀陽村段)和泰肥一級公路夾角的黃金地帶,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儀陽鄉立足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正在按照肥城城區總體規劃,高標準進行小城鎮開發建設,加快實現與城區的對接與融合。目前儀陽村已開發小康居民樓及沿街商業樓8萬平方米,盛源小區已開發商業住宅樓10萬多平方米。良好的基礎設施、優越的生活條件為二三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新農村建設

儀陽鄉儀陽鄉
全鄉新農村建設及社會事業發展概況:儀陽鄉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面貌不斷改善,行政村柏油路通達率達到了100%,農村改廁、改灶(沼氣池)紮實推進,初步建立完善了農村衛生管理長效機制。解決民生問題取得明顯成效,完成了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全鄉民眾全部喝上了符合國家標準的衛生水。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和薄弱學校建設基本完成,鄉中學被評為省級規範化學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了90%以上。平安建設深入紮實,05年、06年連續兩年被泰安市評為“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先進鄉鎮”。

1、儀陽村:儀陽村是儀陽鄉政府駐地村,666戶,2607人,1048畝耕地。2007年實現村集體收入139萬元,居民人均收入6780元。該村按照肥城市區統一規劃加快舊村改造,已建成小康居民樓5棟、2.3萬平方米,搬遷村民300戶,村集體完成商業樓開發9000平方米。計畫2010年完成舊村改造,村民樓房入住率達100%。該村依託城區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已發展成擁有建築、建材、汽運、化工、食品化工、飯店、旅社、種養加工等個體工商業440家,占全村總戶數的70%以上。

2、劉台村:劉台村地處儀陽鄉西部,由5個自然村組成,446戶,1587人,耕地面積2036畝。2007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60元。肥桃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到了1900畝,占全村總耕地面積的94%,品種多達42個。2001年以來,該村依託豐富的桃花資源大力發展桃花旅遊觀光。聘請山大旅遊系專家組高起點編制完成了劉台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嚴格按照規劃實施開發。建造旅遊景點10餘個,綠化荒山2300畝,連續6年承辦了肥城桃花節。建設的“桃源世界風景區”,成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級景點。

農機發展

儀陽鄉儀陽鄉
肥城市儀陽鄉是農機大鄉,全鄉擁有各類農用動力機械860台,農機手568人。由於農機數量急增,再加上部分農機戶的無序競爭,使機手增收緩慢。為整合農機資源,發揮農機裝備優勢,開展規範化、市場化服務,提高農機作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5年6月儀陽鄉組建成立了農機作業協會

協會成立以來,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為宗旨,以“服務會員、促農增收”為目標,加強規範化建設,發展迅速。目前,協會農機固定資產達到720萬元,擁有會員93名,大型農機具180餘台(套),直接帶動農戶3600戶,年實現作業面積8萬餘畝,經營服務總收入1120萬元,創利稅360萬元,會員人均年收入2萬元。

強化服務,提高效益。儀陽鄉農機作業協會圍繞農民增收實行“五統一”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統一機械購置服務。他們組織會員參加廠家和農機部門組織的新機具展銷演示現場會,為會員購機當好參謀,幫助他們選購適應性強、質量好、價格合理、售後服務優的農業機械。2007年協會組織會員到生產廠家參觀,請廠家技術員進行技術培訓,協會統一購機,並幫助有技術無資金的會員,解決資金困難。以每台優惠2000元的價格一次更新大型小麥聯合收穫機18台,玉米收割機5台,並為會員落戶,辦理第三者保險。二是統一機具維修管理服務。針對多數機手購機後保養、維修不熟悉的實際,協會培訓了專職維修技術人員併購進了各種維修設備,在全鎮設立了10個農機維修點,3個配件供應點,承擔起了協會農機保養、維修調試等工作。三夏、三秋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服務,並設立外來機械接待站,免費為機手安排住宿和作業區域。協會維修隊到田間地頭巡邏服務,發現疑難問題及時幫助解決,做到了機械小修在田間,大修不出鎮。三是統一跨區作業服務。三夏、三秋期間,協會統一組織機械進行跨區作業。作業時間從開始每年的20多天,延長到現今60多天,作業年收入達700多萬元。四是統一檔案管理服務。會員購買農業機械後,協會統一建立台帳,集體編號掛牌,本鎮生產任務統一質量要求和收費標準,並按田間需求及時協調機械作業,做到不誤農時。五是統一培訓服務。堅持每季度舉辦一次會員技術培訓班,每月舉辦一期安全培訓班,每半年召開一次經驗、技術交流會,召開農機新技術發布和會員致富交流會2次,極大地提高了會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增強了為農服務能力。

儀陽鄉儀陽鄉
積極擴展市場,提高會員收入。協會立足實際,針對會員特點,整合農機資源,組織了3支本地機耕作業隊(中小拖拉機150台)、1支工程作業隊(推土機、鏟車、壓路機等機械7台)、2支跨區機收服務隊(大型拖拉機58台、聯合收割機63台)、5支建材運輸隊(變拖、小自卸車輛200台),進行規模化作業,確保農機資源優勢得到最大發揮,爭取經濟效益最大化。2007年三夏前,農機協會的負責同志南下北上實地考察跨區作業環境,落實了20多個跨區作業地點。協會還通過打電話、發簡訊等形式,把機收行情、作業信息傳遞到廣大協會會員,大大提高了農機作業的組織化程度。三夏期間共組織60台小麥聯合收割機赴河南舞陽、聊城、德州等地作業,累計完成小麥跨區機收2.3萬畝,為機手直接增收100萬元。依靠群體力量,提高了農業的規模化程度,增強了農民在市場中的“談判”地位和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儀陽鄉農機作業協會把農民組織起來,既解決了一家一戶辦不好,辦不了的事情,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整合,又讓農民靠農機經營走上了致富路,加快了農民奔小康的步伐。

旅遊資源

儀陽鄉湧泉寺
空杏寺

曾名涌泉寺,又名空杏湧泉寺,位於儀陽鄉空杏寺村東。據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四月重修空杏寺碑文載:“大清國山東濟南府肥城縣東南有古剎一座,名曰空杏寺,創建於大金,屢修於大明。”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誌》載:“後唐有一納子來居於此,植杏一株於中庭,杏熟而核自落還複合之,顆顆圓成因名。”又因古剎前有泉井1眼,深數丈,豐水季節泉水涌動而出,成為一方之奇觀,故又名湧泉寺。

古寺依山而建,占地10餘畝,由天王殿、東西偏殿、後大殿和西跨院組成。四周松柏疊翠,前有湧泉潺流,其景甚幽,實屬參禪修行之寶地,故歷史上曾與長清境內的靈岩寺相齊名。後大殿石階9級、前廊式,殿面寬15米,高8米,進深8米,重梁起架,磚砌斗拱,單飛檐,黃綠琉璃瓦,上塑飛龍走獸。殿內八棱石質明柱兩根,上刻楹聯,字型秀麗,刻工流暢。內供釋迦牟尼和數尊羅漢塑像,整座大殿雄偉壯觀。殿前兩側有對稱東西偏殿,皆是磚石結構,高起脊,建造風格古樸莊重。山門內的天王殿,高6米,進深6米,殿面寬12米,重梁起架,磚石結構,硬山單脊,內供四大天王神像。西跨院主禪房為前廊式,建造精巧。

大寺院內古柏參天、碑刻數座,其中,以“皇賜湧泉寺聖旨碑”為最佳。此碑高2米,寬1米,龍首龜座,為元朝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所立。碑文篆楷相間,字跡秀麗,記載了成吉思汗、月古台、薛禪、完者艹、曲律五位皇帝賜建古寺的聖旨全文。此碑展現的書法之功力、雕刻之精湛足以令當今世人嘆為觀止,拍手稱絕,是不可多得的稀世文物。空杏寺不僅是境內聞名遐邇的古寺,還是山東西區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的發祥地。1938年1月,在這裡誕生了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點燃了泰西熊熊的抗日烈火,從此,它又成了革命鬥爭遺址。1990年古寺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前矗立的抗戰救國碑,以輝煌的革命歷史為古寺增添了新的光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