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窪村

河窪村,位於贛榆縣西22公里,主要產業有蘆筍、黑莓、草莓種植。

基本信息

江西省贛榆縣河窪村

地理位置

河窪村位於贛榆縣西22公里、歡墩鎮駐地東北5公里,東到同三高速公路20公里、204國道22公里,西臨327國道和歡林公路,縣內東西大通道——青班公路穿村而過,交通非常發達,區位十分優越。 [基本概況] 河窪村有人口1200多人,土地面積1500多畝,主要產業有蘆筍、黑莓、草莓種植;黑魚、生豬養殖、再生塑膠顆粒生產以及打井等。

特色產業

一是蘆筍.黑莓.草莓種植。河窪村是歡墩鎮無糧村之一,蘆筍、黑莓、草莓種植業也因此成為該村的重點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全村家家戶戶都從事蘆筍、黑莓、草莓的種植。目前,河窪村的蘆筍、黑莓、草莓面積已經發展到1300多畝。
二是黑魚.生豬養殖。養殖業是河窪村的傳統產業,主要養殖品種有黑魚和生豬等,全村僅規模以上養殖大戶就有20多家,年生豬飼養量達10000多頭,黑魚養殖水面近百畝。
三是塑膠顆粒加工。河窪村不僅蘆筍、黑莓、草莓種植專業村,該村的工業經濟也比較發達,並先後建有再生塑膠顆粒加工廠3家,從業人員近百人,年產各種再生塑膠顆粒2000多噸。
四是鑽井作業。河窪村是一個鑽井專業村,全村有各種鑽井機械上百台套,並擁有嫻熟的技藝、豐富的經驗。

山東省平度市崔召鎮河窪村

村莊由來 約明太祖(洪武)年間,有農人柳姓者自四川逃荒至此居住,因地處低洼,又因是柳姓,以吉祥命名為河窪。村莊人口 位於鎮駐地西部4公里,東臨後韓家村,西靠西鄭家村,南靠南山,北靠路子口村
經濟狀況 該村以發展養殖和果品及種植大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村經濟總收入623萬元,村民人均所得4942元。
優勢產業 種植大姜是村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年收入50萬元。
社會事業 2006年為全村供上自來水,有固定電話90部,村民參加合作醫療保留參保率達到60%,有線電視達到60%。
—————————————————————————————————————————————————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鎮河窪村
村莊歷史:元末明初, 明朝開國大將胡大海在此紮營駐兵,操練部隊,因打仗留下了許多殘老弱兵,居住於此。由於他們是胡大海的部下,特取名胡家窪。20世紀50年代,更名河窪村。
村莊位置:河窪村位於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鎮東北5公里,西鄰大司馬村、南司馬村,北鄰東司馬村,南邊是遠近聞名的桃花源石屏村,東鄰郭全屯村。 離衛輝市區大約10公里。南水北調中線離本村2.5公里。與衛市線公路相鄰,107國道2公里,占地面積1萬餘畝,交通十分便利。
經濟狀況:該村有2000餘人口,主要經濟來源有:種植桃樹、小麥、玉米、花生、地瓜、蘋果、大豆、谷等農作物。由於經濟條件便利,運輸業也是該村的一大支柱。自2000年以來,該村經濟發展迅速,農民收入倍增,人平均年收入超過1萬元,年總經濟收入近2000萬。
主要企業有:河窪石油門市部、河窪免污染現代化磚廠、增輝金屬材料加工廠、生豬養殖場、煤場、養牛廠、水泥廠等大中型企業。
村莊狀況:自2000年開始,該村實行新農村規劃實驗基地,現今已基本完成全村規劃任務。每家每戶都已住上二層樓房,每戶占地二百平米。村內路寬30米,從東到西三條30米寬的馬路與南北30米寬的馬路橫向交錯。
該村在2000年規劃以來,電話、網路、照明、自來水、醫保等服務設施全覆蓋,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型農村。
村內特產:村內特產桃子。

山東省臨清市青年辦事處河窪村

村莊概況

河窪行政村位於山東省臨清市青年路辦事處東部,距辦事處機關2公里,東與劉頂墳村為鄰,西與土橋村接壤,南與大三里村相連。該村地處魯西北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以沙壤土為主。東西最大距離0.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0.5公里。境內有3條瀝青路與村內街道相連線,交通便利。濟津河流經本村,長度1公里,全村轄區總面積27公頃,村莊建成區面積7.7公頃。全村姓氏有張、郭、趙等共5個姓氏,其中張姓氏人口最多。

村名來歷

據傳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至1398年間)張、鞏、徐幾姓從山西洪洞縣應詔遷此,在黃河故道堤下建村,因地勢低洼,命名“河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