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發展的新模式

一、謀劃奶源發展新思路,在奶源管理模式上不斷創新
(一)尊重奶農的首創精神,大力推廣先進飼養模式
1.托牛所 社會投資人在政府的支持和三鹿的設備、技術等扶持下,建設標準化養殖場,招聘相關技術人員進場工作,一些想投資奶牛業而又缺乏技術或時間的人購買奶牛後,託付給場裡養,場裡每年從銷奶收入中,根據奶牛體況給予1500~3000元相對穩定的回報,這種模式即稱“托牛所”。
“托牛所”主要是賣服務。奶牛進所,“所長”要與奶牛投資人簽訂契約,並由場裡為奶牛統一辦理保險,負責奶牛進所後的一切事宜。奶牛投資人可以隨時了解奶牛情況。10年後,投資人原有的奶牛淘汰,交場裡處理,場裡返還投資人相同數量、體況相近的奶牛,投資人可以續簽契約繼續托養,也可以選擇將牛全部牽走。
“托牛所”實現了社會閒散資金與三鹿集團具有高標準的場所、設施及技術、管理人員的飼養場的優勢互補,有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2.奶牛公寓 奶農牽牛進入三鹿集團養殖小區自己飼喂,小區只提供場地,奶農交付租金,並對場裡提供的配合飼料、疾病防治、繁殖育種、供水供電、鮮奶收購貯存及職工食堂等配套設施選擇自由消費,這種模式稱為“奶牛公寓”。
奶牛公寓主要是“租”場所,進入三鹿集團這類小區的農戶自願組成奶牛協會,民主選舉會長、理事,實現奶農、公寓及龍頭企業間的有效溝通。奶牛公寓按照“四統一分一集中”的原則進行管理,實行嚴格的人畜分離制度,生活區與生產區分設,並設定專門牛道、奶牛淋浴、集體青貯飼料等。奶牛生產有記錄,系譜有檔案,並聘有專職的獸醫、育種員、化驗員等,實行規範化管理。
這種模式實現了雙贏。對奶農來說,三鹿集團奶牛公寓的精飼料價格比自己買便宜5%左右,奶價每千克比外邊多賣0.1元左右,鮮奶質量、產量顯著增加,因此,每頭牛一年多收入500元左右。同時,三鹿集團得到了高質量的原料奶,奶牛公寓的投資者也獲得了合理的投資回報。
3.奶牛生態園區 這種模式的興起實現了人類對環境的保護,並成為今後奶牛養殖模式的一種方向。
奶牛生態園區包括養牛單元、擠奶大廳、青貯窖、糞便處理場、奶牛專用飼料廠、綠化帶、配種站、獸醫120救治中心、培訓中心、物業管理中心等,集多種功能為一體。奶牛園區由飼料地、樹木及青貯窖等作為隔離帶,並保持一定的距離,自然形成多個獨立小區,淨污道分開,整個園區整潔美觀。
(二)採用租賃、聯營等多種模式,加強奶源管控力度
1.租賃 即三鹿集團對奶站的房屋、土地實行租賃,購置設備,掌握經營權,對奶站站長及用工實行聘任制,這種方式適合奶源基礎穩固的老奶站。
2.聯營 即由三鹿集團購置設備,奶農負責提供房屋、土地以及水電等基礎條件,由三鹿集團掌握使用權,奶農的投入由三鹿集團根據收奶量給予一定比例的回報,具體金額以對方合理的權益報酬率或投資回收期為依據。
3.奶牛園區 奶農自願進駐,實行統一管理。這些舉措不僅增強了三鹿集團對奶源的控制力,提高了原料奶質量,而且探索出了一條在新形勢下密切奶農與公司合作關係的新途徑。
二、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農民致富我發展
(一)規劃設計奶牛養殖基地,保障企業原奶供應
首先,依據三鹿集團發展總體規劃,作為子系統的奶源基地,我們都要制訂相應的奶源基地發展規劃,特別是要與重大加工項目相匹配,並適度超前;其次,各龍頭企業依據項目規劃、所在區位等條件,對奶源發展規劃做出分解;再次,堅持選擇飼草資源豐富、交通通訊便利、環境污染少的區域,重點發展規模化飼養小區,並與當地市、縣政府統一制訂發展規劃,從選址上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切實做到符合“綠色奶源基地”的標準。
同時,奶源基地按照三鹿集團《奶牛養殖小區建設規範》實行統一設計,即依據奶牛飼養規模,對養殖小區的設定、場地規劃與建設布局、小區建設、單元建設、機械化擠奶中心(廳)建設、牛舍建設材料的特性與選擇、生產廢棄物的處理和利用等按照統一標準實施,建成後,按照《奶牛養殖小區管理規範》、《奶牛養殖小區養殖技術規範》嚴格運行,保證原奶的高質量。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學飼養水平
公司先後投入資金近2億元,購置各種擠奶設備和牧業機械2000餘台套,建立奶牛技術服務站600多個,同時,設立了奶業研究中心,研究開發奶牛飼養管理全過程的技術問題,在奶農中大力推廣套用科研成果,不斷提高科學飼養水平。
1.搞好選種選配,提高牛群質量。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育種小組,幫助奶農建立奶牛檔案,摸清譜系,統一提供凍精,進行科學的選種選配,杜絕了近親繁殖。
2.科學配料,提高奶牛單產。科技人員深入養殖小區,套用微機為奶農提供營養全面的科學配方,宣傳秸稈青貯、飼餵苜蓿的好處。
3.搞好防疫滅病。配合當地動檢站、獸醫站每年定期對布病、結核等疾病進行防疫、檢疫工作,對常見病、多發病積極做好防治工作。另外,強力推廣利用中草藥治療奶牛疾病,為實施無抗奶計畫提供了技術保障。
4.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管理水平。三鹿在奶源基地的管理上,強制推行企業化管理,不僅在奶牛小區、擠奶廳、奶牛場推行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還先後出台了《奶站(廳)現場管理考核實施細則》、《關於加強生鮮牛乳質量管理的規定》等20餘項規章制度,對集團各企業的奶源基地建設實施了六統一(規劃、模式、小區名稱、著裝、扶植政策、地區價格)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了基地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2003年,研製開發了奶牛養殖小區管理軟體,推廣套用“自動化微機管理系統”進行飼養小區管理,對小區的奶牛譜系檔案、飼料、藥品、鮮奶等進行全面微機化管理,同時,建立了牛奶資源分布狀況電子檔案,及時掌握牛奶資源的發展變化情況,為奶牛的繁育及小區、基地的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增加了奶牛生產的科技含量。
(三)提高服務水平,促進農民增收
1.為農民提供基礎奶牛。先後採取了奶牛“身價租賃”、優惠價賣牛、免費幫助購牛、為農民購牛作擔保、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胚胎移植等5種方法幫助農民養牛。
2.抓好技術培訓。在基地縣畜牧局的支持下,三鹿抽調技術人員對養牛基地縣、鄉、村分片包乾,進行技術服務和指導,及時解決奶牛飼養中的難題和困難。同時,開辦各種類型的學習班為農村培養鮮奶化驗員、育種員、獸醫技術員等各類人才,做到了有三鹿集團奶源基地的地方就有三鹿培養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3.積極開展奶牛保險。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與農業銀行、保險公司協商,共同開展奶戶貸款、奶牛入保,化解了奶農投資風險,促進了三鹿奶源基地規模的發展與壯大。
三、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夯實奶源基地
1.維護奶農利益 收奶以質論價、優級優價,同時,公司投入巨額資金購進鮮奶快速測定儀,使定級快速、準確,保護了大多數誠實奶農的利益,提高了鮮奶質量。
2.與奶農訂立產銷契約三鹿集團與飼養小區簽訂契約,一級保一級,將以往的單一買賣關係轉變為契約契約關係,並明確雙方的責任、義務與權力。這樣,既提高了奶農的組織化程度,又使企業與奶農的關係,從鬆散型聯合過渡到產加銷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方式。
3.及時調整收奶價格保持奶料合理比價,使奶料價格比始終在1.4∶1以上,必要時,寧可企業受損失,也決不能傷害奶農的利益。
4.對奶農給予合理的補貼 三鹿集團規定,凡是自備車輛將奶送至公司的,根據路途遠近付給運費。各奶站交奶有1%的奶耗補貼,化驗藥品、各種設備維修費,三鹿集團負擔50%,等等。
5.及時發放奶款 奶農的奶資每月定時發放,不打白條、不拖欠,遇有節假日,還要提前發放;奶農遇到特殊情況,還可預支奶款。當前,又組織實施了對奶農直接結算奶款、對奶站結算管理費的“二次結算”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政企農攜手,推進奶??予貼息貸款。3年來,河北省各級、各部門共投入奶業發展資金4億多元支持奶牛養殖,石家莊市政府每年拿出4000多萬元用於扶植養牛等等;三鹿集團曾利用中國奶業發展基金500萬元用於奶牛基地建設。
2.劃撥農田養牛5年免徵土地占用費。
3.利用玉米秸稈製作青貯,每500立方米的青貯窖補貼資金4000元。
4.每購一台青貯切割機補貼價款的50%。
5.奶農製作青貯,免費供應塑膠薄膜。
6.派技術人員免費修理牧業機械。
7.劃撥專款在小區推行微機管理等等。各縣(市)政府也把發展奶業作為農業的第一主導產業來抓,在奶牛小區占地、用水、用電方面給予優惠,在新建擠奶大廳、農民養牛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極大的促進了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
回顧20多年來不斷創新、拓展奶源的實踐,主要有以下3點體會:第一,龍頭企業抓奶源一刻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第二,不斷創新,是企業發展奶源的根本保證;第三,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創新的前提條件是不傷害奶農利益,否則,後果必然是一損俱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