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子鎮

崖子鎮

崖子鎮(YaziZhen)屬乳山市。在乳山市區西北部。西部與北部同煙臺海陽市、牟平區接壤。面積187.4平方公里,人口4.43萬。原為崖子人民公社。1984年3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社,設立崖子鎮。2001年3月26日,魯政函民字[2001]72號文批准,馬石店鎮併入。鎮政府駐崖子。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轄崖子、磨山、石甲莊、雙石村、上沙家、下沙家、東夼、澤科、河南鍾家、北爐上、東井口、田家、蓬家莊、山西、河西、姜家、申家、張格莊、西崮頭、東莊、大王疃、大崮頭、興村、萬格山東、閻家夼、矯家泊、南寨、康家夼、山下、南地口、泥渡夼、西井口、馬石店(馬石店、後泊、河西)、東鳳凰崖、西鳳凰崖、東澇口、西澇口、草庵、台上、北果子、南果子、南馬石、青山(青山、南李家)、轉山頭、棗林、溝東、姜家夼、泊喬家、井喬家58村民委員會,62自然村。

村莊來歷

崖子鎮崖子鎮
崖子金、元時,賈姓居此,明初遷走。明正德年間,孫繼友、孫繼祖由萊陽縣城遷此立村,因位於五丈崖下,故名崖子。清末有李、趙、於、王、楊等姓來居。

石甲莊明時,石姓在此建村石家莊,後遷走。清順治年間,李、柳二姓先後由大崮頭、牟平縣柳家遷此立村,襲舊名,後更今名。

雙石村明崇禎年間,孫姓由雲南遷此立村,因村後聳有兩塊巨石,似大門,故取名龍門口。1940年更今名。

磨山明洪武二年,鍾姓由青州府水井村遷此立村,因位於磨山之前而得名。

澤科明洪武二年,鍾延明由青州府水井村遷此立村,因此處原有舊宅,取名宅口。1912年更名澤科鍾家,1950年更今名。

東井口明成化年間,張姓由海陽縣壇山遷此立村,因位於山口並有水井,故名井口。後因析建西井口村更今名。

蓬家夼元時,彭姓居此立村,因位於山夼中,故名彭家夼,明初遷北爐上。明嘉靖年間,姜姓由峒嶺遷此,更今名。清初,沙、矯、于姓分別由下沙家、牟平縣前垂柳、文登縣大水泊遷入。

山西清康熙五年,宋姓由山前莊遷此立村,初名宋家莊,隨後徐姓由文登縣爬山後遷入。因位於山之西,更今名。現354戶。

南寨明宣德年間,劉東洲由黃格莊遷此立村,因此處為明初屯兵的南營寨而得名。民國時期,劉、宋、王等姓分別由海陽縣西劉家、河北村、煙臺市遷入。

矯家泊清康熙年間,矯姓由牟平縣矯家長治遷此立村,因位於平泊處而得名。清末,宮姓由青山遷入。

北爐上明時,彭姓居此建村蘆上,清初遷走。任、滕、王姓分別由海陽縣上尹家、地口、哨里遷此立村,因王姓開設烘爐,故更名爐上。清中期,王、朱姓遷入。1980年更今名。

申家清康熙三十九年,申姓由海陽縣北申家遷此立村。康熙四十四年,王姓由哨里遷入。後有楊、於、宋等姓遷入。

張格莊明崇禎年間,張姓由澤上遷此立村張格莊。隨後李姓由萬格莊遷入。清乾隆年間,劉、王姓分別由牟平縣、哨里遷入。大王疃明時,周、吳姓居此,明末遷走。清順治年間,王姓由哨里遷此建村王疃。後有徐、張、李、劉等姓遷入。1980年更今名。

大崮頭元至正年間,李姓由金鄉縣遷此建村。因位於垛山余脈盡頭,故名。明萬曆年間,唐姓由小雲南遷入。清末民初,芮、房姓遷入。

經濟狀況

崖子鎮崖子鎮
崖子鎮政府駐崖子村,轄58個行政村,人口數4.43萬人,面積18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7萬畝,南臨309國道,並有桃威鐵路橫貫其中,交通便利。果業已成為該鎮的主導產業,盛產以蘋果、櫻桃、葡萄為主的水果,以板栗、銀杏為主的乾果,成為有名的乾雜果之鄉,“垛山”牌果品已享譽國內外,被山東省評為優質品牌。2007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8.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8億元,農業總產值6.1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7.3萬元,比上年增長9.8%,財政收入1033萬元,比上年增長12.4%,農民人均收入5670元。現共有中學2所,國小7所,共有學生4400個。鎮辦企業14家,主導產品以釀酒、機械、生物、農藥、化纖布料、包裝紙箱等為主。全年完成技改投資11320萬元,開發新產品2個,實現銷售收入7.8萬元,利稅5000萬元,改進項目11個,契約利用外資600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4050萬元。

農業發展

崖子鎮蘋果
該鎮結合鎮域實際,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著力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投資889萬元建設了蓬家夼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完成土石方50.81萬方,新增耕地面積40公頃,大大改善了項目區的生產條件。投資349.2萬元,完成了萬畝紅將軍蘋果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果業發展的硬體設施,打破了果園條塊分割的傳統狀況,實現了果園的一體化管理。2007年,該鎮一級紅富士最高賣價達到2.9元一斤,比去年上漲近一元,全鎮蘋果產量達到12萬噸,產值近4億元,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抓住2007年果品市場良好機遇,通過宣傳發動,合理規劃,加強督導考核和服務,該鎮又發展出高馬線兩側以轉山頭、矯家泊等村以及蓬家夼流域內以蓬家夼、田家等村形成的兩大新植蘋果發展帶。全鎮蘋果總面積在原有5.2萬畝基礎上今年新增以紅將軍、煙富3為主達到9000餘畝。同時,果樹站搞好技術服務,到現在共辦培訓班30次,培訓學員6000餘人,強化果農進行標準化種植的意識,使果品真正達到無公害標準,實現果品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的轉變。

自“垛山”品牌註冊以來,鎮政府不斷地利用電視、網路等多種媒介進行品牌宣傳。2007年,“垛山”牌蘋果又獲得山東省農業品牌名牌稱號,是乳山市至今為止農產品中唯一一個省名牌,使“垛山”牌蘋果真正達到了全省有名,全國有聲。為保持果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態勢,於2008年2月與煙臺客商達成協定,在轉山頭村建成一個育苗基地,為果業品種更新、最佳化果業結構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該基地以培養蘋果苗木為主,同時發展柿子、櫻桃、核桃等,除選用當前我國最新品種,還有引進的國外新品種。育苗基地已發展35畝,兩年內推廣擴大至100畝。果品產量得到了提高,質量進一步提升,為抵禦市場風險,增加蘋果附加值,在原有四處冷風庫的基礎上,準備今年再上一處冷風庫,使該鎮蘋果儲藏能力達到1萬噸。雖然能緩解一下果農銷售壓力,但是相對於該鎮果品產量而言,還遠遠不夠。由此可見,在如何解決現有果品儲藏及乾雜果深加工方面,崖子鎮有著巨大的潛力和無限的商機。

城鎮建設

崖子鎮崖子鎮
為了崖子今後的發展,徹底改變鎮駐地內亂搭亂建現象,2007年,鎮政府著手建立城鎮規劃體系,聘請山東省國土測繪院的專家技術人員對鎮駐地現狀進行測繪,根據測繪現狀及鎮域經濟總體發展規劃,聘請青島新都市建設集團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制定出基礎建設規劃的可行性報告和具體實施方案,按照方案規定,共分三期進行駐地及周邊環境改造:2007年進行了一期改造工程,完成了部分河道清疏、河壩修建、道路硬化工程。2008年實施二期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搬遷集市、繼續治理河道、硬化路面、新建人行道和綠化帶、改建店鋪等。相關工程已開工在建,預計年底前即可完成計畫任務,屆時駐地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2009年進行三期工程建設。主要對主幹道路進行高標準規劃改造,建設地下排污設施,完善城鎮載體功能,建設統一規劃的臨街商鋪。工程完工後,將全面提高鎮駐地的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對外形象。此外,該鎮從果業資源、石材資源等方面進行籌劃,發揮銷售收入過億元的致成果品、青山包裝的龍頭帶動作用。在東井口果品批發市場和今年新建鍾家溝櫻桃批發市場的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初步形成以果品儲藏、加工和專業市場運作為主的果品產業群。同時藉助人流、物流量的增加,努力培植畜牧養殖、生物農藥、貨物運輸、儲藏加工、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群,繁榮鎮域經濟。

產業特色

崖子鎮崖子鎮
在發展特色養殖方面,抓住“威海環山養殖有限公司”項目建成投產和乳山市建設大型屠宰廠的機遇,重點運作好東發養殖公司投資2800萬元的二期工程,目前,正在進行室內設備安裝,預計2008年5月份投入運營,該項目完工後年可實現收入2500萬元。下一步,在東井口流域規劃建設一個育肥小區,並做好配套的設施建設,引導周邊農民集中規模化養殖,逐步擴大到相關重點村,使養豬業迅速擴大,並促進果業、沼氣等行業在該鎮的發展,走循環經濟之路。

在整合紡織行業方面,自“乳山經綸絲綢廠”倒閉後,鎮內先後成立了大小18個分散的小加工廠,但由於缺乏保護機制,行業間的互相競爭,致使他們相互抑制,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針對這一實際,我們通過紡織協會的組織引導,將分散的小加工廠進行整合,利用原來成熟的管理體系,固定的市場客戶,通過集約化發展,不斷壯大紡織加工產業群,大力推進紡織業的發展。

招商引資

崖子鎮崖子鎮
招商引資是強鎮之本,富民之基。鎮黨委、政府拿出很大精力,下大力氣抓了招商工作,不斷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牢固樹立親商愛商富商意識。按照“便於操作,突出實惠,加大獎勵”的原則,進一步修訂完善了鎮域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並整理印製成冊,發動機關幹部及農村能人利用在國內外的親情關係,開展向海內外朋友書寫一封信活動,詳細推介鎮域產業布局。招商引資重點及相關優惠政策,藉助他們的力量,實施“親情招商”,收到理想效果;成立了招商引資辦公室,抽調3名機關幹部負責為前來投資的客商代辦立項、註冊、用地等一系列手續,並花費5萬多元配套了電腦等現代辦公設施,開通了國際網際網路。前來客商全部手續,由該辦公室“一條龍”服務到底,有效地為解決客商人生地不熟、辦事難的問題,為客商投資興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受到客商的歡迎和好評,吸引外商投資建設了威海致成食品有限公司、井口山莊等。威海韓孚生化有限公司與威海生物農藥廠聯姻、乳山貴和服裝廠、南馬石服裝廠等一批企業紛紛投產,盤活了我鎮的閒置資產,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旅遊資源

崖子鎮垛山山脈
垛山山脈

垛山山脈呈東北至西南走向,長13.5公里,橫跨牟平、乳山兩地,其主峰在乳山市崖子鎮境內,海拔612.6米,為該市最高峰。舊時叫墮山,又稱發雲山。《牟平縣誌》載:“雲氣靄靄,籠罩古廟間,故此山又稱發雲山。” 垛字原是墮字的俗寫,建國初期,在此建立天然林保護和培育林木良種的綜合性基地,定名為國營乳山縣垛山林場,從此垛字由俗化雅,正式成為此山的書名。

林場的辦公區建在主峰南懷,院在花草里,樓在樹陰中,遠離喧囂,恬靜宜人。林場人以辦公區的海拔高度為基點,給垛山繫上一條“腰帶”,這腰帶就是環山公路。公路是天然林與人工林的分界線。公路以上是天然森林區,以赤松、柞樹、刺槐、板栗、銀杏等樹種為多;公路以下是人工栽植區,以蘋果、杏、梨、櫻桃等果樹為多。

崖子鎮崖子鎮
山高自然雄,林深自然幽。在這雄偉與幽深中,我們竟一時有些“不識廬山真面目”了。初入山林時,山坡不算陡,樹冠如傘蓋,朵朵連結成綠色幕帳,為我們遮擋強烈的陽光。樹下是厚厚的腐葉,踩在上面,像步行在綿軟的沙灘上。腐葉上面有很多我們知道名字或者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它們大多是長得纖細修長。有些野葛攀繞到樹梢,在風中擺動;但樹下的山竹子花卻像靜止在那兒,紋絲不動。主峰東面的一個側峰,峰頂聳立著監控塔,在省、市林業部門的監控室里,就可以看到垛山林區的全貌。在監控塔與主峰之間,還有一峰,人稱陰涼石。到陰涼石,要經過“夾死驢胡同”,這條胡同其實是一塊巨大山岩的裂縫。顧名思義,如果是牽著驢來,那只能把驢拴在胡同外面了。當然,人可以勉強側身擠著通過。過了胡同就要爬高牆了,好在每層牆岩都不算太高,可以攀爬上去。到了“牆頂”,就到了陰涼石下。陰涼石是幾塊巨型板岩的總稱,板岩疊加在一起,像是一摞大書。就是這摞“書”,擋住了陽光,加上山風習習,使人倍感涼爽,這就是陰涼石的含義。陰涼石以南的山坡較舒緩,林木茂密;陰涼石以北刀削斧劈,是典型的萬丈懸崖地貌。

垛山博大,名勝許多,我們足之所至、目之所及的,僅是她的一小部分。如古廟宇等人文遺址,三滴水、官財石、三十二級台階、石洞、鴿子堂、神仙腳印等自然景觀,我們都曾走到。垛山是乳山現有野生動物最多的地方,狐、獾、狼、巨蛇、梅花鹿時現林中。遺憾的是,我們此行卻與它們無一面之緣。據林場的人講,建國初期這裡並沒有發現梅花鹿,可能是崑嵛山一帶有養鹿場,跑掉的鹿來垛山安了家。垛山梅花鹿數量現已有二三十隻。這是林場人的寶貝,大家精心地看護著它們。

中國鄉鎮大全7

中國的鄉鎮很多,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