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湖鎮

老湖鎮

東平縣老湖鎮隸屬山東省泰安市,坐落於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東平湖畔,面積113平方公里,轄71個行政村,7.2萬人,其中回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3.5%。山承岱宗脈絡,水襲汶水風韻,景色秀麗,風景迷人,是北方少有的山水之鄉,被譽為“岱下江南”。老湖鎮位於東平縣西北部,東距泰山80公里,南離曲阜100公里,西望黃河40公里。先後榮獲省“村鎮建設先進單位”、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市“安全文明鄉鎮”、縣“林果生產先進單位”、縣“個體私營經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老湖鎮老湖鎮
湖光山色,風景迷人。老湖鎮山水資源十分豐富,生態環境優良,秀山麗水占到全鎮國土面積的4/5。東平湖(梁山泊)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源於泰山汶水,常年水面209平方公里,是“八百里梁山水泊”惟一遺存水域,水面開闊,水質清冽,魚翔鳥飛,荷香蘆翠。在東平湖口有近30平方公里的北方大型湖灣濕地,濕地內小島遍布,淺灘連片,常年蘆葦叢生,一年三季水草豐茂,林木蔥蘢,林內水鳥雲集,春秋季節大雁等數千隻候鳥在此棲徙,場面甚為壯觀,被譽為“水上森林”,展現了江北水鄉的秀美景色;著名的黃石懸崖位於綿延百里的水牛山主脈,山石呈褐黃色,岩若累卵,千層疊嶂,萬壑堆綠,風景極為優美,是東原“古八景”之首,山之陡壁間藏有一巨大石窟,內有唐代浮雕佛像,外有玉皇閣等明清古建築群以及羅漢泉、飛龍槐、一線天等自然景點。崖下植物茂盛,種類繁多,古樹蔭翳,枝怪形奇,風起濤動,鳥獸之聲不絕於耳,令人心曠神怡。

同時,老湖鎮處在山東省“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專線和“水滸旅遊”專線的樞紐地帶,水滸遺蹟遍布,是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首選之地。 歷史悠久,古蹟眾多。老湖鎮駐地古為西周須句國、漢東平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宋是梁山英雄起義活動的中心,元朝為京杭運河上的漕運重地。唐代詩人李商隱、北宋名臣寇準曾在此任過地方官,宋代父子狀元梁灝、梁固及其家族成員殉後葬於梁林村。沒於東平湖底的隋朝建築清水橋,比著名的河北趙州橋還早5年;黃石懸崖、梁氏墓群、漢王九子墓、九女泉等古蹟及辛店鋪(黑店鋪)、栲栳寺等梁山英雄遺蹟遠近聞名。

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老湖鎮境內鐵、金、木魚石、黑瑪瑙等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儲量達2800多萬噸;湖產品主要有中華絨毛蟹、東平湖鯉魚、甲魚以及菱、芡、蓮等,無鉛松花蛋、五香鹹鴨蛋、荷花香鴨、東平湖糟魚等名吃享譽中外。百公里半徑範圍內,東近泰山,西連黃河,南望曲阜,北接濟南。250、255省道和京杭大運河橫貫全境,東距濟荷高速公路出口僅5公里,交通極為便利。

景色迷人、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環境優良,吸引外地客商紛至沓來,或旅遊觀光,或考察投資。引進九鑫集團、隆勝鋼鐵、建龍礦業、泰倫裘皮等國內知名大型企業投資建設了10多個大項目,初步形成了鐵礦開採、五金加工、特種動物養殖、湖產品開發等支柱產業。特別是南水北調、京杭運河(東平段)復航等重大工程立項,為東平湖旅遊開發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縣委縣政府按照“培植旅遊支柱產業,創建北方優秀山水旅遊城市”的定位,在老湖鎮南部規劃了30平方公里的王台旅遊中心城,將中心城分為漁人碼頭綜合服務區、北方漁村度假區、後梁漁村觀光遊覽區、梁山泊東北水寨觀光娛樂區、濕地觀光遊覽區、東平湖生態居住社區、發展控制區等七大功能區,計畫打造一個集湖泊觀光、濕地野生植物觀光、水滸文化體驗、水上娛樂、湖鮮餐飲、主題度假和生態居住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度假區。通過積極對外招商引資,東平湖濕地等幾個重點項目建設已經完成。

經濟狀況

農業

老湖鎮老湖鎮
為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自2003年起,該鎮在焦鋪、郭樓等村建立了優質林果種植示範區,積極推行經濟價值較高的櫻桃、金太陽、綠寶石梨、桑苗、大蒜等種植。
焦鋪現有櫻桃、金太陽杏、綠寶石梨等精品園500畝、桑園500畝、法桐150畝,畝均增收800多元;郭樓有大蒜500畝、土豆1000畝、其它瓜菜800畝等,畝均收入達到1800多元,收到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工業

在建項目支撐起經濟強鎮的大框架。建龍鐵礦,由北京建龍礦業投資1.6億元建設,項目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鐵礦石65萬噸、鐵精粉20萬噸。現已完成投資1億元,4個豎井平均鑽探260米,預計2008年10月份可建成投產。加上已經達產的金牛礦業,老湖鎮即將成為縣級重要的礦產開發基地。旅遊景觀大道,由省、縣共同投資1.2億元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正在著手建設。旅遊中心城碼頭服務區項目,由縣政府投資2億建設,現已投資2000萬元,正在加緊道路和停車場建設。這兩個項目完工後,老湖鎮將成為東平湖旅遊業的橋頭堡。新建項目推動全鎮產業結構新最佳化。水泊食品擴建項目,計畫投資2000萬元,年增加銷售收入3500萬元,可大大提高“水泊”商標“山東名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宏泰食品(二期)項目,新投資300萬元,擴建肉兔食品加工生產線。兩個項目將帶動全鎮湖產品、畜牧產品加工業的升級換代。秸稈酵解發酵6萬噸燃料乙醇項目,由澤生生物與香港中電集團合資,總投資達到10億元,2008年計畫完成投資2以元。該項目將實現全鎮高新技術產業零的突破。洽談項目增強全鎮發展新後勁。目前,全鎮在談、簽約項目已經達到8個,分別是團中央產業能源區、美國加州果品基地建設、重慶瀛丹集團旅遊開發、山東藤遠房地產開發、河北1萬錠細紗生產、濟南瑞實科貿開發、浙江裘皮加工、水河衛生院擴建等項目,設計旅遊、房地產、農副產品加工等多個產業。

畜牧業

老湖鎮地處東平湖庫區,總面積113平方公里,轄71個行政村,7.2萬人。境內現有東平湖水面14萬畝,飼養特種動物所需的魚、蝦等飼料豐富,成本低廉。38個庫區搬遷村集中在沿湖15公里範圍內,人均耕地不足0.3畝,有搞水貂、狐狸、貉等特種動物養殖的傳統。隨著國內、國際毛皮市場的逐漸擴大,老湖鎮黨委、政府把特種動物養殖作為富民強鎮的重要抓手,堅持“市場拉動,政策推動,集中飼養,規模經營”的原則,制定特種動物養殖發展規劃,出台系列優惠政策,完善配套服務措施,不斷壯大養殖規模,提升養殖效益。運用市場手段建設專業養殖小區16處,在建4處,形成了南辛莊、西三、西四、辛店鋪等22個特種動物養殖專業村,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養殖大戶已達46家。2005年招商引進了投資528萬元、5000萬元的特種動物良種繁育場和泰隆裘皮有限責任公司,繁育場年繁育優良品種1萬隻,5年內可帶動全鎮特種動物品種更新一次;泰隆裘皮主要從事狐狸、水貂、貉等特種動物毛皮銷售,以及毛皮、毛料、毛皮服裝加工,年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利稅200萬元。特種動物養殖實現了養殖—加工—銷售產業鏈條,大幅度提高了養殖效益,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特種動物養殖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目前,全鎮特種動物飼養總量已突破60萬隻,成為魯西南最大的特種動物養殖基地。
老湖鎮是全市最大的特種動物養殖基地,現有26個養殖專業小區、21個養殖專業村,水貂、狐狸、貉等動物養殖總量突破了60萬隻。養殖示範區主要位於環湖公路東側的南辛莊、前梁、西三、西四、毛瓮等村,建有大型特種動物良種繁育場1處,年可繁育良種10000萬隻;有養殖規模過3萬隻的專業養殖小區6處,集中了120多家規模過1000隻的養殖大戶,戶均年收入18萬元。養殖示範區採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與泰倫裘皮服飾廠簽定產品供銷契約,發展“定單農業”,形成了養殖——加工——銷售完善的產業鏈條。帶動全鎮40多個村、10000多戶眾從事特種動物養殖,並輻射到庫區8個鄉鎮和周邊的梁山、平陰、汶上等縣市。

養殖業

老湖鎮充分發揮水產資源豐富的優勢,把發展麻鴨養殖、湖產品加工作為富民強鎮的一項主導產業來培育,先後成立了麻鴨養殖協會、湖產品加工協會,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方式,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按照優質、高效、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引導扶持民眾不斷擴大麻鴨養殖規模,提高科學養殖水平。同時,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扶持水泊食品、王台松花蛋廠等湖產品加工企業提質擴規,東平湖水泊食品公司去年投資500萬元引進了德國流水生產線,使產品產量和質量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該鎮還鼓勵企業開展名牌產品創建、申報和認證工作,“水泊”牌鹹鴨蛋、松花蛋2005年被山東省質監局評為蛋製品第一名,2006年又被評為“山東名牌”。目前,全鎮萬隻以上麻鴨養殖戶達到15戶,全鎮飼養總量達到30多萬隻,養殖戶戶均增收10萬元。水泊食品等湖產品加工企業年實現產值6000多萬元,利潤500多萬元,在麻鴨加工企業從業人員達到500餘人。小麻鴨“繁殖”出了大產業,為庫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特色產業

老湖鎮麻鴨
老湖鎮充分發揮水產資源豐富的優勢,把發展麻鴨養殖、湖產品加工作為富民強鎮的一項主導產業來培育,先後成立了麻鴨養殖協會、湖產品加工協會,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方式,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按照優質、高效、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引導扶持民眾不斷擴大麻鴨養殖規模,提高科學養殖水平。同時,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扶持水泊食品、王台松花蛋廠等湖產品加工企業提質擴規,東平湖水泊食品公司去年投資500萬元引進了德國流水生產線,使產品產量和質量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該鎮還鼓勵企業開展名牌產品創建、申報和認證工作,“水泊”牌鹹鴨蛋、松花蛋2005年被山東省質監局評為蛋製品第一名,2006年又被評為“山東名牌”。目前,全鎮萬隻以上麻鴨養殖戶達到15戶,全鎮飼養總量達到30多萬隻,養殖戶戶均增收10萬元。水泊食品等湖產品加工企業年實現產值6000多萬元,利稅500多萬元,在麻鴨加工企業從業人員達到500餘人。小麻鴨“繁殖”出了大產業,為庫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新農村建設

老湖鎮老湖鎮
建設公益型項目是改善民眾生活條件,提升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鎮黨委立足實際,把公益型項目建設當作民心工程來抓,讓民眾安居樂業。重點實施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來水、澇窪地改造、衛生院病房樓建設、敬老院建設等10項為民工程,努力改善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全鎮村村通公路工程已基本完成,90%村基本實現了通硬化路,通車率達到95%以上;對上爭取資金支持,建設了鎮衛生院病房樓,極大改善了庫區民眾的醫療條件;大力實施了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先後投資465萬,實施了多年以來南部沿汶河一帶人民民眾夢寐以求的“北水南調”工程,解決了沿焦鋪至展營一線22個行政村、2.2萬名民眾的吃水難問題。為敬老院建設投資80多萬元,新建了宿舍、高標準餐廳、伙房,維修舊房,添置健身器材,集中供養五保老人達到72名;投資近百萬元改造學校校舍,基本解決了學生上學難問題。同時,鎮黨委、政府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切實抓在手上,有效地解決了民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難題。發展型項目和公益型項目建設統籌兼顧,增財力,激人氣,聚民心,為庫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科教文衛

文化教育

老湖鎮老湖鎮
老湖鎮現有幼稚園14處、國小10所、國中2所、成人學校1所。在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老湖鎮不斷完善教育教學設施,提高管水平,形成了鮮明的教育特色,全鎮已有10所學校跨入市、縣教育管理規範化學校行列,其中老湖鎮中學、水河中學、中心國小等學校多次榮獲市縣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基本完成了中國小校“改薄”、“改危”任務,全面推進校園標準化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教學環境。

衛生建設

衛生老湖中心衛生院是一所集預防、醫療、保健為一體的一級甲等醫院,衛生院占地20餘畝。擁有門診樓、病房樓各一棟,現有職工143人,其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衛生技術人員65人,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30餘台件,其中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微彩B超機、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麻醉機、五官科手術顯微鏡等設備步入全縣同等醫院先進行列。衛生院設內科、外科、婦產科、五官科、牙科、化驗室、B超室、放射室等20多個科室,開設病床50餘張,年門診病人2萬餘人次,業務收入300多萬元。

社會事業

老湖鎮敬老院始建於1987年,1997年4月搬至原茶棚中學校之內址內,占地16畝,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2004年與水河敬老院合併,新建平房47間,增加床位90多張,新建了餐廳、鍋樓房、浴室,室外增設門球場一處,健身區一處,硬化路面1140平方米。現有五保老人320人,集中供養83人,分散供養237人。

進入雨季以來,老湖鎮黨委、政府搶抓雨量充沛、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時機,動員全鎮幹部民眾迅速掀起荒山綠化、雨季造林活動的熱潮。以後舊公路、東平湖可視範圍內的三大山係為重點,計畫集中10天的時間,發動14個行政村4000多名幹部民眾,全面完成造林1192畝的年度目標任務,全力打造青山綠水生態老湖,實現經濟、生態、社會等多項效益共贏。老湖鎮長年澇窪地面積1.8萬畝,涉及王台、展營、前水河等16個行政村,耕不行魚不能的尷尬局面困擾著這裡1萬多名民眾。自去年以來,該鎮先後投入資金1300萬元,改造澇窪地1.2萬畝,打圍堤2.1萬米,新修道路16條2.2萬米,開挖排水溝1.8萬米,新修橋涵41座,發展台面植桑、種槐1200畝,池塘養蟹3500畝,大幅度增加了民眾的收入。在這項過程中他們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制定規劃。成立了由鎮長為總指揮的澇改指揮部,下設施工組、後勤組等組織,具體辦理澇改工程的各項工作。進一步明確了“綜合治理,橋涵閘配套,與旅遊業結合,建成高效農業開發區”的指導思想,編制和完善了澇改實施方案。二是嚴格掌握標準,確保工程質量,制訂了詳盡的開發標準,雇用了3部大型挖掘船,10部挖掘機,25部排水機械等先進機械進行施工。同時派駐技術人員包作業區、包車,嚴把質量關,對不按規劃建設的、不按技術要求施工的,建成後無法利用的、總指揮不簽字的,一律不驗收。三是完善政策,嚴格獎懲。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政策,激勵大家積極參與澇改,採取“以獎代補、先乾先補、多乾多補、不乾不補”的辦法,吸引有志之士參與開發。

旅遊資源

老湖鎮老湖鎮
孫奭墓

孫奭墓位於東平縣老湖鎮柳村西250米處。此處山青水美,風景秀麗。墓西不遠處便是文革時期蜚聲國內外的紅旗嶺。當年激情高漲的東平人民發揚“戰天鬥地”的精神,風餐露宿,硬是把一座荒山改造成了層層梯田。此舉轟動了全國,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導,前來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東平縣也由此一躍成為全國農業學大賽的樣板縣。當年“六十華里圍山轉,敢叫日月換新顏”的豪言壯語至今仍家喻戶曉。再往西不遠處便是火焰山,傳說齊天大聖孫悟空與鐵扇公主曾在此鬥法。至今山上仍有神龕數座,每年古歷三月三,當地居民簇擁上山燒香拜佛。

孫奭(公元962~公元1033),字宗古,宋博州博平(今山東茬平西)人,後旅居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端拱二年(公元989)“九經“及第。歷任大理寺評事,國子監直講,龍圖閣待制,翰林侍講學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謚宣。著有《經典微言》,《孟子音義》、《孟子政疏》等。此墓原神道碑、墓葬,墓前石人,石虎、石羊、石馬俱全,後被毀於“文革”中,現存石虎兩隻。

老湖鎮冉子祠
冉子祠

冉子祠座落在東平湖東畔老湖鎮冉子村里。祠周圍原有2米高的石砌圍牆,院內松柏參天,滿園肅然。進大門,仰過廳,便可瞻冉子殿。殿勢四梁八柱,殿內架檀拐彎轉角。殿中有台,台上塑冉子像,像高2米,面月紅潤,左右有站班。殿後門直迎冉子墓碑,碑後即是冉子墓,墓高2米,石砌圓形,直徑約5米,殿左右各立石碑四方,多為記載冉子生平及業績。冉子,即冉耕,字伯牛,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生,春秋魯國東原(今山東東平)人,為孔子弟子,以德性著稱。曾隨孔子周遊列國,廣施教化,為人所敬。魯定公五年(公元前500年),冉子繼孔子任中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績顯著,深得民心。冉子卒,初葬汶上城西門外感化橋畔,唐時移葬東平今址。當年遷葬時,據說有“走一站,停一站,斷了綆,折了擔,正好來到火焰山”之說法。此說法固然有為了讓冉子的“冉”字應了火焰山之意,但當時的中都(今山東汶上)先人為何把他們引以為豪的家鄉先賢移葬於此,卻是個難解的千古之謎。試想,很可能是古人們看中了這裡依山傍水,山青水美的緣故吧。

栲栳寺

栲栳寺,位於東平縣老湖鎮辛店鋪村北風凰山下,相傳始建於宋代,座北朝南,掩映於青松翠柏間,景色怡人。寺院原有2米高的磚砌圍牆,大門前置石虎一對,石碑四座,均為記載栲栳寺歷代維修的經過。院深約100米,入大門,自南向北依次是舊樓、新樓、大殿,新舊二樓均為石結構,樓高7.5米,二層,四角起脊。大殿正房三間闊20米,仿泰山天貺殿。殿中有台,台上供奉太上老君,紅光滿面,寬衣博帶,雙目碩大,炯炯有神。院中有一水井,井水與風凰山泉相通,水質清洌甜美,四鄉八里尚有人前來取水待客。院西北角落建有藥王廟,內塑藥王孫思邈金身,相傳藥王歷游名山,曾在此山採藥濟世,為方圓百里百姓治病,達數年之久。寺後不遠處為玉皇大帝廟,廟勢恢宏軒昂,氣宇非凡,為東平境內所罕見。自清同治年間齊河人亓何芝主持起,經辛店鋪宋永征,大王峪於連芳,至文革舊縣王古店崔明月,已歷四代,其生平典故均為鄉人所熟知。

基礎設施

老湖鎮老湖鎮
老湖鎮設施配套,交通便利。小城鎮建設以鎮駐地,王台和焦鋪等交通要道為重點,已初顯“山水城鎮”面貌。境內250省道、255省道和莊麻公路縱貫南北、橫穿東西,乘快艇25分鐘可達臘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心島。電力充足,通訊方便。老湖鎮文化發達,民風淳厚。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71人,中學2處,國小10處,鎮級衛生院2處,是市、縣安全文明鄉鎮、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招商工作

老湖鎮環境寬鬆,服務優良。南水北調、庫區移民開發和老湖碼頭建設工程的實施,為老湖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借風行船,老湖人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在用地、稅收、收費、交易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實行“一條龍”服務,推行“來到老湖鎮,一切辦得順”和“你發財,我發展”的承諾。最近,老湖鎮在全鎮開展了“打造平安老湖,創建最佳投資環境”活動,力求營造最優良的投資環境。

優良的環境吸引了大量客商入戶老湖。去年共引進外商項目18個,契約利用外資創86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4200萬元。全國知名大型企業九鑫集團,以及萬順皮毛有限公司、利民石料廠、山東順意鑄件廠、泰神鑫茂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東平湖水泊食品有限公司、塑膠製品廠等中小型企業相繼入戶老湖。

自然資源

老湖鎮資源豐富,產業興旺。湖產品主要有中華絨毛蟹、東平湖鯉魚、甲魚以及菱、芡、蓮等,無鉛松花蛋、五香鹹鴨蛋、荷花香鴨、東平湖糟魚等名吃享譽中外。礦產資源已探明的有鐵、金、木魚石、黑瑪瑙等,優質石灰岩、紫砂頁岩儲量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特種動物養殖是老湖的一項傳統產業,黨委、政府制訂了“鎮引導,村牽頭,戶聯合;市場拉動,政策推動,集中連片,規模經營”的發展思路,目前貂、貉、狐等特種動物養殖總量已達到60萬隻,麻鴨的全鎮養殖總量也達到了30萬隻。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8685
19041
19644
家庭戶戶數 10545
家庭戶總人口(總) 38661
家庭戶男 19021
家庭戶女 19640
0-14歲(總) 8410
0-14歲男 4382
0-14歲女 4028
15-64歲(總) 25972
15-64歲男 12767
15-64歲女 13205
65歲及以上(總) 4303
65歲及以上男 1892
65歲及以上女 241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7752

下轄村

莊科村 二十里舖村 前倉村 宋園村
侯林村 煙墩村 山趙莊村 孟莊村
朱橋村 劉窪村 七里舖村 黃花園村
賈村村 展營村 董莊村 橋口村
陳莊村 竇莊村 馬莊村 趙老莊村
前梁村 劉莊村 前樓村 西村四村
西村三村 西村二村 西村一村 後梁村
教子峪村 陳辛莊村 前埠子村 南辛莊村
老湖村 後倉村 澗流村 後埠子村
王李屯村 馮樓村 侯屯村 大王峪村
南山頭村 馬涼莊村 前茶棚村 後茶棚村
辛店鋪村 九女泉村 上水河村 前水河村
沈鋪村 簸箕峪村 梁林村 宋村村
周林村 桓村村 單樓村 郭樓村
焦鋪村 柳村村 楊村村 段莊村
高溝村 袁溝村 馮莊村 後水河村
毛瓮村 蘆山村 朱莊村 展莊村
付莊村 李台村 王台村

評價榮譽

老湖鎮老湖鎮
日前,好客山東最美鄉村頒獎典禮在棗莊舉行,老湖鎮榮登好客山東最美鄉村榜,成為泰安市唯一入選的鄉鎮。

據了解,“尋找山東最美鄉村”評選活動由中國經濟網、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於7月21日拉開序幕。活動通過簡訊投票、電話投票、網路投票等多種方式進行評選。經過激烈角逐,老湖鎮脫穎而出,成功入圍好客山東最美鄉村。

老湖地處“一山一水一聖人”和“水滸之旅”旅遊專線的樞紐位置,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蹟眾多,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近年來,老湖鎮以打造省級旅遊小鎮為目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以“水韻老湖”、“水滸故里”、“山水宜居”品牌創建為主要載體,採取多元化融資方式,全力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旅遊景區景點開發,先後被評為“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山東省旅遊強鄉鎮”、“泰安市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

採訪老湖鎮黨委書記

牛東:在這次好客山東最美鄉村評選活動中,我鎮從1875個鄉鎮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省12個最美鄉鎮之一,泰安市唯一。下一步,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投入,規範秩序,強化素質,將老湖打造成為一個全省知名、全國知曉,融觀光娛樂、體驗教育、休閒度假為一體的主題化、綜合性旅遊目的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