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是在2001年8月經國家林業局和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保護區南臨三小公路小木河口,北至大塔山林場北部場界,西靠虎饒公路,東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保護區總面積46618公頃,保護對象為分布於保護區內所有的野生動植物及其水生生物所有物種和它們的生存環境。保護的重點是天然濕地生態系統和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及它們的棲息地。是以保護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是集生態保護、科研監測、科學研究、資源管理、生態旅遊、宣傳教育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濕地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自然環境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區內森林、河流、泡、沼分布廣泛,擁有6種濕地類型,濕地及水域面積達28653 公頃,森林及其它面積17965公頃。它是中國長白山系老爺嶺余脈與三江平原過渡地帶保存非常完整,以河漫灘沼澤和階地沼澤為主要類型的一塊濕地,其典型性、原始性和代表性在北方溫帶濕地研究與保護中占有顯著地位。
除六種類型濕地外,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還擁有大面積的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物種豐富,生物多樣性程度高,是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之一。這裡生存著脊椎動物342種,其中魚類68種,兩棲類7種,爬行類7種,鳥類216種;另有昆蟲421種,土壤動物59種。保護區具有國家I級保護動物7種,國家II級保護動物36種。
除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外,還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全區共有植物849種,其中地衣植物46種,苔蘚植物101種,蕨類植物28種,種子植物674種。保護區還擁有真菌380種。
獸類6目15科53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獸類占總數的5.7%,其它國家工I級保護動物8種,即東北虎紫貂、梅花鹿、中華秋沙鴨東方白鸛金雕白尾海雕丹頂鶴等。此外,東方紅林區還是中國家重要的蜂產品基地和黑蜂保護區,年產蜂產品10萬公斤以上,尤以生產的椴樹蜜馳名中外。
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為三江平原溫和濕潤氣候區。冬季溫長,嚴寒有雪;夏季短促,溫熱多雨;春季多風,易乾;秋季多雨降溫迅速,易秋澇早霜。年平均氣溫3.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8.3℃,歷年極端最低溫度為-36.1℃;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1.6℃,極端最高溫度為35.2℃,年平均蒸發量為1110.7mm,年平均降水量為566.2mm(最多降水年份為1981年,年降水量為849.1mm,最少降水年份為1986年,降水量為358.5mm)。
降水多集中在6、7、8三個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3%。全年日照為2274.0小時,大於等於10度積溫為2577.0℃,無霜期為14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0%。年平均風速為3.4米/秒,全年主導風向NNW,受大陸季風影響,在春秋兩季多為3-5級偏西風。融雪在2月下旬,結凍期約180天左右。
置身大濕地,遙望浩淼烏蘇里江,看燕子翻飛,嗅草木花香,特別是那些浮水植物,悠然生長,供白鶴、野鴨等水鳥自由嬉戲、熱鬧。分布在濕地里的水光,馱著岸邊的花、帶著倒映其中的白樺倩影,象一幅幅生動的油畫,展示著自己的魅力。地球之肺——大濕地,雄秀壯觀!濕地安靜溫和的性情,以其優美自然的環境,調動起人們美好的情緒,生髮出美好的情素。濕地,這登峰造極的大自然傑作,以其極致的狀態,演化著自然的大和諧、大美麗。

科學研究

通過保護區科研與監測工程建設可有效地對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環境進行全方位監測,動態掌握保護區內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變化,為保護濕地、研究濕地提供翔實的基礎資料。
1.科研的任務與目標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的科研工作是對自然資源與環境進行科學的保護管理、正確利用自然條件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的基礎。自然保護區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具有典型的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是開展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水文學及其它分支學科研究的良好基礎。尤其是保護區位於長白山系和三江平原的過渡地帶,其北面有三江和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面有鳳凰山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時,該保護區還與俄羅斯毗鄰。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研究中華秋沙鴨、東方白鸛等珍稀水禽遷徒通道和東北虎、紫貂等野生動植物種群活動區域及開展其生物學、生態學研究的最佳場所。
保護區科研的任務首先是加強保護區的科研能力建設,改善現有科研基礎設施落後狀況,提高科研水平,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建立合理的利研管理體制;根據保護區實際情況,開展一些常規和專題性的科研監測活動,充分發揮保護區作為科學研究基礎的巨大潛力,為保護區的有效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促進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
科研的目標是要通過在保護區建立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東北虎等珍稀動物科研中心,把保護區建設成全國有影響力的以研究濕地和珍稀物種和遷徒、棲息生態環境為主的科研教學實習基礎,有計畫、有重點地開展珍稀水禽鳥類及其棲息地的保護研究,森林、濕地生態系統研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研究,建立保護區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為開展國內外科研合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2.科研監測項目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常規性科研工作,是根據保護管理工作的需要,在2005年及以前綜合考察成果的基礎上,開展保護區資源本底補充調查,並建立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料庫,配備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收集、整理匯總保護區各類科研監測資料。
3.專題性科研工作
(1)開展珍稀動植物的生態生物學的研究、動物資源數量動態周期的儲量估計,植物資源儲量變動的研究。
(2)對保護區內野生動物數量、種類、種群結構、物侯期、分布規律進行定期、定點觀察,建立科技檔案。
(3)開展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鴛鴦等珍稀鳥類以及紫貂、駝鹿馬鹿等珍稀獸類的種群生態研究;與周邊其它保護區和東北虎經常活動區域的有關單位進行東北虎生態學及行為的研究。
(4)開展保護區有效管理途徑及措施的研究,探討生物多樣性保護模式,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途徑研究。
(5)全面開展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效益的研究,著重研究濕地的形成、發育及生態系統在維持生物多樣性、保持沙土、涵養水源、提供生態旅遊資源等方面的作用,對森林濕地資源的功能效益進行全面評估。
(6)為了掌握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環境的本底情況及其動態變化情況,更好地制定和高速保護管理對策及開展其它活動。利用GIS、GPS等數位技術,進行住處採集、管理、分析和多種方式輸出保護區地理數據,使地理資源可視化,建立保護區資源監測管理系統,對區內生物多樣性及棲息地的變化,特別是保護區的森林濕地環境,包括養殖和多種經營對生態環境影響進行動態監測和管理,並進行信息的綜合分析評價與模擬預測,為管理和決策服務。
(7)保護區監測是任何自然系統管理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要確保保護區生態完整性和功能完整性就必須進行監測,監測項目包括水文監測、濕地植物群落與動物種群變化監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社區監測。

4.科研隊伍建設
為適應本保護區科研監測工作需要,必需有一支能勝任科研工作的隊伍。保護區規劃下設科研科,以開展科學研究監測,負責建立生物資源資料庫,開展國際、國內科技交流與合作,負責宣傳教育及對區內職工教育培訓,負責科技管理、科技檔案工作,科研科人員要有較高專業基礎理論和技術水平,要有高度事業心和艱苦奮鬥精神,要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努力掌握現代先進的科研技術和手段,以確保科研任務的順利完成。有計畫地培養保護區的科研力量,通過請進來、派出去的辦法提高保護區科研人員的業務水平。通過提高人才待遇,接收大專院校畢業生等途徑,引進有經驗的中、高級科研人才,並對現有職工不斷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逐步壯大科研隊伍。同時,邀請國內外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專家與科研人員來保護區開展科學研究。

5.科研組織管理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科研項目要想取得有效的成果,就必須進行項目的科學管理,科學的管理方式是實施科研計畫、取得科研成果的保證。設立科研管理機構,負責制定該保護區的科研發展規劃和制定年度計畫,加強科研管理,選擇科研課題等。建立、健全科研規章制度,項目實行課題組長負責制;制定科研經費專項使用制度、科研儀器設備安全使用制度、成果與資料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成果鑑定評審和驗收制度。一般課題由保護區統一組織實施。重大課題以組織合作研究為主,以項目協定形式明確項目負責人的責任、權力與義務,明確項目負責人及各方聯絡人,由項目負責人全權負責研究項目的實施。

6.科研工程建設
在保護區管理局建保護區科研中心,建築面積600m2,和保護區管理局辦公樓合建。樓內包括科研工作室、實驗室、微機室、學術報告廳、動植物標本製作室、圖書資料室等。

7.環境監測
(1)氣象觀測站
在大塔山管理站建1個氣象站,內設百葉箱、各種溫度計、濕度計、風向風速計、雨量筒等。
(2)水文、水質監測站
獨木河上、下游各建1個水文、水質監測站,進行常規水文、水質監測。
(3)固定樣地與固定樣線
為了完成人與生物圈組織要求保護區必須完成的監測濕地生態系統組成、結構、生產力及其動態變化,監測生物多樣性變化等科研任務,在原國家一類清查固定樣地、各種實驗項目固定樣地以及第四次森林調查系統抽樣樣地的基礎上,按不同立地類型設定固定樣地和固定樣線,形成布局合理的環境監測體系。共設固定樣地40處,固定樣線30km。
(4)環志站
該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北方主要候鳥的棲息地和停歇地,環志工作很重要,因此在大塔山保護管理站內建立環志站。

管理狀況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東部山地及三江是我國北方地區濕地聚集較多的地區,而東方紅濕地位置正處於該地區的過渡地帶,它的保護對黑龍江省東部山地、三江地區乃至邊境地區的國土安全都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東方紅林業局始建於1963年,是國家大型Ⅰ檔企業,位於東北完達山北麓,烏蘇里江西畔,施業區面積42.2萬公頃,人口4.5萬,職工1.3萬人。全局設45個科場級基層單位,其中林場、經營所13個。森林總蓄積2290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78.4%,年產木材20.6萬立方米。根據國家林業局《關於規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和建設程式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東方紅林業局建立了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6618h ㎡,區內60%以上面積是沼澤濕地,它是中國東北三江平原保存完好的濕地自然生態系統,獨特的地理位置,多樣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物資源,為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

相關景觀

●神頂峰
神頂峰位於東方紅林業局東北方向完達山脈群山之中,是完達山最高峰,海拔831米。這裡峰巒奇妙,景色絢麗多姿,一年四季,季季有景,景景宜人。春季群山吐綠,百花爭妍;夏季鳥語花香,山野青青;秋季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冬季白雪皚皚,山舞銀蛇,是遊人理想的旅遊勝地。
日出、松濤、雲海是神頂峰景觀的“三絕”。神頂峰山勢險峻。登山遠望,山巒疊障直接天邊,是我國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每年夏至二點三十分是最早見到太陽的一天。當太陽升起之際,腳下天邊瞬間色彩變幻無窮,絢麗多彩,太陽像巨輪噴薄而出,緩緩升起,傾刻之間大地披上霞光,萬物甦醒,十分壯觀,讓人心曠神治。
神頂峰潔瀚林海遮天蔽日,清風吹過,松濤此起彼伏,湧向碧巒翠谷之中。樹林中虎嘯鹿鳴,藍天上雄鷹、蒼鴛盤鏇,構成了一幅天然美麗的風景畫卷,讓人賞心悅目。
雲海是神頂峰的一大奇觀。雨後初晴,站在峰頂常常看到變幻無窮的雲海。奇峰。古松由於雲海的鋪蓋,更加動人,頗有詩情畫意。時而山巒浮現,時而淹沒在雲海之中,時而雲絮輕飄,合情脈脈,時而煙波浩森,氣吞山河,時而雲在腳下,時而雲擦肩拂面而過。雲海給神頂峰增添了奇幻的色彩,可謂人間的仙境。神頂峰不僅是風景勝地,也是天然的動植物園,資源十分豐富。乘車繞盤山路可直達山頂。
●月牙湖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月牙湖位於虎林市東北方,距虎頭鎮18公里,月牙湖形似一勾彎月,因此得名,一九八七年九月被國家正式批准為“草地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占地七萬七千畝,其中湖面約五千餘畝,湖東側尖端有一條緩緩的細流與烏蘇里江緊緊相連。
月牙湖自然保護區生長著原始的生態物種,喬木50種、灌木70屬、各種草類413種,這裡棲息著汗達犴、狍子、黑熊、烏蘇里貉、鷹鼠、雪裡白兔、丹頂鶴、天鵝、鷺鷥、鴛鴦等40餘種珍貴的動物。鳥蘇里江上的鳥島,距旅遊區只有三千二百米,最近處僅有一千米左右。湖內以盛產鯽魚而聞名,還產鯉魚鯰魚狗魚等。 湖心區像一輪滿月被月牙湖所環抱,占地三萬餘畝,是保護區嚴格封閉區,湖心區的植被由島狀層次林和小葉樟,莎草等草類構成。一層草一層林呈放射狀,富有韻律,十分壯觀。
月牙湖荷花堪稱塞外一絕。荷花約占湖面的四分之一,近千餘畝。盛夏季節,滿湖荷花嫵媚旖旎,競相開放,千姿百態,給月牙湖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有人寫道:“北國驕子虎林蓮,塞外秀色別有有天。風吹荷香千里外,不似江南勝江南”。用詩歌頌虎林蓮,讚美虎林。沿月牙湖的外側已開發六千畝土地做為旅遊區。旅遊區新建了攬月樓、渡假木屋、湖心木橋、觀荷亭,船塢,釣魚台等旅遊設施。這裡是遊人賞荷消夏、觀烏、垂釣的絕妙佳境。

●烏蘇里江
是黑龍江的一條主要支流,其上游由烏拉河與道比河匯合而成,向東北流至伯力一帶急轉折向西南,注入黑龍江。烏蘇里江全長八百八十公里,流域面積幾近十九萬平方公里。自其支流松阿察河注入之處起,至江水與黑龍江匯合之處止。
烏蘇里江流域土地肥沃,原始森林密布,蘊藏大量礦產,盛產大豆高粱。水產亦極為豐富,贅花魚、鰉魚、胖頭魚、鱘魚東珠(珍珠)等聞名全國,還有特產大馬哈魚,最大的長達四、五公尺,重達七、八百公斤。這種魚在魚汛中數量極多,簡直達驚人程度,據“黑龍江志稿”記載:“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驅之不去,充積甚厚,當地人竟有履魚背而渡者。”烏蘇里江每年有四個多月結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變成了雪橇飛馳的平滑大道,但仍可鑿冰捕魚。

國家級別自然保護區

中國華北地區

北京市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津市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 | 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省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泥河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海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圍場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灤河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省陽城莽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省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中國東北地區

遼寧省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成山頭海濱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桓仁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北票鳥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努魯兒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查乾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哈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省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牡丹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烏伊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