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十八站林業局,總面積18.00km2。為野生動物棲息地,呈長方形。位於諾敏河南,東、西分別與五營鄉、興和鄉接壤,地勢可分為崗頭地、二窪地和草溝、水塘。在保護區內劃分為天然次生林、人工用材林區、草場保護區、藥材保護區、自然水域及野生動物保護區五個不同類型的小型保護區。主要植物有小葉樟、大葉樟、蘆葦等,還有槐木、色木、黃鳳梨、水曲柳、落葉松等名貴樹種近10種,100多種藥材。

基本信息

簡介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十八站林業局,總面積18.00km2。為野生動物棲息地,呈長方形。位於諾敏河南,東、西分別與五營鄉、興和鄉接壤,地勢可分為崗頭地、二窪地和草溝、水塘。在保護區內劃分為天然次生林、人工用材林區、草場保護區、藥材保護區、自然水域及野生動物保護區五個不同類型的小型保護區。主要植物有小葉樟、大葉樟、蘆葦等,還有槐木、色木、黃鳳梨、水曲柳、落葉松等名貴樹種近10種,100多種藥材

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面對新一輪發展機遇,我區進一步加快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建設的步伐。我區從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功能保障區建設的實際出發,積極向上開展項目建設申請工作,經過積極向上爭取,使黑龍江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得到國家林業局的批覆。 是我國最北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森林、濕地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生物繁多,物種豐富,幾乎容納了大興安嶺寒溫帶針葉林區所有的森林動植物,是一個豐富的種質資源大型基因庫。通過實施雙河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項目,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恢復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和自然景觀的完整性與維護生物多樣性,逐步完善保護站與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保護區的管理水平和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質量,使之成為一個融自然保護、科學研究、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旅遊為一體的功能完善、類型獨特的自然保護區,促進我區的生態功能區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然地理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美麗秋色

保護區總面積88849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35699公頃,緩衝區面積31277公頃,實驗區面積21873公頃。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塔河縣境內,範圍在東經124°52′48″—125°32′03″,北緯52°54′25″—53°12′08″之間。東以黑龍江江邊海拔262.7米為起點,向東南沿山脊線經337.5米、372.5米、380米山峰至411.3米山峰為東界,與黑龍江省塔河縣依西肯鄉相鄰;南以十八站林業局小根河林場交界處411.3米山峰沿山脊線,經320.8米、332米、287.9米、333.2米、472.5米、521米山峰為南界;西從黑龍江省塔河縣交界處的521米山峰起,沿山脊線經437.8米、388米、441.4米、416.7米、417.2米山峰至黑龍江江邊海拔390.4米為西界,與黑龍江省塔河縣開庫康鄉相鄰;北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從沿江海拔390.4米經377米、234.7米、226.5米、230.9米、222.5米、227.7米、218.6米山峰至起點止。保護區成立於1989年。208年3月18日,由環境保護部(環函〔2008〕1號)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生物資源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丹頂鶴
保護區內大面積的蘆葦沼澤濕地,生物資源極其豐富,為許多鳥類的棲息繁衍創造了優越的條件。雙台河口,地處中國東部候鳥遷徒的必經之路,每年經此遷飛、停歇的候鳥多達172種,數量在千萬隻以上,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鶴、蓑羽鶴、白鸛、黑鸛、白額雁、大天鵝、蒼鷹等達20餘種。同時這裡既是丹頂鶴最南端的繁殖區,也是丹頂鶴最北端的越冬區。據調查,這裡生活著242種鳥類,其中以水禽種類數量最多,它不僅是水禽的重要繁殖地,也是珍禽丹頂鶴的自然繁殖地的最南端,還是珍禽黑嘴鷗在全球僅有的少數幾處重要繁殖地之一,因而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保護區管理處現已劃出5600公頃的面積,作為黑嘴鷗的永久繁殖地。

價值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車”

保護區分布著的豐富的海洋、陸生和水生生物資源,多數種類屬於世界瀕危種類,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是不可多得的野生動物物種基因庫,也是世界範圍內從事物種、濕地生太系統和海濱生態系統研究的重要基地,因此備受國際濕地和自然保護組織的高度重視。世界自然基金會官員馬爾斯先生,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阿其波及一些國家、地區的鳥類專家、學者先後多次來該區進行考察、技術合作和學術交流。

保護區豐富的植被除具有淨化水質、降解污染物作用外,還有很強的蓄洪功能,是陸地水入海前的一個天然蓄洪水庫,使大量的營養物質和懸浮物在此沉積,既是營養的供應地,又是營養物質的儲積倉庫,哺育了豐富的海洋和淡水漁業資源。這裡還是太平洋斑海豹的繁殖區,每年早春二月,有黃、東海的太平洋斑海豹百餘只長途跋涉而來,到了五月,它們又拉家帶口地返回到大洋里去

景觀特點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電站
獨特的自然環境,除雙台子河穿過該區入海外,還有大凌河,饒陽河,盤錦河,大遼河等十幾條河流從該區入海,俗稱為"九河下梢",由於河水攜帶泥沙的沉積致使海水退卻形成了大面積的發育灘涂和沼澤濕地,兩河口間灘涂每年增長393.3公頃,保護區內岸灘的淤進演變過程正是遼河三角洲乃至下遼河平原形成過程的縮影,這一岸灘類型在全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區內地勢低洼平坦,陸地海拔最高7.5m,由於淡水和鹹水的相互侵淹、混合,使該區植被具有喜濕耐鹽植物多,植物種類少,草本多,木本少,優勢種群密度大,生物量高的特點,據統計該區有維管束植物260餘種,其中優勢種30餘種,主要有蘆葦、翅鹼蓬、灰綠鹼蓬、香蒲等,在灘涂生長的翅鹼蓬單一群落,生長季節一片赤紅,成為廣闊的“紅地毯”,是我國沿海少有的自然景觀;陸上沼澤環境是蘆葦居絕對優勢的耐鹽植物群落,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蘆葦沼澤濕地

這種由低到高紅綠分明的帶狀植物分布規律是中國沿海少見的,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重要的科研價值;既其在生態方面,該區植被除具有淨化水質、降解污染物外,還有很強的蓄洪功能,是陸地水入海前的一個天然蓄洪水庫,使大量的營養物質和懸浮物在此沉積,既是營養的供應地,又是營養物質的儲積倉庫,哺育了豐富的海洋和淡水漁業資源,是寶貴的物種基因庫。

國家級別自然保護區

中國華北地區

北京市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津市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 | 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省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泥河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海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圍場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灤河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省陽城莽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省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中國東北地區

遼寧省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成山頭海濱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桓仁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北票鳥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努魯兒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查乾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哈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省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牡丹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烏伊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