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稱大巴山北坡自然保護區,位於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城關鎮)境內。南接重慶,東鄰湖北,面積為28103公頃,森林覆蓋率76.4%,基本保持了原始、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是中國巴山北部地區重要的野生動植物物種資源庫,是中國巴山地區少有的原始自然歷史本底,是一個具有保護價值的自然綜合體,是亞熱帶具有典型代表的綜合自然生態系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成立時間: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省政府於1982年將化龍山定為自然保護區。1988-1994年對化龍山進行科學考察,2000年通過專家評審同意建立自然保護區。2007年4月6日,國辦發〔2007〕20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布河北塞罕壩等19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化龍山被定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類型: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面積:
總面積28103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1923公頃,緩衝區面積3914公頃,實驗區面積12266公頃。
地理坐標:
保護區位於陝西省鎮坪縣、平利縣境內,範圍在東經109°16′41″—109°30′29″,北緯31°54′39″—32°08′13″之間。
範圍:
東界從浪河口為起點,向西南順浪河逆上至國有林界,經1501.1米高程點到達1785.9米高程點,向南經肖家坪、1861米高程點、深溝子內的響水溝口,然後上鄉路沿國有林界經六池子、大溝的老堰、佘家灣溝、2144.6米高程點、冉家坪楞坎,直至上竹鄉磁器溝的國有林界;南界從磁器溝界線開始,經1823.6米高程點,向西北經劉家台溝腦,棚溪溝腦、瞎馬洞大河鋪屋場、陳家灣溝直上、向南經三道河橫過到2732.4米高程點、向西經2720.2米、2723.4米高程點;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界從2723.4米高程點開始,向北經2333.4米、2552.0米、2228.0米高程點至土埡子,順嵐鎮公路至千家坪林場苗圃公路回頭線(156公里處)的寶塔灣谷,順寶塔灣谷直上國有林界,再依次經國有林界與龍山村、青龍村、文坪村集體林交界的界石處到達屈家坡尖,順梁向東到鎮坪、平利兩縣交界大梁、順梁到達土地埡溝腦;北界從平鎮兩界交界的土地埡溝腦開始,向東到土地埡,向南經衝天炮(2120.4米高程點),老鴉場溝口,閻家砭腦,向東北至觀音尖(1929.2米高程點),向東經豆腐岩到浪河口止。

自然環境

化龍山,又稱小神農架,屬陝渝交界的大巴山高峰,地處陝西最南端,最高峰海拔2917米,系嵐河南江河的分水嶺,是大巴山的第二主峰。有“巴山屋脊”之稱,是嵐河、浪河、紅石河平溪河的發源地。
地貌: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屬剝蝕地區,溝谷密布,山巒起伏,峭壁林立,石洞深幽。海撥最高為2917米,最低為894米,相對高差2023米。
氣候:
北亞熱帶與北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6.6℃,極端最高氣溫18.9℃,極端最低氣溫-18.6℃,無霜期250天左右。夏季氣候涼爽怡人,是避暑度假的好去處。年降水1141.4 毫米,春、夏、秋三季雨量充沛,冬季積雪深厚。

生物資源

化龍山保護區屬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地帶。這裡植物區系複雜,植被類型多樣,物種繁多,種類豐富。森林有9個植被類型和26個群系。森林垂直分布自下而上分別為常綠落葉闊葉林帶、落葉闊葉林帶和針葉林帶,已知種子植物有154科,751屬、1731 種,蕨類植物26科,46屬,114種,其中木本植物848種,占陝西省木本植物總數的69.28 %。植物地理分布以溫帶成分為主,同時有熱帶、亞熱帶、寒溫帶等15個分布類型。據不完全統計,區內有單種屬植物49種,少稀屬植物116種,中國特有屬植物34種,珍稀頻危植物31種。這些植物大多為古老孑遺成分,有起源於侏羅紀的銀杏,起源於白堊紀的雲杉、粗榧、連香樹、木欄等和起源於第三紀的珙桐杜仲冷杉鐵杉及蕨類植物中的石松鳳尾蕨海金沙等。同時這裡還研究發現1個植物新種和38個植物分布新紀錄。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多種多樣的纖維,藥用,芳香油、澱粉、單寧等資源植物,成為陝西及大巴山區植物的天然基因庫。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茂密的森林植被和豐富多樣的植物資源,為野生動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天然場所和豐富多彩的食物來源。區內有野生動物252種,其中獸類78種,鳥類141種,兩棲類14種,爬行類19種,在動物區系組成上以東洋界種類占優勢,既顯示出它的特異性,又表現出與神農架太白山等地動物的聯繫性。重點保護動物38種,包括華南虎林麝雲豹金錢豹金雕五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珙桐:
珙桐為我國特有的古老單種屬,是珍貴稀有植物,屬於第三紀古熱帶植物的孑遺種,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屬中國紅皮書中的稀有種。 珙桐樹上開滿了“鴿子花”,像展翅飛翔的白鴿。
華南虎: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華南虎

1950年代,化龍山下的一位農民打死一隻華南虎,石砦鄉農民撿到一隻跌死的華南虎;80年代,華坪鄉有民眾打到一隻華南虎;90年代,曙坪鄉一名喜愛狩獵的教師在狩獵時親眼看見一隻華南虎……關於華南虎的訊息,在鎮坪縣一直廣為傳說,1994年以來,以化龍山為中心區的鎮坪、平利兩縣,不斷有山民反映華南虎出沒的跡象。2004年6月中旬,化龍山千家坪森林公園的一匹近150公斤的馬被不明動物吃掉,僅剩下兩個馬蹄和馬尾巴,懷疑是華南虎所為;1994年、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分別有人見到過老虎腳印並多次聽見過華南虎的叫聲,這些都發生在化龍山的正河埡和光頂山範圍里。
2006年3月,陝西省林業廳正式成立陝西華南虎調查組,於2006年6月、9月和2007年元月,分別組織專業調查隊3次深入鎮坪,與當地林業部門一起,在化龍山尋找野外華南虎的蛛絲馬跡,獲取了大量的物證和目擊證據,形成了數十萬字和大量圖片資料的《陝西華南虎調查報告》。

旅遊景觀

化龍山屬陝渝交界的大巴山高峰,地處陝西最南端,位於平利縣南部的八仙鎮與鎮坪縣臨界處,其主區屬於平利千家坪國營林場,主峰海拔2917.2米,故有“巴山屋脊”之稱。是嵐河、浪河、紅石河、平溪河的發源地。這裡有著原始森林的迷人風光和神秘文化,是一個具有獨特的自然風景資源和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的地方,是一處集旅遊、避暑、度假、探險、科研道教文化於一體的大自然博物館。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複雜的地質構造,濕潤的季風氣候,造就了內涵豐富的森林景觀資源。保護區植被屬於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森林植被比較完整,樹種繁多,主要有珍稀樹種珙桐雲杉、巴山冷杉、巴山松、華山松以及樟樹、厚撲、漆樹、米心等等,有的單一成林。如高大的冷杉成片的松林;大片的能製作精緻手杖的龍頭竹,整齊壯觀;有的混雜成林。這裡還盛產“八仙菊花心黨參”和形如龍爪的黃蓮、當歸、天麻、獨活名貴藥材、草藥。特有的地質、森林、氣侯使公園形成了變化萬千的森林植物景觀和山水自然景觀。正如宋·郭熙《山水訓》所言:“真山水之煙嵐,四時不同:春山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澹而如睡。”

地貌景觀:
屬剝蝕地區,溝谷密布,山巒起伏,峭壁林立,石洞深幽,構成一幅瑰麗豐富的自然地貌景觀。沿公路而行,兩側危峰對峙,山勢逶迤,滿山遍野一片濃綠,移步換景,聲色並茂。登臨主峰,上有白雲舒捲於藍天,下有流水繞山轉,白鳥和鳴於耳邊。若是清晨,四周空檬,大霧漫捲,翠峰林海,時隱時現,景致飄渺空溟,如夢如幻,使人頓生八仙雲遊此地感受。山風急來,彌山大霧行雲流水似的凌空而去,藍天萬里,澄明如洗,翠峰幽壑,綠樹清流,露出綽約風姿,是人心曠神怡,留連往返。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化龍山東線支脈有八坪山林場,海拔約1400米,南面是八寶溪,北面是木扒灣,屬於化龍山自然保護區緩衝區。沿著林場西山坡前行,不久可進入無人區。沿著灌木林帶一路向西,進入浪河上游。那是化龍山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森林裡的路,並沒有明顯的痕跡或者標誌,陡峭的深溝里,黑森森的怪石嶙峋崢嶸,上面布滿了濕滑的青苔,一伸腳就會滑倒,而下面就是深澗。這裡是浪河上游,也是化龍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生物多樣性最重要的地區之一。各類林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交織在一起,林下長滿綠色苔鮮的石頭擁著綠色草本植物,草本植物圍著小樹,小樹、藤蘿繞著大樹,構成了一個厚厚的植被網路。間或有巨大的杉樹、紅樺樹麻柳樹,還有侏羅紀的銀杏,白堊紀的山毛櫸,第三紀的油杉等古老樹種。 
西河落差比較大,加上水流的長期切割沖刷,使河床出現許多斷崖,流水呼嘯而下,形成一個接一個的瀑布群。河谷里,大大小小的瀑布不下一百個。小的高約兩三米,大的長達百餘米,非常壯觀。濺起的水霧飄出很遠,水珠在樹葉間穿透而過的陽光直射下飛騰起舞,閃動著各色的光。瀑布周圍的植被出奇地好,連露出水面的石頭、橫在水裡的朽木上都生有翠綠的青苔
南宮山森林公園
南宮山因主峰並排三峰成筆架狀,故又稱“筆架山”,屬巴山山系化龍山支脈,最高處海拔2267米。山上有仙女石、蓮花盆清泉、千年鐵堅古樹、不腐的達鑒和尚肉身等景觀上百處。數萬畝原始次森林和遍布山野的溪流飛瀑。山上石筍林立,有石皆奇。其形怪異,其姿紛呈,吹之如螺號低鳴,遍傳幽谷;擊之如鐘磬弱奏,清脆悅耳,音韻規整。南宮山森林公園,運用園林藝術的傳統手法,突出山林野趣,將森林、山水、石林、雲霧與文學藝術相結合,寓情於景,情景交織,融森林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野、奇、秀、幽、古於一爐。

遠望筆架,“山”字之形惟妙惟肖,其鋒犀利,其勢遒勁,非神力而不可為, 絢麗而趣味橫生,神秘而天工巧奪。又像三仙正襟危坐,漫山林海相偎,縹緲雲霧簇擁,遠人間而近蒼天,觀天下而思極樂。俯瞰奇峰,勢凌雲海,領眾山之首。
民國八年(1919年)此山立有碑刻:“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唯茲筆架,既高且名。因有仙人,肉體成神。坐化蓮池,遐邇震驚。既蒙國封,又受民尊。千秋香火,四方鹹寧。遙叩西天,降此聖僧。筆架勝景,不可不銘。故作山志,以垂久永。”筆架連三山,山在縹緲間。山以霧而秀,霧以山而美。人隨景移,景隨霧動,纏繞升騰,伸手可握。山似筆架既能毓文風,也能招來風雲際會,一會兒成雲中仙苑,一會兒為滄海帆檣,一會兒像橫空出戟,一會兒似仙樓神閣。雲開霧散,青山如洗,仰望削壁,俯看深壑,翠色撲人,天下之大勢似在胸中推波助瀾。以道家之眼看,在山的高處通天是升仙的極境,這雖是一種幻想,但朝飲山嵐夕醉餘霞的隱逸逍遙總要令看破紅塵者嚮往。能耐得寂寞,獨守山林,全賴一種出塵之想,站在門檻之外的遊人,恐怕是沒有這份閒心和緣分的。

嶙峋聳拔的三座奇峰,猶如一座古代的酒樽,酒已煨熱,煙雲飄動,似有一縷熱浪從壺嘴盤鏇而出,鮮活成一幅立體的畫面。新落成的南宮山莊古色古香,遊客可以在次停留歇息,然後再從從容容地漫行於青山碧水之間,盡情享受大自然的賜予,欣賞和感受曲徑通幽及返樸歸真的情感。縈迴于山間小道,穿行在千溝萬丘,眼前是綠樹蕭蕭,耳畔有飛鳥伴唱,這時打開相機,俯仰坐立聽命於心,筆架雄姿濃縮於方寸之間,山的傲骨和精神盡在股掌之中。峰巒之美多半在頭頂,雲層覆蓋了所有的山腳、山腰,有意托出了頂峰之美,以其銀白襯托峰巒之墨黑,以其海浪似的橫臥的波狀線對比剛勁的山石垂線。

國家級別自然保護區—中國華北地區

北京(2個)、天津(3個)、河北(11個)、山西(5個)、陝西(9個)。

國家級別自然保護區

中國華北地區

北京市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津市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 | 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省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泥河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海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圍場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灤河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省陽城莽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省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中國東北地區

遼寧省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成山頭海濱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桓仁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北票鳥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努魯兒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查乾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哈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省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牡丹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烏伊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