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遼寧省莊河縣境內,面積3575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赤松林、櫟林及自然景觀。地處千山山脈,為長白、華北兩大植物區系的過渡地帶,分布有國內獨特的三椏釣樟—蒙古櫟混交林,高等植物有810種,高等動物有196種,其中鳥類137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金雕、白尾海雕等8種。保護區內山勢險峻、峰巒起伏,在頭道溝溝口有一岩洞,名為仙人洞,是大連市遠郊的一個風景勝地,並分布有大面積的前震旦系假岩溶地貌景觀。該區的動植物區系、地質地貌在國內外都有特殊的保護和科研價值。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建立時間:1981年9月經遼寧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占地面積:總面積3575公頃,其中核心區773公頃、緩衝區353公頃、實驗區791公頃,其它1658公頃。
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區內河流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環境一類標準。

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保護對象:華北、長白植物區系過渡帶生態系統、大面積的天然赤松林、東北地區獨有的第四紀冰川殘留下的天然亞熱帶植物以及鳥類等國家和省重點保護動物。
功能區劃:保護區區劃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三個功能區。其中核心區面積789.7公頃,是保護區內原生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區域,緩衝區876.2公頃,實驗區面積1917.8公頃。

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
大連莊河市城北40公里處的仙人洞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22°57′3″,北緯39°58′54″。
地質地貌: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剝蝕低山,地質構造古老,地貌景觀奇特,奇峰怪古林立。地層屬華北地層區遼東分區遼南小區。區內裸露的地層主要是元古界前震旦系和部分新生界第四系地層。其中,以前震旦系遼河群的榆樹砬子組構成本區地層骨架。山地系由前震旦紀石英岩、夾絹雲母石英片岩和變質砂質岩形成的峰林、山巒、幽谷、岩柱、洞穴、孤石、懸崖地貌景觀。區內山高溝深,海拔200~680米,最高峰栗子房嶺海拔681米。
土壤
主要以石英岩典型棕壤和石英岩棕壤性土棕壤為主,屬於東部森林土壤區域,遼中—華北棕壤、褐土、黑土土區。土壤類型為棕壤土類,亞類以棕壤性土棕壤為主,占總面積60%,只有30%地塊為棕壤,還有10%裸岩。土壤質地多為中壤土。土壤呈微酸性,PH值為5.05—6.20,土壤孔隙度為45%—50%,土壤通氣性、透水性及持水能力比較協調,具有較高的肥力水平,有利於林木生長。
氣候: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南瀕黃海,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多為東南風,冬季多為西北風,寒潮侵襲時有嚴寒,春秋兩季氣候涼爽。四季溫和,雨熱同季,光照和降雨集中,並具有一定海洋性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8.7攝氏度,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6.0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25.2攝氏度;無霜期181.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23.5小時;年均相對濕度69%;平均風速2.9米/秒。
水文:
莫納河小峪河流經保護區,區內近百條溝岔又與兩水相連,形成眾多的林間小溪。保護區內有莊河水系和英那河水系,境內集水面積20.5KM2。年平均徑流總量11326萬m3,河流水質清澈見底,水質甘甜,PH值為6.6—6.9,總硬度11.4—11.5,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是大連市城市用水的源頭。地下水類型以第四紀鬆散岩層孔隙水為主,伴有少量的基層裂隙水,泉多為下降泉,單泉湧水量一般在40噸/日。

歷史文化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華山
龍華山,又叫天台山,古稱小華山,海拔561.2米。山勢峭麗,古松競奇。在龍華山天台峰前,半山腰懸崖間有一大洞,傳說早先洞口石壁上刻有“藏君洞”三個大字,石壁上還刻有:“薛仁貴征遼東,因一時失利,曾藏身於此洞。故名。”明初高僧宏真來到這裡,改“藏君洞”為“般若洞”。因宏真在此修煉成仙,所以當地人又把般若洞改稱仙人洞。洞有上口和下口,下口處有兩眼“龍泉”,常年不枯,泉邊有一棵400多年的銀杏樹,至今仍枝繁葉茂。

上洞口內地面較寬闊,東西長約25米,南北寬約25米,高約20米。天元二十年(公元1397年),宏真用多年化緣積攢的錢在般若洞上洞口內建了一座廟。三間大佛殿,中間是釋迦牟尼佛,東間是寶幢王佛,西間是彌勒尊佛。兩側是十八羅漢。東廂房三間,是禪堂。門東修了一座鐘樓,門西台上修了一座望海樓,這座望海樓是宏真懷念師父的地方。從上洞門外往前走幾步就是懸崖峭壁,為了防止意外,砌了一道石牆。因廟宇建在仙人洞上洞口內,所以當地人又稱其為仙人洞上廟。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間,上廟內的文化古蹟遭到了嚴重破壞。仙人洞下廟,原名“聖水寺”,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公觀院內建了一處碑林院,匯集了歷代重修廟宇的石碑和為歷代貞婦烈女所立的貞節碑數十座。1985年又整修了仙人洞。

資源狀況

1、植物資源: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赤松麻櫟林

本區屬長白、華北兩大植物區系的過渡地帶,特種具有地帶多樣性特點。保護區有高等植物810種,其中木本178種、草本632種。主要喬木樹種有赤松紅松黑松麻櫟蒙古櫟糠椴黃檗花曲柳核桃楸、槭樹等。頂極植被為赤松、麻櫟混交林。區內有大面積的天然赤松林和10種櫟樹,如麻櫟、遼東櫟、栓皮櫟、蒙古櫟等。保護區灌木種類也很多。東北地區獨有的第四紀冰川殘留下的天然亞熱帶植物十幾種,如海州常山、三亞釣樟等、三亞釣樟,是我國樟科植物分布的最北限,十分珍貴。區內生長的野栗子樹十分罕見。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參
保護區擁有目前亞洲面積最大的赤松—櫟林頂級植物群落,天然赤松林達234.1公頃。據保守估算,這裡至少生長著14萬株赤松。工作人員已經在洪真營附近發現了10多株樹齡在160歲以上的赤松。多年來,工作人員有意地保護了危害赤松生長的松乾蚧的天敵,維持了良好的生態平衡。
赤松是寒溫帶植物,陽性樹種,能抗風,生命力強,喜生於乾燥的山坡和貧瘠的土地上。工作人員劉子江介紹說,赤松主要分布在亞洲日本海沿岸、遼東半島膠東半島。如今,膠東半島大面積連片的天然赤松林已經所剩不多。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膠東半島的赤松遭受到松乾蚧的破壞。在日本,赤松有較大面積的分布,但多為五六十年代人工栽種。仙人洞自然保護區內的赤松林是亞洲天然赤松古樹群,得到了日本植物學家的承認。
在這片赤松古樹群中,還隱藏著許多“名木”。在這裡,很容易發現在北方少見的亞熱帶或熱帶親緣植物。它們不僅占有相當的空間,而且,在某些地段構成了層片群落,如:北五味子鹽膚木白檀、海州常山、藍果紫珠。據此,有植物學家稱,這裡是亞熱帶植物的最北分布地。在混交林中還生長著人參、天麻、龍膽等名貴中藥材。保護區內國家保護植物一級有人參;三級有核桃楸黃檗天麻等。此外還有多種真菌如:木耳靈芝、榛蘑等。
2、動物資源: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脊椎動物196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8種、省重點保護動物51種;鳥類130多種;昆蟲940種。國家保護動物有白尾海雕金雕中華秋沙鴨白鶴禿鷲等22種。雜色山雀除台灣和遼寧的桓仁有分布外,僅在此區有分布,是典型的東北動物區稀有鳥類。
3、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 保護區保存完整的特定森林生態系統對研究亞熱帶物種的保護、赤松柞樹混交林演替規律、東北紅豆杉(紫杉)繁育以及森林松乾蚧、白蛾等病蟲害的防治具有極高的價值;保護區豐富的生物資源使其成為東北地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學、考察、實習和科研基地。
(2)經濟價值,自然保護區教學考察、外圍地帶開展的山水風光旅遊活動可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
(3)環境價值,保存了大面積的天然赤松林、東北地區獨有的第四紀冰川殘留下的天然亞熱帶植物;清澈碧綠、水質優良、長年不斷流的英那河、小峪河流經保護區,河岸由石英岩、石英夾絹雲母岩、變質沙岩構成的奇峰怪石,形成了有“小桂林”之美稱的冰峪山水風光,具有極高的環境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管理狀況

1981年9月,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遼寧省仙人洞自然保護區。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5年9月,大連市編委批准成立遼寧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為大連市林業局所屬正處級事業單位。1999年4月遼寧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統一管理、經營區內旅遊業務。2000年1月,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將保護區所在地仙人洞鎮劃歸遼寧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加掛遼寧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牌子。2002年9月,仙人洞鎮從保護區分離出來,並成立了冰峪省級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正科級事業單位),統一經營、管理保護區內的旅遊業務,隸屬於遼寧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領導。
保護區管理處現有職工128人。保護區內設辦公室、保護科、計財科、開發科、一個森林派出所,另有2個護林總站、6個護林分站、1個旅遊開發公司。建區以來基礎建設投入800多萬元。

主要問題: (1)資金不足。(2)妥善處理好資源保護與旅遊開發的關係,保持現存良好的生態環境。

旅遊資源

保護區山巒氣勢磅礴,特別是小峪河兩側的山峰,如刀削斧劈一般拔地而起,山勢極為險要。群山中還點綴有許多岩柱、岩牆、岩壁、石林等奇岩聳立。區內水原溪泉眾多,形成眾多林間小溪,有的形成瀑布。區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山泉,礦泉,含有對人體有益的23種微量元素。仙人洞奇特的地貌景觀,地質構造古老,有震旦紀的石英石、夾絹雲石英片岩和變質砂岩形成的假岩溶地貌,構成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態,大小溶洞40多處。被列為大連市五大風景點之一。
怪石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由仙人洞向東去,登高數十米,便是天台峰的“天上天”。立足山巔,縱目遠眺,近山遠峰、淺灘深壑,盡收眼底。走下天台峰,越過一塊塊荒棄的梯田——當年仙人洞僧道的口糧田,便進入了東西與南北交叉的蜿蜒的峽谷。陡峻的山崖上宛如神工斧鑿般的嶙峋怪石,姿態各異。仙人洞一帶的奇峰勝景大都薈萃於此,“猛虎聽經”形象逼真;“塔石雄獅”高大雄偉;“龍泉飛瀑”滌濾清心;“石林峪”玲瓏剔透。有一塊斜立於水面的石壁,仿佛一葉逆流而進的孤帆;有一怪石似秀才捧書看榜,觀而不語;有的如頂盔披甲的古代將軍,正在指揮士兵爬山攻堅。至於有的似毛牛趕象,有的像立馬騰空,有的如猛虎過崗,形似雄鷹、猿猴、駱駝等飛禽走獸模樣的奇石不勝枚舉。
小峪河谷
位於龍華山北,河谷狹長幽深曲折,河水清柔平靜而湍急;兩岸峭壁綿亘秀絕,奇峰怪石聳峙嶙峋;崖上岩松多姿,崖下碧潭珠聯。藤葛攀援纏繞,處處野趣橫生。邃谷重重,景點繁多。“蒼天舒”天光水色交相輝映;“宏真塋”古風尚存雅氣猶在;“虎回頭”居高臨下氣勢逼人;“朝天闕”神蛙拜天神態自然;“別有天”巨獒守靈岩,雄獅望日月驚險雄奇;“醉佛”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世界殊”、“母子情峰”、“神女峰”、“靈秀峰”、“女媧峰”、“靈隱洞”妙境無窮;“大觀門”自然造型宏偉,氣勢磅礴;“群仙居”、“羅漢聚會”神態各異。
英納河谷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英納河

位於景區北端,是冰峪風景區最雄偉壯觀之處。英納河源遠流長貫穿其中。清澈見底的碧潭,飄飄灑灑淌銀瀉玉。綠樹掩映著村舍茅屋,山間禽飛鳥唱,蛙鼓蟬鳴,恰如絕妙的山水畫,動人的田園詩。
雲水渡
英納河谷的東端,奇峰碧水風景如畫。傳說早先有兩條龍因犯天條,玉皇大帝派楊二郎趕山將它們壓在這裡,後來劫數屆滿,玉皇大帝巨靈神來開山,把它們救出,但罰其在這裡沖刷河道。成功之後,在大水傾瀉於東南,雲霧潮湧向西北的巨靈神帶它們從這裡升天,所以,這裡叫“雲水渡”。
雙龍會
由“雲水渡”沿英納河谷西行,在英納河與小峪河匯合處,便是“雙龍會”。人們說在“雲水渡”升天的兩條龍在這裡相會,“雙龍會”由此得名。 這裡景觀眾多傳說優美。“月劍潭”、“日槊潭”、“中流砥柱”、“龍門潭”、“萬壽葉石”、“鎮山老石人”、“碑石” (又叫銀汞洞)等。
冰峪溝
由“雙龍會”沿英納河谷西行不遠,便到了被譽為“遼南小桂林”的冰峪溝。據傳說,唐朝李世民東征遼東時路過此地,時值陽春三月,溝外青山吐翠春光艷,溝里冰封雪飄徹骨寒。溝口狹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太宗見此奇景大喜,即興命名此地為“冰峪”,又稱“兵御溝”。冰峪溝是整個冰峪風景區的中心,這裡九曲十八彎的小河流水分外清澈,這裡的山峰千姿百態各具丰姿,這裡的岩溶景觀姿態各異:有的似神翁騎鶴,有的似虎非虎,有的似玉女騰雲,有的似臥獅長嘯。

沿著英納河谷繼續西行。“樂游源”、“攔馬牆”、“天然大盆景”、“金雕石”、“豬馱龜”、“九疊飛瀑”、“鐵壁清流”、“天壁峰”、“騰龍澗”、“靜心湖”、“雲盤谷”、“漁樵石”。
清代護林碑
護林碑碑文上刻著:“合會四方旗民親友等知悉:因林少人多,故立此約……一有放野場者,罰錢四十吊;一有招留外人放野場罰錢八十吊;一有留外人割柴者,罰錢二十吊。有放荒火者,罰錢十吊……如不交錢,譴鄉保送官糾治。罰款入會公用……”碑文的落款為“光緒十三年三月初三日,合會等仝立。”

國家級別自然保護區

中國華北地區

北京市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津市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 | 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省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泥河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海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圍場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灤河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省陽城莽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省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中國東北地區

遼寧省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成山頭海濱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桓仁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北票鳥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努魯兒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查乾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哈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省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牡丹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烏伊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