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

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

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合浦縣東南部沙田半島東西兩側,距北海市區115公里,它是國務院1990年9月批准建立的第一批5個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中的一個,保護區海岸線總長50公里,總面積80平方公里,其中陸域和海域各40平方公里。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多分布於泥灘上,其生長發育依賴于海水的周期性漲落。紅樹林形態各異,盤根錯節的根系和胎生幼苗極具觀賞價值。

概述

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紅樹林的花果
山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地處亞熱帶,位於廣西合浦縣沙田半島東西兩側,海岸線總50公里,總面積8000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個國家級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它由該半島東側和西側的海域、陸域及全部灘涂組成。東側是火山灰發育的土壤,灘涂淤泥肥沃,紅樹林生長特別茂盛。西岸灘涂全為淤泥質,適宣紅樹林生長。而且保護區所處地理位置光熱條件較好,冬季低溫影響小,海灣侵入內陸,封閉性好,風浪、潮汐、余流的作用較弱,岸灘比較穩定,海水污染程度很低,水質潔淨,是紅樹林大面積分布和生存的理想區域,構成良好的生態系統。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發育較好、連片較大、結構典型、保存較好的天然紅樹林分布區。區內的紅樹林是中國大陸海岸紅樹林典型代表,發育良好,結構獨特,連片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天然紅樹林。有紅樹植物 15種,(真紅樹10種,木欖秋茄紅海欖桐花樹白骨壤海桑欖李老鼠勒銀葉樹海漆。半紅樹5種,鹵蕨節槿楊葉肖槿水黃皮海芒果。)浮游植物96種,底棲硅藻158種,魚82種,貝90種,蝦蟹61種,鳥類132種,昆蟲258種,其他動物26種。

山口紅樹林保護區光熱充足,港灣深入內陸,封閉較好,海水污染程度低,理化性質穩定。保護區內紅樹林面積7.2平方公里;有紅海欖、秋前、木欖、桐花樹等12種紅樹林植物,這裡的紅樹林,特別是連片的紅海欖純林在中國已極為罕見,十分寶貴;高大通直的木欖林是廣西海洋唯一的倖存者,保護區內已知有擬蟹守螺,招潮蟹相手蟹鼓蝦等多種海洋動物,紅樹林水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美人魚(儒艮)和海牛棲息的好場所,也是白鷺等許多海鳥的棲居地。在紅樹林保護區域可以觀賞到跳魚上大樹,海蛇舞紅林的奇觀。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灣、河口泥灘上特有的常綠灌木和小喬木群落。紅樹林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長成小苗,然後再脫離母株,墜落於淤泥中發育生長。小苗掉在海水中即使被海浪沖走,也能隨波逐流,數月不死,一遇泥沙,數小時後即可生根成長。紅樹林生態系是世界上最富多樣性、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之一。林繁葉茂的紅樹林不僅為海洋生物和鳥類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棲息環境,而且以其大量的凋落物為之提供了車宣的食物來源,從而形成並維持著一個食物鏈關係複雜的高生產力生態系統。

英羅港分區是連片的紅樹林,紅樹高大挺拔,底部盤根錯節,十分壯觀,中國極為罕見。這裡是保護區的核心區之一。1992年3月,馬鞍半島建立了園林式的管理站,高處修築了涼亭,國家海洋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共同在這裡樹立了“國家級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區碑。隨著保護區的建立,幾年來,人們絡繹不絕地慕名來到英羅參觀和考察。紅樹林素有“海中森林”之稱,為熱帶海岸獨有的地理景觀,與其他海岸風光比較自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別致風情,是中國稀有的旅遊資源,可發展海濱風光生態旅遊。現在北海市已將保護區列為主要觀光旅遊點之一。

自然環境

保護區海岸外層為海漫淤泥,淤泥沙質,局部為玄武岩,陸地土壤新圩北界村為玄武岩磚紅壤,土層深厚肥沃,其餘大部分是淺海沉積磚紅壤,土層深厚,有機質少,肥力較差。濱海地帶為沙地,潮間帶為鹽潰淤泥、半沙半泥或泥。氣候特點是光熱資源豐富,雨量充沛,年均溫22.9℃,極端高溫37.4℃,終年無霜,年均降水量1663毫米,相對濕度82%,年平均風速3.4米/秒,常出現7~10級颱風或大風。

植物資源

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及河口潮間帶特有的森林植被,由紅樹林科和其它有相似生境要求的植物種類組成。紅樹林生態系統是世界上最富多樣性、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之一。
保護區現有紅樹林700公頃,宜林灘涂3000公頃。紅樹林有3科5種,有紅樹科的紅海欖、木欖、秋茄樹,紫金牛科的桐花樹,馬鞭草科的海欖雌。其中紅海欖占50%,木欖占8%,秋茄樹占2%,桐花樹占37%,海欖雌占3%。紅樹林群落由內到外,顯現出木欖、秋茄樹、紅海欖至海塗外緣的桐花樹和海欖雌的分布序列。紅海欖林分布在東西兩岸淤泥較深厚的灘涂,群落外貌綠色,總覆蓋度80%,植株一般高2~3米,最高達6米,組成種類中紅海欖占絕對優勢,其主莖退化,支柱根發達。秋茄樹、桐花樹林分布在平緩的海灘上,土壤為重粘壤土,群落外貌分布上下兩層,下層為海桐花,上層為秋茄樹。桐花樹林成帶狀或塊狀分布於灘涂水溝兩旁,土壤表層鬆軟淤泥,群落結構簡單,有時還雜生有海欖雌、木欖等樹種。
木欖林多分布近海提的地段,往往形成寬窄不一的木欖林帶,也有小面積片林。多生長於海塗地勢較高,高潮水期海水能達到地方,土壤為重粘壤土。漲潮時紅樹林浸泡于海水之中。除海塗紅樹林外,陸上人工林面積600多公頃,林木畜積量16883立方米窿緣桉占16203立方米,這些森林資源的存在,對保護紅樹林有巨大的作用。紅樹森素有“海口森林”之稱,為熱帶海岸獨有的地理景觀,與其它海岸風光比較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別致風情。陸上還保存少量的熱帶雨林樹種,如箭毒木、鋸竹葉節樹,以及大青、刺葵、露兜樹、假茉莉、水黃皮及海漆等灌木。此外,有人工營造的台灣相思、窿緣桉、大麻黃、濕地松林和村莊附近常見的苦楝樹、黃槿、細葉榕、倒吊筆、龍眼、木菠羅等。

動物資源

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紅樹林
枝繁葉茂的紅樹林不僅為海洋生物和鳥類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棲息環境,而且以大量的凋落物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從而形成並維持著一個食物鏈關係複雜,生產力高的生態系統。環境區內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區內魚類有鱸魚真綢鯔魚、梭魚、彈塗魚、狼牙蝦、虎魚、海龍、海馬、黃鱔及鰻鱺等。蝦類有墨吉對蝦、長毛對蝦、脊尾對蝦、周民新毛蝦及中華管鞭對蝦等。蟹類有鋸緣青蟹、招潮蟹等。貝類有牡蠣、僧帽牡蠣、中國綠螂、藍蟲蛤及泥蚶等。紅樹林下泥灘底棲生物有沙蠶、蠕蟲和星蟲,以及蛇類等。棲居於紅樹林外側的儒艮是世界稀有珍貴的海洋哺乳動物。林內還棲居有貓頭鷹、樹鷂、白鶴等鳥類。
儒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哺乳綱、海牛目,儒艮科。體呈紡錘形,長1.5~2.7米,前肢呈鰭狀,無指甲,後肢退化。尾不呈圓形。頭骨厚大,口內有齒,雄性上門齒特別發達,舀齒呈圓筒形,無琺瑯質。皮膚灰白色,有稀少分散的毛。棲息海口或淺海灣內,以藻類或其他水生植物為食,年產一仔;哺乳時用前肢擁抱幼仔,頭部、胸部露出水面,宛如人在水中游泳,故有“人魚”之稱。

保護對象

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
紅樹林是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岸的一種特殊的植物群落,紅樹不是分類學上某種植物,而是指生活在較淺海灘上具有適應海潮浸淹生理機制的一類維管植物。大部分生長在較少受到風浪衝擊的平坦海岸、海灣淺灘,其基質是通氣不良、含鹽量很大的深厚淤泥,並且是受海水潮漲潮落的規律性浸淹的環境。紅樹林群落一般分為兩大類型:大陸海岸型和海洋島嶼型。大陸海岸型的最大特點是受到河流淡水入海的影響,其在組成種類上明顯受鹽分濃度梯度影響而變化,其組成種類的分布常與海岸線形成平行的帶狀分布,其耐鹽特性由海岸邊向外逐漸增大;而海洋島嶼型的紅樹類植物則主要受到因大雨降水與強烈的蒸發作用所引起的鹽分深度在時間的改變的影響。
紅樹植物的特殊的生活環境,使其形成獨特的生態特徵:因經常受到海水的浸淹,土壤中的含鹽量很高(一般在4.6~27.8‰之間),因而紅樹植物絕大部分屬於鹽生植物,具有排除或分泌鹽份的結構,能將吸入體內的鹽份分別經過莖、葉表面分布的鹽腺排出,排在莖、葉表面的鹽分晶體被雨水等淋洗掉;都具有相應的耐乾旱的結構特徵,如它們的葉片呈革質且葉表皮光亮,這樣有利於將強烈的陽光反射掉;海欖雌等的葉背面生有短而密的茸毛,可阻止海水進入到氣孔內部去,以適應潮水的浸淹;大部分紅樹植物具有特殊的呼吸根,這些呼吸根的外表生有粗大的皮孔並和內部的海綿狀通氣組織相連,有利於通氣和貯存一些空氣;這些呼吸根的再生根的再生能力很強,當其下端部分被打折之後,其斷面的基部能很快生出新的呼吸根;海欖雌的指狀呼吸根密布於植株四周的淤泥中,當潮水退後,呼吸根像手指般伸出在淤泥外暴露在空氣之中;紅海欖具有極發達的支持根,尤其是在群落四周的支持根最為發達、常交織成網狀扎入在淤泥之中,使植物體能抵抗強烈的風浪衝擊而不倒下。
紅樹林植物適應海岸邊生活的另一個重要的生態特徵是以“胎生”方式進行繁殖。這種方式在紅樹科植物中最為普遍,例如紅樹、秋茄、木欖、還有紫金牛的桐花樹等。當他們的果實還沒有脫離母樹時,其內的種子已經成熟並且開始萌發。首先發育形成綠色桿狀的胚軸,從果實中伸出懸掛在果實的下端,這實際已是一個幼苗了。胚軸的下端是胚根部分,粗而重;胚軸的上端是胚芽部分,比較細而輕。這樣懸掛著的幼苗在外力作用下,如風雨、海浪的衝擊而脫離果實墜落時,胚根部分總是在下而胚芽向上、或直接落在淤泥之上,或落於海水中隨海潮漂浮散播到遠處,在退潮之後分布在淤泥上。一般在12小時內胚根部分立即長出根來,伸入到淤泥中固定而不會被下一次的潮水沖走。
紅樹林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範圍內,中南美洲東亞是兩個主要的分布中心。尤其以東亞的紅樹林更為繁茂良好,如在馬來半島及其相領近的島嶼上生長的紅樹林最為繁茂,建群的種類也最豐富。這些地區的紅樹林大都是由嗜熱性的紅樹科的種類組成,形成高大的喬木。但一般因為紅樹植物的特殊生境條件,加上組成紅樹林的建群種類很少,因而大多數的紅樹林群落的外貌看上去整齊,而內部結構層次比較單一。這和大陸上熱帶雨林的豐富樹種、複雜的層次結構相距甚遠。紅樹資源相對豐富的印度洋——太平洋沿岸的紅樹林群落,也只有大約40種紅樹植物,而在西半球只能找到約8種,並且常見的只有3種。
中的紅樹資源相比其他地區來講是比較豐富的,僅廣東、海南就有26種,分屬於17個科。主要是紅樹科的紅樹、秋茄樹、紅海欖、角果木、木欖、海蓮等,海桑科的海桑、海欖雌科的海欖雌、紫金牛科的桐花樹、大戟科的海漆、鹵蕨科的鹵蕨、使君子科的紅欖李、欖李等。中國的海南島因地理位置等原因,氣候溫暖,適應各種紅樹植物的生長,因此紅樹林群落中組成種類比較豐富,分布和生長也較好,共有20多種的紅樹類植物,並且大部分是紅樹科中的嗜熱性種類。現存保護的比較好的紅樹林群落可分為三個層次;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木植物層。喬木層的高度可達10~15米,群落外貌濃綠稠密。隨著緯度的上升,群落中的紅樹科植物種類逐步減少轉而由非紅樹科植物的組成占優勢,群落的結構簡單,一般只有灌木層和林下稀疏的草本層植物,植株的高度只有2~6米,只有保護好的群落高度可達到6~10米(主要是秋茄樹和桐花樹),這屬於緯度較高的類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斷續分布生長的,以海欖雌、桐花樹為主的紅樹群落更為簡單,高度只有1~2米,保護較好的才3~6米,因常被砍伐多呈小灌木叢狀分布。
紅樹林作為一個特殊的熱帶海岸生態組合,具有相當重要的生物學意義。首先是它們占據和適應了熱帶海岸這一特殊的生態位置並得以成功的發展,形成一個特殊的自然生態景觀。紅樹林內生活著極豐富的藻類植物和蠕蟲、昆蟲等無脊椎動物。一些專家在對中美洲貝里斯附近的Twin礁島上的紅樹林內的物種進行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了大量的新物種,其中有藻類、海綿動物和蠕蟲類,也有林中生活的昆蟲。各類生物在紅樹林這一特殊生態空間中各占據自己的生態位置。林間底部有一群適應在高潮與低潮間薄層水域內生活的生物種類。淤泥中生活的是眾多的蠕蟲類、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林冠的中、上部分為鳥類棲息的場所。
生長在海岸灘涂的紅樹林是一個天然良好的海岸防護林帶,具有極好的保護海岸、減緩海浪衝擊的功能。在一些特定的區域內,紅樹林能提高海陸交界帶海陸生生物存環境的延伸度(註:“與海爭地”不是紅樹林;功能也不是現代生物學者所提倡的,紅樹林實際提高了海陸交替帶的功能,使海向陸延伸,陸向海西伸,達到陸海生生物雙向的功能)。地質學者Ian·G·Macintyre的研究表明,Twin島的紅樹林群落大約建立在7000年前剛上升的地面上,隨著紅樹林群落對地面的作用,到現在已形成了7米厚的泥炭土地基。此例是一方面的證據,紅樹林同時為海洋生物提供場所。

發展概況

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
山口國家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是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首批(5個)國家級海洋類型保護區之一,1993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1994年被列為中國重要濕地,1997年5月與美國佛羅里達州魯克利灣國家河口研究保護區建立姐妹保護區關係,2000年1月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保護紅樹林資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台浦縣人民政府頒布了《關於加強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通告》
保護區堅持“養護為主,適度開發,持續發展”的保護方針,與國內外科研所,大專院校緊密合作,開展紅樹林科學研究,探索紅樹林資源合理的綜合開發和持續利用途徑,努力把保護區建成為紅樹林資源保護、研究、教學、國際交流、開發、旅遊的基地。
首先是法規先行,上下配合。保護區成立後,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了《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合浦縣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強國家級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通告》,這些法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一起為依法管理保護區提供了法律依據。在隊伍建設上,保護區除建立了一支海洋監察隊伍開展執法管理工作外,還設立了英羅和永安監察管理站,並聘用周邊鄉村的村幹部作為保護區的兼職管護人員,建立起了一個從保護區管理處到村委會的管理體系。
通過實施有效的保護和管理,保護區整治和剎住了區內個別出現的砍伐紅樹林和大規模采捕林區海洋經濟動物現象,抑制住東西兩條開發養殖帶的盲目擴展,有效的保護了紅樹林資源,促進了紅樹林的良性發育,全線呈現出良好的林相。建區以來,保護區的紅樹林自然增長面積達10%以上。
始終不渝的抓好宣傳和科普。建立保護區後,當地民眾原來的一些生產生活方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如何使民眾認識建立保護區的意義,自覺地支持保護區的工作,是保護區的工作難點與重點之一。山口保護區管理處深入到鄉鎮和沿海村莊,利用發檔案、出牆報、寫標語、掛橫額、貼廣告和舉行村幹部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宣傳有關法律法規,擴大社會對保護區的了解,提高全民的保護意識,使民眾自覺參與紅樹林生態的保護工作。同時,山口保護區利用其奇妙、幽靜、秀麗的自然生態環境開展生態旅遊,使遊客直接感性地獲得關於生態系統、海岸地貌、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知識,在游嬉中接受海洋生態保護教育和科普教育。保護區被命名為“北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廣西科普教育基地”。隨著旅遊條件的改善,遊客數量逐年增加,每年已達4萬人左右。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山口保護區重視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經驗,獲取支持。保護區1993年7月保護區加入了中國人與生物圈網路;1997年5月,國家海洋局楊文鶴副局長率團赴美訪問,簽訂了山口保護區與美國佛羅里達州魯克利灣國家河口研究保護區建立姐妹關係的協定,議定了水質監測技術、紅樹林生態養殖、生態旅遊、紅樹林資源恢復四個合作項目。此外,在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國際協調理事會執行局會議上,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被批准接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MAB)成員,在廣西第一個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
保護區與所在社區融為一體,保護區建設事業與社區經濟共同發展。保護區事業的不斷發展,給周圍的村莊和民眾帶來了許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建區10年來,有2萬多民眾借用保護區的一萬伏高壓線路用上了電。新圩至英羅站保護區公路的修通,解決了沿途4000多名民眾行路難的問題。保護區生態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的個體客運業及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在當地,紅樹林不再只是一種植物,而演化成為一個地方的地名,一個企業的名稱或一個商行的名字,已有“紅樹林”牌果脯、紅樹林珍珠場、紅樹林餐館、紅樹林中學等等,山口也因為紅樹林而聞名廣西區內外。
紅樹林保護區還有效地發揮了防風消浪、固岸防堤、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作用。1996年9月15日強颱風正面襲擊英羅港,停泊林區外的50多艘漁船頃刻被颱風暴潮打翻,22人慘遭不幸,而停泊在林區潮溝內的另外30多艘漁船和船員卻安然無恙,就因為有英羅港這片紅樹林而避免了1600多萬元的財產損失。這些事實對民眾起到了極大的教育作用,保護紅樹林已成為民眾的自覺行動。如白沙鎮那譚村委主動發動民眾,自覺種植紅樹林30多公頃,以保護該村的蝦蟹養殖場。

社會意義

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考察國家級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
紅樹植物有著現實的意義,它為當地人的生活提供薪材、製取綠肥等,植物體中能提取大量的單寧物質。紅樹林生態系統是一個很脆弱的生態結構體系,並且正在遭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甚至破壞。人們在砍伐掉紅樹林之後,恢復它是十分因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了。因為一旦這些樹木在較大面積內被伐後,這一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中不可逆轉的變化就會隨之而業。一些實驗表明:紅樹的幼苗在蔭蔽的地方要比暴露在陽光下存活的機率大得多。大面積的紅樹林被破壞後,不是退化為裸地,就是被一些耐鹽植物如黎科植物所占據。這種逆向演替所形成的群落極大削弱紅樹林的生態功能。
人們對紅樹林的破壞主要表現為不合理的開發海岸灘涂土地資源,在原紅樹林生長的地方填土建造房層和一些工業設施;為養殖業的發展而在紅樹林處開挖各類養殖場(塘),或為某一養殖目的而砍伐全部的紅樹植物。這些情況在各沿海國家與地區是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不合理的採伐導致群落結構簡單化,群落縮小退化。還有近海的水體污染也使得紅樹植物生長緩慢。紅樹林的破壞必然影響到生活在林中的各類生物的棲息、繁殖。這些破壞直接威脅近海岸和甚至是遠離海岸的生物種類,導致海岸生物資源的喪失。人們應從各方面加強對紅樹林生態系統的保護、研究,使其得以永續的發展和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