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肖槿

楊葉肖槿

《楊葉肖槿》· 常綠灌木,一種半紅樹植物。葉心形,主脈較黃槿明顯。花萼呈杯形。花黃色,5瓣,花瓣基部紅色。花期幾乎全,果成熟後不會分裂。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楊葉肖槿 楊葉肖槿

Thespesia populnea (L.) Sol. ex Correa ,中文名楊葉肖槿,台灣稱繖楊。屬於錦葵科Malvaceae (mallow family),肖槿屬Thespesia 。常綠喬木,平均6~10m,莖幹短直或者彎曲,樹冠直徑等於或大於樹高,枝杈密集呈下垂狀。根呈圓柱狀,直徑 0.4~1.5cm,外表面灰黃色,有深縱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莖圓柱狀,直徑一般在20~30cm。莖表面灰白色至淺灰綠色,有細縱紋及細小圓形皮孔或枝痕;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不平整,皮部灰綠色,較薄;木部黃色;髓部寬,約占斷面的1/3~1/2,莖皮經浸泡後,手搓有黏膩感;氣微香,味微鹹。木部黃白色,具緻密的同心性環紋;氣微香,味微鹹。 樹皮灰色,光滑至高度開裂,老樹皮深棕色。

楊葉肖槿 楊葉肖槿

葉常捲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卵狀心形,暗綠色至棕綠色;上表面光滑,主脈明顯,下表面疏被星狀毛;經浸泡後,手搓有黏膩感;體輕,質脆,易碎;氣微,味微苦。楊葉肖槿有典型的錦葵目鐘形花,花長4–7 cm , 五片重疊的寬圓花瓣, 顏色淺黃,花瓣基部有栗色斑點,外表面有星狀纖毛。花梗長1.3~5cm。花在同一天開謝,一天之內,花朵顏色從淺黃漸次變到深紅,紫色或者粉紅。葉子互生,心形,10~20cm長,6~13cm寬,上表面綠色光滑,下表面灰綠色,樹冠底層的葉子在掉落前變黃色。蒴果,五室,有多個種子。

生長環境

楊葉肖槿是一種半紅樹植物,自然生長在海岸矮叢林中。

分布範圍

楊葉肖槿在整個熱帶地區都有種植,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海岸地區。從加勒比海到非洲到太平洋的熱帶地區都被認為是其自然分布區。

主要價值

楊葉肖槿 楊葉肖槿

許多研究發現楊葉肖槿的主要化學成分為mansonones類化合物、黃酮和三萜,其中mansonones類化合物是楊葉肖槿特有的一類天然產物.藥理實驗表明其具有抗腫瘤活性 。 國內外新近研究發現了楊葉肖槿提取物有止痛和抗炎活性 ,楊葉肖槿花朵提取物具有抗腫瘤,抗氧化和細胞毒性 ,還有小鼠實驗發現楊葉肖槿花和葉子的甲醇提取物有抗糖尿病的效果 。此外,楊葉肖槿提取物還被報導具有降低膽固醇功能和強大的增強記憶的活性. 因此可能用於治療老年痴呆症 .

其樹皮可治療痢疾、痔瘡及各種皮膚病;葉可消炎消腫;果實分泌出的黃色黏液可治皮癬,也有將其果實製成藥膏以去虱;葉熬汁可治頭痛和疥癬;根對高血壓病亦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適合作濱海地區庭園綠蔭樹、行道樹及防護帶樹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