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華北平原中南部的衡水市境內,東經115°27′45″-115°42′6″、北緯37°31′39″-37°42′18″之間,總面積187.87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以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和國家I、II級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高貴的仙鶴、美麗的天鵝、靈巧的鷗鳥、輕盈的白鷺,翩翩起舞、悠然嬉戲,衡水湖是人間的仙境,鳥兒的樂園。

基本信息

背景資料

民間傳說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大禹造湖
相傳大禹治水時,在衡水湖處掘了一杴土,從而留下了這片大窪,歷經時代變遷,最後演變成了現在的衡水湖。

2、龍宮借寶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衡水湖是東海龍王敖廣的故鄉,後來由於黃河泥沙的淤積,才變成了一片低洼地,敖廣也搬了家,但他居住過的龍宮還埋在這塊地下。當時有兄弟兩人在此耕種,老大靠辛勤勞動,莊稼長得好,小日子超過越紅火;老二貪圖安逸,靠偷莊稼餬口。有一年夏季,老大種了二畝西瓜,在鋤地時刨出了開龍宮大門的金鑰匙,並歸還了守護龍宮的小龍王。小龍王為報答老大,邀請老大、老二到龍宮中取寶。老大隻拿了幾塊碎金銀,老二卻大把大把地將珠寶往兜里裝,包里放。小龍王和老大走出了金大門,老二卻因負重過量,累得口吐鮮血而亡。哥哥痛哭著和小龍王到了地面,大地裂縫隨即轟隆一聲又合攏了。

3、金龜醉酒
相傳玉皇大帝見大禹治水日夜奔波,十分辛苦,就派金龜將軍前來當他的坐騎。金龜將軍不甘心當他的坐騎,就當起了治河的開路先鋒。有一天,金龜將軍擅離職守喝的酩酊大醉。大禹對金龜將軍說:“滏陽河是太行山以東天水入東海的主要河道,應該挖寬一些。”金龜將軍酒醉神智恍惚,將大禹“挖寬一些”的指令,誤聽為“挖彎一些”。結果,他迷迷糊糊地將滏陽河挖成了九曲十八彎,直到現在滏陽河還是彎彎曲曲。

歷史淵源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縮圖

衡水湖,俗稱“千頃窪”,又叫“千頃窪水庫”,據考證,衡水湖為淺碟形窪淀,由太行山東麓傾斜平原前緣的窪地積水而成,屬黑龍港流域沖積平原中沖蝕低地帶內的天然湖泊。歷史上,衡水湖是古代廣阿澤的一部分,廣阿澤包括任縣的大陸澤和寧晉縣的寧晉泊。歷史文獻記載,衡水湖曾稱信都洚、博廣池、冀州海子等。相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前,在這裡有一個大湖泊,黃河流經於此。河北省地理研究所《關於河北平原黑龍港地區古河道圖》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宮、新河、巨鹿、任縣、隆堯、寧晉、辛集一帶確有一個很大的古湖泊遺蹟,古湖長約67公里,後來湖泊漸淤,分成現在的寧晉泊(在寧晉縣附近)、大陸澤(在任縣附近)和衡水湖。
衡水湖在歷史資料中多有記載。《漢志》中提到:“信都縣有洚水,稱信洚”。《洪志》中指出:“海子所謂河也,又稱洚水,即冀州海子。”《真定志》記載:“衡水鹽河與冀州城東海子,南北連亘五十餘里,舊名冀衡大窪。”清代賀濤《冀州開渠記》中說:“滏水自西南來,至州北境,折而東,橫亘衡水界中。縣城俯其南,並岸而西四五里,左轉至冀州城東。地淤下,廣五里,狹亦不減三里,北二十餘里隸於縣者曰衡水窪,南十餘里,隸於州者曰海子。”清代《吳汝綸日記》中也提到:“冀州北境直抵衡水,地勢窪下,乃昔日葛榮陂也。”據考證,上面幾處提到的“信澤”、“海子”、“洚水”、“冀衡大窪”、“衡水窪”、“葛榮陂”等,就是現在的衡水湖。
衡水湖在歷史上曾為黃河、漳河、滹沱河故道,水災頻繁。據《冀州開渠記》稱:“冀中衡南之地無阡壟疃畛,而為耒鎛所不加者蓋十餘萬畝也。《冀縣誌》中提到:“方四十里,斥囟彌望,地不生毛。”故治理開發衡水湖就成了歷代州官利民成業的一件大事。隋朝的州官趙煚曾在此處修趙煚渠⑻。唐貞觀十一年冀州刺史李興利用趙煚渠引湖水灌溉農田。清乾隆年間直隸總督方敏恪⑼曾將衡水湖水“導使入滏,立閘以為閉縱”,“建石閘三孔,宣洩得利”,使這片荒地變成沃田。知州吳汝綸鑒於“嘉慶以後,閘廢河淤”,於光緒十年開渠通滏,挖成一條長六十餘里、寬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泄積水於滏,變沮洳斥囟之田為膏腴者且十萬畝”。人們為了紀念他,稱此渠為“吳公渠”。清代州學歲貢生張楚航墓表中談到吳公渠修成後的情況時說:“自州城西北八里,尉遲潭迤東北六十里至衡水縣治增田十餘萬畝。斥囟澤灑悉變膏沃。”,《冀州開渠記》中也說:“水既有歸,田皆沃饒”,“夏秋水盛,舟楫往來,商旅稱便,州境遂富。”。《信都竹枝詞》中也有記載:“漳河水濁滏水清,二水同流靜不爭。中有鯉魚長尺半,為郎伴作解酲羹。”

歷史沿革

啊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圖示

1958年,冀縣對衡水湖重新治理,在窪內筑西圍堤,搞東窪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長期高水位蓄水致使周圍土質鹽漬化。

1962年放水還耕。

1972年冀縣修建東窪水庫。

1974年衡水地區又組織冀縣、棗強、武邑、衡水四縣重修東窪。

1977年擴建西窪,到1978年為止,將衡水湖建成了一個能引、能蓄、能排的成套蓄水工程,習慣上稱為“千頃窪水庫”。

2000年7月13日,經省政府研究,同意建立河北省衡水湖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10月,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2003年6月,晉升為“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4年6月,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2005年國務院批准的《濕地保護計畫工程》中,將衡水湖列為“國家重點投資的自然保護區”。

2005年10月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確定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2005年國家林業局正式向聯合國申報把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2005年實施的“引岳入衡”工程開創了湖水水質歷年最優、水位高程歷年之最。

概況描述

地理位置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河北省衡水市境內,位於衡水市桃城區西南約10km處,北倚衡水市區,南靠冀州市區,京開路(106國道)沿衡水湖邊穿過。建議的保護區管理邊界東至善官村,西至大寨村,南至堤里王,北接滏陽河,地理坐標範圍為東經115°27′50″~ 115°42′51″,北緯37°31′40″~ 37°41′56″,東西向最大寬度22.28km,南北向最大長度18.81km,海拔在18~25m左右,總面積268.34km2。實驗區以內的保護區範圍東至五開河村,西至大寨村,南至堤里王,北接滏陽河,東西向最大寬度20.87km,南北向最大長度18.81km,海拔在18~25m左右,總面積220.08km2。

地質構造

衡水湖區屬第四紀基底構造,處於新華夏系衡-邢東隆起東側的威縣-武邑斷裂帶附近。湖區及東部以亞粘土和粘土為主,中隔堤以輕亞粘土為主。
從地質時期的第四紀全新世以來,衡水湖經歷了三個大的演變發展階段,即早全新世溫涼稍濕的湖泊形成階段,中全新世溫暖濕潤的擴展階段及晚全新世溫涼偏乾的收縮階段。從環境演變的階段來看,衡水湖形成今日的濕地生態環境,具有自然性稀有性典型性生態脆弱等特點。

資源種類

動物資源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衡水湖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處於太行山麓平原向濱海平原過渡區,為鳥類南北遷徙的必經之地。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水質資源孕育了豐富的物種多樣性,有著很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其主要保護對象,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以湖區為主體的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動物群帶有明顯的古北界動物特色,東洋界成分開始向北滲透。春、夏、秋季在湖區棲息的須浮鷗、雁、鴨、大葦鶯、灰椋鳥等每種都有數萬隻。在冀州市冀州鎮北關村和桃城區河沿鎮的後韓村的南北堤附近的葦塘中以及滏陽新河一帶能經常看到灰鶴翱翔的壯麗景觀,在冀州市的後趙村東和順民莊村東,更能觀察到大批水禽。本區已鑑定的各種野生動物有549種,其中:
(1)鳥類:296種,分屬於17目47科。其中留鳥31種、夏候鳥88種、冬候鳥37種、旅鳥140種。按地理區劃分,古北種197 種、東洋種23 種、廣布種66 種。
(2)魚類:26種,分屬於7目13科 24屬,以鯽魚、鰱魚、鯉魚、鯰魚、草魚等為主。
(3)獸類:17種,分屬於5目9科,以中、小型獸類為主。
(4)兩棲爬行類:20種。
(5)昆蟲:194種,分屬於12目76科。
(6)浮遊動物174種:隸屬於3門5綱18目90屬,其中原生動物門共3綱13目41屬66種,擔輪動物門共1綱1目19屬49種,節肢動物門1綱4目30屬59種。
(7)底棲動物23種。隸屬3門4綱8目20屬,其中環節動物門1綱3屬3種,軟體動物門1綱5屬7種,節肢動物門2綱12屬13種。
本區鳥類中保護種類較多,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屬於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7種,它們是黑鸛、東方白鸛、丹頂鶴、白鶴、金雕、白肩雕、大鴇;屬於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44種,有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灰鶴、白枕鶴、蓑羽鶴、黃嘴白鷺、白琵鷺、白額雁、花田雞、角鸊鷉、赤頸鸊鷉、斑嘴鵜鶘、[黑]鳶、鳳頭蜂鷹、蒼鷹、雀鷹、松雀鷹、大鵟、普通鵟、毛腳鵟、灰臉鵟鷹、烏雕、禿鷲、白尾鷂、草原鷂、鵲鷂、白腹鷂、鶚、獵隼、游隼、燕隼、灰背隼、紅腳隼、黃爪隼、紅隼、紅角鴞、領角鴞、雕鴞、灰林鴞、縱紋腹小鴞、長耳鴞、短耳鴞等。
在《中日保護候鳥及棲息環境的協定》中保護鳥類共有227中,其中衡水湖自然保護區已經發現151種,占全部種數的66.5%;在《中澳保護候鳥及棲息環境的協定》中屬於保護的鳥類有81種,其中在衡水湖自然區發現40種,占總種數的49.4%。

植物資源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衡水湖周邊土壤為潮土,成土母質為河流沉積物,沙、壤、粘質俱全,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林木、果樹、花卉有128種。另有蘆葦、蒲草、蓮藕分布。水產品年產量2463.8噸。區內植被類型與分布:
(1)本區目前發現植物有75科239屬383種,苔蘚植物3科4屬4種,蕨類植物3科3屬5種,裸子植物1科1屬1種,被子植物68科231屬371種,其中單子葉植物12科51屬80種,雙子葉植物56科180屬293種。
(2)本區水生植物生長優良,其中常見的大型水生植物共有27屬37種,其它浮游植物201種。優勢種主要為世界廣布種,其次為溫帶種,區系植物出現明顯的跨帶現象,在不同的植被帶內由許多相同的種類組成相似的群落,具有顯著的隱域性特點。
(3)本區陸生植物區系地理成分以溫帶為主,世界廣布種、熱帶分布種等各種類型均有分布,也表現出其地理成分的多樣性。本區草本類型占主要地位,溫帶特徵顯著。自然保護區植物中木本植物僅有檉柳科檉柳屬楊柳科柳屬豆科洋槐屬等少量種類。
(4)本區地帶性植被屬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群落結構一般比較簡單,由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組成,很少見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林下灌木、草本植物較多。

地熱資源

衡水湖區有優良的地熱資源,沿滏陽新河呈帶狀分布。其南界在南良-小候一線。地勢儲層分第三系孔隙類型和基岩碳酸裂隙岩溶型兩大類型。可利用的熱層埋深在700米以下,為第三系砂岩夾泥岩層,呈半膠結狀。1000米埋深溫度40-50℃,基岩地溫梯度2-2.5℃/100米。

區域優勢

衡水湖具有蓄洪防澇防旱、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降解環境污染等功能,它不但造福衡水人民,而且對調解周邊乃至京津地區的氣候、改善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作用,她還是南水北調的調蓄水源地,為衡水及周邊地市提供飲用水和工農業用水,發揮著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其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巨大。
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及保護對象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特殊性,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01年11月4日,江澤民同志在衡水視察時,十分關心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建設,做出重要指示:要搞好宣傳,把衡水湖這片濕地保護好。2009年衡水湖濕地保護與發展北京高峰論壇之後,溫家寶、賈慶林、李克強等中央領導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都對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特別是衡水市委、市政府按照打造衡水市生態品牌、城市名片、帶動衡水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加強了湖區及其周邊環境的保護、建設和綜合治理,使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衡水湖自然保護區位於環京津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黃河經濟協作區和東北亞經濟圈之中,處於方圓三百公里以內的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南四個省會城市,26個地級市的假日經濟圈之內。其明顯的區位優勢、獨特的濕地資源、優美怡人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具有開展生態旅遊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為此,按照保護—開發利用—保護良性循環的原則,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核心,以生態科普旅遊為特色,以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將通過實施西湖、滏陽新河灘地恢復濕地;利用南水北調,開闢新水域,擴大濕地面積;周邊建設水源涵養林、改善生態環境;挖掘開發歷史人文資源、加快生態旅遊基礎設施、生態服務區建設;加大核心區、緩衝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打造“衡水湖生態城”,促進實驗區和外圍示範區生態科普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使衡水湖自然保護區成為一個環境優美、資源保護、居民樂業、經濟發達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具有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國內外濕地保護的示範區。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秀麗風姿,迷人的笑靨喜迎國內外朋友的到來。

國家級別自然保護區—中國華北地區

北京(2個)、天津(3個)、河北(11個)、山西(5個)、陝西(9個)。

衡水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衡水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三國時期袁紹曾於冀州屯兵百萬與曹操抗衡。
景點景州塔;寶雲塔;衡水湖;景縣舍利塔;慶林寺塔;竹林寺

國家級別自然保護區

中國華北地區

北京市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津市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 | 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省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泥河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海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圍場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灤河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省陽城莽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省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中國東北地區

遼寧省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成山頭海濱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桓仁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北票鳥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努魯兒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查乾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哈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省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牡丹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烏伊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