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莊鎮

王莊鎮

王莊鎮位於山東省肥城市西南部,距肥城市城區約25公里,地處東平、平陰、肥城三縣市交界處。(西鄰濟南市平陰縣店子鄉;南與東平縣大羊鄉接壤,東、北與安臨站鎮、桃園鎮搭界),東西長13.6公里,南北長8.1公里,總面積9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000畝,56000人,轄53個行政村。還有新野縣王莊鎮。

基本信息

資源優勢

王莊鎮王莊鎮
本鎮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山區丘陵,中西部為平原。王莊鎮資源主要是石灰石,主要作水泥原料和用作建築材料。2004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418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65元,比上年增長373元。

王莊鎮位於馳名中外的泰山腳下,著名的“佛桃之鄉”肥城市西南部,王莊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利。東依東嶽泰山、南鄰孔子故里曲阜,北靠省會濟南,是連線東平、平陰、肥城三縣市的重要樞紐。距濟南國際機場80公里,距青島港400公里、日照港300公里,向東40公里接京滬、京福高速公路和104國道,向西15公里連濟菏高速公路和105國道,250省道穿境而過。

交通通訊便利。王莊鎮東接104國道,西連105國道,北有泰(安)臨(清)公路,南有泰(安)東(平)公路。境內有肥(城)梁(山)路、湖(屯)王(莊)路,王(莊)邊(院)路、郭(場)演(馬)路等市一級、二級公路主要交通幹道,並由“村村通”的市鄉柏油路構成密集、通達的交通網路。電信寬頻網覆蓋全鎮,村村通程控電話,總裝機1.2萬部。

王莊鎮物產資源豐富,全鎮現有蔬菜面積6萬畝,其中“王莊”牌綠色優質馬鈴薯,無公害大白菜獲國家農業部認證,並被北京市政府確定為供應基地,2004年以來,先後發展有機綠蘆筍8000畝。

行政區劃

轄:陽穀洞村、中於村東焦村、尚西村、劉莊村、小張村、項山頭村、南尚東村、海子村、王場村、演北村、田莊村、閆屯村、演南村、西孔村、南尚西村、吳莊村、杏頭村、姜莊村、尚東村、雷莊村、孝堂峪村、仁莊村、西徐村、花園村、前於村、張莊村、郭辛村、太平村、東徐村、李井村、張場村、郝莊村、草寺村、姜劉村、李山頭村、東孔村、白屯村、於桃村、陰山前村、項屯村、王莊村、後於村小辛村、東尚村、五里屯村、郭莊村、魏坊村、郭場村、鄧莊村、尚任屯村西焦村北尚任村

基本介紹

王莊鎮王莊鎮
工業:工業區位於鎮駐地以北1.5公里王伏公路兩側,一是工業布局相對集中,二是靠近王湖公路和肥梁路,有利於生產和運銷,三是靠近該鎮三大河流之一的項白河,便於污水的排放和處理。

居住:居住區布置在鎮區中心和周邊地區兩部分。一是以張莊、海子、王莊三村的舊村改造為主,按照小康屋標準進行建設,逐步建成具有現代氣息的小康村;二是位於王(莊)湖(屯)路和王(莊)邊(院)路兩側,交通便利,方便了人民的生產、生活。

綠化:搞好兩條主要幹道的綠化和街頭綠地的美化,建設好中心綠地,構成一個優美、清雅的綠化環境。

農貿市場:農貿綜合批發市場布置在夏虎公路以南,依託舊農貿市場,儘快形成規模。

道路:路網基本以方格式布置,成二縱、六橫,王湖路和王邊路為鎮區內交通性主幹道,道路紅線控制在34米。

給水:鎮駐地地下水資源豐富,經檢驗符合使用水標準,現有各單位都建有自供水系統,供水量1000噸/日,可滿足於近期供水量。規劃供水採取鎮駐地統一供水方式,埋設供水主管道2000米。

排水:鎮駐地現採用地下暗管流方式排水,將埋設排水主管道2000米,對鎮區北部工業污水,經處理後注入項目河內排放。

電力:利用現有供電站,增加裝機容易,不斷滿足發展用電需要。

電訊:即將竣工的電信大樓,規劃增設程控電話3000門,以滿足發展的需要。

農業發展

王莊鎮孔莊粉皮
全鎮現有蔬菜種植面積6.6萬畝,其中“王莊”牌優質馬鈴薯、大白菜5.6萬畝,已經商標局註冊,近年來不斷最佳化升級,先後獲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農產品認證,王莊鎮農民首創的“兩菜一糧”種植模式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提供了成功的範例,被周邊鄉鎮廣泛推廣,成為農民致富奔康的重要途徑。10000畝有機綠蘆筍成方連片發展,所有基地全部通過國際JOAN和OCIA機構的有機認證,占領了蔬菜產業的至高點。產品遠銷日、美等國家;林果、桑蠶業發達,畜牧業興旺,是全國聞名的魯西黃牛重要產地。

王莊鎮素有“牛肉粉皮歷史長,蔬菜之鄉美名揚”的盛譽。傳統產品演馬牛肉具有300多年的歷史,是風味獨特,馳名南北的地方名吃。另一傳統特色產品孔莊粉皮繼承了“孔氏祖先”的傳統工藝,以其“晶瑩滑爽、純正勁道、營養保健”而成為廣被人們喜愛的桌上佳品。王莊是有名的蔬菜生產專業鎮,境內蔬菜面積6.5萬畝,輻射帶動周邊蔬菜種植20萬畝。王莊是畜牧生產大鎮,是全國聞名的魯西黃牛重要產地,存欄量達20000頭。林果、桑蠶業發達,肥桃、紅富士蘋果為“市級一級特色農產品”,桑園面積3500畝,桑蠶多用大棚1500多個。

目前全鎮共有耕地8萬畝,其中蔬菜6.5萬畝,“兩菜一糧”模式種植面積5萬畝,掛靠香港和美食品有限公司作為該公司的生產基地,目前該公司已建蔬菜加工廠一處。

王莊是畜牧生產大鎮,是全國聞名的魯西黃牛重要產地。林業、桑蠶業發達,肥桃、紅富士蘋果為“市級特色農產品”,桑園3500畝,桑蠶多用大棚1500多個。

王莊人歷來就有“誠實守信,淳樸厚道”之風。“開放王莊,重工興商”,“投資王莊、富足安康”是王莊鎮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共同心聲。政府大力倡導興工興商,竭力打造“王莊形象”,在全社會形成了濃郁的“重商、愛商、親商、助商”的良好社會風氣

工業發展

王莊鎮演馬牛肉
鎮內現有各類企業120餘家,基本形成了以建築建材、機械製造、服裝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生產160多個種類的產品。傳統名吃演馬牛肉和孔莊純綠豆粉皮,暢銷全國各地,享有盛譽。演馬牛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以其色香味俱佳倍受消費者青睞,鎮內現有個體加工宰殺戶50戶,年產牛肉1000噸。“孔莊”牌粉皮歷史悠久、純正勁道,是久負盛名的桌上珍品,鎮內個體加工業戶已達600多家,產量與效益非常可觀,遠銷香港、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王莊鎮工業發展迅速,隨著招商引資和企業改制工作的不斷深入,使原有企業甩掉了包袱,乘勢快進,企業實力由弱到強,規模由小到大,企業個數由少到多,為王莊創造出越來越多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2004年上半年全鎮工業企業實現收入2.1億元,利稅1326萬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1%和23.3%。鎮內現有規模企業5家,年銷售收入達2億元,利稅2000萬元。

王莊鎮將食品加工特別是牛肉、粉皮的生產作為主導產業,在產品上檔次、增品種、變工藝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演馬牛肉”、“孔莊粉皮”的傳統優勢,生產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獨特風味的產品,隨著招商引資項目和美食品有限公司、亞細亞綠蘆筍加工基地的落成生產。

王莊鎮境內有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兩處(即郭辛蔬菜批發市場和花園蔬菜批發市場),占地面積100多畝,場外交通便利,肥梁、湖王公路如兩條大動脈貫穿其中,夏秋兩季王莊及周邊縣市的近10萬畝蔬菜的銷售和中轉集中於此,特別是蔬菜購銷旺季,市場日吞吐量達2000多萬噸,成交額200多萬元,市場周邊有個體工商戶60餘戶,可為客商提供餐飲、住宿、休閒等多種便捷、優質的服務。隨著蔬菜批發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客商慕名而來,王莊人公平交易,服務客商的理念得到極好展現,王莊蔬菜現已走出山東,走向全國。

招商引資

王莊鎮王莊鎮
堅定不移地實施“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戰略。在強化攻勢、培植優勢、創新方式、最佳化環境四個方面狠下功夫,招商引資工作取得較大突破,2007年實際到位資金1.5億元,共引進項目19個。其中3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8個,引進的5個蔬菜冷藏項目能解決3萬畝土豆白菜的儲存問題,不僅降低農民的市場風險,而且利用時間差,年可提高附加值9000萬元,增加地方財力100多萬元。走出了憑藉蔬菜資源、傳統優勢,富有王莊特色、帶動能力強的招商引資的路子,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肯定。2008年1-4月份,共引進項目9個,到位資金1.58億元,其中總投資1.2億元的六和大型禽產品加工項目,總投資1.4億元的大型種鴨孵化項目,總投資1.1億元的新銀大型畜產品加工項目均已開工建設。

城鎮建設

王莊鎮王莊鎮
王莊鎮小城鎮建設規劃面積2.3平方公里,駐地總人口規劃到2010年達到20000人,人均占地面積115.0平方米。規劃建設由近及遠,由內向外,由南向北發展,建設要有時代感,創造具有王莊特色的環境優美,布局合理,方便民眾生活的小城鎮建設新格局。

建設現狀:以小城鎮建設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為目標,不斷加快新城鎮建設和舊城鎮改造步伐,突出小城鎮的功能開發,提升小城鎮品位,努力把小城鎮做大、做強、做優、做美。從1999年到2001年利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對鎮駐地的王伏路兩側進行了沿街商業樓的建設,建築面積達30000餘平方米,拓寬了小城鎮的發展空間。2003年對文化路進行了拓寬改造,新建各具特色的沿街商業樓40000餘平方米,徹底改變了鎮駐地的舊區面貌。按照“一年初見成效,二年拉大框架,三年面貌大變”的總體要求,累計總投資3850萬元。新建成的王邊公路和整修的王湖公路改寫了王莊“交通死角”的說法。

社會事業發展

王莊鎮王莊鎮
文化:2002年機構改革後,由鎮文化站、電影管理站和廣播電視站合併組成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有電影隊1個,常年活躍在農村,開展送科技電影下鄉和愛國教育影片的放映活動。建成市級文化大院8處。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迅速,全鎮53個行政村,有45個村通上了有線電視光纜,用戶達到3000多戶,以其聲像俱佳的獨特優勢,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加快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

教育:全鎮共有初級中學1處,定點國小6處,教學點7處,在職教職工364人,在校生4523人。近年來,不斷加快實施“科教興王”的發展戰略,一方面,深化了教育改革,實行學校領導幹部競爭上崗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落實績效工資,拉大分配檔次,充分調動了全體幹部教師工作積極性,啟動了內部活力。另一方面,認真開展了“修師德、鑄師魂、正師風”活動,實施“名師”工程和教學比武,中學教師學歷達標率達到95%以上,國小教師達標率達到98%以上,2003年,有12人被評為肥城市以上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15人被評為肥城市級以上教學能手。同時,開展了“規範學校管理、提高辦事效率”活動,使學校管理步入制度化、科學化、規範化軌道,學校管理綜合評估列入全市先進行列,建成了一處泰安市規範化學校,兩處肥城市規範化學校和一處肥城市規範化幼稚園

衛生:全鎮醫療機構健全,從業隊伍穩定,能夠滿足廣大民眾看病就醫的需要。現有王莊衛生院1處,占地面積13.9畝,在職職工67人,其中主治醫師11人,專業技術人員63人,設有內科、外科、骨科、小兒科等20多個科室,配有B超機,500毫安×光機、心電圖機、血紅蛋白儀等先進醫療器械,能夠實施噥胸引流、胃脾切除、胃穿孔修補、疝氣等40餘種手術,並能對心力衰竭、中毒、心胸血管疾病、營養性疾病和新生兒疾病進行安全有效的救治。建有符合標準的村衛生室25處,鄉村醫生80名,能夠開展一般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轉診。

計畫生育:認真貫徹各級指導精神,堅持抓改革、增活力,抓基層、強基礎,抓後進、促平衡,抓服務、上水平,計畫生育工作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連續三年被泰安、肥城兩級市命名為“優秀服務先進鄉鎮”,獲綜合考核一等獎。

王莊鎮王莊鎮
民政老齡勞動工作:全鎮共有各類優撫對象2400人,其中烈屬17人,傷殘軍人17人,復員病故軍人67人,每年發放撫恤、定補和優待款達40萬元。同時,為社會困難戶發放救濟、扶貧款物10萬元。現有五保老人120人,由鎮敬老院集中供養34人。2003年,鎮敬老院被評為省二級敬老院、泰安市模範敬老院。

全鎮共有60歲以上老年人6708人,其中70歲以上老年人3409人,百歲以上老年人3人,全鎮每年為70歲以上老年人減免各項稅費20多萬元,老齡工作連年被評為市級先進。

全鎮共有農村勞動力34173人,市勞務輸出14622人,主要到北京、青島、濟南、福建等地從事建築安裝、輕工等行業。現有可輸出資源14937人,可從事服裝加工、電子等行業,勞動工作連年被評為市級先進。

科技推廣:全鎮把科技推廣重點放在農業新品種引進、新型肥料推廣和新技術的套用上,努力用科技改造傳統農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先後引進了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白菜新品種10餘個,使農民種植作物可選面不斷增大,土地收益明顯提高。2003年,通過推廣矽酸鹽菌肥,使馬鈴薯產量提高1000斤左右,商品級貨率提高30%;對“綠魯”微生物複合肥料在大白菜上進行了示範,在投入成本降低情況下,畝產增加10%,為無公害施肥提供了依據。同時,積極與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合作,進行了脫毒馬鈴薯微型薯繁育,獲得成功。在新技術方面,進行了配色膜技術推廣,加大了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有機綠蘆筍生產技術的指導,提高了全鎮蔬菜的質量、檔次。

社會治安:以“平安王莊”創建活動為總抓手,按照“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大力加強社會治安防範和管理,深入排查矛盾糾紛,切實為發展營造了穩定的環境。

新野縣王莊鎮

王莊鎮王莊鎮
位置面積

王莊鎮位於豫鄂兩省三縣區(新野、唐河、襄陽)交界,縣城東南20千米處。東臨唐河,與唐河縣蒼台鎮和湖北省襄陽區程河鎮埠口隔河相望,南接湖北省襄陽區朱集鎮,西鄰五星鎮,北連前高廟鄉、溧河鋪鎮。鎮政府位於趙廟、小集、王莊3村交界處。境域南北長15千米,東西寬4.2千米,面積63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王莊鎮轄水台子村梅灣村東張店村喬灣村前孫村、潘莊村、玉皇廟村、毛寨村、西高營村王橋村、小集村、趙廟村、曹營村、閻莊村、王莊村共15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142個村民小組,人口3萬人,轄域內漢族占99%以上,有回、蒙等少數民族

自然狀況

王莊鎮有耕地5.8萬餘畝,屬典型的農業鎮,境內地勢平坦,西高東低,溝渠縱橫。沿河東張店、喬灣、梅灣、水台子四村為沙土地,其餘村為崗地。畜禽主要有牛、羊、雞、狗、豬、鴨、鵝等。植物資源以楊樹、榆樹、槐樹、桃樹梨樹、枸杞等為主。旅遊資源有玉皇廟新都古城遺址、西高營原始社會遺址。其中,新都古城遺址系王莽封地,屬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餘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經濟狀況2007年,全鎮共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9.3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6.6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09元。

王莊鎮王莊鎮
農業經濟

花生生產,著力推廣了以魯花8號為主的系列新品種,改進種植技術,實行配方施肥地膜覆蓋、化控化調等新技術,花生面積穩定在5萬畝以上,平均畝產千斤以上。隨著花生加工專業市場、花生銷售市場的建立完善,進一步拉動了花生產業的發展,使花生產業逐步成為該鎮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農民來自花生產業的收入占種植業收入的80%。棉花生產,隨著良種補貼力度的加大和新技術的推廣,農民的科技意識不斷增強,農民都能熟練掌握配方施肥、防病治蟲、化控化調等措施,單產越來越高,棉花種植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支柱產業。全鎮種植棉花近2萬畝。全鎮種植小麥近4萬畝。畜牧養殖上,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管理模式,突出專業村、專業場、專業戶建設,引導農戶進行品種改良。有年存欄量1萬隻以上的養雞場3個,畜位500隻以上的養豬場2個,500隻以上養牛場2個,輻射帶動千戶農民從事畜牧飼養業,形成梅灣、東張店、水台子、王橋、西高營、毛寨等8個養牛專業村。

鄉鎮企業全鎮有限額以上工業企業(500萬元以上)4家(王莊鎮新都糧油公司、王莊鎮水利實業公司、王莊鎮大地塑膠鞋底廠、恆豐紡織有限公司),100萬元以上企業5個(三鑫棉業公司、誠宇棉業公司、相獻棉業公司、喬灣板材廠、梅灣村板材廠),50—100萬元企業14個,其他個體私營經濟企業562個,從業人員1460人,固定資產達5130萬元,年實現入庫稅金130萬元。積極鼓勵引導農民外出務工,發展勞務經濟,外出務工人員為4000多人。

王莊鎮王莊鎮
城鎮建設

圍繞集鎮建設科學規劃,集鎮框架不斷拉大,面積由建置初規劃的0.6平方千米擴大到現在的3.2平方千米,街道總數達到10條,初步形成五縱五橫發展格局,形成了農貿、布匹、木材、小商品、畜禽、糧油等10個專業市場。鎮政府組建了城管所和環衛隊,集鎮管理實行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管護、包綠化),努力為居民創造一個安靜、祥和、穩定的發展環境,居民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先後被授予“市四星級集鎮”、“市級衛生鎮”、“市級城鄉規劃與實施優秀鄉鎮”、“市50強備選鄉鎮”等榮譽稱號,人口發展到8000人。其中,南陽移動公司投資興建占地百畝的移動文化廣場,成為王莊城鎮的標誌性建築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王莊鎮花生種植
花生產業

該鎮以創建豫西南地區最大的花生加工產品集散地為目標,已初步形成集花生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初步建成為豫西南地區較大的花生加工產品集散中心。該鎮花生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鎮內現有大型花生加工小區8個,剝殼機230台,榨油機82台,參與營運車輛2000餘輛,從事購銷戶80戶,植物油加工廠1個。2006年花生米交易量達到1.5億公斤,交易額達10億元,輻射半徑150公里,帶動了周邊二省四縣花生種植的生產。目前,該鎮從事花生產業的人員達8000人,參與花生米分揀、搬運的勞務人員在花生交易季節人均純收入僅此一項增加4000元。在銷售旺季,集鎮上車水馬龍,徹夜燈火通明,貨櫃車一天可達30輛,入住外地客商上百人,產品遠銷廣東、山東、鄭州、開封、武漢、榆林、新疆等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部分產品通過中間商出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