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集鎮

彭集鎮

彭集鎮地處大清河以南,總面積73平方公里,耕地6.9萬畝,轄53個行政村,總人口6.38萬,素有東平“城南明珠”的美譽。已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級文明鄉鎮”,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組織”,被農業部授予“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稱號。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彭集鎮彭集鎮
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境內縱有105國,橫有331省道,新修建的濟菏高速公路從西部穿過。北依縣城,已被納入縣城輔城區規劃管理。

資源豐富,產業興旺。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礦和河砂。境內沉砂河段長約10公里,砂儲量約4億立方。鐵礦儲量約7億噸,占山東省已探明儲量的四分之一,平均品位24.95%,屬鞍山式磁鐵礦。現大牛段鐵礦(儲量約8600萬噸)探礦權被淄博南金兆集團取得,正在進行礦井建設,2007年底實現開採。西郭莊段鐵礦(儲量約6億噸)、馮家莊段鐵礦(儲量約2200萬噸)於年內正式掛牌出讓。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建設,聘請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專家對輔城區進行了新一輪總體規劃,新增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同時,按照投資主體多元化、城鎮資源產業化、管理運營市場化的思路,大力進行城鎮開發,初步建成了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完備的新型城鎮。

工業發展

彭集鎮彭集鎮
基礎較好,發展潛力巨大。2005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2.1億元,總產值達到12.4億元,實繳稅金429.6萬元;工業固定資產投入達到8.2億元。國家大二型企業——山東瑞星化工集團位於轄區內,具備充足的水、電、氣、暖等設施條件。依託瑞星集團、鐵礦資源開發建設的東平縣重化工業園區正在籌建之中,前來投資、具備入駐園區條件的企業將享受縣工業園區的一切優惠政策。大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初步形成了以鐵礦開發、機械製造、服裝建材、板材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為龍頭的工業體系。

在研究調查的基礎上,彭集鎮明確提出了走“工業強鎮、招商活鎮、民營興鎮”的發展路子;在項目建設上,提出了“三次產業兼有,大中小項目齊上,質量規模並重,鎮村兩級聯絡”的思路和面向半島城市群,實施突破“青威”招商戰略。現已初步形成了以資源開發、玻纖化工、機械製造、農副產品加工為龍頭的工業體系。至2005年底,全鎮共引進外資項目94個,引資額12.6億元。其中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8家。積極推行了農業標準化建設,高標準建立了5萬餘畝無公害圓蔥、生薑、花生生產基地。重點培植髮展了以小尾寒羊、魯西黃牛、奶牛為主的畜牧養殖基地。個體私營經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全鎮個體工商戶達到1664戶,從業人員6069人

農業發展

彭集鎮圓蔥
生產條件良好,比較優勢明顯。特色農產品有花生和圓蔥,是全省著名的“花生之鄉”、“圓蔥之鄉”。全鎮積極推行了農業標準化生產,現已建成無公害花生基地5萬畝、無公害圓蔥基地1萬畝。所產“清陽”牌無公害圓蔥暢銷省內外。

該鎮現有圓蔥種植面積1萬畝,花生種植面積5萬畝,速生豐產面積1.5萬畝。立足以上農業資源,該鎮狠抓了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圓蔥產業方面,該鎮新上了東平九興食品有限公司3000噸蔬菜貯存加工項目,總投資1600萬元。花生產業方面,新引進了東平盛鐸商貿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花生餅深加工項目;與湖南好韻味食品有限公司達成2000萬元投資協定,準備在後鄭海村新上花生油深加工項目;新建成了東平匯通油脂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的色拉油加工項目。全鎮油脂加工企業已達到16家,其中規模較大的有7家。板材加工方面,在原有金達木業、鵬程木業、傳奇木業的基礎上,引進新上了臨沂客商投資1600萬元建設的東平崮源木業有限公司板材加工項目,新上了彭集厚品板材加工項目,使全鎮板材加工這一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新的產業集群。

特色產業

彭集鎮花生
彭集鎮擁有花生脫殼加工專業村10個、花生加工專業戶500多戶,花生加工銷售成為全鎮個體私營經濟的亮點。小作坊式的生產雖能為農民帶來一定的收入,可由於相對分散,規模又小,難以在大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加大龍頭企業培植力度,拉長花生產業鏈條才能促進這項產業又好又快發展。賽金河花生油有限公司是彭集鎮從事花生油加工的老企業,投入生產十多年來鎮黨委政府不斷扶持其發展壯大,不僅解決了附近花生種植戶的銷售難題,還安排了幾十名民眾就業,帶動起相關運輸業的發展。日前該公司又投資600多萬元更新了廠房、設備,新上了一條全自動灌裝流水線,使日產量由原來的4噸提高到了10噸。

圍繞花生產業,彭集鎮黨委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全鎮引進5家花生及油脂加工企業。東平盛鐸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花生餅加工的大企業,投資額1800萬元,年產花生油2400噸,花生粕28000噸。年可實現產值1.2億元,實現利稅2000萬元。該項目建成後輻射帶動本縣及周邊縣市的花生種植加工業,帶動花生基地面積5萬畝,花生基地戶年人均可增收260元,帶動300餘名民眾就業。另外,鎮裡還與湖南好韻味食品有限公司達到了2000萬元的投資協定,準備在後鄭海村新上花生油深加工項目。東平匯通油脂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的色拉油加工項目也已建設完畢,進入生產階段。據統計,目前全鎮專門從事花生及油脂加工企業已達到16家,其中規模較大的有7家。花生產業已成為彭集經濟騰飛的重要支撐,隨著這一產業的蓬勃發展,一個燦爛美好的新彭集必將展現在人們面前。

社會事業發展

彭集鎮彭集鎮
狠抓了教育資源的最佳化整合。2005年以來共新建7處市級標準化國小,2006年又新建一處省級規範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教育強鄉鎮”稱號。狠抓了農村衛生事業。大力推廣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鎮農民參合率達到99.51%。在全縣率先啟動了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全鎮共設立了45個定點衛生室,其中10處達到縣級示範化衛生室標準。狠抓了弱勢群體保障工作。投資170萬元,實施了鎮敬老院擴建改造工程,新建兩棟樓房,使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70%以上。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連年獲市縣一等獎。

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及省市縣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始終把發展教育作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來抓,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改善教育教育教學環境。

堅持多渠道籌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品位建設的原則,2004年按市級規範化學校標準設計,多方籌資百萬元易地新建了袁樓國小,其中教學大樓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方便了周圍3個村莊3000多人口的孩子就近入學。隨後,通過大力宣傳,充分調動村級和人民民眾辦學的積極性,2005年爭取把尚流澤國小、後亭國小、李樓國小列入了省里的危改項目,尚流澤國小300平方米的D級危房全部拆除,投資80萬元在原校址建設了建築面積1260平方米的新型教學樓;後亭國小在各級領導的幫助下,爭取到了台灣台塑集團的無私援助,共投資80餘萬元建起了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的三層教學大樓;李樓國小投資70萬元易地新建,兩層教學樓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06、07年,鎮中心國小為爭取省級規範化學校,拆除了960平方米的瓦房,投資80萬元,新建了1300平方米的實驗功能樓,併購置配備了內部設施;大牛村國小其辦學單位大牛村委立足於高起點和長遠規劃,對原國小不再修修補補,全部拆除,優選地址,易地新建,新校投資240萬元,規劃占地50畝,現在四層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已投入使用,並對校園進行了綠化、美化、硬化,同時配齊了微機、圖書等內部設施,讓進入該校的孩子一開始就接受高起點的教育。其他學校的平房改造和新建也已基本完成。馬代村國小的擴建納入工作日程,已進入了具體操作階段。高標準的學校建設較大的提高了該鎮的辦學水平,也為布局調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而促進了彭集鎮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在籌資方面,首先保證財政傾斜,同時積極對上爭取;其次充分調動村級辦學的積極性,通過撂荒地發包,沿路開發,閒置資產出租等多種形式籌措資金,保證學校建設的順利進行;再次,充分發動民眾和在外工作人員積極捐款,也成為校改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

取得成績

鎮政府連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市級“科技示範鄉鎮”、省級“村鎮建設新型鄉鎮”。2003年,被省民政廳評為“村民自治模範鄉鎮”,被市委、市府評為“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信訪工作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6月,鎮黨委被中共泰安市委授予“五好黨委”稱號。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文明鄉鎮”、“招商引資先進鄉鎮”、“農業標準化生產先進鄉鎮”、“信訪工作先進單位”、計畫生育一等獎等榮譽稱號。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工業經濟先進鄉鎮”、“招商引資先進單位”、“農田水利建設先進鄉鎮”、“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先進鄉鎮”“勞務輸出先進鄉鎮”、“平安東平建設先進鄉鎮”、“信訪工作先進鄉鎮”、計生工作一等獎等榮譽稱號。目前全鎮政通人和、市場繁榮、民風淳厚、人心思上。

招商引資

彭集鎮彭集鎮
彭集鎮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全鎮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來抓,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鎮村聯動,強力推進,積極尋求項目建設的最佳突破點和著力點,該鎮的項目建設拓出了一片新天地。2007年1—6月份,全鎮新上項目32個,其中過千萬元的項目15個,契約引進外資3.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4億元。

依託重化工業園區建設,做好縣級大項目產業延伸文章。該鎮境內現有瑞星集團和宏達鐵礦兩個縣級大項目,縣重化工業園區也確定在彭集規劃建設。依託這一區位優勢,該鎮著力做好化工產業和鐵礦產業的延伸文章,積極策劃、篩選、新上項目。該鎮依託瑞星集團產業、產品優勢,與浙江、淄博兩集團公司分別達成塑編生產項目和生物酶製劑生產項目合作協定。圍繞鐵礦產業,該鎮將協助縣裡搞好服務和協調工作,力爭把鐵礦產業不斷做大做強,進而輻射帶動冶煉、製造等相關配套企業快速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儘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依託原有工業基礎優勢,做好老企業的技改擴規、嫁接改造文章。通過對原有的鄉鎮企業進行嫁接改造、技改擴規、盤活資產,使其又重新煥發了生機。東平億增塑業有限公司是由鎮農具廠破產重組後興建的,主要生產各種塑膠包裝桶,總投資1800萬元。建成後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實現利潤400萬元。同時,該鎮還大力實施了老企業技改擴規工程,引導、扶持原有老企業不斷提升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使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如木螺釘廠增上了防盜門生產項目;田元麵粉廠新上了一條麵粉加工生產線,由日產60噸麵粉增加到日產120噸麵粉;糧油食品開發公司投資500萬元,計畫使“賽金河”花生油年生產能力擴大5倍;太陽能熱水器廠、恆通建材公司和眾誠鏇壓製品公司也都新建了廠房,新上了生產線,提高了生產能力。

彭集鎮彭集鎮
立足盤活閒置資產,發展壯大村級項目群。在國家巨觀調控政策趨緊的大背景下,為破解制約項目落地的土地問題,鎮村兩級對閒置資產進行了徹底盤點,對全鎮閒置的學校、院落、荒地逐一登記造冊,由鎮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統一支配,主要用於安置、填充村級項目,將規模較大、集中連片的閒置土地規劃為村級項目區。前鄭海村項目小區占地近100畝,現已入駐東旭彩印廠、金達木業、俏佳人瓜子廠等4個項目。該村利用小區內閒置的養豬場、廢池塘,又新引進了東平盛鐸商貿股份有限公司花生餅深加工項目,總投資1800萬元,項目區企業總數達到5個。後鄭海村新引進了投資1200萬元的橡膠製品項目;程村引進了投資800萬元的人造大理石生產項目;袁樓村引進了投資1500萬元的陶瓷製品項目;龍崮村引進了投資1600萬元的板材加工項目,大高莊村新上了投資600萬元的畜牧小區建設項目。全鎮53個行政村,已有41個村新上或引進了項目,形成了“你追我趕,爭先恐後”的項目建設熱潮,成為全鎮項目建設的一大亮點。

旅遊資源

彭集鎮戴村壩
戴村壩

戴村壩,是全國著名的水利工程,稱為中國的“第二個都江堰”,它建於明代,是京杭大運河的濟水工程。從壩的南首往北眺望,像一條玉龍向北伸展,把清汶兩水豁然分開,它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一大傑作。為什麼在此修築大埋,是因為當時明朝永樂年間朱棣皇帝繼位之後,即做遷都北京的準備。決定利用大運河,運輸物品,但濟寧以北的會通河由於水源不足,漕運受限,因而決定治理大運河。在永樂九年,工部尚書宋禮採納了汶上治水專家白英的建議,破上游的城壩,在此築壩截斷汶水,遏汶水入小波河南流至汶上南旺注入運河。“以濟運道”,成為當時引水濟運的主要工程,使運河上的船只得以暢行無阻,過就是當時為什在此修大規的主要原因。

大規當時為土壩,後經明萬曆和清道光、光緒年間的幾次大修加固,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大壩雖為一體,但它的各部分名稱不同,高度各異,北邊的一段叫玲瓏壩,中間一段叫亂石壩,市邊一段叫滾水壩,濱水壩在蘭坦中水平高度最低,作用是在汶水上漲、小汶河水位超過接近安全界線時開始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決口。這一科學的設計在當時測量具比較落後的情況下是非常驚人的,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另外石壩還有三大特點值得一提:一是石壩建築略弧形,弓背向著迎水面,以增加大壩的予應力;二是為保證壩基的安全,又在壩的跌水面修了一道緩衝檻,水經緩衝檻而緩速,減輕了對壩的衝擊力;三是巨大的石料壘砌十分精密,面與面之間採取了鐵扣束腰法,把巨石連為一體,增加大壩的抗衝力。北壩頭現存四蜓碑刻,皆為清代立修記事碑。奇特的是此處一碑基座龜頭向上揚起(一般頭平仲向前),是不堪重負.還是另有其它什麼用意,過恐怕雕刻者最明白不過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