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黃鎮

上黃鎮

溧陽市上黃鎮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溧陽、宜興、金壇三市交界,屬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開放區。距上海、杭州200公里,南京、蘇州、無錫約100公里,常州40公里,南京祿口機場60公里。省道239線橫貫全境,距常州港60公里,張家港120公里。

基本信息

集鎮建設

上黃鎮上黃鎮
上黃鎮按照打造“山水集鎮”的總體要求,超前定位,科學規劃,請南大設計院對上黃鎮總體規划進行了設計,拉出了“三縱三橫”的建設框架。在道路建設上,以上林路南環路北環路西環路四條道路為主幹,建成了鎮村相通、村村相接的交通網路,並全部實行道路硬質化。新修和改建農村道路20條,總長22公里,投入資金2500萬元,使全鎮人不走爛泥路。在集鎮建設上,以美化老街,擴建新街,集鎮建設整體南移為藍圖,集鎮配套建設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集鎮五大功能區。即商貿區生活區文化娛樂區、公園休閒區、行政管理區、工業集中區和自然景觀區。新建了地稅分局大樓、交管所大樓、水利站大樓、國土所大樓,此外,乾西、前中、橋西、橋南等四個行政村都相繼新建了辦公樓,提升了上黃對外的視窗形象。現在,集鎮建成區面積達2.3平方公里,山水集鎮特色初步顯現。

城鎮發展

上黃鎮上黃鎮
上黃鎮在2006年凝心聚力,克難攻堅,各項經濟指標取得明顯增幅,“三個第一”目標全部實現的基礎上,上黃鎮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三提升一實現”的工作主題,科學謀劃,自我加壓,為全面完成市定各項經濟指標鼓勁奮進。上黃鎮確定的工作重點是:圍繞“一條主線”,實現“四個十”的目標。即以全面達小康、建設新上黃為主線,全面完成市定的10項經濟指標、新上10個工業項目、工業投入10個億、培育10個銷售超億元的工業企業。

工業是經濟的命脈,農業是經濟的基礎,上黃鎮不斷調優經濟結構,又好又快地推進“兩個率先”。提出了以加快“兩山一湖”開發和桃山、集鎮建設開發進程為抓手,著力抓好函山小西湖的綜合開發,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和基本配套,鼓勵民資、外資投資開發高效農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茶果園藝業、水產養殖業和畜牧業,最大程度地提高農業的產出效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同時圍繞鎮區發展定位,加快桃山開發和集鎮建設的步伐,拉大集鎮框架,完善集鎮功能,實施生態鎮建設。與此同時,紮實抓好礦業和道路運輸兩項整治,按照市委[2007]1號檔案精神,堅決按照市定的時序進度及目標關閉礦業企業,並結合護綠、養綠、造綠工程還上黃新的綠水青山。

目標是工作的方向,得力的措施是實現目標的有力抓手。為全面實現總體目標,上黃鎮制訂出了紮實的工作推進措施和工作要求。一是成立相應的工作班子推進相關工作的落實。先後成立了“兩山一湖”開發、礦業整治、道路運輸規範整治、桃山開發及集鎮建設開發等五個領導小組,使各項工作有人抓、出實效。二是要求有關辦公室切實做好本職工作,提高服務質量,自覺執行有關工作紀律,樹立良好的幹部形象。三是打造服務型機關,全面最佳化發展軟環境。四是加強黨員幹部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科學謀劃,蓄勢奮進,上黃人民在前進中凝心聚力,在挑戰中把握機遇,在壓力下經受考驗,在競爭中增強信心,2008年的上黃一定能夠再創新的輝煌。

人文歷史

上黃鎮上黃鎮
黃氏宗譜記載:南宋年間,岳飛的部下黃兌將軍因岳飛遭奸臣秦檜所害絞死風波亭後,對保衛疆土心灰意冷,無心保國,解甲歸田,隱居到這地土地上男耕女織,繁衍了孫,黃兌姓黃,且居所處洮源之南。自古東為上、西為下、南為上、北為下,因洮湖之南,取上,姓黃,取黃。居住地遂取名“上黃”。此一說,且有考證。

另一說,在這方土地上,幾乎同時落腳兩戶人家,一黃姓,二芮姓,為取村名爭執不下,後採用折中之法,各取姓氏拼湊成村名,曰“芮黃”。星移斗轉,時光如流,不知何時“芮黃”被誤讀成諧音“上黃”,並被固定下來,此說無考證。但有一點且有佐證,芮黃兩家自古以來一直相處得很好,並相互通婚,先人去世後共設一個祠堂,名曰“黃芮宗祠”,地點在力山北麓大石柱牌坊,雕樑畫棟,門前石人石馬石烏龜,氣勢恢宏,這一遺蹟直到文化大革命方被紅衛兵砸毀,萬分可惜。在封建科舉時代,黃氏家屬平庸度日,芮門卻興旺發達。明年間,芮氏一家先後出了三名進士,芮畿就是其中一名,代成化二年進士,官居刑科給事中。留下“大浮山”等不少歌頌地方的詩篇。芮門每出一名進士,便建一豪宅,石門石獅,樸素大方,石門遺蹟仍有兩處保存在老街街區。

發展前景

上黃鎮上黃鎮
上黃地處溧陽、宜興、金壇三市交界,境內平原丘陵湖河各分秋色,是典型的江南小鎮。石灰石儲量極其豐富,萬畝長盪湖煙波浩淼。上黃鎮依託豐厚的山水資源,上黃的經濟發展蒸蒸日上,上黃人民過上了殷實富足的生活。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實現富民強市,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下,上黃鎮經濟發展正闊步前進。

一是工業主導經濟態勢強勁。上黃鎮有3家水泥骨幹企業,年生產水泥300萬噸,使石灰石開採得到了合理科學的開發。1.6平方公里的工業集中區建設已基本到位,電子、電配企業在蘇南地區已有一定知名度,1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建設,為投資者提供了投資的樂園。

二是農業經濟發展迅速。長盪湖3萬畝特種水產養殖,農業四大基地建設,水產品交易市場建設,為農業豐產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上黃鎮有150多人組成的農民經紀人協會,直接從事農產品的幫產促銷工作。

上黃鎮上黃鎮
三是三產經濟繁榮。隨著中華曙猿遺址的發現,上黃歷史源源流長。常州市機動力駕駛員培訓中心建成,給上黃鎮三產業帶來了無限商機。每年10月份後,外地觀光旅遊美食者絡繹不絕,三星級山水大酒店的建成,將給上黃鎮餐飲、湖區觀光、娛樂業、休閒提升了一定檔次。

四是區位優勢明顯。上黃鎮是溧陽北大門,省道239線橫貫全境,境內道路鎮通村、村連村、隊接戶,全部硬質化,是溧陽市通達工程試點鎮,緊鄰的蕪太運河,為物資流運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上黃鎮距常州市區僅40分鐘車程,至溧陽市區15分鐘車程,投資環境十分優勢。連續三年綜合實力考核位於全市前列,全國鄉鎮排位位於3萬多鄉鎮的616位。多次被溧陽、常州、省評為社會治安先進鄉鎮、文明鎮、先進文化鄉鎮、信用鎮、計畫生育模範鎮、五個好鄉鎮黨委、省級衛生鎮。加強招商力度,提供誠信服務,營造發展環境,已成為上黃鎮今後經濟發展的理念。

企業風采

上黃鎮溧陽揚子水泥有限公司座落於中華曙猿發源地――“江蘇上黃水母山旁”,毗鄰溧陽、金壇、宜興三市交界。公司創建於1985年,10年前,該公司的產值、銷售和利稅分別以28%、30%和37%的增速向前跨越,公司現有固定資產6000多萬元,廠區(老廠區)占地面積100畝,新廠區占地面積(一期工程)達250畝,現有員工600多人,其中各類初、中、高級人員60多人,生產工藝配套齊全,微機技術套用廣泛,主導產品“普通矽酸鹽325#”水泥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標準”組織生產,產品曾先後獲“常州市優質產品”、“江蘇省名牌產品”等榮譽,公司也先後被評為“溧陽市十強鄉鎮企業”、“常州明星企業”、“常州市文明單位”、“江蘇省建材行業優秀企業”及農業部頒發的“全面質量管理達標企業”,已連續10年被常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重契約、守信用”企業。

上黃鎮上黃鎮
江蘇揚子水泥有限公司始建於1985年,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億元,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在職員工800多人,年產熟料水泥約80萬噸。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江蘇揚子水泥有限公司擬在淘汰兩台機立窯的基礎上通過技改建成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技改及碼頭項目。通過工程分析,項目主要污染物為廢氣、廢水、噪聲和固體廢棄物。本項目廢水經過生化處理達到國家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後排放,主要污染物為CODSS氨氮總磷;廢氣主要為粉塵,工藝設計中儘量採用密閉設備和密閉式的儲庫、降低物料轉運的落差,含塵氣體經過高效除塵設備淨化後有組織排放;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將對本項目產生的“三廢”按國家規定治理達標後排放;建設項目噪聲設備主要為生產過程中機械設備產生的噪聲;建設項目職工生活垃圾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產生的生產固廢綜合利用,項目的固體廢物均得到合理處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