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坊鄉

張坊鄉

張坊鄉位於周村城區東面,與城區相連。總面積15628平方公里,轄11個自然村,設11個村民委員會,有漢族、回族2個民族。1993年初,有居民3265戶,10326人(男5040人,女528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7人;1995年末有居民3294戶,10048人(男4916人,女513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22人。鄉政府駐張坊村西首。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張坊鄉張坊鄉
·政區概況

張坊鄉位於濟南市商河縣縣城西北5km處,面積37.6km2,耕地2177公頃,人口19850人,轄42個行政村。

·經濟概況

2004年地方財政收入2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50元。

·便利的交通

境內有省道248線、商懷路、胡懷路等縣鄉公路,形成了便利了交通網。截至2005年,全鄉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全鄉公路總里程達53公里。

·成績斐然的教育

張坊中學占地80畝,擁有教室36間,辦公室24間,實驗室12間,圖書室6間,微機室3間,微機25台,操場標準,設施齊全,擁有學生653人,教職工45人。張坊中學2001年獲市中考平均分第二,2002年第四,2003年第一,2004年第二,連年獲得縣全方位目標管理考評先進單位,2005年獲縣教學示範學校稱號。

·“西菜東畜”的農業布局

西有西小王的小拱棚甘蘭、潘廟的青椒,東有王破頭的肉食雞白集尹坊牛羊肉加工等,農業發展後勁十足。水利方面,臨商河、商中河從我鄉境內穿過,境內潘李乾溝、高臨溝等溝渠縱橫,水利條件便利。

·構建和諧社會

以“兩委抓三會”工作模式,“三個文明”一齊抓,注重“大信訪”工作,實現平安張坊和“三個文明”雙豐收。

·區位優勢

張坊鄉工業基礎發達,產品門類品種較多,鄉黨委政府先後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並建設了一處高標準的工業園,為招商引資搭建了廣闊平台,2004年入住企業5家,總投資達2000多萬元。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尤其是胡懷路張坊段及商懷路張坊段等民營經濟產業帶的建設,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4年新發展各類民營經濟業戶達90家。畜牧業比較發達,存欄量分別為1.5萬頭和3萬隻,大型清真屠宰貿易綜合市場的建設,極大地帶動了屠宰業和牛羊肉深加工業的發展,年產精製牛肉4萬噸、羊肉0.5萬噸,所產牛羊肉遠銷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張坊鄉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優惠的招商條件,歡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到張坊鄉參觀、考察。

現人員分工

張坊鄉自然環境
黨委書記、鄉人大主席董樹登同志,主持鄉黨委及人大的全面工作,側重於招商引資、鄉村及私營經濟的發展、財源建設等,包馬家管區。

黨委副書記、鄉長車富春同志,主持鄉政府的全面工作,側重於大農業及農村工作,負責稅收征管、村財鄉管,並抓好民族事務工作,包豐集管區。

黨委副書記於共武同志,負責黨務、機關、後勤、文教衛生、計畫生育、政協及聯村共建等工作,協助車書記抓民族事務工作,並且協調好尹坊村的工作,包張坊管區。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馮曉東同志,負責大農業、土管及村莊規劃、道路建設,主持紀委的全面工作,兼任馬家管區書記。

黨委委員、人大副主任卞明輝同志,負責鄉村企業、安全生產,協助鄉長抓好鄉政府的日常工作,兼任張坊管區書記,主持計生辦的全面工作。

派出所長許永政同志,負責政法、信訪及小城鎮建設等工作,兼任綜治辦主任,協助車書記抓好民族事務工作,重點抓好白集、尹坊村的工作,包張坊管區。

副鄉長剛旭敬同志,協助鄉長抓好村財鄉管、稅收征管,協助分管書記抓好政法工作,兼任豐集管區書記。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崔萬松同志,主持人武部的工作,包樹家管區。

黨委委員、副鄉長姜傳英同志,負責宣傳工作,協助分管書記抓好勞務輸出工作,包張坊管區。

名優特產

張坊鄉黑皮冬瓜
·肉食雞
王破頭村肉食雞的養殖自2001年開始,2002年後漸成規模。目前該村擁有養雞大棚40個,年出欄肉雞60萬隻,僅此一項人均收入達1100多元。

王破頭肉食雞品種有羅曼海賽克斯海蘭等,以羅曼為主。該品種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好,易於飼養;生長速度快,一般7周齡重量可達2公斤左右;飼料轉化率高,產肉性能好,料肉比2.05:1;肉質鮮美,色澤鮮艷,皮薄骨細,雞味香濃,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青睞。

·小拱棚甘蘭
西小王村自1996年引進小拱棚甘蘭種植技術。該項技術充分利用了冬季土地的空閒時期,提高了土地的複種指數,同時又與大棚甘蘭、露地甘蘭錯開了上市時間,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找到了一條好途徑。

西小王甘蘭於年前採用改良陽畦育苗,年後在小拱棚內定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上市。品種以8398為主。該品種葉球緊密,冬性好,不易抽苔,豐產性能好。一般畝產5000公斤左右

西小王甘蘭整個栽培期間嚴格按照標準化生產模式進行操作,產品葉質脆嫩,營養豐富,風味品質俱佳。產品遠銷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等省市,市場前景廣闊。

·牛羊肉

張坊鄉白集村的牛羊肉,系本地產牛羊,為綠色食品。

·黃金梨
張坊鄉老竇村的黃金梨,甘甜可口、營養豐富、消咳潤肺,是水果中的精品。

·黑皮冬瓜

張坊鄉西小王村的黑皮冬瓜,個大、肉多、味美,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主要工業

張坊鄉黃金梨
濟南市永興玻璃鋼製品有限公司
註冊資金170萬元,主要經營玻璃鋼瓦、玻璃鋼異型容器、玻璃鋼汽車車具、玻璃鋼沼氣池等的製造和銷售,並專賣各種沼氣配件(沼氣爐、沼氣燈、沼氣淨化器、沼氣管道、沼氣閥門、增氣劑、發酵粉、密封膠等)。商河縣商河鑫寶骨蛋白加工廠

商河縣商河鑫寶骨蛋白粉加工廠一家民營企業,是從事生產骨蛋白蛋白腖加工企業,產品主要用於醫藥及飼料工業。廠區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固定資產130萬元,現有職工36人,其中: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6人,生產能力600噸,銷售收入300萬元,利稅50萬元。
商河縣海興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生產的油脂酸、蛋白腖等產品,經山東省化工學院質量檢驗,完全附合國家標準,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並有望進入國際市場。
商河縣張坊鄉潤東油棉加工廠
商河縣潤東油棉加工廠是一家民營股份制企業,是從事油棉加工企業。廠區占地面積69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固定資產200萬元。現有職工86人,其中:高中級技術人員8人,年生產能力1000噸,銷售收入760萬元,利稅160萬元。

該廠生產的棉籽油經商河縣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質量檢驗,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產品市場銷售良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高。

濟南市小胖哥乳製品有限公司
濟南市小胖哥乳製品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2001年,經全體員工近兩年的奮力拚搏,現已形成了占地2萬平方米、註冊資金500萬元、近200名職工、年消化、處理鮮奶1000餘噸的現代化乳品加工企業。本公司生產的小胖哥高鈣優酪乳、優質乳、雙純奶、純牛奶等系列產品,奶香濃郁、口感純正。

山東濟北德鑫清真食品公司
該廠占地面積25畝,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流動資金300萬元,設計規模500噸,現有員工21名,企業管理完善,效益顯著。所貯存的牛羊肉遠銷北京、天津、上海等大中城市,全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利稅300萬元,利潤180萬元。截止目前,已實現銷售收入500萬元,利稅25萬元,利潤20萬元。
商河縣張坊鄉牛羊肉加工廠
商河縣牛羊肉加工廠是張坊鄉的一家民營企業,是從事清真牛羊肉的加工企業。主要進行牛羊分割、冷藏、貯存、銷售。廠區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固定資產200萬元,現有職工150人,其中: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6人,年加工牛羊肉6000餘噸,銷售收入6000萬元,利稅180萬元。張坊鄉牛羊肉加工廠建於1986年,該廠前身是商河縣羊肉類加工廠,2000年1月改稱為商河縣張坊鄉牛羊肉加工廠

村莊集萃

張坊鄉·張坊村

張坊村有290戶、1243人,耕地面積1831畝。今年村“兩委”抓住我鄉號召發展畜牧養殖業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養豬產業,幫助民眾走上一條發家致富之路。

該小區位於張坊村西,規劃占地50畝,建設養豬大棚50個。目前已建成大棚6個,在建大棚4個,總占地10畝。每個養豬大棚寬10米、長30米,固定資產投資1萬元,流動資金5萬元,養殖規模70頭。鄉政府對每個養殖戶發放貼息貸款1萬元。今年出欄一批豬,共實現經濟純收入9.5萬元。

張坊村“兩委”充分利用當前全鄉大力扶持養殖業的有利時機,充分挖掘和調動村民的積極性,計畫利用2年的時間,完成養豬小區建設任務,把張坊村建設成為養豬專業村。

·西小王村
西小王村有62戶、257口人,耕地面積420畝。自去年以來,我們村按照縣、鄉兩級要求,積極探索“兩委抓三會”工作的新模式和新內容,不斷加強村“兩委”自身建設,促進了西小王村的全面發展。

西小王村結合產業優勢,成立了養豬產業協會和“菜棉輪作”種植協會。養豬協會成立以後,實行了“五統一”的管理模式,切實提高了養殖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解決了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技術難、銷售難的問題。通過養殖協會與肉聯廠協商,我們西小王村利用集體資金建起了豬舍,以每間每年50元的價格發包給民眾,帶領民眾發展養豬業,進一步調動了養殖戶的積極性。養小區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純收入12萬元,實現人均增收500多元。“菜棉輪作”種植協會成立以後,當年全村建起250畝小拱棚,實施甘藍菜與抗蟲棉輪作。當年甘藍大豐收,東北的客戶紛紛涌到我們村,優質的甘藍供不應求,每畝產值達到了4800元。種植協會並實行了統一種植、統一灌溉、統一技術服務、統一購買生產資料、統一收打、統一銷售的“六統一”服務體系。還撥專款2萬元購買了大型拖拉機、播種機等機械化作業工具,為種植戶提供服務。去年,協會部分會員又實驗了冬瓜甘藍菜輪作模式的種植,取得了成功,使每畝地純收入達到了5000元以上。

西小王村“兩委抓三會”工作的深入開展,使我們村民眾的生產生活實現了住房標準化,穿衣時代化、飲食多樣化、做飯煤氣化、通訊程控化、有線電視彩色化、出行摩托化、家庭衛生化、運輸機械化、灌溉電氣化。2004年,我們西小王村也先後被評為“省級衛生村”、“省級‘五個好’村黨組織”和“市級‘五個好’村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在今後的工作中,西小王村將不斷加大“兩委抓三會”工作力度,力爭利用五年的時間,把西小王村建成全縣第一個城鎮村。

·東張村

東張村有34戶、155口人,耕地面積343畝。今年,東張村根據全鄉半數村建立養殖小區的要求,結合自身優勢,大力發展養豬產業,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008年,東張坊鄉依據戶均調出一畝地搞規模集約養殖的要求,回收集體承包地45畝,規劃建設養豬小區。目前,已有20個養殖戶與村委會簽訂了協定,在村委會的統一規劃下,已建成養殖小區4個,正在建設的5個,占地9畝。鄉政府對每個養殖戶提供貼息貸款1萬元。今年已出欄一批,實現經濟純收入7萬元。

東張村計畫今年新建養豬小區25個,明年全部完成養殖小區的建設任務,達到戶均一個養殖小區的目標,為村民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張坊鄉王破頭村
張坊鄉王破頭村有85戶、430口人,耕地面積510畝。自去年以來,把開展“兩委抓三會”工作作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保持農村穩定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使“三會”滲透到了各項工作,進一步理順了幹群關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及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2001年,王破頭村村民王加誠同志開始在自家庭院內養殖肉食雞。2002年,擴大養殖規模,村民紛紛上起養雞大棚,我村的肉食雞養殖逐漸形成了規模。隨著養雞規模的擴大,困難也隨即增多起來,後經村兩委與養殖戶協商,計畫組建養雞產業協會,解決當前的困難。

王破頭村養雞協會的建立,強化了對養殖戶的服務與指導,實行了統一規劃、統一購雞苗、統一購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管理模式。該小區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經濟純收入30萬元,使我村人均增收750元。在全縣農村工作會上,我們王破頭村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了“2004年度畜牧養殖先進村”的榮譽稱號,並獲獎金1萬元。

王破頭村“兩委抓三會”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王破頭村村級民主程度不斷加強,民眾發展思路更加明確,村民的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得到了較大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村將結合保持共產黨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在縣鄉兩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把“兩委抓三會”工作引向深入,不斷推動全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快速發展。

破頭村養雞小區的成功建設,帶動了樹家、駱家等8個村的養雞業,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王破頭村計畫利用兩年的時間,再建養雞大棚35個,達到戶均一個的目標,使養雞產業真正成為民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