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獨弦琴藝術

京族獨弦琴藝術

獨弦琴是我國京族最為珍貴和古老的彈奏樂器,京語稱之為“旦匏”,而民間一般將其稱為“匏琴”或“獨弦匏琴”。它主要流行於被稱作“京族三島”的廣西東興市山心、氵萬尾、巫頭三個島嶼,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在我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國務院公布了我國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京族獨弦琴藝術”赫然在列。

概述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在廣西眾多民族中,有一個與越南主體民族為同一屬系的民族——京族。作為一個只有不到兩萬人的少數民族,京族有著極其獨特的音樂文化。

在中國大陸,京族是廣西特有少數民族,主要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東興市江平鎮巫頭、山心、尾三座海島上,因此這三座海島又被稱為“京族三島”。因東興市與越南接壤,故而這一地區一直是兩國人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京族是一個以漁業為主要生存方式的少數民族,據史料記載,公元十六世紀,一些越南人因追捕魚群來到中國境內的這三座小島上定居,這些越南人在中國被稱為京族。

“獨弦琴”是京族民間樂器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在京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京族的傳統節日“哈節”中有它婉轉低回的聲音,京族青年表達愛意的對歌中有它千迴百轉的曲調。獨弦琴因其音色與京族語言的極其相似性,使它深受京族人民的喜愛,同時,它集中體現了京族獨弦琴藝術的音樂審美觀念與民族文化內涵。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聰明的京族人對獨弦琴進行了大膽的改造。考慮到老式獨弦琴音量極小,只能彈奏器樂獨奏曲和民族伴奏曲的拖點,在琴身安置拾音器,然後連線擴大器,在有音箱將擴大的琴音傳輸出去,從而變成電聲獨弦琴。電聲獨弦琴在保持原有民族樂曲特色的基礎上,吸收了電聲樂器的有點,如音域寬廣、音色豐富等,從而可以彈奏器樂獨奏曲、民族伴奏曲、流行歌曲等。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京族的獨弦琴文化並沒有被時代的大潮做淘汰,反而愈加的受到重視。全國著名作曲家徐沛東同志曾說:“京族音樂早在全國流行,全國唱紅一時的歌曲《難忘今宵》就是用京族樂調而寫的!”獨弦琴曲《我愛京島》也載入了廣西高級中學音樂教材。1996年上轉自http://www.ZhaZhi.com海旅遊節上,獨弦琴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受到了空前的關注。

1997年中國著名獨弦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啵咧演奏家李平先生與人合作,研製出我國第一台龍首獨弦琴。2000年,中央電視台《東西南北中》節目播出了京族農民的獨弦琴演奏。2001年,獨弦琴登上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再一次向全國人民展現了獨弦琴的風采。2002年,李平先生的學生隨中國紅星民族樂團進入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讓獨弦琴的優美鏇律迴響在世界最高音樂殿堂的上空。

2011年6月13日,在中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國務院公布了我國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市申報的“京族獨弦琴藝術”赫然在列。

歷史源流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一、中國起源說
何紹是中國獨弦琴目前所能採訪到最為年長的演奏者,他是中國獨弦琴所能追查到的最早源頭的演奏者——蘇善輝的學生。何紹從1960年正式拜師學習開始,就一直潛心研究獨弦琴的演奏方法以及歷史脈絡,是國內首位研究獨弦琴起源的人。就筆者查閱各種資料時發現,目前國內所有關於獨弦琴的研究論文,凡是提及歷史源流問題的,都引用了何紹的觀點,他認為:
“雖然現在獨弦琴在越南是象徵越南國樂的代表性樂器,但是,越南在古代是中國的屬國,所以獨弦琴也應該是由中國傳入越南的,而且獨弦琴早已於晉代或晉代以前就存在於中國了。”
何紹認為獨弦琴母胎為“圓形管狀琴”,有何紹所撰寫的《中國獨弦琴演奏法教程》中有如下結論:
(一)中國晉代就已有“一弦琴”,至宋代也仍有,但其形制,至今卻不詳。
(二)唐德宗時,我國曾傳進了驃國的“獨弦匏琴”(龍首獨琴)。
(三)我國明代的嘉靖年間(1511年)京族人所帶回中土的?ànb?u即“匏琴”。
就獨弦琴是越南先有,還是中國先有,何紹也提出了如下證據:
(一)越南文化、文字以及語言都受到中國的巨大影響,其“喃字”就是根據漢字所創造的。因此“匏琴傳入越南,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實際上恐怕也正是如此。”
(二)關於“獨弦琴”的名稱,越南文中記為“?àn??cHuyên”或“?ànb?u”前者讀起來其音與廣東方言相近。後者?àn是越南語“琴”的意思,b?u是“匏”字的漢語直譯。“由此可見‘匏琴’原屬從中國傳過去的一種樂器”。
(三)從越南人所演奏的傳統“獨弦匏琴”樂曲來看:早在五六十年代,越南早期登上世界文藝舞台的獨弦匏琴演奏家——孟勝(第二十四屆青年聯歡節金質獎章獲得者)他演奏了一首名為“中音葫蘆獨弦琴古曲《沙漠》”越南本無沙漠,而卻有題為《沙漠》的獨弦匏琴古曲,更使人奇怪的是,在這首古曲中,竟然通篇灌注著我國“羽調式”,與蒙古馬頭琴之風韻,這不能不令人懷疑,它本來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四)移居我國的京族人民,帶回一首祖傳的“獨弦匏琴”古曲,題目竟然源出我國典故的《高山流水》 ,而且這首《高山流水》的主音是“5”,屬於我國民族調式“徵調式”,這又說明它也源出於中國。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二、民族歸屬說
對於獨弦琴究竟從何處而來,王能與何紹的觀點略有不同,他認為:
“獨弦琴是越南的民族樂器,而京族是從越南遷入中國的,所以獨弦琴在中國的出現,必然也是京族人帶入中國的。獨弦琴最早是為民間演唱民歌時伴奏的樂器,之後獨弦琴自身得到了發展,一代代流傳下來。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說,我們就應該尊重獨弦琴的歷史,把它和京族看成一個整體。”
當了解到以上幾種有關獨弦琴的歷史起源說法時,筆者則認為:何紹的“中國起源說”有大量史料證明中國在晉代以前就有“一弦琴”的記載,但“一弦琴”是不是獨弦琴,“圓形管狀琴”究竟形制如何,以及驃國向唐朝所獻的“獨弦匏琴”又是什麼樣子,筆者查詢了大量提到“一弦琴”的古籍史料,如《新唐書》、《拾遺錄》、《唐會要》和《三才圖繪》等,雖然發現文字記錄與何紹所引基本一致,但是何紹在其論文中描繪的“圓形管狀琴”的圖形卻無從尋覓。同時筆者發現其它很多關於獨弦琴的論文、介紹,雖都是以何紹的研究成果為藍本,使用相同的史料,但是卻常常斷章取義,曲解了史料的原意。故筆者將上海中華書局出版於1921年的《新唐書》原文中涉及“獨弦匏琴”的文字,將文字抄寫並加以標點句逗,現呈現如下:
“大匏琴”為“覆以半匏,皆彩畫之,上加銅甌。以竹為琴,作虺文橫其上,長三尺餘,頭曲如拱,長二寸,以絛系腹,穿甌及匏本,可受二升。”且“大絃應太蔟,次絃應姑洗。” ,“獨弦匏琴”為“以班竹為之,不加飾,刻木為虺首;張絃無軫,以絃系頂,有四柱如龜茲琵琶,絃應太蔟。” ,“小匏琴”為“形如大匏琴,長二尺;大絃應南呂,次應應鍾。”
而很多文章卻常常將“大匏琴”前面的主題句“有大匏琴二”,和後面的關鍵字“大絃應太蔟,次弦應姑洗。”截去,引起讀者嚴重誤會,以為“大匏琴”就是“獨弦匏琴”的錯覺,明明“大匏琴”與“小匏琴”都是有兩根弦的,被一些作者那么一寫,卻都成了一弦的“獨弦匏琴”了。

另外有一點筆者也需在此點明,何紹引用的“龍首獨琴……一弦而五音備,象王一德以蓄萬邦也。”原文如下:
……凡曲名十有二一曰《佛印》驃雲《沒馱彌》國人及天竺歌以事王也二曰《讚娑羅花》驃雲《嚨莽第》國人以花為衣服能淨其身也……六曰《龍首獨琴》驃雲《彌思彌》此一絃而五音備象王一德以畜萬邦也……十二曰《煩》亦白《笙舞》驃雲《扈那》謂時滌煩暋以此適情也……可見《龍首獨琴》實為驃國進獻的一首樂曲曲名,且驃國發音為“彌思彌”,而並非一段對“獨弦匏琴”形制如何的文字描述。雖然此曲很有可能就是為“獨弦匏琴”而譜,演奏的內容也可能表現了“獨弦匏琴”的特點,但首先應當明確它是作為一首樂曲曲名出現的。

文化歷史形態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京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被稱為“越族”,這與越南對其本國內的主體民族“越族”的稱謂相同。1958年5月建立東興各族自治縣時,根據其歷史、語言、文化特點、生活習俗和本民族的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京族”,意為“心向北京”。
京族現約有人口18915人,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東興市,主要分布在東興市江平鎮的巫頭、山心、尾三個海島上,俗稱“京族三島”。根據2001年末統計,東興市境內現有京族人口13429人,約占全國京族人口的70%。東興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的市轄縣級市,為全國14個邊境口岸開放城市之一,與越南芒街接壤。京族三島地區屬中國沿海粵方言區,加之長期與漢族雜居生活,現在已經漢化,日常用語使用白話(粵語)。但在如哈節等祭祀活動中,儀式的司文在念白時是要使用京語的,即越南語,但已有所不同。
京族作為一個外來民族,從越南遷來中國境內已有400多年的歷史。400年來在與漢族人民共同生產生活的逐漸融合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歷史與文化。據京族三島(指巫頭、山心、尾三個海島)所保存的文物史料中記載,1953見於尾發現的鄉約中提到:
“……承先祖父洪順三年貫在塗山漂流出到……居鄉邑,壹社二村,各有亭祠前……券例各各有言置……分說明……理宜循集且亭祠奉事列位香火前少後……不便馴至嗣德貳拾捌年季夏節具祭……旬為此會合再立新約券便各各事神永為恆……”
文中提到的“洪順”為越南黎襄翼帝的年號,洪順三年即中國明武宗德六年(公元1511年);“嗣德”為越南阮羽宗的年號,嗣德貳拾捌年即中國清朝德宗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由此可見京族遷來三島,最早為1511年,當時(公元1511年以前的二、三十年到1511年),正是越南戰亂頻仍時期;此後的400年間,越南依舊戰亂不斷,先後遭法、日帝國主義侵略,淪為殖民地,人民陷於十分苦難的境地,直到1945年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54年才完全結束法國的殖民統治。在這樣的歷史境遇下,越南人民在捕魚中漂流到三島,發現這裡是個好漁場,便遷徙定居於此。據二十世紀50年代調查,京族人遷來三島的時間,早則13代,多數為8代、9代,最晚的為2代。

形制變化

竹製獨弦琴竹製獨弦琴

(一)、竹製獨弦琴
竹製獨弦琴用長120厘米的毛竹筒製作,順紋劈去2/5,劈面朝下,琴左端插一竹製搖桿,搖桿上端向左彎曲,呈弓狀,下端套一小葫蘆匏,做擴音用。琴首設方形出音孔。
隨著時間的遷移,竹製獨弦琴得到一定的改良。據王能介紹,八十年代,何紹曾用留聲機的探針做獨弦琴的拾音器,然後用磁鐵線圈原理進行擴音。後來廣西區歌舞團的韋京宇又採用電話聽筒用來擴音。現在的獨弦琴琴身與原來相同,但是採用了內置拾音器,連線音箱,使聲音放大。
獨弦琴弦軸採用木製或用金屬軸,橫置琴首外。從琴右端張一金屬弦穿過葫蘆匏繫於搖桿上。演奏時,多將琴橫置於桌子、架子或雙腿上,或將琴尾置於腿上,琴頭放置於地面或架子上,右手持挑棒或竹籤彈奏,外側掌邊輕輕觸及琴弦。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何紹根據竹製獨弦琴的特點,保存其竹製外形,製作了“京族多功能獨弦匏琴”。並且把用竹籤彈奏改為指套彈奏,小指第一關節切弦。這種獨弦琴使用牛角做搖桿,去掉葫蘆匏,琴弦直接繫於搖桿上,外接音箱。琴面上像古琴那樣標出了泛音位置,並在琴面增設木製指板,類似吉它,共十六的品位,演奏時用指套上的金屬塊壓住琴弦,與品位接觸,奏出實音,這種演奏方法豐富了獨弦琴的音色與表現力。此琴獲得1993年文化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1、搖桿7、指板品格
2、琴弦8、拾音器
3、琴碼9、拾音輸出插孔
4、螺鏇調弦校子10、琴徽
5、扶托11、消音鏇桿
6、扶托定位校子

木製箱式獨弦琴木製箱式獨弦琴

(二)、木製箱式獨弦琴
中國傳統的獨弦琴跟越南形制相同,為木製箱式獨弦琴。其琴體呈長方盒形,全長105厘米,右端較大為琴首,寬12厘米、高8厘米;左端較小為琴尾,寬9厘米,高6.5厘米。琴框用紅木,且用貝雕裝飾面板,底板用桐木製作。琴首設方形出音孔,內置拾音器,需外接音箱,使聲音放大。弦軸木製或用金屬軸,橫置琴首外。琴尾設牛角搖桿,插於琴尾,下端套一小葫蘆匏,做擴音用。從琴首張一金屬弦穿過葫蘆匏繫於搖桿上。演奏時,多將琴橫置於桌子、架子或雙腿上,或將琴尾置於腿上,右手持竹籤撥奏,右手外側掌邊輕輕切琴提取泛音。
(三)、琴身與電聲放大輸出部分一體化的獨弦琴
廣西藝術學院教師陳坤鵬在學習獨弦琴的過程中,發現獨弦琴用作擴音的“電聲放大輸出部分”(即音箱和功放部分),都置於琴體外,這給搬動與演奏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於是產生了將音箱和功放置於琴身內的想法。經過不斷實驗,2005年4月,陳坤鵬的“琴身與電聲放大輸出部分一體化獨弦琴”榮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琴身與電聲放大輸出部分一體化獨弦琴使用紅木製作琴身,去掉葫蘆匏,搖桿可拆卸,改變了獨弦琴外形不規整,不宜攜帶的問題。琴尾處有一掛弦小扣,防止搖桿拆下後,弦因失去張力發生曲折。音箱內置於琴首處,揚聲器沖向地面,琴聲音色優美,餘音更加悠長,更符合獨弦琴少彈多搖的特性。

演奏形式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泛音演奏樂器,在京語中稱“旦匏”,也叫“獨弦匏琴”,流行於中國廣西防城地區以及越南。
獨弦琴特點是:對音樂作品的演繹完全依靠一條琴弦和一個搖桿,通過彈、挑、揉弦、推、拉、拉揉、推揉等諸多手法來實現。
作為泛音演奏樂器,獨弦琴可以在僅有的一條琴弦上,同時奏出泛音和基音兩個音,具有柔和優美的音色,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豐滿,表現力極為豐富,宜於表現各種悠長抒情的鏇律,既能描繪椰林、山川等大自然的美景,也能淋漓盡致地抒發人們的思想感情。它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調,有如詩人吟詠,富於甜美感,有著深邃的藝術魅力。

獨弦琴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得到了全面的改進。最明顯的進步至少有三個方面:一是麻繩竹篾替換成鋼絲弦,獨弦琴的音色變得厚實而悠揚,音域也變寬闊而穩定了。正是音色和音域得到改善,已故京族藝人蘇善輝在五十年代末,首創實現以獨奏的形式把獨弦琴搬上舞台。二是獨弦琴有了樂譜,使獨弦琴音樂得到了普及和推廣。六十年代初,當時的東興民族歌舞團,開始系統收集整理京族曲譜,使口耳相傳的獨弦琴音樂第一次有了成套的樂譜,為獨弦琴從民間登入大雅之堂創造了條件。三是獨弦琴的科技含量提高,藝術表現力和可觀賞性增強。

音樂家們經反覆的實驗,他們成功地用紅木、紫木或棕木取代竹筒做琴身,用牛角替換竹片制搖桿,同時給琴弦裝上拾音器,再給拾音器配置擴音設施,從而使獨弦琴的音色變得更柔美更典雅,而聲音也更清朗、更悠揚、更悅耳了。

民間演奏家

楊秀昭(左)王能(右)楊秀昭(左)王能(右)

何紹
何紹,男,瑤族,祖籍廣西那梁,出生於1944年,現年62歲,退休,現居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農業局。十六歲時因演奏竹笛被收進東興民族藝術團(東興各族自治縣文工團),1960年被派到京族三島學習獨弦琴,師從蘇善輝。
過去由於獨弦琴演奏採用的是竹籤撥奏的方式,節奏緩慢音調低沉,很難為大多數人所喜愛,為了讓獨弦琴能夠流傳下去,也為了讓更多的人喜歡獨弦琴,何紹認為傳統的獨弦琴也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有所改進,於是他改革獨弦琴的彈奏方法,使用自製的指套戴在右手食指上,向外彈弦,右手小指切弦,左手中指挽桿,使獨弦琴的演奏技巧又向前發展了一步。
何紹潛心研究獨弦琴四十餘年,根據京族民間歌曲曲調創作了大量獨弦琴獨奏樂曲,如《拜月》《京海琴韻》等。自行研製的“京族多功能獨弦匏琴”1993年榮獲文化科技進步三等獎。為了增強獨弦琴的表現力,他特地跟在文工團工作的兒子何榮軍探討用計算機為獨弦琴做起了MIDI伴奏。目前教授學生約二十餘人。
在演奏技法方面,何紹採用的是左手“中指挽桿”法。這種演奏技法是在原先的“拳(全)握式”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他改變了過去的那種左手整個握住搖桿的彈法,但又保留了左手相對搖桿的固定性。左手採用中指扣住搖桿,握桿位置低。這種方法使左手的控桿位置固定,便於音準的控制,能靈活控制裝飾音。
王能
王能,男,漢族,祖籍廣西防城,出生於1947年,現年59歲,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民眾藝術館館長,廣西二級作曲家。師從蘇善輝。堅持傳統,使用竹片向內撥弦,用右手手掌切弦,左手三四指挽桿。
王能學習了越南的風格,使用了一種較為放鬆的“靈活控桿”法,用左手中指與無名指扣住搖桿,左手可以上下走動靈活搖桿,握桿位置較高,在搖桿的中部以上,這種方法使得左手解放得自然一些。對於京族音樂中常常出現的長的拖音,這種左手演奏法使得裝飾音的表現富有張力,更加豐滿,便於演奏者的感情發揮,有一定的舞台表演效果,感染力較強。但由於左手位置的不固定性,增加了演奏者對獨弦琴音準控制的難度,提高了對演奏者演奏基本功的要求。
王能還自編《獨弦琴演奏教程》,創作了《京島情》,《京家阿伯採珠樂》《思鄉曲》等獨弦琴獨奏樂曲。2004年以獨弦琴獨奏榮獲全國第十三屆“群星獎”金獎。
還有一些年輕演奏家們也活躍在獨弦琴的演奏舞台上,他們是蘇海珍、陳坤鵬、蘇春發、等。他們有的專門前往越南學習獨弦琴的演奏技術,有的潛心研究獨弦琴形制的革新,有的則從事獨弦琴的傳承,並創作了大量的獨弦琴演奏曲目,用以增強獨弦琴的獨特的音色魅力。

現存曲目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京族目前最為古老的曲目是《高山流水》。一些書中提到的《騎馬》、 《賭博》等樂,更無曲譜流存。其它十分流行的曲目有《過橋風吹》、 《穿針引線》等,都為越南民歌改編,這些民歌在流傳過程中,本身已經與越南本地同名樂曲有所不同了,所以改編成樂曲之後也有所差別。還有一些短小的曲子,人們都會彈,一聽都知道是越南的曲調,但是卻說不上名字。筆者此次採風聽到了如下樂曲:
何紹
《風吹過橋》
《拜月》
《京海琴韻》
《採珠謠》
王能
《LYCHIEUCHIEU》
《過橋風吹》
《穿針引線》
《高山流水》
《京島情》
《思鄉曲》
《大海情深》
蘇春發
《喝水不忘挖井人》
《打魚歸來》
《人民炮兵》
陳坤鵬
《風吹過橋》
《船夫謠》
《敖包相會》(改編)
《小河淌水》(改編)
《思念》(改編)
蘇海珍
《棕櫚樹(Rangtr?mb?u)》《過橋風吹》
獨弦琴彈唱《問月歌》
春天舞曲(W?khúcmùasun)》

傳說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在民間,獨弦琴的由來有著美麗的傳說。關於傳說,一說是南海龍宮的仙琴。敘事長詩《琴仙》中說:鯊魚精向南海龍王七公主求婚不成懷恨在心,盜走龍宮的蜈蚣笛到京族地區興風作浪,搞得“人間亂糟糟”。七公主奉龍王之命,抱著獨弦仙琴到人間降伏了鯊魚精。傳說獨弦仙琴的弦是用七公主的頭髮接的。她總共有仙發九萬九千九十九根。仙發接起的獨弦仙琴:
“彈得瞎子眼復明,彈得聾子耳朵靈。
彈得跛子好了腳,彈得哭聲變笑聲。
彈得後生洞簫又吹了,彈得姣姣琴聲又響了。
彈得大叔螺號更動聽,彈得嬸嬸又把舞來跳。
彈得啞巴又唱歌,彈得昏睡的人又醒了。”
後來,鯊魚精為了報仇,趁七公主睡著的時候,將獨弦仙琴的弦弄斷,把七公轉自http://www.ZhaZhi.com主的頭髮拔光,最後只剩下一根。琴仙七公主寧願自己死去,拔下最後一根壽命仙發,接上了獨弦琴。所以獨弦琴是仙人所授,一代一代傳下來,至今仍然彈奏。
另一個傳說是:古時候,京島上有個小姑娘叫杜美英,剛生下幾天,父親被財主逼債而死,母親又被財主搶走,當地有個王嫲姥(京語,即大娘)收養了她。轉眼美英長到了14歲,京島遭到龍捲風的襲擊,王嫲姥的茅屋被掀掉,鍋被砸爛了。母女倆被迫到院裡京島的十萬大山以行乞為生。一天,母女倆行乞到一座廟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尼姑收留了她們。原來老尼姑是位仙人,她見母女倆心地善良,便將獨弦琴傳授給杜美英。以後母女倆回到京島,美英常常利用空閒時間為京族人民演奏獨弦琴,並教會人們製作和演奏,獨弦琴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現代意義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獨弦琴是京族文化的象徵,是京族傳統節日“哈節”里必不可少的演奏樂器。獨弦琴雖然結構簡單,但音色優美,音調豐富,曲調清雅,多有變化,演奏之時,琴音時而高山流水,時而魚翔碧波,時而驚濤拍岸,時而如百鳥朝陽,深受京族人民的喜愛,反映出京族人民捕魚生活的場景。夜深人靜的時候,撥弄琴弦,悠揚的琴聲會劃破長空穿的很遠很遠,男女老少聞聲而至,圍坐在琴手身邊,遙望著浩瀚的大海,靜靜聆聽,久久不散。

新中國成立前,獨弦琴只是一種流行於民間的自娛用樂器,在舞台上演奏過。新中國成立後,作為京族的民族樂器經常出現在舞台表演中。20世紀50年代,老藝人蘇普輝、阮世和以古老的獨弦琴登上了廣東省中國紀念堂演奏了《高山流水》,80年代何紹老師獨弦琴一曲《激戰邊陲》,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演奏轟動全場觀眾,王能伴曲演奏獨弦琴《我愛京島》、《拜海》、《歡樂的哈節》、《趕海》、 《思鄉曲》等9首樂曲,中央國際廣播電台錄音向世界各地播放;90年代一曲《大海情深》,在重慶市參加全國第九屆“群星獎”決賽中獲中央文化部授予作曲銅獎、演奏銅獎。

獨弦琴可謂是京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它不僅是京族人民知識、智慧和技能的載體,同時在團結京族人民,增強京族社會認同感與凝聚力的重要渠道。蘇春發曾經說:“獨弦琴是我們和客人溝通最好的橋樑。”獨弦琴也是京族人民向中國甚至向世界人民,展現其獨特民族魅力的視窗。對匈牙利民族音樂的復興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著名的匈牙利民族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曾表示:“民族文化是民族本性、民族尊嚴、民族意志的標誌,民族音樂文化是民族本質最完美的音樂表現。”可見,在京族地區保護獨弦琴藝術,對於京族歷史文化的傳承顯得尤為重要。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作為收藏、展覽、宣傳少數民族文化的文物單位,現收藏了一系列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樂器,其中就包括珍貴京族獨弦琴。

現狀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一、對中國大陸獨弦琴藝術現今的師承狀況做了細緻的梳理。
通過調查,發現雖然目前樂師風格各異,但從他們的師承關係上來說,其實是師出同門——都是直接或間接由蘇善輝處習得琴藝,然後通過教學與演出實踐,各自創新發展,最終形成新的風格。如何紹的戴指套“中指挽桿法”,王能的竹籤“靈活控桿法”。如果說在蘇善輝的時代,中國京族的獨弦琴風格與越南是一脈相承的話,那么現今的獨弦琴在中國則有了它獨特的風格,與越南的演奏方法已大大不同了,已真正成為了京族獨特的音樂的突出代表。
另外目前專門學習獨弦琴演奏的人數也在日益壯大。何紹教授的學生約有二十餘人,王能教授學生八十餘人,陳坤鵬在廣西藝術學院為二胡、古箏專業的學生開闢獨弦琴第二專業,約帶有學生二十餘人。加上一些獨弦琴音樂的愛好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大陸學習獨弦琴演奏的人數約有一百五十人左右。
二、對中國獨弦琴研究史料的引用做了追根溯源工作。
切實翻查史料,與多篇有關獨弦琴學術論文中的引文進行對照,進行了勘誤,將《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蠻下》中究竟對“獨弦匏琴”做了怎么樣的文字描述真實呈現出來,使學者們對史料能有自己準確的把握。
三、對獨弦琴最新的形制變化做了明確的闡述。
經過原始的竹製獨弦琴,到木製獨弦琴,目前獨弦琴已經出現將葫蘆匏去掉並帶有指板的竹製獨弦琴,還有音箱內置,可方便拆卸的“琴身與電聲放大輸出部分一體化獨弦琴”,以及外形仿《新唐書》中描述的樂曲《龍首獨琴》而製作的“龍首獨弦琴”。本文對這幾種獨弦琴的形制、發音原理都做了較為全面的整理與描述。
四、對中國獨弦琴的教材、樂曲做了較為全面的整理。
獨弦琴教材主要有已經正式出版的陳坤鵬的《獨弦琴教程》和李平的《獨弦琴演奏速成》。這兩本書,尤其是前者,將目前獨弦琴的曲目,包括京族傳統民歌改編的、新近創作的、以及可用獨弦琴演奏的中國樂曲都涵蓋在內。何紹與王能則使用自編的獨弦琴教材進行教學,他們在教材中主要使用京族傳統樂曲與自己創作的作品。
正式出版的獨弦琴音像光碟,有由中國唱片廣州公司出版於2005年7月出版的獨弦琴專輯《獨弦琴海韻魅影·蘇海珍》和由廣東音像出版社出版於2005年月12月的《國樂天香——陳坤鵬獨弦琴演奏專輯》兩種。前者多為創作曲目,音響配器方面採用電子音樂進行編創,突出表現了獨弦琴音色上縹緲、悠長的特點;後者是一張民樂專輯,為獨弦琴演奏的多首中國傳統民歌,在獨弦琴音色的錄製上保持了其樸實、清純的本質。
雖然目前在獨弦琴的歷史源流上還存在著很多不明之處,但不管是由中國傳出,還是由越南帶來,獨弦琴作為京族的標誌性樂器,使這個民族有著獨特的魅力。在越南有這樣一種說法:Làmth?ncongáich?nghe?ànb?u。姑娘不能聽獨弦琴,因為獨弦琴太動聽了,琴聲能撥動姑娘的心弦,會把姑娘的魂勾走。獨弦琴那纏綿、婉轉的琴聲已經使越來越多的人為之著迷。

晉升國家級非遺名錄

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獨弦琴藝術
2011年6月13日,在中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國務院公布了我國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市申報的“京族獨弦琴藝術”赫然在列。
獨弦琴是京族所特有的彈撥樂器,可以在僅有的一條琴弦上同時奏出泛音和基音兩個音,具有柔和優美的音色,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豐滿的特點。
“京族獨弦琴藝術”的入選,既是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視和搶救性保護,也是我市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務實舉措。至此,我市已有哈節及京族獨弦琴藝術兩項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標誌著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長效機制進入新的階段。
同時,“上思雖蕾”、“大板瑤阿寶節(又名:阿波節)等,也已被自治區選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預備推薦名單。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