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神戲

武當神戲

武當神戲是一種民間戲劇劇種,目前較完整地保存於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青塘村。其調子戲和八岔子戲兩個劇種,在中國民間戲曲研究中具有標本性意義。

武當神戲簡介

2011年6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序號:1111 項目編號: IV-149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北省丹江口市
武當神戲是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青塘村王氏家族汲取武當文化及當地民間戲曲和民歌小調的音樂營養,使之演化成為當地獨特的傳統戲曲種類,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主唱大本頭戲、連台本戲,以歷史故事為主,以唱功見長。
相傳,王氏家族世代喜愛戲曲,加之家產大,有養育戲班的基礎。明天啟四年(1624年)前後,王鳴鳳的三個兒子(王應天、王應武、王應丙)引進了“調子戲”戲班,王家財力雄厚,戲班便成為王家的私家戲班,“調子戲”也世代留存下來。
青塘村是武當山北神道香客集散地之一,又是武當道教建築就地取材的後勤材料基地之一。後來,“調子戲”被選中為武當道教的“祭神戲”。興建廟宇,彩化神像,大戶人家許願,香客集會,以及幫會活動,都要唱“祭神戲”,這是武當道教自古以來獨一無二的戲曲祭神活動。長期的祭神活動和戲劇演出,使“調子戲”逐漸融進了武當道教的音樂和文化元素。目前,武當神戲已挖掘整理30餘個劇目、9腔24調。

武當神戲淵源

“‘武當神戲’是400多年以前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青塘村王氏家族汲取武當文化及當地民間戲曲和民歌小調的音樂營養,使之演化成為當地獨特的傳統戲曲種類。”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民眾文化研究館員李征康和十堰市民間文化研究專家李相斌經過近1年的考證終於蓋棺定論。
該鎮青塘村“武當神戲”自2007年10月發掘以來,雖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積極保護,但“武當神戲”的歷史淵源一直不能“正身”。其第二十代傳承人之一王德榮說,是王氏老祖宗由明末口傳下來,屬於家族傳承戲種;而其本地人說該地“人傑地靈”是“武當神戲”誕生的主要原因。為何劇本裡面有許多地方都提及武當山,並且在過去唱“武當神戲”之前一定要先唱敬神戲,還要宰殺公雞,以示虔誠。人們對這兩種看法產生了疑問,看來只有得到專家的論定才能明辨真偽。
鎮邀請李征康和李相斌二位文化專家,經過查資料,取物證。論證為:
王家世代喜愛戲曲,加之家產大,這便有了養育戲班的基礎。大約在明朝天啟4年(1624年)前後,王鳴鳳的三個兒子,王應天、王應武、王應丙,引進了“調子戲”戲班,王家財力雄厚,戲班便成為王家的私家戲班,世代留存下來。
青塘村是武當山北神道主要路途之一,又是武當山道教的廟產,還是北神道上的香客集散地,更是武當道教建築就地取材的後勤材料基地之一。武當山道總對青塘村非常重視,在武當道教的認可下,“調子戲”便被選中為武當山道教的“祭神戲”。興建廟宇,彩化神像,大戶人家許願,香客集會,以及幫會活動,都要唱“祭神戲”。這是武當山道教自古以來獨一無二的戲曲祭神活動。長期的祭神活動和戲劇演出,“調子戲”逐漸融進了武當道教的音樂和文化元素,又不斷汲取當地民間戲曲和民歌小調的音樂營養,使之演化成為青塘村獨特的“武當神戲”。青塘村是武當山北神道主要路途之一,又是武當山道教的廟產,還是北神道上的香客集散地,更是武當道教建築就地取材的後勤材料基地之一。武當山道總對青塘村非常重視,在武當道教的認可下,“調子戲”便被選中為武當山道教的“祭神戲”。興建廟宇,彩化神像,大戶人家許願,香客集會,以及幫會活動,都要唱“祭神戲”。這是武當山道教自古以來獨一無二的戲曲祭神活動。長期的祭神活動和戲劇演出,“調子戲”逐漸融進了武當道教的音樂和文化元素,又不斷汲取當地民間戲曲和民歌小調的音樂營養,使之演化成為青塘村獨特的“武當神戲”。

武當神戲傳承

武當神戲是一種民間戲劇劇種,目前較完整地保存於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青塘村。主要用鑼鼓伴唱,包括二腔(新腔、老腔)五調(緊八岔調、慢八岔調、二流調、拉花調、賣翠花調),樂器包括鑼、鼓、邊鼓、嗩吶配笙;主要劇目有《東樓會》《送友》、《白扇記》、《四勸》、《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武當神戲反映了武當地域文化的發展脈絡和人民民眾的生活狀況及社會進步歷程。對研究道教文化、戲曲發展軌跡及武當山建設與發展都具有顯著的歷史參考價值。對戲曲內容的廣泛性、曲調的多樣性、表達方式的靈活性都具有一定的戲劇研究價值。
但多年來,受時代影響逐漸被各種現代藝術形式所遺棄,甚至代替,現在僅有十餘名老藝人,尚留人世。因生活艱苦,待遇低下,年輕一代無心從藝,後繼無人,加之目前搶救遺產的資金費用、設施設備又極其短缺,劇種已瀕臨滅絕。鑒於此,2008年4月、5月習家店鎮黨委相繼邀請國家、省、市專家在該鎮召開了武當神戲劇種生存與發展研討會, 該鎮對該劇種進行搶救性挖掘整理,建立完善傳承人檔案,組織排練演出,使劇種得到保護和傳承。並組織專門人員挖掘整理保護各種資料,為武當神戲的理論研究和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9年,編印《青塘村戲曲集》草本,申報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該鎮建好青塘演藝綜合樓,加強武當神戲區域硬體設施建設,請專家學者進一步論證。2011年6月,武當神戲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獲得成功。該神戲申遺成功,不經可以有效的保障神戲的傳承,還對增強丹江口市文化內涵,發展文化旅遊,以及提高知名度都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