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瑪舞

薩瑪舞

薩瑪舞,是維吾爾族勞動人民在年節時集體歡跳的一種民間舞蹈,動作樸實有力。它主要流行在南疆喀什、莎車一帶。薩瑪舞雖受伊斯蘭教影響,卻是從古代維吾爾族薩滿祭祖活動中演化而來,多和歡快的“戛地亞納”結合在一起。

基本簡介

薩瑪舞薩瑪舞

薩瑪舞是維吾爾族最有代表性的宗教祭祀禮儀樂舞。“薩瑪”一詞源自阿拉伯語,意為“蒼穹”、“天河”、“太空”。薩瑪舞在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均有流傳,尤其以喀什、莎車等南疆為盛。
薩瑪本是一種原始宗教的名稱,古代維吾爾族曾信仰過此教。當時由於生產力的極端落後,人們在專職的司祭者——“薩瑪”的組織下,用歌、鼓、舞的形式,向自然界的多種神靈祈求狩獵和農業的豐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生活的改變,逐漸從祭祀禮儀演變為勞動民眾年節時的集體娛樂活動,後又發展成為獨特的民間舞蹈形式。除年節外,一般歡慶場合有時也跳薩瑪。薩瑪舞蹈和音樂還被吸收在十二木卡姆的第三部分——麥西來甫中的開頭部分 。
伊斯蘭教傳入新疆以後,統治者也利用了薩瑪這一民間舞蹈形式進行宗教活動。例如,把兩手高舉的動作,解釋為“胡達(上帝)在天上”,一手扶胸的動作解釋為“胡達在心裡”…… 。雖然跳薩瑪時有嗩吶吹奏,鐵鼓敲打,但不準歡笑,舞者的情緒和舞蹈的氣氛是肅穆莊嚴的。在寺院屋內舉行的薩瑪,沒有音樂,隨著阿訇的禱詞,邊舞邊喊著有節奏的“喔嗚—— 喔嗚!”的呼聲。但是在民間的娛樂場合,民眾跳薩瑪時,仍充滿歡快的氣氛。解放後則跳得更加雄健有力。

舞蹈起源

薩瑪舞薩瑪舞

薩瑪舞來源於薩滿教原始巫術活動。在最初階段,它是以舞通神,從這些無意識的動作中,人們漸漸地發現了它的美,發現了它的凝聚力,發現—廠動作也是一種語言符號,可以再現人們用語言無法表達的內容,可以宣洩人們用語言無法宣洩的情感,因此人們不斷地發展它、豐富它,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形式。
薩瑪舞由古代薩滿跳神活動中演化而來,後與西域樂舞相結合,逐漸發展成歌舞的形式。公元16世紀葉爾羌汗國時代,伊斯蘭教依禪(伊善)派又把這種薩滿教歌舞化為宗教性的活動,稱為薩瑪。為了擴大宗教影響,還把這種產生於當地的歌舞名稱、形式,都說成來源於阿拉伯。土耳其也有名為“薩瑪”的宗教性舞蹈,它與維吾爾族的薩瑪舞屬於同源異流的可能性居多。維吾爾族“薩瑪舞”中的舞蹈動作,主要是西域樂舞的遺存,只不過融入了宗教文化的色彩。至於維吾爾族依禪教派“薩瑪”的宗教活動雖受蘇菲派“薩瑪”的影響,但活動形式還不盡相同,兩者之關係己屬於宗教範疇。關於薩瑪舞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說與亞洲北方遊牧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薩滿教”有一定關係。十一世紀,喀拉汗王朝著名長詩《真理的入門》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學者丟棄了善功,隱士丟棄了虔誠,哲人竟跳起歡快的薩瑪,手舞足蹈,禁止異教的人已無影無蹤,異端邪說卻猖獗風行”(《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該書譯者加註:“薩瑪,此處為舞蹈名稱,來源應屬於薩滿教跳神作法的舞蹈”。
一說認為,《薩瑪舞》的形成與伊斯蘭教蘇菲派教團的神秘宗教儀式有關。法國學者里昂·馬賽在其所著《伊斯蘭簡史》中說:“蘇菲派教團有一種共同的儀式―一狂熱的跳神,連連讚美安拉,這種讚美無休止地加以重複,出聲的和默念的,有時還伴有一定的動作”。十九世紀維吾爾歷史學家毛拉?木沙?沙依拉米撰寫的《伊米德史》中也有這樣的記述:蘇菲神秘主義教徒“往往男女混雜地聚在一間大院子裡——鼓樂大作,於是男男女女便相互混雜地跳‘薩瑪舞’,並大喊大叫,他們時而跌倒,時而站起來,時而像醉漢昏迷不醒,口吐白沫,就這樣從享受狀態進入非享受狀態”。

發展流變

薩瑪舞薩瑪舞

“薩瑪”本是一種原始宗教的名稱,古代維吾爾族曾信仰過此教。當時由於生產力的極端落後,人們在專職的司祭者——“薩瑪”的組織下,用歌、鼓、舞的形式,向自然界的多種神靈祈求狩獵和農業的豐收。早前,薩瑪舞的參加者都是男性,不受年齡的限制,也不受人數的限制,而女性一般不跳這種舞蹈,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維吾爾族男子的舞蹈
據《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一書中說,薩瑪舞與亞洲北方遊牧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薩滿教有一定關係。十一世紀,喀拉汗王朝著名長詩《真理的入門》中也有記載。該書譯者加注說:“薩瑪,此處為舞蹈名稱,來源應屬於薩滿教跳神作法的舞蹈。”
十九世紀維吾爾歷史學家毛拉·木沙·沙依拉米撰寫的《伊米德史》中也記述了這種舞蹈。《史記》里稱它為“回舟舞”。唐代詩人元稹、白居易、李端等人的詩詞中也描寫過薩瑪舞,如李端在《胡騰兒》一詩中,有“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這樣描寫薩瑪舞的詩句,由此看來,薩瑪舞至少也有數百年的歷史。
歷史上曾有圍著圓圈跳的“節爾里薩瑪”、有呼喚和歌聲伴唱的“約克麥提薩瑪”、有用雙手持撒巴依跳舞,並用熱瓦甫、手鼓等樂器伴奏的“孜克里薩瑪”等不同形式風格的薩瑪舞,都是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表演的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生活的改變,逐漸從祭祀禮儀演變為勞動民眾年節時的集體娛樂活動,後又發展成為獨特的民間舞蹈形式。除年節外,一般歡慶場合有時也跳薩瑪。薩瑪舞蹈和音樂還被吸收在十二木卡姆的第三部分--麥西來甫中的開頭部分。
在幾個世紀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喀什地區的維吾爾族對“薩瑪舞”不斷進行創新和發展,使它傳承至今,這時也有婦女參加,但都是婦女們自己在一起跳。
伊斯蘭教傳入新疆以後,統治者也利用了薩瑪這一民間舞蹈形式進行宗教活動。例如,把兩手高舉的動作,解釋為“胡達(上帝)在天上”,一手扶胸的動作解釋為“胡達在心裡”……雖然跳薩瑪時有嗩吶吹奏,鐵鼓敲打,但不準歡笑,舞者的情緒和舞蹈的氣氛是肅穆莊嚴的。在寺院屋內舉行的薩瑪,沒有音樂,隨著阿訇的禱詞,邊舞邊喊著有節奏的“喔嗚--喔嗚!”的呼聲。但是在民間的娛樂場合,民眾跳薩瑪時,仍充滿歡快的氣氛。

活動屬性

“薩瑪”的活動有三種:
第一種年節時在清真寺前廣場合著鼓樂跳的薩瑪,雖與宗教節日有關,但基本屬禮俗性活動,有娛樂氣氛。
第二種定期去聖者墓地紀念聖者和祈福消災的薩瑪,所跳的動作與年節時差別不大,也有鼓樂伴奏,但許多參加者卻沉浸在宗教的虔誠中。
第三種是伊斯蘭教依禪(伊善)教派在寺院內舉行“齊克爾”(宗教功課)時跳的薩瑪,在阿訇唱誦經文中參加者不斷呼喊“喔--安拉(上帝)”,這種薩瑪雖有近似舞蹈的動作,但為“齊克爾”的宗教活動

風格特點

薩瑪舞薩瑪舞

參加跳薩瑪大都是男性,有時也有婦女參加,但都是婦女們自己在一起跳。薩瑪舞腳步平穩紮實,充滿了勞動生活氣息。 薩瑪舞的動作和鼓的節奏配合緊密。“咚”的時候多是全腳著地,穩而有力,不生硬又不馬上抬起,有附點音符的效果。動力腿抬起時,主力腿的膝部有個明顯的屈伸,身體的起伏也較大。
手多是自然形態的半握拳,下甩打開和彎屈收回,都有明顯的悠勁。身體隨著手的悠擺,有左右微晃的感覺,單步擦地跳起接空轉、單步跳轉等是薩瑪中常見的技巧動作。薩瑪有專門的曲調,開始前常常是吹奏人們熟悉的木卡姆或賽乃姆的樂曲,然後隨著鼓的節奏變化轉入薩瑪樂曲。
“薩瑪舞”的動作,不同於維吾爾族的其它舞蹈,有明顯的個性,開始時單腳跳起,雙手舉起,緊接著雙腳向左、向右邁出用力踏地,左手朝前,右手朝後,身體微微前躬,雙手甩起,鏇轉180度或360度,動作根據鼓點的不同,腳步有些變化。在做各種動作時,嘴裡有節奏地呼喊出:“嘿依!”、“嘿依!”增強了舞蹈的壯觀和男子那種陽剛的氣質。
隨著歷史的發展,薩瑪舞逐漸世俗化,至近代演變成了維吾爾族在傳統節日裡集體歡跳的一種民間舞蹈。每當肉孜節古爾邦節,人們都會自發地聚集至清真寺前的廣場。當鼓樂手吹奏起薩瑪舞曲調時,人們紛紛進場,圍成大小不等的圓圈手舞足蹈。較之宗教禮儀活動中跳的薩瑪舞來說,民眾性大型廣場薩瑪舞,無論是情緒還是動作都有所變化。情緒上融入了節日的喜慶成分,動作也較規範。基本動作為“悠晃步”、“悠晃鏇轉”,動作與鼓點緊密相扣,悠擺鏇轉節奏統一。廣場上舉行的這種集會參加者僅為男性,人數不限。隨著時間的延伸,人越聚越多,逐漸圍成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圓圈,按逆時針方向緩緩行進,場面雄偉壯觀。跳累者,可退出休息,即刻又有新的舞者加入。

表演形式

薩瑪舞薩瑪舞

薩瑪舞是在肉孜節、古爾邦節時由男子在廣場上集體表演的舞蹈形式。薩瑪的舞蹈動作和瑣吶的吹奏、鐵鼓的敲擊聲結合在一起,形成特有的舞蹈動律。“咚”時,腳步落地後並不馬上抬起,加強了沉穩感,“當”時,動力腿屈膝抬起,主力腿有明顯的屈伸,形成身體較大的起伏。因此,所用的節拍雖與一般的2/4、4/4拍相同,但藝術效果不同。鼓與瑣吶等鼓吹樂器,是古代用於行軍、儀仗的鼓吹樂,因此給薩瑪舞增添了西域樂舞文化的色彩。
伴奏薩瑪的主要樂器是嗩吶鐵鼓。嗩吶數量不一。鼓以音高不同的兩個鼓為一組,發出“咚”、“當”的聲音,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大的場合,有時有兩三組,外加一個音色更渾厚的大鼓,突出“咚”的音響效果。鼓的節奏決定著舞蹈的快慢和動作的和諧統一。有經驗的鼓手,使鼓點敲擊的變化多樣,激勵著舞者和觀眾的情緒。嗩吶吹奏的曲調比較靈活,不受鼓的限制,有時拖兩三個小節的長音,或音歇三、四小節,以突出鼓的節奏。
薩瑪舞的伴奏形式以鼓吹樂為主。樂曲多為2/4、4/4、7/8、5/8節拍。其基本節奏型有2/4冬大大 冬大︱冬冬冬大 冬大‖、4/4大大大 大大大 冬冬冬 大大大 大大大 冬?大 冬大冬 、7/8冬冬冬大︱冬o冬大‖ 、5/8冬?大大大冬大︱冬?大大大 冬冬等多種。不同的鼓手可在基本節奏型的基礎上變化出更多的花樣鼓點。
薩瑪舞在特定鼓樂轉入薩瑪節奏後,人們紛紛進場,自動圍攏,沿逆時針方向舞蹈前進。每人動作不同,但都合著鮮明的鼓聲落腳,在各自悠擺舞動中取得整體和諧一致,形成壯觀場面與磅礴氣勢。節奏轉快後,動作也隨之激昂熱烈,出現薩瑪特有的單步跳轉、擦地空轉、連續跳轉等技巧。舞者、觀眾互為呼應,增添了節日的氣氛。過去跳薩瑪多是貧苦農民,雖帶不同的願望和宗教心理,但不失勞動者動態特徵,顯示出濃郁的勞動生活氣息,舞步穩健、紮實,動作開闊有力。
林則徐曾寫過不少描述新疆風俗民情的詩句,《回疆竹枝詞二十四首》中有“新月如鉤才入則,愛伊諦會萬人歡”,中“愛依諦”維吾爾語意為“節日”,此詩描繪的正是“肉孜節”(開齋節)、古爾邦節(宰牲節)初見新月時,各村在高台上搭起棚架,上面擺著幾對鐵鼓,人們在鼓手敲打的鼓聲中從四處趕來,在廣場上跳起薩瑪舞歡慶節日的情景。

歷史價值

薩瑪舞薩瑪舞

所謂薩瑪舞,是維吾爾族民眾在年節時集體歡跳的一種民間舞蹈,動作樸實有力。它主要流行在南疆喀什和莎車一帶。樂器很簡單,一個嗩吶的高昂鏇律和幾面鼓敲出的強勁節奏中,眾人左右鏇轉起舞。現在除年節外,一般歡慶場合有時也跳薩瑪。據有研究的人說,薩瑪舞蹈和音樂還被吸收在十二木卡姆的第三部分——麥西來甫中的開頭部分。
“薩瑪”是一種很古老的宗教舞蹈,以往一年一度只在喀什的艾提尕廣場舉行。這種舞跳起來粗獷豪放,熱烈異常。維吾爾人把這一古樸的藝術移植到節日和歡慶場合中來,已經相沿成習,經年不衰。詢問維族長者,我才知道,所謂“薩瑪”,實際就是古代的“薩滿”原始宗教。維吾爾族的先人曾信仰過此教。
薩滿教是流傳於古代蒙古地區的一種原始多神教。我國北方各民族原來都信仰過薩滿教。隨著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和民族間文化的交流與民族的融合,也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薩滿教在北方許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和藏傳佛教(喇嘛教)及伊斯蘭教所取代。
史學界的普遍看法是,維吾爾族的族源主要是回紇(回鶻)和當地土著民族。起源地是蒙古草原的色欏格河鄂爾渾河一帶和新疆地區。維吾爾的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於我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之間的“丁零”。後來“丁零”又被稱為“鐵勒”、“赤勒”或“敕勒”。唐宋的詩詞文獻中,這些術語是很常見的。由於他們使用的車輪高大,又被稱為“高車”。8世紀漢文文獻中改回紇為“回鶻”。9世紀中葉,大部分遷到西域,西遷後定居西域的回鶻,既融合了兩漢以來移居這裡的漢人,他們同原來就居住在南疆廣大地區操焉耆、龜茲、于田語的人民,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長期相處,繁衍發展而形成了現代的維吾爾族。看來,這薩瑪舞,就是維族文化中曾經信仰過的薩滿教留下的文化遺蹟。
新疆的薩瑪舞有它悠久的歷史傳統,曾收入木卡姆中,成為第三部分“麥西熱甫”開始時的舞蹈歌曲。1950年代初對喀什民間藝人演奏的《十二木卡姆》進行了錄音、記譜,整理後出版的《十二木卡姆》中談到薩瑪舞的特點時指出:“麥西熱甫……以剛健有力的剎馬(薩瑪)舞蹈歌曲作為開始,從始至終情緒異常熱烈、緊張。”上述兩則引文說明,伊斯蘭教傳人西域以前,薩瑪是一種7/8拍、節奏歡快的民間舞蹈,後來雖融入宗教觀念,但歌舞成分仍然是西域樂舞的遺存。至今《十二木卡姆》中的一些曲調可以宗教化,例如莎車地區宗教活動中演唱木卡姆是把樂曲節奏變為低沉、緩慢,同時人們伴以“阿拉”“喔嗚”的呼喊聲,充滿宗教氣氛與神秘的色彩。用於宗教活動的薩瑪舞也可由弦樂伴奏,或加“薩巴依”以增添宗教色彩。

發展現狀

薩瑪舞薩瑪舞

每年11月下旬,在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即將來臨的前夕,節日的早上要穿上漂亮的衣裳,帶上小花帽,隨著大人去跳“薩瑪舞”每到穆斯林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節,喀什市的維吾爾族民眾就會自發地雲集到艾提尕爾清真寺前面的廣場上,跳起傳統的“薩瑪舞”,只要吹起嗩吶,敲起納格拉鼓,人們紛紛甩開雙臂,按著鼓點翩翩起舞。其參加人數之多,動作之熱烈奔放,場面之壯觀,是在其它地方難以見到的,而觀眾也是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整個廣場歡騰了,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氣氛。
歷史悠久的喀什“薩瑪舞”,是維吾爾族傳統的 “賽乃姆舞”、“刀郎舞”、“薩瑪舞”、“夏迪亞納舞”和“納祖爾庫木”五大民間舞蹈之一。據《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一書中說,“薩瑪舞”與亞洲北方遊牧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薩滿教”有一定關係。《史記》里稱它為“回舟舞”,“薩瑪舞”至少有數百年的歷史。
“薩瑪舞”是維吾爾族最有代表性的宗教祭祀禮儀樂舞。“薩瑪”一詞源自阿拉伯語,意為“蒼穹”、“天河”、“宇宙”。“薩瑪舞”在全疆維吾爾族聚居區均有流傳牞尤其在喀什、莎車等地最為流行。
在幾個世紀的歷史演變過程中,“薩瑪舞”原有的風格和舞蹈的整體結構並沒有因此而消失或改變,在逐步發展過程中,喀什地區的維吾爾族對“薩瑪舞”不斷進行創新和發展,使它傳承至今。參加者都是男性,不受年齡的限制,也不受人數的限制,而女性不跳這種舞蹈,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維吾爾族男子的舞蹈。
隨著時代的變遷,“薩瑪舞”已成為民眾性的節日舞蹈,“薩瑪舞”的動作也隨之得到了不斷提高和創新。凡舉辦“薩瑪舞”表演活動的地方,都呈現出一派熱鬧、歡騰和喧鬧的局面。人會越聚越多,逐漸圍成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圓圈,人數可達數百人,甚至數千人,場面壯觀,令人震撼。一些舞者,有時跳到昏厥過去,甦醒後,稍休息片刻,又繼續跳,那種執著的精神令人佩服。
薩瑪舞在新疆是影響較大,並帶有較濃厚的宗教民俗色彩的民間舞蹈,它在新疆南部的喀什、莎車等地廣泛流行;每逢節日,在大清真寺的廣場前,成千上萬的民眾不論男女老幼都聚集在一起,在嗩吶和鐵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自動形成一個個逆時針方向行進的圈,圈圈相套,層層相疊。動作主要是手臂和身體的左右搖動,膝部有節奏地屈伸,以及各種蹲、跳舞姿的鏇轉。每個人的舞蹈動作雖然有時各不相同,但和著統一的節奏和手臂、身體有規律地擺動,在整體上和諧統一,因此氣勢宏大壯觀,氣氛歡快熱烈。薩瑪舞作為民眾在節日裡主要的自娛活動,把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