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舞

功德舞

又名師公舞,是釋、道二產生出來的一種酬神舞蹈,亦歌亦舞。鼓點有二流鼓、菩薩鼓;打擊樂的特點是兩面鈸擊打時,鈸貼半圓圈地一扭,發出岑車當的呼聲表示傷感之情,在舊社會,人去世後、遇災難、起福還福、家中有人生病,要拜星。農曆七月十四日孟聖節,便出現功德舞,有的地方做大型功德,說是給不得好死的游靈超度,送其到西天去,免使殘害人畜。寺廟誕節,請師公酬神。個人請師公驅鬼、贖魂和平、出現旱、水、蟲災、瘟疫,也做功德。做半天一日的功德有乘佛、收煞、開壇、祭亡等。功德舞有小場面,也有大場面。上刀山,過火煉,則是驚心動魄的表演。立一條數丈高的木桿,木桿兩邊安上無數雪白的刀片,道公佬逐一踩著刀口爬上爬下,又曰上刀山,夜裡,把十幾擔木炭鋪地,約二丈長,一丈來寬,道公赤腳從燒紅的再撒上食鹽的火炭上,邊唱邊舞踩踏過去,叫做過火煉。

簡介

功德舞功德舞

畲族敬奉鬼神,十分崇拜祖先,民間舞中多有表現。如福建的“刀鈴舞”、“龍頭舞”和“踏步舞”等。“龍頭舞”是畲族迎祖請龍頭公儀式上的舞蹈,“踏步舞”是祭祖儀式中的舞蹈,與浙江省的“功德舞”相似。下面著重將浙江省畲族地區流行的祭祀歌舞——“功德舞”做一介紹。

舉行喪葬儀式時,邀請八個祭祖者,頭戴道冠,身穿青、紅色祭衣(袍式,有大襟和對襟兩種),在死者靈前誦禱,或在祖先畫像前歌舞,以祈求祖先保佑,使死者超生。畲族人民把這種祭祀性歌舞活動,謂之“功德”。

動作

做“功德”主要是由祭師邊吟邊舞,根據舞蹈的動律和音樂節奏,動作大體可歸納為三大類,通稱“坐蹲”、“一步一踢”、“悠蕩”。

“坐蹲”

舞者四人或八人,每兩人面相對或背相對。右手持龍角,左手持靈刀,邊吟邊舞。也有一人雙手拿木板,另一人拿小鼓而舞的,其含意是為死者招魂驅邪。表演時,舞者雙手有節奏地轉動龍角和揮動靈刀,使其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同時雙腿呈半蹲狀(有一腿半蹲,另一腿屈膝在前以腳掌點地;也有雙腿交叉半蹲),一步一蹲,步伐簡單、穩健、沉重。上身基本保持平穩,當道具向身里甩動時,略扣胸,反之則略向外彈胸,形成了獨特的舞蹈動律。兩人動作對稱,連續而做,直至樂曲告一段落。伴舞音樂採用民歌曲調,鏇律流暢穩重。

“一步一踢”

隨著舞者情緒的變化,舞蹈速度逐漸轉快,眾人面向里圍成圓圈,雙手在胸前,仍有節奏的轉動龍角,揮動靈刀,或放下道具,作“神手”狀;同時一腳邁步,雙膝微屈,同時踢出另一腿。

“悠蕩”

舞時在空拍上起法兒,上身俯衝保持一定傾斜度,雙手隨著盪向前,身體急速跳轉身。舞者有時輕盈游步悠蕩,有時排列成直線,身體左右轉動,有時隨著情緒發展,速度加快,動作幅度越來越大,形成里外四方對陣,擦肩對背,敏捷急速的跳轉。高潮時舞者身上的長袍飛鏇起來,顯得十分瀟灑豪放。

禁忌

做功德時舞者有時不拿道具,徒手而舞,常見的手式有“神手”(雙手掌向上端起,拇、食、 小指上翹,好似頂著酒杯),“訣”(雙手手背相靠,繞於胸前)。

與宗教關係

功德舞蹈中的某些舞姿,與漢族道教儀式中的動作相仿,如坐蹲動作身體要保持平直穩定,不可撅臀部,叩拜時,腿部半蹲交錯,這些動作又類似佛教蓮花團座。

原始舞蹈與宗教有著密切關係。畲族的祭祀性歌舞——“功德”雖具有封建迷信的內容,但從祭祀者的舞蹈動作和情緒來看,卻反映和表現了畲家山民強悍、質樸的性格特徵。解放以來,舞蹈工作者對這些舞蹈素材進行整理、加工、發展,並賦以新的內容,創作了不少畲族舞蹈作品。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