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舞

花鼓舞

花鼓舞,彝語稱“熱波比”,流傳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區的雙柏縣和峨山彝族自治區的新平一帶,是一種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裡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

基本信息

介紹與特點

花鼓舞花鼓舞

簡介

彝語稱“熱波比”,流傳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區的雙柏縣峨山彝族自治區的新平一帶,是一種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裡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花鼓舞”是湖南鳳凰保靖花垣等縣苗族人民歡度農曆“六月六”“八月八”“趕夏”“趕秋”等傳統節日時,必有的自娛性舞蹈。屆時,在舉行盛會的廣場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負責敲擊大鼓。由兩人持雙槌敲擊鼓皮,一人持單鼓槌敲擊鼓梆,參加集體作舞的人們,沒有人數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擊鼓者用本民族語言歌頌發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為對祖先的祭奠。然後,眾人便在鼓點的伴奏下圍鼓成圈翩躚起舞。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來於各類生活動作的模擬,其中還加入一些武術成分,使舞蹈動作柔美而剛勁。

特點

花鼓舞花鼓舞

《花鼓舞》的特點,是兩位擊鼓者在鏇轉、翻身或跳躍下表演多種對稱性舞姿的同時,還能敲奏出和諧而統一的鼓樂。

花鼓舞由打擊樂伴奏,樂器有大小鈸大小鑔大小鑼。 花鼓呈橢圓形,一尺二寸長,紅色鼓身,用綢帶系鼓,斜掛於右肩。

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位師傅手持木製龍頭,龍頭上插有野雞羽毛,並用紅綢紮成繡球系在上面,作為指揮。另由四人背鼓,鼓橫掛在腰的左側,左手拿白毛巾,右手持槌打鼓。打鼓動作有一定程式,每套動作都有頭步和收步,動作先後順序及圖形變化均有嚴格規定,由持龍頭的師傅用手中道具指揮。

花鼓舞表演動作千變萬化,大體有勞動生產動作、生活動作、武術動作和模仿動物動作四類。男子鼓舞動作有"雞公啄米"、"鱉鴛伸腿"、 <<肩荷擔"等,女子鼓舞動作有"美女梳頭"、"穿衣整容"、"燒茶煮 飯"、"巧媳織錦"、¨桃花繡朵"、鋪床理被"、"春稚推磨"等,解放後在傳統鼓舞動作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內容。如"開拖拉機"、"踩打穀機"、"運送公糧"等動作。花鼓舞有人敲邊伴奏,有雙敲邊和單敲邊,有的地方還用也也鑼或大銻伴奏,有的甚至加上大號瑣吶二胡等樂器伴奏,氣氛十分熱烈。

花鼓舞的風格矯健有力、開朗豪放、開奏鮮明。舞蹈在重拍時向上彈跳,一拍擊鼓一下。動作特點是小腿靈活,有不少高難度技巧,如小腿在空中劃圈等。
在表演花鼓舞時,因整個舞蹈都在彈跳中進行,舞者體力消耗大,故分段表演,每跳一段舞蹈先唱一段花鼓詞。曲調分為玩場歌和送喪歌兩種。

花鼓戲多在春節前後,六月六、四月八、趕年場時表演,有時公共活動,如開大型會議,也以花鼓迎送與會代表和來客。形式有"雙人鼓舞",表演時兩女(或兩男)同打一端,同時打鼓起舞。要求鼓點一致,二人動作對稱一致。另一種是一男一女"雙人舞",此種鼓舞有時兩人同打一端鼓,一人打鼓一人陪襯,動作完全一樣。鳳凰花鼓在全國頗有名氣,1953年4月,落潮井鄉苗族藝人麻官送、麻順達的花鼓舞到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榮獲全國優秀舞蹈獎。

起源及產生

峨山彝族花鼓舞具體源於何時出現和產生,無史書記載。據調查了解,有關其起源及產生主要有民間傳說和外來文化影響兩種說法。
民間傳說:古時,有個能歌善舞的彝族美麗姑娘,有—天,她在洗瓦罐,無意間拍打了罐口,瓦罐便發出咚咚的聲音。她覺得很好聽,在上山砍柴時便取回了一段空心樹,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聲音特別悅耳動聽。從此以後,彝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的活動,彝族後人為紀念花鼓的發明者,就做了—個牌位,上書“有感花鼓娘娘之神位”,每在跳花鼓時須殺雞獻牌位,舉行儀式,並成立“花鼓會”。這個有關峨山彝族花鼓舞起源來歷的美麗傳說,雖然沒有確切的史書記載和可以證明其真實性的有力證據,但從中體現出了彝族人民的一種精神依託和崇敬祖先的意識願望。也說明峨山彝族人民是一個崇尚勞動、崇尚智慧、崇尚創新的民族。
受外來文化影響。據考證和現在普查結果表明,峨山彝族花鼓舞最有可能的是與安徽“鳳陽花鼓”結合的一種彝族文化藝術形式。兩者所使用的道具鼓幾平同轍,鼓都是以懸掛腰際為主。另外,從彝族花鼓舞中的漢浯唱詞和花燈曲調來看,如:“聽唱鳳陽花鼓”、“聽唱雲南鼓”、“唱燈滿來紅似火,唱燈醜來包含些”、“金童玉女兩邊站,一對白鶴擺面前”、“魯班師傅來瞟粱”等等,都是彝族花鼓舞吸納漢文化的表現。從彝族花鼓舞本身的舞蹈語彙特徵來看,主要以彝族的另一種民間舞蹈“跳樂”動作為主,如“左右打花”、“左右前後跺腳”、“翻身點腳”、“對腳”等許多最基本的舞蹈動作語彙。由此看來,峨山彝族花鼓舞中有著不可分割的漢文化藝術成分。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峨山彝族花鼓舞是漢彝文化交融的結晶。這也說明,某種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產生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它是多種文化互相交融、相互滲透和相互促進的過程中,經過本族人民長期的繼承和發展創新的結果。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包含和發展是某種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產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和結合形式。正因為這樣,勤勞聰明、正直開朗、熱情奔放的峨山彝族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對生產生活、社會自然的理解與熱愛以及表達內心的情感的需要,才創造出了如此富有魅力的、豐富多姿的彝族花鼓舞藝術。

形式及內涵

峨山彝族花鼓舞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及其藝術內涵

峨山彝族花鼓舞在眾多舞種中表現形式比較獨特,並具有較高的藝術性、觀賞性和文化性,民族特色濃郁,風格突出。是彝族文化中具有較好代表性的舞種。峨山彝族傳統的花鼓隊使用的表演道具一般為一龍頭、四筒腰鼓、一面鑼、一副大鈸、一副小鑔以及鼓槌和毛巾。表演時,伴奏者(一般3人)手持鑼、鈸、鑔在場邊站成橫隊,隊形及位置一般固定不變。他們在場外敲打伴奏,不參與舞蹈。其他五個“舞蹈”隊員,則站在場中間,有一名叫“龍頭”的師傅持龍頭(也稱箐雞尾)領舞(箐雞尾是由一根木棒,在頂端雕上龍頭,插上箐雞尾巴,紮上各色彩帶進行裝飾,有的還在彩帶上綴有幾面小圓鏡。)掌龍頭者是鼓隊的指揮,舞蹈場面及動作由“龍頭”示意而變換。掌龍頭者常左手持龍頭,右手握毛巾,雙手上下交替舞動,有時左手握龍頭頸部做支點,右手握龍頭尾部對著左側上下舞動,很多時候是雙手握住龍頭中部,在身體兩側繞八字花。其他四人每人用紅布系一花鼓挎於右肩垂至左腰際,胸前綴一面小圓鏡,左手甩動一條毛巾,右手拿鼓槌敲,合著鼓鈸聲邊敲邊舞。從花鼓舞使用的道具和表演形式中,我們不難發現彝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藝術特徵和傳統文化內涵。就拿“龍頭”上刻有的龍頭和插上的箐雞毛以及每一位鼓手胸前及龍頭上綴有的小圓鏡來說,表面看來是一種裝飾,是彝族人民熱愛自然、熱愛美、追求美的表現。然而,這一個個細微的飾物無不展現著彝族這個古老民族的文化信仰。“龍”是中華民族的化身,整箇中華民族都比較崇敬“龍”。作為中華民族中的一員———彝族也毫無例外。不過,在彝族人民的傳統文化中,龍具有更特殊的地位和含義。在彝族人民的觀念里龍是一種神靈,是一種吉祥物,他能保佑和賜福人類,所以,彝族才會有一年—度的傳統節日———祭龍節。可見,在花鼓舞中領舞者手持“龍頭”是有其特殊的文化內涵的。還有那小圓鏡,彝族人民信仰宗教,相信鬼魂存在。在彝族人的傳統觀念里,明鏡具有特殊的作用———驅魔避邪。據說彝族花鼓舞最初是用於祭祀和喪葬活動的,由此可見,鼓手胸前和“龍頭”上綴有的小圓鏡是有其特殊用意和內涵的。
整個彝族花鼓舞活動先用鈸、鑼、鑔聲作為前奏,用鏗鏘悅耳的伴奏樂烘托氣氛,激發熱情,振奮人心,繼而鼓聲頻頻,鑼、鈸、鑔聲陣陣。場上舞蹈隊員們合著鏗鏘有力的節奏飄然起舞。舞蹈動作非常豐富,特別是腳部的動作變化萬千,令人目不暇接。如:蹬、頓、甩收、跳、越;繞花、蹲轉、崴膝等。再如吸腿空轉、雙腳縱步,空中崴膝等更是力度重、技巧高、難度大,令人嘆為觀止。同時腰、頭等部位大幅度搖擺晃動,動作乾淨利落、粗獷豪放。充分體現了彝族人民特有的勇敢強悍、豪爽開朗、剛毅大方的性格和氣質。
峨山彝族花鼓舞的表現形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歌”“舞”結合。但與其它歌舞不同,其它歌舞是由樂器伴奏或者邊唱邊舞,而花鼓舞是唱一段停下來再舞,舞一段停下來再唱。唱時無伴奏,只是舞者用鼓槌在鼓邊上敲著節拍。曲譜都是花燈調,唱詞清晰。唱詞內容是根據其表演場合即節日慶典、祭祀、喪葬等屬性而定的,表演場合不同,唱詞內容也就不同。當然,唱調也是有所不同的。花鼓舞的唱詞多數是表達舞者對邀請者的祝願、讚美和感謝。這體現了彝族人民聰明,純樸、善良的性格特點。如賀新房的唱詞:“一進門來一見天,楚石欄桿排兩邊,三間正堂閃金光,堂窗天井四角方,五星高照大紅帖,魯班師傅來瞟梁,漆工畫匠畫彩圖,八字粉牆加牌坊,里鑲九面金銀瓦,外加十道格子窗。”歌詞整齊、順口易記,生動感人。

分類及特徵

峨山彝族花鼓舞

峨山彝族花鼓舞的分類一般是根據節奏的快慢分為急鼓和慢鼓。所謂急鼓就是快節奏的鼓舞;板鼓就是慢節奏的鼓舞。急鼓剛勁有力,熱情奔放,板鼓則柔中有剛,這是花鼓舞總的風格。即使同是急鼓或板鼓,因傳入的時間和地點不同,以及藝人的繼承發展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又形成了各地區在風格特點上的差異。就拿急鼓中的動作“左半落”、“右半落”、“後左半落”、“後右半落”來說,富良棚樂里沖村是跳起落地時半蹲,力度偏重,塔甸九龍村是跳起落地時全蹲,又快速立起,似蜻蜓點水。而岔河寶石村的動作是以快見長,如“左甩開”、“右甩開”等動作時,左腳落地右腳速起;做“小引三步翻身”時是左右腳交叉向前邁步,身體左右搖擺如醉拳。這說明峨山彝族花鼓舞文化與其他的任何一種文化一樣具有地域性特徵。是峨山各地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特定區域人群的區域競爭意識,促成了峨山彝族花鼓舞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建東花鼓舞

優美精彩的花鼓舞優美精彩的花鼓舞

說起建東花鼓舞,當地老藝人介紹,這從建東民間流傳的燈班戲演變而來。建東花鼓戲的代表人武天階,1893年出生於建東鄉陳家灣。1913年,武天階將掙的手藝錢,製作了一套花鼓舞、戲的服裝、道具,組織起20多人的班子,到宜昌平善壩、三斗坪、花雞坡,長陽縣的白沙驛、賀家坪,秭歸縣的九畹溪、花橋河、小東陽、巴東、宜都等地巡迴演出,深受歡迎。
解放後,民間藝術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重視下不斷發展,武天階積極參加了文藝宣傳隊,編演節目。他口述下來的劇本有《遇路封官》、《葛麻搶親》、《姜女尋夫》等10多個折子戲,培養了演員達90多人。1956年,武天階當選為秭歸縣人大代表。他多次帶隊參加全縣匯演,每次都受到縣文化部門的嘉獎和民眾的好評。
建東花鼓舞三人擊樂,大鑼、鈸、馬鑼;唱腔為“開門調、端陽腔、小鑼腔、大鑼腔和車調子”五種。除大鑼腔的曲式結構為上下腔外,均為一段體的曲式結構,曲調裝飾音較多,每句落音傾於下滑,具有濃郁的山歌風味。
舞蹈動作有“後踢步、繡花、整裝、走步子、兩步子、點蕊、麒鳳翻身鷂、鶴立梢棲、雙逗和撲蝶”,丑角後踢步。旦角“小腳女人”的步伐貫穿舞蹈的始終。
秭歸縣委劉副書記在談到花鼓舞時讚不絕口,他認為這種健身舞蹈最具旺盛活力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結合人們生產生活的健身動作,加上行頭美、舞姿美,又具有古式風韻,深得山區人民喜愛。劉副書記透露,目前秭歸縣正在大力推廣建東花鼓舞,並撥出專項經費用於普及和提高。
茅坪鎮的李副鎮長唱得一口好山歌,她介紹,原來在縣旅遊局工作時喜歡唱山歌,愛跳巴山舞,但來到茅坪後,認識和學會了花鼓舞,就再也沒跳別的舞蹈了。
在創建全國億萬農民先進鄉鎮的活動中,茅坪鎮以花鼓舞為主導,以秧歌舞、船工舞、九子鞭、筷子舞、舞龍、舞獅等為烘托,創建並宣傳推廣了一系列集健身、表演、實用於一體的體育舞蹈。近年來,不分春夏秋冬,天晴天雨,在集鎮、鄉村廣場和社區空地上,每天晚上都有專人按時播放樂曲,農民們跳著花鼓舞自娛自樂,從不間斷。在長寧、桔苑、茅坪小區、歸州街、天問路、九里、銀杏沱、建東的數百名農民還在鎮文化體育中心錄製了花鼓舞錄音帶。活動的開展,既增強了農民體質,又活躍了農村生活。與巴山舞不一樣的是,花鼓舞健身套路更多,文化內涵更豐富,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極有可能成為繼巴山舞后又一農民健身力作在全國推廣。

雙柏縣花鼓舞

在雙柏縣,每逢年節和辦喪事時,就請花鼓班子來跳。他們說,人在世上活著高高興興,死後也要高高興興,所以辦喪事要跳花鼓,相反辦喜事是不能跳的。 

新平縣花鼓舞

新平縣的花鼓舞只保留在前進鄉的磨皮大寨,故又稱為“磨皮花鼓。”表演時至少要有十一人,手持雉翎的指揮者一人,耍大刀、二節棒、水火棍、三叉戟、雙刀、雙鉤鐮的各一人,腰系花鼓的四人。舞蹈充滿戰鬥氣氛,逐一持兵器表演武藝,在隊形變化上也依照戰士出征的排列,如跋山涉水、擺陳設仗、短兵格鬥、凱鏇而歸等九段。舞蹈動作豪邁粗獷,古樸大方,場面頗為壯觀。據說“磨皮花鼓”來源於慶賀戰爭的勝利,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堯花鼓舞

小堯苗寨是烏當區一個比較偏僻的村寨,但是這裡的苗族舞蹈花鼓舞卻是非常有名。男的吹蘆笙,女的敲花鼓,互相穿梭,配上節奏不時跳躍,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花鼓舞的女式裝扮很是絢麗,底色是藍色,五彩的繡花是村民們自己動手繡制的傳統圖案,頭上還有一個頭飾——“牌帕”,算是這舞蹈的一大特色吧。每當正月,村民們就跳起這個舞蹈,慶賀節日。而在苗家人“跳花場”的時候,村民們也會走出村寨,和附近的苗族同胞一起舞蹈。老人們說,“跳花場”是他們真正融入貴州的一個渠道。
大約在300年前,這個村寨的祖先從雲南遷來,村裡的三大姓是陶、鄧、楊,大家都是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先後來到這裡,並且建造了一個共同的家園。過去,村里人以狩獵為生,與當時周圍的村寨來往很少。恰恰是苗家的“跳花場”,讓小堯人走出大山。與其他苗族同胞一樣,小堯的年輕人也借“跳花場”的機會,尋找意中人,通過與鄰居們“以舞開親”,增加了溝通與交流,逐漸在烏當紮下了根。
舞蹈本是村民們自己的娛樂,但是政府的重視給了這個舞蹈一個新的發展空間。楊紹全老人是村裡的文藝愛好者,有什麼文藝的事情,年輕人都愛把這“老文藝”請出來。他也見證了花鼓舞這幾十年發展的全過程,1986年,區裡的文化工作者挖掘出這個傳統舞蹈。自此,花鼓舞開始從大山裡的小村子走出來,不但參加區里、市裡的演出,還去北京、南京等地演出,最威風的一次還遠赴新加坡一展風采。村裡的小孩子們也從那時候開始更加熱衷於這個舞蹈,鄧開平便是那撥孩子中的佼佼者,小小年紀便在當時的舞蹈圈裡有了點小名氣,如今已靠自己村裡的傳統舞蹈走南闖北,以表演苗族舞蹈為生。
花鼓舞原本是小堯人自己的娛樂,後來成了他們與鄰居交流的“工具”,如今他們更是靠著這舞蹈開始闖世界。交流的範圍不同了,舞蹈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與過去相比,男舞者的服裝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一般都是穿著苗族的簡單服飾,而現在記者看到的卻是黃色的服飾,上面還有紅色的裝飾,這是村里人自己的創意。鄧開平解釋:“我們女式服裝已經很漂亮了,可是男式服裝必須要有這樣的改變。按照我演出的經驗,服裝不好看,確實不夠吸引人。”而楊紹全老人卻還是習慣玩一些老樂器,抱起一把只剩下一條弦的琵琶,撥弄起來:“這些東西還是比較珍貴的呢,前幾年還有美國人專門來照過相……”
村裡有“文藝大事”的時候,老人們都會出來坐鎮,可真要走出山門,老人們卻也相當尊重年輕人的意見,楊紹全老人說,“年輕人把這個舞蹈變得更好看了。”
遷徙的舞蹈

小堯花鼓舞是小堯寨苗家人代代相傳的傳統舞蹈。小堯寨苗家人最愛跳這個被稱為“綁抓哽”的花鼓舞。關於“綁抓哽”,這裡的苗家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時代,小堯苗家人的祖先在長途遷徙中跨過一條巨浪滔天的大江時,江中有位名叫阿勇的苗族青年為救同胞父老姐妹,跳入江中與惡魚死斗,苦鬥了三天三夜,殺死惡魚,救出魚腹中人。大家將惡魚拖上岸,風乾後取下魚皮,砍下一節魚尾,送給阿勇,阿勇將一小節魚皮掛在門後,風吹過,魚鼓鳴鳴作響。他又將魚皮放在一棵乾枯大空樹上,飛鳥投石拋到魚皮上也咚咚作響。阿勇大受啟發,他砍來竹子,照魚尾做成“哽”,就是蘆笙,又拿出祭祀牛皮蒙在空樹上,做成“綁抓”就是鼓。後來,每逢節日,他領頭教人吹“哽”,擊“綁抓”。

功能及作用

峨山彝族花鼓舞的社會功能及作用
花鼓舞作為峨山彝族傳統的民間文化藝術,過去主要是喪葬時的一種帶祭祀性的歌舞表演,並且這表演只限於五十歲以上正常死亡的老人才舉行。每逢辦喪事時,辦喪事的人家或其親戚朋友就請花鼓隊來跳。從喪事時的表演程式:在靈堂前跳“進拜”(拜四方)———唱進門歌———在靈堂里跳“進拜”、唱繞棺歌———靈柩抬出門時跳“進拜”、“蛇蛻皮”、“鳳凰舞”等,並唱送葬歌———靈柩下葬後在主人家中的靈堂跳“進拜”掃堂等等來看,彝族人民喪事時跳花鼓舞的主要用意恐怕就是為了表達對死者的哀悼、對死者的慰籍以及希望死者“走”得安心,通過鑼鼓聲驅走邪氣和晦氣的思想感情。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峨山彝族花鼓舞文化是與彝族先民的宗教文化緊密相連的,它是峨山彝族人民心理情感和思想狀態的最好詮釋。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識的提高,峨山彝族花鼓舞的社會功能已不僅僅局限於喪葬時的表演。現已遠遠延伸和超越了其原有的社會功能和作用,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節日慶典、大型文藝活動、調演比賽、逢年過節、賀新居、聯歡、開新街等場合都少不了花鼓舞表演。通過花鼓舞表演,增添節日或活動的喜慶氣氛,陶冶人們的情操,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交流。
現在,峨山彝族花鼓舞已被全縣人民所認同、所喜愛和參與,給社會的和諧發展注入了既古老又年輕的優秀的民族文化和藝術源泉。1980年通過彙編和加工整理的花鼓舞《豐收花鼓》獲玉溪地區獎項,1981年3月該節目代表玉溪隊參加省農民文藝調演獲優秀節目獎。1988年9月,峨山組成彝族花鼓龍隊,代表雲南省晉京參加全國舞龍大賽獲第三名,同月,百人花鼓隊代表玉溪地區參加雲南省首屆民族藝術節表演取得了較大的成功;1992年《花鼓舞》又以百多人的方隊,參加在昆明舉行的中國第三屆藝術節表演,獲開幕式表演—等獎;1999年10月峨山彝族百人花鼓隊代表雲南省參加首都國慶50周年慶典大型文藝聯歡晚會,在本屆舉行的大型遊園文藝演出,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此次晉京表演被首都聯歡晚會總指揮部表彰為“五好表演單位”並獲“組織獎”。由此看來,峨山彝族花鼓舞確實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文化性和觀賞性,是峨山人民生活中不可代替的民族文化藝術載體和形式,是峨山彝族傳統文化中既古老又年輕的優秀民族文化和藝術源泉。它具有較強的民族感召力和凝聚力,具有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團結奮進的民族精神的作用。

發展與演變

從歷史的角度講,彝族花鼓舞在峨山的發展,歷史悠久,有100多年的歷史,據調查和文字資料顯示,峨山彝族自治縣境內大概於十九世紀末(1898年左右)開始有民間花鼓舞的表演和傳授。在最早跳花鼓的幾個村寨中,已有了六代以上的花鼓藝人。
從數量方面來說,建國前,民間花鼓隊數量相對較少,建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峨山的彝族花鼓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據統計,到2004年7月全縣共有彝族花鼓隊594支,花鼓隊員7251人。花鼓隊伍還有正在繼續發展壯大的強勁勢頭。目前,在縣內每個彝族村寨幾乎都有一支或一支以上的花鼓隊,甚至包括哈尼族、漢族等村社都有彝族花鼓表演隊。彝族民間的這種特有文化藝術形式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從花鼓舞的表演內容形式方面來說,也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據富良棚小黃河村九十二歲老人李汝玉說:“當時的花鼓舞是唱得多,跳得少”。過去,花鼓隊員都是由男子組成,解放後,特別是近幾年來,花鼓隊員中女子占絕大多數。跳花鼓舞的人數也由五人增加到九人以上。就現在收集到的常用動作套路共有近四十套。就是說自從花鼓舞傳入峨山以後,經過幾代彝族藝人的繼承發展,無論是動作套路,還是內容形式都有了新的發展變化。大龍潭各雪村九十四歲的花鼓藝人施順章說:“過去花鼓動作少,現在這些是我們自己編跳的,唱詞我們也改了一些。”這充分說明了這點。
另外,彝族花鼓舞的社會功能方面也發生了巨大的發展變化:由單純的祭祀性向表演性、娛樂性等方面發展。由小村寨、小縣城走向省城、走向首都,向世人展現了其民族民間藝術的無窮魅力。
由此看來,峨山彝族花鼓舞的傳入、興起以後,—直都在不斷地發展演變。這些發展演變充分顯示了彝族人民聰明質樸、勤勞勇敢、富於創新的性格特徵和努力進取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性格和民族精神,使彝族地區的花鼓舞在同類鼓舞中別具一格,閃耀出奪目的異彩。
總之,峨山彝族花鼓舞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它體現了本民族的文化需求,是峨山彝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峨山彝族人民思想情感、生產生活和性格特點的詮釋,是峨山各族人民的驕傲和自豪。它之所以能在峨山這片熱土上紮根和發展是因為它所表達的主題是彝族祖先熱愛家鄉、熱愛生活、團結一致、向上進取的民族意志。它以獨特的風格、恢宏的氣勢、健康的內容、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濃郁的民族特色,為大家喜聞樂見,成為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力量。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