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

祭奠

祭奠是我國送葬的一種傳統文化,有次日送飯到墳頭的,也有為新墳添土奠紙等多種多樣的風俗習慣,各個地方不同,一般為七天。

介紹

祭奠出殯次日清早,晉南聞喜等地講究家人送飯至墓前澆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進便飯。翼城一帶,家人次日赴墳地致祭時,要用鍬往墳上添新土,使墳丘前後周正,不偏不斜,俗稱“扶山”。而太原一帶自安葬後,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後清明祭掃時,才允許往墳丘上添土。兩地習俗,相異如此。

習俗

到新墳添土、奠紙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後第三天 ,稱為“復三”,又叫“圓墳”、“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長子帶領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親都去,如忻州河曲,親友帶上火鍋、柏柴去墳地匯聚,祭奠後食畢而歸。
從人死後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稱為“做七”或“過七”。其中一七‘稱“頭七”、三七又稱“散七”、五七、七七又稱“滿七”、“斷七”或“盡七”,較為重要。
“一七”,喪家設靈座,供牌位,舉行隆重儀式,受唁開弔。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著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喚死者,或上墳焚香接引亡靈回家。
“五七”,民間認為這一天死者亡靈回家“ 省親” ,喪家除舉行祭奠,還要延請僧道誦經,親友均來弔唁。晉中祁縣一帶,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蓮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並按亡者歲數扎製紙花、剪紙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紙旗以穀草桿穿扎,沿路一直從家門口插到墳地。
“七七”,喪家舉行隆重祭奠,親友都來燒紙,或到墳前祭拜。
人死後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個隆重的祭供日,又稱“百日祭”。到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縣等地,紙紮要糊“斗”,俗話稱為“五七升,百日斗……”
一個人死後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稱“ 服三”,滿一周年燒紙祭奠,叫“周年”或“ 燒周年”,古代稱為“ 小祥”。第二個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墳地致祭 。滿三周年燒紙祭奠 ,死者的親友畢至,各帶供品、紙紮。三周年過後,死者的子女即可脫去孝服,改換平常衣著。所以三周年又叫“脫服”或“除孝”,古代稱為“衤覃”(tan 坦)服。按照傳統的說法,喪葬禮儀至此才算正式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節當日或前一日,晉中一帶還有一種“燒心”的習俗。這一天,家人、親友,特別是出嫁的女兒須親至墳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襪各式紙紮外 ,還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畢埋於墓前。“燒心”又稱“安心”,其意在於告慰亡靈,從今以後勿須惦念陽世親人,盡可以安心陰間了。
“服三”之後,對死者的祭奠轉入普通的上墳,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墳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舉新火;七月十五,嘗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個節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藉此,家人在悠長的歲月中繼續保持著同死者的“聯繫”,並寄託自己綿長無盡的哀思。
由以上對山西各地喪葬禮儀的簡略縷析,可以看出,儘管每一地區都有許多獨特的習俗,但在種種迥異的形式外殼下,卻蘊含著共同的內涵,即通過喪葬禮儀的舉行,寄託對死者的哀悼和懷念,表達希望死者的靈魂得以安息和超度的虔誠心意。同時,喪葬禮儀反映人們對死亡的理解和態度,既不可避免地具有迷信的一面,又包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正如論者所說:“喪葬禮儀是人生禮儀中一種獨特的方式。”儘管生者對死者的去世深感悲痛 ,但在民間觀念中 ,死與生一樣,是一種應時必至的現象,它對於死者來說,未必不是一種頗為有益的解脫。所以民間一貫把婚事和喪禮並稱為“紅白喜事”,在舉辦喪事的指導思想上,越熱鬧越好。這種看法對於紅紅火火辦喪事的民俗事象,可以說是提供了較為合理的解釋。
山西的喪葬禮儀,近幾十年來,在有關部門的倡導下,出現了一些新的風尚 ,不僅滌除了喪禮中迷信荒誕的成份 ,而且程式上有了很大的簡化,內容上也出現了很多的變化 :弔喪改為追悼會 ,披麻戴孝改為戴黑紗,各種紙紮改為花圈……火葬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廣。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的表現。

祭奠時間和禁忌

人死埋葬之後,回到家中要立即給家神上祭,以安慰亡靈。漢族舊進墓祭新死者,一般於春季的第一個戊寅日前。後世祭祀死去的祖先,有了俗定的時日,一般在年節,清明、七月半、忌日等日子。
初喪時的祭祀又多以七數為期,逢七必祭。但在家中祭祀祖宗的,虔誠者可早晚隨時祭典,關鍵的地,祭祀一定要遵從時日,而且要持之以恆。如果三天打魚,壞人天曬網,對祖靈想起來了就祭祀一番,想不起來就不祭,那是會得罪祖靈的,是對祖靈的不恭敬,不篤誠。祖靈肯定是要怪罪的。至少,當你真正有了宗法觀念的時候,再求祖宗靈魂保佑,祖靈是不會應允的。不但祭祀要及時,而且還必須做到祭祀準時。在忌日、時節里拜饗祭祖,俗以為不能推遲時日,如果移前幾天,還可通融,但拖後三天舉行則萬萬不可。否則,祖上等了三天,還見不到有吃的有喝的供上來,便會對兒孫們失望,往往會嘆口冷氣而去。這口冷氣,是"窮氣"。家,便可能就要被這口冷氣嘆窮了的。
七七之祭典,也有許多講究。河南、山東、浙江等地都忌諱"四七"到墳上去祭祀,大約是忌諱"四七"與"死七"相諧音的緣故。河南等地還有祭七避子嗣的風俗。如果死者有子一人,則一七不祭;有子二人,則二七不祭;有子三人則三七不祭,直至五七為滿。否則對子孫不利。山東一帶還有"犯七"之說。是講逢七祭之日。正好趕上農曆的初七、十七、廿七等明七,或撞上農曆十四、二十一、二十八等暗七的日子。俗以為這是不吉利的,必須在祭祀時,往墳上插一白旗,以驅趕邪惡,避開諱忌。清明是很重要的祭典日,這一天不管如何忙,都必須上祖墳祭祀。總之祭祀必須經常保持和遵守時日,否則就不能達到祭祀的目的,而且還會受到宗法觀念懲罰。

網路祭奠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自21世紀初,網路祭奠在我國悄然興起。網路祭奠,又稱“網上祭奠”、“網上祭掃”或“網上紀念”,是指在網際網路平台上以虛擬的形式“祭拜”逝者。網路祭奠服務通常由一些營利或非盈利的紀念網站向公眾提供;也有一些專門為某位逝者而建的個人紀念網站。據統計,到2006年底,提供收費網路祭奠服務的中文紀念網站接近30家。
用戶通常先要在某個公共紀念網站上註冊,並為故去親友建立虛擬的紀念空間,一般稱作“網上紀念館”,然後才能進行互動式的祭奠活動,包括仿真的點燭、燒香、敬茶、敬酒等傳統的祭奠儀式,發表追思留言和紀念文章等。用戶也可邀請散居各地的親友隨時隨地進行祭奠活動。紀念館內還可存放先人的生平簡介、歷史照片、紀念文章、個人作品聲像資料等,供後人緬懷追憶。

網路祭奠的優點

極其方便----可隨時隨地在網路平台上進行祭拜,對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
非常環保----可避免真實祭拜活動所產生對環境的損害。
十分安全----可避免燃燒祭品可能引發的火災。
尤其節約----可減低祭拜成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