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陽戲

張家界陽戲

張家界陽戲在張家界境內為地方戲之首,尤以桑植、永定為主。桑植陽戲源於湘西北花鼓,以唱腔婉轉悠揚、音樂氣氛熱烈見長。2011年5月23日,張家界陽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陽戲

張家界陽戲的具體形成日期,典藉中無從稽考。根據陽戲老藝人的回憶,大約200年前已經有了成型的陽戲。陽戲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是種田人、種陽春人演的戲,藝人大多是農村農民,並且長期在農村演出,所以稱之為“陽戲”。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儺戲與陽戲同班演出,儺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故稱“陰戲”,陽戲顯然也有還儺願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故稱之為“陽戲”。從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戲曲劇種,陽戲經歷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當戲”等階段。發展過程中,受到民間花燈、儺戲、辰河戲等藝術形式的影響。陽戲傳統小戲中,有不少載歌載舞的劇目,都具有民間花燈表演的特點,而《盤花》 、《撿菌子》、《掐菜苔》等劇目,則直接來自花燈。不少陽戲藝人兼演花燈,漵浦一帶甚至是白天唱花燈,晚上唱陽戲。張家界旅遊網
從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戲曲劇種,陽戲經歷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當戲”等階段。發展過程中,受到民間花燈、儺戲、辰河戲等藝術形式的影響。陽戲傳統小戲中,有不少載歌載舞的劇目,都具有民間花燈表演的特點,而《盤花》、《撿菌子》、《掐菜苔》等劇目,則直接來自花燈。不少陽戲藝人兼演花燈,漵浦一帶甚至是白天唱花燈,晚上唱陽戲。

背景

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陽戲

張家界土家族陽戲主要流傳在張家界市及周邊地區。張家界市為湖南省地級市,地處湘西北的武陵山脈腹地,澧水中上游,面積9563平方公里,160多萬人口,其中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7%。張家界屬湖南、湖北、重慶、貴州三省一市接壤的金三角地帶,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該市,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航空、鐵路、高速公路、立體交通十分便利。張家界土家族陽戲是張家界土生土長的民族民間藝術,是土家族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戲曲,是全省乃至全國的稀有劇種,是張家界地域文化的瑰寶。
張家界土家族陽戲,又稱大庸陽戲、北河陽戲或北路陽戲。它發祥於湖南大庸(今張家界市永定區)教子埡、官坪、茅崗一帶土家族聚居地,創始人乃該地中湖鄉犀牛峪土家族覃氏先祖,迄今近三百年。陽戲源於儺戲,又不同於儺戲;因此,在陽戲形成不久,張家界一帶民間即把以沖儺為主要目的、用以娛樂陰間鬼神的儺戲,稱為“陰戲”;而把與儺戲有關聯、主要娛樂自身的新戲,稱為“陽戲”。
相傳覃氏兄弟喜唱花燈,於康熙年間外出挑鹽,兄弟二人在挑鹽途中常以演唱花燈解乏,路人頗愛聽聞,問其所唱何調,答曰:“陽戲也!”自此便有了陽戲。其主要傳人有覃楷之、覃必之等。

形式

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陽戲

儺堂戲經常與陽戲同台演出,二者在藝術上也是互相影響。陽戲移植儺戲劇目,吸收儺戲唱腔;儺戲借鑑陽戲臉譜化妝,去掉臉子殼;一些陽戲老藝人會演儺戲的《打求財》、《扛揚公》等劇目,儺堂戲的“三女戲”《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也為各地的陽戲劇團搬演。
辰河戲對陽戲發展的影響也是較為明顯的。早期陽戲以演小戲為主,後來從地攤走上舞台,從農村流入城市,逐漸上演大戲,角色行當日漸豐富,有些行當直接取自辰河戲,音樂上採用了辰河戲的一些過場音樂牌子,移植了一些辰河戲的劇目,引入了辰河戲的一些藝術表現手法和表演程式。
陽戲形成於少數民族地區,藝人中亦有不少來自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一些藝術形式,也給陽戲的藝術發展帶來影響。土家族的“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間故事等都給陽戲劇目增添了特別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情。
早期的陽戲主要活躍在山間田野,雖在清末民初進入了城市,但其演出活動大都還是季節性的,班社也多是臨時組合,藝人是半農半藝、半工半藝,演出場地主要是草台、祠堂、廟台、堂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陽戲藝術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扶植。20世紀50年代初, 業餘陽戲劇團發展劇100多個。1957年前後,大庸、鳳凰、懷化、吉首等縣市相繼成立了專業的陽戲劇團,專業演職員達200餘人。挖掘、整理、改編、創作了一大批陽戲劇目,陽戲藝術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局面。

表演

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陽戲

陽戲表演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戲、家庭戲、悲劇,生活氣息濃。旦角在陽戲中居各行之首。陽戲唱腔由正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共17個曲牌。正調部分的唱腔均用真假嗓結合演唱,尾腔突然翻高八度,行話叫“窄音”,大庸陽戲的風味特點就在窄音上。“陽戲”之“陽”,—說大庸位於澧水之陽,二說戲為陽春人傳承發展,三說“揚花柳”與“陽”諧音,而“揚花柳”又有淫色之嫌,故定名為“陽戲”。

儺堂戲經常與陽戲同台演出,二者在藝術上也是互相影響。陽戲移植儺戲劇目,吸收儺戲唱腔;儺戲借鑑陽戲臉譜化妝,去掉臉子殼;一些陽戲老藝人會演儺戲的《打求財》 、《扛揚公》等劇目,儺堂戲的“三女戲”《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也為各地的陽戲劇團搬演至今。辰河戲對陽戲發展的影響也是較為明顯的。早期陽戲以演小戲為主,後來從地攤走上舞台,從農村流入城市,逐漸上演大戲,角色行當日漸豐富,有些行當直接取自辰河戲,音樂上採用了辰河戲的一些過場音樂牌子,移植了一些辰河戲的劇目,引入了辰河戲的一些藝術表現手法和表演程式。

聲腔

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陽戲

張家界陽戲的舞台方言以張家界方言為基礎,它的特點是平仄音分明,兒化韻較多,陰平、陽平、上、去、入五聲具備。陽戲的唱腔屬於民歌體結構,分“正調”和“小調”兩大類!“正調”以{正宮調}為主!另有{蛤蟆趕釣}{金錢調}{悅調}{潼關調}{小丑調}{陰調}{慈悲調}{北河調}{七字調}等!男女不分腔,已形成“導板”“滾扳”“散扳”“叫喊”“哀子”“一流”“二流”“三流”“流水”等板式變化,其特點是“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

“金線吊葫蘆”是張家界陽戲區別於其他的地方陽戲的關鍵所在,這是土家人把大山號子融進與戲劇的最為獨特的唱法!新奇古怪!極具音韻的穿透力,為中國戲劇之一絕!它的唱法必須用真假嗓相結合!唱詞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在全國各類劇種中是絕無僅有的!這種唱法是從土家人的民歌風味衍化而來!土家人山歌唱完,必須用小嗓打一聲吆喝,這吆喝聲吼得悠揚婉轉,激越高亢,而且男女不分腔!陽戲三小(小生小丑小旦)的演唱正好借鑑和藝術化保存了這一特殊的技巧!

這種真假嗓的巧妙結合和運用!既體現了土家人粗獷豪放的性格,又展示了陽戲唱腔的風格獨具,韻味無窮!土家男女老少在生產生活中都能哼唱幾句!然而外地人卻很難模仿,很難唱出這種獨特的風韻!陽戲的唱腔構築了特殊的地方韻味!

特徵

張家界陽戲表演特徵為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戲、家庭戲、悲劇,生活氣息濃。旦角在陽戲中居各行之首。陽戲唱腔由正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共17個曲牌。正調部分的唱腔均用真假嗓結合演唱,尾腔突然翻高八度,行話叫“窄音”,大庸陽戲的風味特點就在窄音上。“陽戲”之“陽”,—說張家界位於澧水之陽,二說戲為陽春人傳承發展,三說“揚花柳”與“陽”諧音,而“揚花柳”又有淫色之嫌,故定名為“陽戲”。

張家界陽戲與其他地方的陽戲有著較大的區別,最大的不同就是真假嗓結合,前半句用本嗓,後半句高八度上去,大家叫它“金線吊葫蘆”,難度挺大。全國唯獨張家界的陽戲是這樣唱的。大庸陽戲中“金線吊葫蘆”的特殊唱腔,被專家譽為“三湘一絕,五溪奇葩”,能“與黃梅戲媲美”。不過,演員們要唱好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流派

根據藝術風格的不同, 陽戲可以分為北路和南路兩個藝術流派。歷史上,南路陽戲流行於吉首、瀘溪、鳳凰、麻陽、懷化、芷江、黔陽、會同、新晃、漵浦以及貴州的松桃、銅仁、玉屏、天柱、錦屏、黎平等縣市、北路陽戲則流行於沅陵、古丈、永順、大庸、桑植、龍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鶴峰、來鳳,四川的酉陽、秀山等縣市。陽戲還曾經以縣定名,按照流行的縣市名稱,稱為大庸陽戲、吉首陽戲、鳳凰陽戲、沅陵陽戲、懷化陽戲、黔陽陽戲等。

劇目

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陽戲

陽戲的傳統劇目約有150餘個。內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倫物理、家庭生活、勞動故事、男女愛情和妖孤鬼神故事。按照角色行當的情況,陽戲劇目可分為小陽戲和大陽戲兩類。小陽戲即“二小戲”和“三小戲”,大陽戲為多角色的大本戲。

陽戲的劇目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一是歷史上陽戲藝人積累的劇目。有陽戲藝人自己編演的,也有地方小戲共同流傳的,這類劇目是陽戲劇目的主體。

二是來自儺堂戲的劇目。如三女戲—— 《孟姜女》 、《龍王女》、《龐氏女》。三是來自花燈的傳統劇目,如《撿菌子》、《掐菜苦》、《盤花》、《打豬草》、 《扯筍子》等。四是移植地方大戲或木偶戲的劇目。如《白蛇傳》、《平貴回窯》、《游龍戲鳳》等。另外,新中國建立之後,創作了現代陽戲《斗笠灣》、《婦女代表》、《邊城霧》、《送蜜》、《金鞭岩》、《桃花灣》、《愛扯謊的婆娘》和神話劇《春哥與錦雞》以及歷史劇《羅大將軍》等劇目。

保護

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陽戲

張家界陽戲作為中國戲曲與土家族文化融合的產物,它積澱了中國戲曲和楚湘文化許多歷史層面的藝術創造,陽戲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其唱腔鏇律優美婉轉,古樸清麗,特別是真假嗓相結合的“金線吊葫蘆”演唱方法極富表現力,以“可與黃梅戲媲美”的獨特音樂優勢而獨樹一幟,在全國各類劇種中絕無僅有。

陽戲劇目的取材多樣化,民眾化,生活化,可謂文野交融,雅俗共賞。獨特的土家文化創造了自娛自樂的民間戲曲,由於他們只了解熟悉本民族的一些傳說和民族習俗,生活習慣,故在表演上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如傳統戲中的搓彩線、打捻頭、挑花、刺繡編織等女紅,打水、挑水、摘花、薅草、女人哭嫁、開荒、挖地、種包穀等舞台動作,幾乎全部按照搬生活,因此,這種山野味的鄉土氣息如山花爛漫、奼紫嫣紅、馥郁芬芳。陽戲劇目的取材多樣化,民眾化,生活化,可謂文野交融,雅俗共賞。故而為本土的觀眾所喜愛並得到海內外遊客的青睞和讚賞。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張家界陽戲多以反映家庭倫理道德觀念的“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為主。有完整的故事,有曲折的情節,有鮮明的人物;有魂有魄,普通百姓人人愛看,人人愛唱。這是陽戲歷經數百年而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保護陽戲,舉辦培訓班,開展社會公演,對專業陽戲劇團演職人員工資差額撥款,2001年至2004年先後文化主管部門將專業陽戲劇團和民間職業陽戲劇團演出的共10個傳統陽戲進行了音像光碟錄製,並出版發行。整理編輯出版了《陽戲創作劇目選集》和三集5冊《張家界陽戲劇(節)目選》、《張家界陽戲演員擷英》、《張家界地方戲小喜劇集萃》等八本書,2009年,由政府撥出專款,成功舉辦了“春之聲張家界陽戲專場晚會”。

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陽戲

文化部日前公示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其中包括新入選項目和拓展項目,湖南20個項目入選。
繼桑植民歌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後,在最新公示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中,我市的張家界陽戲、桑植仗鼓舞榜上有名。
張家界陽戲是張家界土生土長的民族民間藝術,迄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其獨有的“金線吊葫蘆”唱腔,被譽為“三湘一絕,五溪奇葩”。桑植仗鼓舞是桑植白族特有的一種民族傳統舞蹈,它粗獷、剛勁、原始、大方又雜夾武術套路,廣泛用於節日慶典、祭祀、慶賀豐收等民俗活動中,深受白族人民的喜愛。
2009年文化部開展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和評審。專家對全國申報的3136個項目進行了審議。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共349項,其中新入選項目190項。張家界陽戲、桑植仗鼓舞分別成為傳統戲劇類和傳統舞蹈的新入選項目。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