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漁鼓

走馬漁鼓

走馬漁鼓,流傳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鶴峯縣走馬坪,故稱走馬漁鼓,相傳走馬漁鼓源於與走馬坪接壤的湖南省石門縣,早在一百多年前,湖南漁鼓就已在走馬坪流播並紮根落戶。因語音、習俗及欣賞習慣的差異,走馬漁鼓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簡介

漁鼓漁鼓

走馬漁鼓因流傳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鶴峯縣走馬坪而得名。相傳走馬漁鼓源於與走馬坪接壤的湖南省石門縣,傳入湖北後,語言音韻逐漸鄂化,因語音、習俗及欣賞習慣的差異,走馬漁鼓在發展中,形成了與石門漁鼓迥異的特點,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成為湖北獨立的曲種。

特點

走馬漁鼓走馬漁鼓

走馬漁鼓為單檔行藝,藝人主要是串鄉演唱,不拘時間地點。民間的紅白喜事,藝人也常被人請去唱願書(即說書酬神)。唱願書時,由主家在神龕前備一小方桌,上掛神帳,另放一升米以插香燭,並於桌前系一圍布。藝人將漁鼓筒橫放在桌上,鼓面朝東,小鈸放在漁鼓筒前方,簡板橫放在鼓、鈸之間,一支筷子置於小鈸背面,大頭朝里,小頭向外。點燃香蠟、焚燒紙錢後,藝人於桌前打躬作揖三遍,懷抱漁鼓筒邊打邊繞桌子反時針轉三圈,定位於神帳開篇演唱。根據主家許願、還願事由,選擇與此相關的曲目,竭力奉承,以圖為其求得大吉大利。

走馬漁鼓系單檔站唱。演唱時左肘腕斜夾漁鼓於胸前,左手持簡板擊拍,一面小鈸緊挽在食指的關節上,鈸心向外,右手拇指與食指拿著筷子,用筷子頭擊鈸梭,其餘三指併攏拍打鼓面,鼓鈸多為同擊。藝人在演唱中十分注重喜、怒、哀、樂情緒的表達及說唱才能的發揮,伴之以必要的動作及鼓、鈸、板伴奏的烘托,邊說邊唱,有張有弛,靈活多變,順水開溝。其唱詞朗朗上口,易懂易記,並用詼諧風趣的情節調動觀眾情緒,以便充分展現其藝術魅力。

同其他漁鼓藝人一樣,走馬漁鼓藝人也把八仙視為始祖,往往先唱漁鼓的由來,以師懷祖,然後正式開篇。演唱時不拘形式,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每當紅白喜事,添人慶壽,修房蓋屋,逢年過節,廟會趕集之時,走馬漁鼓藝人就可大顯身手。

唱腔唱詞

走馬漁鼓的唱腔,雖有慢板、快板之分,有[悲腔]、[歡腔]、[離腔]、[合腔]之別,也只是在一個基本腔調上,作某些句式的調整和速度的變化。由於藝人大都兼打薅草鑼鼓、唱儺戲和柳子戲,所以,這些聲腔對漁鼓唱腔也有一定作用,以致形成了其獨特的演唱風格。

走馬漁鼓的唱詞,基本句式是七字句,間或出現一些參差不齊的長短句,仍用七字句唱腔。唱詞韻律對仗押韻合轍,奇句分段收韻,韻轍轉換靈活自由。

演唱曲目

走馬漁鼓大都沒有固定的台本,藝人只是依據觀眾對象和故事的情節即興演唱。《封神演義》中的《十絕陣》,因其詩詞晦澀,人物繁多,故事情節錯綜複雜,不易編纂。所以,對能夠演唱《三教會破誅仙陣》者,藝人們皆稱之為高手。

走馬漁鼓所唱內容側重於勸善,演唱曲目主要是《善惡經鑒》中的勸善內容,如“二十四孝”,其次是各種傳奇、歷史演義及民間故事。常演的曲目有《安安送米》、《王祥臥冰》、《粉妝樓》、《孟宗哭竹》、《湘子化齋》、《三門街》、《四下河南》等。 

湖北戲曲、曲藝知識盤點

湖北地方戲曲、曲藝種類繁多。地方戲中最具影響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說到地方曲藝:大鼓、漁鼓、三棒鼓,小曲、南曲、碟子曲,當陽扇子戲,恩施有揚琴,文曲數廣濟,善書說得巧,耍耍好稀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